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自從2010年8月第一次沿青藏公路由西寧進(jìn)拉薩,就被藏地里的風(fēng)土人情深深地吸引住了,類似很多游記攻略上所說的來了西藏會上癮中毒。于2014年10月趁著318國道新路尚未開發(fā),沿著老路從成都又進(jìn)了次拉薩,2016年10月下旬和2017年8月在川西游覽時分別進(jìn)入了當(dāng)?shù)氐牟貐^(qū),每次的體驗都很深刻而難忘。時至2018年,中秋國慶相隔不遠(yuǎn),一口氣請了11天長假,算上中秋和國慶可以有長達(dá)3周的空檔,把自家的車給全部換上新胎,做了個大保養(yǎng),原計劃跑個長途,去一次寧夏(全國僅剩的從未到過的省份),再從西北沿京新公路去呼倫貝爾,由此南下看本溪紅葉,經(jīng)大連坐車渡由煙臺回上海。但被親戚朋友圈發(fā)的“西藏阿里中北線:一錯再錯”吸引住了,由于長假難請,就一直跟組織者聯(lián)系看是否可以保留空缺。一直到了出發(fā)前幾天,假期獲批,當(dāng)天付了全款定下團(tuán)里的最后一個位置,買了機(jī)票,這才定下心來。一錯再錯的路線較吸引我的地方是游覽的區(qū)域基本在阿里地區(qū),所謂拉薩向西才是真正的西藏,那里有眾多的高原湖泊(各種錯,包括三大圣湖羊卓雍錯、瑪旁雍錯和納木錯)、珠穆朗瑪峰以及數(shù)座8KM以上的高峰、神山岡仁波齊、古格王朝遺址、扎達(dá)土林、獅泉河暗夜公園(最佳星空攝影地),還有各種高原野生動物可以觀察到。出發(fā)前2周拿到了新上市的大疆御2無人機(jī),準(zhǔn)備用不同的角度來記錄沿路風(fēng)光。</h3><h3><br></h3><h3>行程計劃起自拉薩,終至拉薩,計劃13天,共計4500公里。我們一行13人,3臺SUV,同時出發(fā)3臺,回到拉薩有2臺,另1臺因故障和大雪封山又耽擱了一天。</h3><h3><br></h3><h3>一錯再錯的阿里行程,旖旎、壯觀、艱苦、煎熬,個中滋味只有自己的體驗才知道?!把劬υ谔焯茫眢w在地獄”的比喻很像。</h3><h3><br></h3><p>幾個小經(jīng)驗供朋友們參考:</p><p>1、高反因人而異,事先的各種適應(yīng)性準(zhǔn)備大多無用。建議第一次來的朋友,坐火車來拉薩,并在拉薩預(yù)先適應(yīng)幾天再赴行程。不要高估自己身體素質(zhì)好,有看到運動健將倒下的,也有看到七老八十沒啥反應(yīng)的。</p><p>2、高原地帶氣候及其干燥,建議多喝水,但如果擔(dān)心如廁問題,那就備個口罩(保濕防塵),小口喝水。水果很重要,要備好。</p><p>3、做好各種防曬工作,高原紫外線很厲害。坐車記得跟同伴換座位,不然常發(fā)現(xiàn)自己一側(cè)臉曬得發(fā)燙,另一側(cè)摸上去沒有體溫。</p><p>4、可口可樂煮生姜是一個很好的預(yù)防感冒的方法,有條件的話可以天天喝。</p><p>5、不建議在阿里地區(qū)開SUV,那里的路況很差,有的省道真的很“省”,沒有柏油和水泥路面,沒有交通指揮燈,就是野路一條。涉水、爬坡、過坎、碎石路、野草地是常態(tài)。</p><p>6、攝影的朋友,鏡頭不要帶太多,負(fù)擔(dān)重而且因為灰塵大換鏡頭也麻煩。能帶無人機(jī)則帶無人機(jī),上帝的視角會給你一個極其震撼的畫面,也能省去你喘死了自己且走不動的路程。</p><p>7、有潔癖的朋友,建議帶睡袋,否則有些客棧招待所,看著被褥油光烏黑無法鉆被窩。</p><p>8、根據(jù)自己的習(xí)慣,備些一元的紙鈔,用于上廁所,硬幣不接受。要有預(yù)防氨中毒的心理準(zhǔn)備。</p><p>9、御寒衣物帶足,夜間很冷,高原地區(qū),尤其注意預(yù)防感冒。