<h3> 九月二十六日,是我們?nèi)松锍讨械囊粋€重要的日子。 五十年前的今天——1968年9月26日,我們告別了母校,告別了親人,離開了家鄉(xiāng),加入了全國1700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大軍的隊伍,來到了農(nóng)村的廣闊天地。我們櫛風沐雨,上山練腿,下鄉(xiāng)練背,在廣闊天地里鍛煉成長。 </h3> <h3> 今天——2018年9月26日,是原南票礦務(wù)局初級中學新三年二班,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五十周年紀念日。九月的和煦秋風拂過我們臉龐,沐浴著明媚的陽光,我們的身上依然洋溢著青春年華的朝氣,在收獲的季節(jié),懷揣著人生的豐碩成果,從大連、盤錦等地,來到打漁山,參加《紀念上山下鄉(xiāng)五十周年紀念會》。同學們相見時的歡欣,再次握手時的熱烈,擁抱時的滿懷深情,笑靨如花、心手相連的激動,令人感慨,令人眼睛濕潤。</h3> <h3> 戴上《知青》——紀念上山下鄉(xiāng)五十周年紀念章</h3> <h3>在《參加紀念上山下鄉(xiāng)五十周年紀念》活動簽到簿上,鄭重的簽上自己的名字</h3> <h3>相見的熱烈相擁,回想起了什么?心手相連的時候,心里什么感受?</h3> <h3> 2018年9月26日上午,紀念會在打漁山飯店二樓舉行。 大會籌委會主任孫周順同學首先發(fā)言。 </h3> <h3>相繼發(fā)言的有:姜淑芬、王中云、李彥國、張玉華同學。 他們的發(fā)言回顧了當年的知青歲月,上山下鄉(xiāng)對我們?nèi)松缆返纳钸h影響,贊嘆五十多年的同學情誼。 對于五十年前的知青上山下鄉(xiāng)運動,同學們沒有去抱怨命運的不公,盡管我們當時吃了苦,受了罪,但是,“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同學們對共和國的態(tài)度,和對待父母的態(tài)度何其相似!甚至還有些“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因之成為“共和國脊梁”的自豪! </h3> <h3> 知青歲月,錘煉了我們的意志,培養(yǎng)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也為我們?nèi)蘸笤诟髯缘墓ぷ鲘徫簧?,成為工作崗位的骨干和中堅力量,打下了牢固的思想基礎(chǔ)。同學們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shè)奮力拼搏,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也因此,“老三屆”被稱為“共和國的脊梁”。我們無愧于這個稱呼,無愧于我們所經(jīng)歷的偉大時代! 正是因為我們曾經(jīng)同睡一鋪炕,同吃一鍋飯,一同戰(zhàn)天斗地,一同哭過,一同笑過,一路相攜相伴,走過青春年華的一段最為艱苦的歲月,因而,特殊的經(jīng)歷,讓我們擁有了兄弟姐妹般的情誼,讓我們擁有了那個時代的共同記憶。 五十年后,當我們再度重逢在這個紀念日的時候,已經(jīng)從青春少年,走到了老年,時光改變了我們的容顏,我們的臉上刻下了歲月的滄桑,然而,當同學們五十年后再聚首時,我們仿佛又回到了當年的青蔥歲月!</h3> <h3> 看看五十年前那些稚嫩的面孔,你還認得出來是誰嗎? <br> </h3> <h3> 看看今天這些熟悉的,或者是略有生疏的面孔,寫滿了滄桑,刻下了歲月的痕跡,當年的滿頭華發(fā),如今已然斑白。</h3> <h3>葫蘆山莊??????</h3> <h3> 令人欣慰的是:我們的?依然年輕 !我們把上山下鄉(xiāng)紀念日,當做我們團聚的日子,當做我們共同回憶中學時代和知青年代的日子。9月27日,同學們一起游葫蘆山莊。同學們仿佛回到了神采飛揚的青年學生時代,同學們徜徉于山莊,嬉戲于山莊,歡聲笑語回響在山莊。</h3> <h3>參加這次紀念活動的同學28人,因故沒有參加游園的三人。