</p><p>10、出發(fā)前,做一些必要的功課,熟悉下沿路的地名、歷史和風(fēng)土人情,不至于經(jīng)過了都還記不得。旅游,不是看熱鬧。尊重當(dāng)?shù)亓?xí)俗、宗教文化,拍人像前最好征求同意。</p><p><br></p> <h3>2018年9月22日,啟程前往拉薩,上一次還是4年前了。上海沒有直飛拉薩的航班,選擇了經(jīng)西安的轉(zhuǎn)機(jī)。航班沒有延誤,這是降落拉薩前半小時左右的窗外。</h3> <h3><p>9月23日,在拉薩的第二天,算是修整日。計劃去大昭寺八廓街、布達(dá)拉宮。</p><p>八廓街仍是游人如熾,現(xiàn)在進(jìn)入景區(qū)需要掃身份證。跟著藍(lán)天客棧認(rèn)識的兩位朋友轉(zhuǎn)了三圈,這兩位藏族姑娘應(yīng)是來約拍的。</p></h3> <h3>大昭寺門口一如幾年前看到的,磕長頭的排列有序,五體投地,口中念念有詞。</h3><p><br></p><p>這位覺姆在大昭寺門口磕了頭起身,才發(fā)現(xiàn)她是幾乎失明的。</p> <h3>在大昭寺沿八廓街轉(zhuǎn)了三圈(據(jù)說要走單數(shù)),在藏茶廳喝了茶就去布宮。藥王山在以前來的兩次里都沒登過,這次補(bǔ)了這個角度拍布達(dá)拉宮。</h3> <h3>從藥王山下來,計劃繞布宮一圈,布宮后的龍王潭(位于宗角祿康公園 )也是第一次來。</h3> <h3>晚上跟才結(jié)交的4位朋友(他們走山南環(huán)線)來吃魯朗石鍋雞,終于有朋友一起喝酒了,大家叫了青稞酒。</h3> <h3>Day 1 (9月24日,中秋節(jié))拉薩——羊卓雍錯——卡若拉冰川——日喀則。</h3><h3><br></h3><h3>上午7點從拉薩出發(fā),前往日喀則,途徑羊卓雍錯。這次沒走景區(qū)路線,而是從貢嘎曲德寺一條小路駛?cè)?,即便如此也要趁著早上景區(qū)管理人員8:30上班前進(jìn)入,否則不讓。</h3><p><br></p><p>穿過貢嘎曲德寺所處村莊,可以看到羊卓雍錯的一角,沿著湖邊的小路到達(dá)一處山坡,停好車,搬出桌椅板凳,燒上熱水泡咖啡。這是與以往走景區(qū)觀景臺看到的不同的湖景,湖面更廣闊。</p> <h3>停車處的山坡,觀景位置佳,來的人也少。</h3><h3><br></h3><h3>我們在山上架起爐子,擺起凳子,煮上幾杯咖啡,吃些水果點心,第一天,這么好的天氣,還是要悠閑自在些。<br></h3> <h3>站在山坡上看到的湖面和兩頭吃草的牦牛。</h3> <h3>擺個POSE,給自己留張度假照。</h3> <h3>蘋果加咖啡,做個道具。</h3> <h3>無人機(jī)的視角,這是在高原地區(qū)第一次放飛,操作也不是很嫻熟,鏡頭轉(zhuǎn)換時有些抖。</h3> <h3>離開羊卓雍錯,去日喀則途徑卡若拉冰川,其位于西藏山南地區(qū)浪卡子縣和江孜縣交界處,距離江孜縣城約71公里, 是西藏三大大陸型冰川之一,為年楚河?xùn)|部源頭。</h3> <h3>朋友隨身帶了個車模,一路過來給大場景做個前景倒是很不錯。</h3> <h3><p>Day 2 (9月25日),日喀則——定日——珠峰大本營。</p><p><br></p><p>扎什倫布寺意為“吉祥須彌寺”,全名為“扎什倫布白吉德欽曲唐結(jié)勒南巴杰瓦林”,意為“吉祥須彌聚福殊勝諸方州”。位于西藏日喀則的尼色日山下。是該地區(qū)最大的寺廟。</p><p><br></p><p>明朝正統(tǒng)12年,宗喀巴弟子根敦主興建。后四世班禪羅桑卻吉堅贊加以擴(kuò)建。寺中錯欽大殿可容2000人誦經(jīng),殿中有釋迦牟尼像,兩邊有根敦主與四世班禪立像。大殿兩側(cè)為彌勒殿與度母殿。寺的西側(cè)有大彌勒殿,高30米,甚宏偉。另有歷世班禪靈塔殿,藏舍利肉身 。寺有四扎倉(經(jīng)院),教學(xué)顯密并重。</p><p><br></p><p>扎什倫布寺可與達(dá)賴的布達(dá)拉宮相媲美。它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并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建筑結(jié)構(gòu)也深刻影響了其他藏傳佛教建筑如五當(dāng)召。</p></h3> <h3><p>我們?nèi)サ臅r候,扎寺還沒開放,大家在廣場上等了一會,也去找了個當(dāng)?shù)氐牟刈鍖?dǎo)游。事后評價非常值,講述非常清晰,典故也很多,五個游覽點一一走來,銜接的非常好。</p><p><br></p><p>抬頭看去,一座房頂,喇嘛在澆水么?<br></p></h3> <h3>在等大門開放時,一只小狗在墻上來回溜達(dá),既不怯高,又不怕生。</h3> <h3>在1個小時內(nèi),游覽完扎寺還是比較緊的,僅記住了里面供奉著一世達(dá)賴?yán)锏撵`塔和四世班禪、五至九世班禪合葬靈塔、十世班禪的靈塔,感謝導(dǎo)游。</h3> <h3>今天第二站是去珠峰大本營。沿318國道轉(zhuǎn)珠峰路,到珠穆朗瑪峰國家公園門口,恰遇一位徒步來走環(huán)線的兄弟,拉著一車自己的行囊,從拉薩一路走來,一路直播,勇氣和毅力值得佩服。</h3><p><br></p><p>國家公園可以自駕車進(jìn)去,每車收取400元,個人門票180元。</p> <h3>今天在路程有些耽擱,就沒在珠峰觀景平臺多做停留。一路朝珠峰大本營進(jìn)發(fā)。我們在絨布寺停車,打算在這里拍日落金山。</h3> <h3><p>Day 3 (9月26日),珠峰大本營——佩枯錯——希夏邦馬——薩嘎縣。</p><p><br></p><p>在珠峰大本營的帳篷里實在無法睡踏實,半夜里聽到帳篷外有人招呼去拍月亮,想想這是農(nóng)歷八月十七,月亮實在圓又亮,也就沒有起床。到早晨五點多,實在睡不著就拿著相機(jī)腳架,想去拍日出珠峰。</p><p><br></p><p>外面室溫大概在零下2-3度左右,隱隱約約有聽到水流聲,沿著聲音走到一處小溪旁,用灰鏡拍了幾張。<br></p></h3> <h3><p>回到帳篷又冷又餓,在外面待了約有一個半小時,單衣單褲有點抗不住,出現(xiàn)流涕咳嗽現(xiàn)象。</p><p><br></p><p>聽到朋友講大本營附近有塊碑石,這就又出門給自己留了張紀(jì)念照。</p></h3> <h3>早8點離開大本營,又途徑觀景臺,天氣比昨天下午好很多,四座八千米山峰盡收眼底,左起依次是瑪卡魯峰(第5高峰、8463米)、洛子峰(第4高峰、8516米)、珠穆朗瑪峰(第一高峰、8844.43米)和卓奧友峰(第6高峰、8201米)。其中,洛子峰就在珠峰的邊上,很難分辨出來。</h3> <h3>珠峰和珠峰108拐。</h3> <h3><p>離開珠穆朗瑪國家公園,沿著318國道經(jīng)崗噶(午飯點了一個半小時后才陸續(xù)上菜),再轉(zhuǎn)縣道214前往佩枯錯。</p><p><br></p><p>佩枯錯位于日喀則地區(qū)聶拉木縣境內(nèi),距定日縣城250公里。佩枯錯是日喀則地區(qū)最大的湖泊,面積300多平方公里,海拔4590米。</p><p><br></p><p>相比納木錯、瑪旁雍錯、色林錯、羊卓雍湖,佩枯錯實在談不上什么名氣。幸好,有了希夏邦馬峰(湖南側(cè)60公里處)的倒影與雅魯藏布江(湖北側(cè)40公里處)的濤聲,這座寶葫蘆形代表著吉利的高山海子便有了讓人去感動、去駐足的理由。