</h3> <h3>看看我的同學們的風采!</h3> <h3>漫步葫蘆山莊</h3> <h3>新“三劍客”??</h3> <h3>這個窩鋪和你當年看場院的窩鋪比起來,怎么樣?</h3> <h3>玩兒的老開心啦??</h3> <h3>騎木馬、壓蹺蹺板、蕩秋千,玩兒的不亦樂乎。</h3> <h3>四只“小兔子”</h3> <h3>這也是一只“小兔子”</h3> <h3>看到了自己的屬相——又一只??</h3> <h3>“嗨,你好!我們是一個屬相”</h3> <h3>笑的這么開心??</h3> <h3>會玩兒吧</h3> <h3>同學中的“夫妻檔”</h3> <h3>能想象到:我們可以在大街上,邊玩兒邊吃著爆米花?</h3> <h3>真想不到,葫蘆山莊里居然設(shè)有《知青點》!休息,拍照!其實,心里面更多的是對當年知青點生活的回憶。</h3> <h3>村口的鐘聲敲響了:下地干活啦!</h3> <h3>那個年代開著拖拉機下地干活——夢想!</h3> <h3>在青年點集合——走,下地了!</h3> <h3>照相排排隊,怎么站位?</h3> <h3>邊口子的同學,照相了!</h3> <h3>邊口子的照相了,靠山屯的,我們也來個集體照!</h3> <h3>女同學照相了</h3> <h3>男同學集合,我們也照張相!</h3> <h3>游園結(jié)束了,午餐過后,我們又將各奔東西。我們會記住今天,它的影像會常駐心里,再見了,同學們,期望明年的今天再相聚!</h3> <h3> 孫周順、白瑞二位同學,是我們的攝影師。辛苦了,謝謝你們!</h3> <h3>再次看看我們的《全家?!贰o念上山下鄉(xiāng)五十周年同學聯(lián)誼會</h3> <h3>記住這一張張親切的笑臉; 牽掛著因故未能到會的同學; 懷念已經(jīng)離我們遠去同學的背影。 期望明年再相聚!</h3> <h3> ——紀念上山下鄉(xiāng)五十年聯(lián)誼會過去十余天了,本來期望拜讀文筆好的同學的文章,所以一直沒有動筆。這幾天閑下來了,看不到同學們的文章,終于還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手,動筆寫下幾個字,不管寫的如何“丑”吧,還是要見“公婆”——同學們還是要看到的,我也就當是留給自己的紀念好了。 照片來自同學們發(fā)在群里的作品,這是最真實的記錄,我只是把它羅列一下。我的照片搜集的不全,如果照片反映同學們的風采不全面,請同學們把認為應(yīng)該加入的照片發(fā)給我,我會繼續(xù)補進文章里來。 謝謝同學們,是我們共同寫下了這篇文章。 又:今天,同學發(fā)上來兩張畢業(yè)前的男同學的照片,太珍貴了,放進文章里~11.5。 </h3> <h3>五十多年了,可是憶起當年,不勝唏噓,不勝感慨:荷鋤下地,揮鐮秋收,冬日冰涼的土炕,房間里凍冰的水缸,農(nóng)閑不閑,上山修梯田,晚上的農(nóng)田鞋被汗水洇透了鞋幫,脫下來晾,滿屋的臭腳丫子味[捂臉];夏天的蚊子、臭蟲,還有后山的蝎子,都光顧過我們的女生宿舍。高粱米飯 玉米面大餅子,夏天有點青菜,蘿卜土豆大茄子,大蔥蘸大醬,冬天大白菜,春天沒有菜了,男同學上山修梯田挖山蒜,加把玉米面打成菜糊下飯。艱苦的生活,我們是少年不知愁滋味,每天打打鬧鬧,直到我們各奔東西——張去公社乃至上大學,王和我去了社辦企業(yè),魏和邢去了七零三工程,商去了四川大三線,胡一直在靠山屯。五十多年了,我們聚聚分分,但是同學情誼 知青情結(jié)銘記在心,即便多年不見,見面卻是一如當年。我們有緣分做同學,有緣分相互攜手并肩走過了青年時代的艱苦歲月,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情,終生不忘,銘記在心。我們下鄉(xiāng)在靠山屯五隊,這是我們小隊幾個人,只有凌在下鄉(xiāng)的第二年就離開了我們。2019年9月26日,黃甲的幾個同學在一起聚了聚,今天又到了9月26日,同學沒有聚會,思緒又回到了當年。<br>——2021.9.26</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