</p><p><br></p><p>在珠峰大本營早起拍日出受了冷,沒敢在停車處跑太遠(yuǎn),風(fēng)有些大。僅玩了會無人機(jī)就收起來了,躲在車?yán)飼裉枴?lt;/p></h3> <h3><p>離開佩枯錯,趕往薩嘎縣城的214縣道幾乎全線在鋪路面,我們只能沿著輔路一路顛簸前行。</p><p><br></p><p>在黨拉處,其中一部車爆了左后胎,圖為換胎時分遇到遠(yuǎn)處下雨有彩虹,幾條漢子停了手中的活看彩虹。手機(jī)照片看著不是很清楚。</p></h3> <h3><p>在距離今天目的地薩嘎縣城約12公里處的折巴鄉(xiāng)桑旦林村口,我們自己的車在爬坡時刮底,機(jī)油很快就漏完了。報了租車公司,也報了警,在等候處理過程中,先讓車上其余兩人轉(zhuǎn)搭其余兩臺車,我們留下等回來一臺車再接回縣城。</p><p><br></p><p>跟租車公司的交涉結(jié)果是,我們不把車拖回拉薩了,而是等拉薩送來配件本地修理,晚上找了部拖車把SUV拉到縣城修理廠,預(yù)計配件到達(dá)薩嘎得是第二天下午,事實上到了第三天早上才送到,因此我們另兩臺車按照原行程于第二天出發(fā),而我們這臺車的三個人只能在薩嘎再多駐扎一天。</p></h3> <h3>Day 4 (9月27日),留守薩嘎縣,等拉薩送過來的配件。其余2臺車先離開前往岡仁波齊、瑪旁雍錯、拉昂錯游覽。</h3><h3><br></h3><h3>我們一車5人分出去2人,留下3人百無聊賴,留在賓館里嗑瓜子喝茶看電視,下午去街上買了件棉襖(才85元),這才覺身上有了暖意。本想去看場電影,百度了下發(fā)現(xiàn)最近的影院在450公里以外的日喀則,開車得近8小時,這才作罷。</h3><h3><br></h3><h3>小小的縣城里,居然分布著不少國際娛樂會所,在這海拔 4600米處,娛樂起來不需要注意高反?又,薩嘎,藏語意為“可愛的地方”。</h3><h3><br></h3><h3>在薩嘎吃飯不便宜,1份青菜香菇、1個青菜豆腐湯、2個白飯收費115元,3罐可樂收50元。</h3> <h3><p>Day 5 (9月28日),薩嘎——瑪旁雍錯——岡仁波齊——拉昂錯——納木那尼,兩山兩湖。</p><p><br></p><p>今天是停留在薩嘎的第三天,早上有好消息傳來,配件已由拉薩送到了,早餐結(jié)束,司機(jī)去修理廠等拿車。11點,準(zhǔn)時離開入住的西部驛站大酒店。接下來的行程會比較趕,用2天的行程趕上先出發(fā)2臺車的3天路線。</p></h3> <h3>沿G219行駛約500公里處,就可以看到瑪旁雍錯一角,此處是阿里地區(qū)普蘭縣霍爾鄉(xiāng),我們時間有限,把車停在路邊,沒有帶相機(jī)去湖邊,而是放起了無人機(jī)。</h3> <h3><p>在收無人機(jī)時,嘗試著空中用手去接,結(jié)果悲劇發(fā)生,高速旋轉(zhuǎn)的螺旋槳把右手的中指無名指給劃傷了,血流的很快,用紙巾只能纏繞著。好在前方不遠(yuǎn)處有個鎮(zhèn)子,我們找到了霍爾鎮(zhèn)衛(wèi)生院,里面只有一位護(hù)士會講漢語。看著濕透了的紙巾,一開始想給我清創(chuàng)和縫針。打開紙巾后看了傷口不深也不長,后改了碘酒消毒和使用創(chuàng)可貼。</p><p><br></p><p>開單和收費的藏族小兄弟給我開了處方,多給了我10張創(chuàng)可貼,最終收費6元,給了他10元不用找,再三的扎西德勒中離開了。</p></h3> <h3><p>這兩個藏族小朋友在我清創(chuàng)和包扎時,一直在我身邊看熱鬧,取得他們母親同意后,給他倆拍了張照片,手機(jī)片且背光,不是很清楚。</p><p><br></p><p>包扎時問了護(hù)士,她是在日喀則衛(wèi)校學(xué)的護(hù)理,回來在衛(wèi)生院工作。問起有沒有像我這樣的游客來看病,她回說不少,因為高反、意外的外傷、感冒的都有,漢語也是這么不斷使用而說好的。</p></h3> <h3>離開衛(wèi)生院時,已是下午六點半,還要在天黑之前去拉昂錯邊看岡仁波齊,再看到瑪旁雍錯時沒有下車,而是透過車窗拍了這墨玉色的圣湖。</h3><p><br></p><p>度娘百科:瑪旁雍措(Lake Manasarovar)在西藏阿里地區(qū)普蘭縣城東35公里、崗仁波齊峰之南。其周圍自然風(fēng)景非常美麗,自古以來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中國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地所稱三大“神湖”之一。它也是亞洲四大河流的發(fā)源地。</p><p><br></p><p>古象雄佛法 雍仲本教《象雄大藏經(jīng),俱舍論》中所記載的“四大江水之源”指的就是圣湖之母瑪旁雍錯。東為馬泉河,南為孔雀河,西為象泉河,北為獅泉河?!艾斉杂哄e”--“不可戰(zhàn)勝的碧玉之湖”,藏語里“瑪旁”就是不敗,無不勝的意思。</p><p><br></p><p>瑪旁雍錯最早名為“瑪垂”,或“瑪垂錯”,是雍仲本教中廣財龍王的名字。佛教經(jīng)典說四大神湖中原有四大龍王,起初他們總是興風(fēng)作浪,危害人民。到了唐代藏王赤松德贊時期,蓮花生大顯神通,收服了四大龍王,使他們皈依佛法,逐漸成為藏傳佛教的四大護(hù)法神。從此“瑪垂錯”也易名為“瑪旁雍錯”,有時寫作“瑪法木錯”,藏語意為“永恒不敗的碧玉湖”。</p><p><br></p><p>據(jù)說瑪旁雍錯是最圣潔的湖,是勝樂大尊賜與人間的甘露,圣水可以清洗人心靈中的煩惱和孽障。她是雍仲本教,印度佛教,印度教所有圣地中最古老,最神圣的地方,她是心靈中盡善盡美的湖,她是這個宇宙中真正的天堂,是眾神的香格里拉,萬物之極樂世界 。印度教說它是濕婆神的住所。</p> <h3><p>來到拉昂錯的一處觀景臺,對面是岡仁波齊,近處是深藍(lán)色的拉昂錯。此時已是晚上7點多,還沒到日落時分。</p><p><br></p><p>度娘說:拉昂錯湖,人稱鬼湖,(Lhanag-tso,又名Rakshas),藏語意為“有毒的黑湖”,位于阿里地區(qū)普蘭縣境內(nèi),海拔4574米,與淡水的圣湖一路相隔,為微咸水湖,因此其湖水人畜皆不能飲用,這大概便是“鬼湖”之名的由來。</p><p><br></p><p>拉昂錯是圣湖的近鄰,風(fēng)光同樣美麗,湖水同樣是藍(lán)得心醉,可卻被扣上“鬼湖”的惡名,被打入另冊。其實圣湖鬼湖原本為一湖,由于冰川攜帶的碎屑物質(zhì)在冰川融化后堆積在原大湖的中部,使湖床抬升,之后全球變暖,蒸發(fā)加劇冰川萎縮,補(bǔ)給水量減少,大湖面積萎縮,造成湖泊水位下降。</p></h3> <h3><p>晚8點,日照金山又現(xiàn)岡仁波齊。</p><p><br></p><p>度娘解釋:岡仁波齊與梅里雪山、阿尼瑪卿山脈、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并稱藏傳佛教四大神山。 岡底斯山脈橫貫在北部昆侖山脈與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之間,如一條巨龍臥在西藏西部阿里廣闊的高原上。它高高揚起的頭,如一座大金字塔,聳立在阿里普蘭的高原上,這就是海拔6656米的主峰岡仁波齊。</p><p><br></p><p>岡仁波齊峰是多個宗教中的神山。梵語稱為吉羅娑山,岡仁波齊峰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獅泉河的發(fā)源地。相傳雍仲苯教發(fā)源于該山;印度教認(rèn)為該山為濕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認(rèn)為該山是其祖師瑞斯哈巴那剎得道之處,藏傳佛教認(rèn)為此山是勝樂金剛的住所,代表著無量幸福,常年在此處轉(zhuǎn)山的信徒不斷。</p><p><br></p><p>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rèn)的神山,同時被中國西藏雍仲苯教、印度教、藏傳佛教、 以及古耆那教認(rèn)定為世界的中心。岡仁波齊并非這一地區(qū)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終年積雪的峰頂能夠在陽光照耀下閃耀著奇異的光芒,奪人眼目。據(jù)說佛教中最著名的須彌山也就是指岡仁波齊。<br></p></h3> <h3>從觀景臺回頭望去,就是納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位于喜馬拉雅山西段,與海拔6638米的神山岡仁波齊峰遙遙相對。納木那尼峰方圓約200平方公里,主要有6條山脊。山脊線上有數(shù)十座6000米以上的山頭,高低錯落。</h3> <h3>山坡上風(fēng)很大,到了8點,太陽已經(jīng)快落山,這時候感覺到體表很冷。這時候看到拉昂錯右側(cè)的云彩很漂亮。</h3> <h3>想著天色已黑,便沒在觀景臺久留,相機(jī)打包后就撤離趕往落腳地巴嘎鄉(xiāng)。繞過拉昂錯后,突然在右側(cè)斜坡上看到幾只野狼,很遺憾,此時的相機(jī)已收進(jìn)后車廂的包里,只能拿手機(jī)去拍,其中一只野狼回頭看了我們一會,若有所思的轉(zhuǎn)頭上山,這幾只想必是打獵去了。</h3><p><br></p><p>晚上入住巴嘎鄉(xiāng)的三峽賓館。出門吃晚飯時買了幾瓶可樂,據(jù)說26元一瓶(330ml),繼續(xù)可樂煮生姜。</p><p><br></p><p>度娘:巴嘎鄉(xiāng)駐地塔爾欽集鎮(zhèn)位于巴嘎鄉(xiāng)中部G219北側(cè)、地處神山岡仁波齊峰和圣湖瑪旁雍錯之間。塔爾欽因神山圣湖而聞名于世。自古以來岡仁波齊和瑪旁雍錯被佛教、印度教、耆教和笨教譽(yù)為神山、圣湖,由岡仁波齊、納木那尼、瑪旁雍錯以及拉昂錯兩山兩湖組成的地帶被廣大信徒稱為“神山圣湖”。每年因朝拜神山圣湖來自印度、尼泊爾、歐美等世界各地朝圣者聚集到塔爾欽,塔爾欽在西藏旅游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十分重要。</p><p><br></p><p>第二天離開巴嘎鄉(xiāng)時,發(fā)現(xiàn)由G219轉(zhuǎn)往巴嘎鄉(xiāng)的路口開始蓋牌樓了,也開始設(shè)立圍墻,估計不久就會成為一個收費景點。</p> <h3><p>Day 6 (9月29日),巴嘎——扎達(dá)土林——古格王朝遺址——獅泉河(阿里首府)。</p><p><br></p><p>今天又是個趕路的日子,要在獅泉河和其余兩車匯合。一大早離開酒店,先去轉(zhuǎn)山<br></p></h3> <h3>由G219轉(zhuǎn)705縣道不久,就看見七彩山。這次進(jìn)出扎達(dá)都要經(jīng)過這里。</h3> <h3><p>古格王朝遺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區(qū)札達(dá)縣托林鎮(zhèn),9世紀(jì)中葉,吐蕃王朝崩散,部分王室后人逃往阿里,建立了三個小王國,其中德祖袞在10世紀(jì)前后建立古格王朝。</p><p><br></p><p>古格故城坐落于阿里扎達(dá)縣扎布讓區(qū)境內(nèi)托林鎮(zhèn)西北的象泉河南岸,距縣城19公里。為曾經(jīng)擁有百萬之眾的金戈鐵馬的吐蕃王室后裔所建,偏居此地700余年,傳承20余代國王,距今有1300年的歷史,于十七世紀(jì)滅亡,給后人留下了無數(shù)珍貴的文物和歷史資料。</p><p><br></p><p>參觀門票65元/位,進(jìn)入景區(qū)需乘坐接駁大巴,車票20元/位。</p></h3> <h3>從大門沿坡一路上行,到達(dá)城頂大約30分鐘,站高遠(yuǎn)望,視野開闊。到頂端只有一條巷道相通,在古時易守難攻。</h3> <h3>在古城遺址里花了一個半小時,離開時約下午3點半。回到扎達(dá)縣城吃了碗面,打算去扎達(dá)土林觀景臺拍些照片。事實上,離開縣城去觀景臺的沿路,兩邊的山坡看起來更有代表性。</h3> <h3>在觀景臺右側(cè)正好有盤山公路,來往的車輛不多,在觀景臺上駐留的游客也很少,想必是要等到日落時分才好看。<br></h3> <h3>土林是遠(yuǎn)古受造山運動影響,湖底沉積的地層長期受流水切割,并逐漸風(fēng)化剝蝕,從而形成的特殊地貌。土林里的“樹木” 高低錯落達(dá)數(shù)十米,千姿百態(tài),別有情趣。</h3> <h3>用無人機(jī)拍下這盤山公路和卡車。</h3><p><br></p><p>沒有在土林觀景臺待很久,今晚需要趕到阿里首府獅泉河和其余2車的人會合。200公里的行程路況并不好,預(yù)計需要5個小時。</p><p><br></p><p>事實上,我們趕到獅泉河時大約耗時4小時,路況還算好。行車過程中透過車窗,隱約看到銀河,星星也特別亮。晚10點不到,我們就趕到了獅泉河酒店。</p><p><br></p> <h3><p>跟大家會合后,一起吃了新疆菜,獅泉河再沿新藏線北上就可以到新疆葉城,算是新藏線的零起點,去年國慶走塔克拉瑪干沙漠環(huán)線時經(jīng)過葉城,拍到過零起點的紀(jì)念碑。</p><p><br></p><p>晚上匆匆吃了點東西,打算跟其余幾人一起去阿里暗夜公園拍星空。五人搭了一臺車,10多分鐘后到暗夜公園,沿路沒找到暗夜公園的石碑,就沿著山路一直開到坡頂,看著像天文臺的地方停車,有點可惜,來的稍晚了些,月亮開始升了上來,這一天農(nóng)歷八月二十,月亮還是比較圓但非常亮。</p><p><br></p><p>沒有再去落實是不是在天文臺,拿出相機(jī)三腳架,以車和(發(fā)射)鍋為前景拍了銀河。</p></h3> <h3><p>Day 7 (9月30日),獅泉河鎮(zhèn)——革吉縣亞熱鄉(xiāng)。</p><p><br></p><p>原計劃是今天經(jīng)亞熱鄉(xiāng)趕往仁多鄉(xiāng),但據(jù)說到仁多鄉(xiāng)的路況非常差,可能今天趕不到,因此就決定當(dāng)晚在亞熱鄉(xiāng)住下。</p><p><br></p><p>中午在革吉縣找地方吃飯,蹲式吃面是特色。</p></h3> <h3><p>在到達(dá)亞熱鄉(xiāng)前,路過錯那錯,幾天下來大家對各種錯已經(jīng)進(jìn)入審美疲勞狀態(tài),湖邊匆匆停留了幾分鐘,大家決定還是先入住,休息一下后再回到湖邊去拍日落。</p><p><br></p><p>我們在亞熱鄉(xiāng)的住處在一座村莊邊,街上的流浪狗非常多,多到不太敢離開招待所的院子。圖片的鋼絲床是從另外一個屋子搬進(jìn)去的,在翻轉(zhuǎn)過門時褥子掉了下來,既黑又亮且板結(jié),還有一股濃郁的酥油味,躺在上面肯定滋味不同。</p></h3> <h3>小小的招待所(沒敢用賓館名稱),緊挨著移動發(fā)射塔,晚上沒有去街上找飯店,據(jù)稱一個村子里只有兩家漢餐廳,猜測也是藏式韓餐。好在我們帶有鍋碗瓢盆,用大米就著白菜煮粥,啃著咸菜,湊活著算是一頓晚飯。</h3> <h3>7位男士就落腳在這個屋子里,藏式床板睡著很硬,照明用一塊蓄電池接著兩根電線與吊在樓板上的燈泡相連,不用開關(guān),直接拔掉正負(fù)極的電線即可。</h3> <h3><p>當(dāng)天的風(fēng)有些大,我們也沒有再去錯那錯去拍日落。在院子里看到夜空仍然繁星密布,約了幾個人開車出去找地方繼續(xù)拍星空。</p><p><br></p><p>我們在村子的另一頭看到一大塊空地,在一處移動通信的發(fā)射塔附近拍了近2個小時,這地方比昨晚阿里暗夜公園看到的銀河更清晰明亮,一直到我們離開,也沒有看到月亮升起來。</p><p><br></p><p>運氣不錯,這一張拍到了了流星。</p></h3> <h3>20-25秒的曝光時間稍微長了些,放大了細(xì)看星星會有一些拉絲,可惜了。</h3> <h3><p>Day 8 (10月1日,國慶節(jié)),亞熱鄉(xiāng)——仁青休布錯——扎布耶錯——措勤縣。</p><p><br></p><p><br>今天的路程有些遠(yuǎn),需要把昨天錯過的給補(bǔ)回來。離開亞熱鄉(xiāng)沒多久,一臺車的右后胎爆了,花了半小時換了條備胎,繼續(xù)上路。</p><p><br></p><p>三個半小時的路程過去,來到了今天的第一個湖,仁青休布錯。這里海拔4756米,面積187.1平方公里,由岡底斯山北麓的雪水融匯而成。隱藏于高原幽靜的深處,不同于平原湖泊,這里沒有喧囂的密林、沒有奔騰的河流,卻寧靜入心。</p><p><br></p><p>大中午時分,光線太硬,而且路邊也不好停車,匆匆咔嚓了幾張就離開去第二個錯,扎布耶錯。<br></p><p><br></p></h3> <h3><p>扎布耶茶卡,也叫扎布耶錯、查木錯、扎布錯等;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日喀則地區(qū)仲巴縣隆格爾區(qū)仁多鄉(xiāng)境內(nèi)。</p><p><br></p><p>扎布耶茶卡湖分為南湖和北湖。南湖固液并存,面積243平方公里,水深2m,湖面海拔4429米;北湖為鹵水湖,面積約100平方公里,水深數(shù)米。我們看著一湖呈湖藍(lán)色,另一湖呈紅褐色。兩湖有一端似乎相通。</p><p><br></p><p>扎布耶茶卡湖資源很豐富,類型齊全,包括鹵水資源、鹽類沉積資源和生物資源三大類型。扎布耶茶卡是一個富含鋰的鹽湖,是世界上三大鋰鹽湖之一,其鋰的品味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國第一位:同時銫的含量也在世界前列。</p><p><br></p><p>晚上抵達(dá)措勤縣,這是西藏自治區(qū)阿里地區(qū)東南部的一個縣,距離拉薩1079公里。境內(nèi)湖泊眾多,水源充足?!按肭凇辈卣Z意為“大湖”,因距縣駐地東部10多公里處的“扎日南木措”大咸水湖而得名。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是為數(shù)不多的高海拔縣之一。晚上去了家川菜館犒勞了一下自己,也是給第二天過生日的朋友慶生。</p><p><br></p><p>入住的賓館沒有洗澡條件,晚上跟幾個朋友去了家公共浴室,把兩天來的風(fēng)塵一洗干凈。</p></h3> <h3><p>Day 9 (10月2日),措勤縣——扎日南木錯——文布南村。</p><p><br></p><p>這一天的行程疲憊不堪,早晨8點離開措勤,到晚上10點過抵達(dá)文布南村,有遇到洪水沖斷了公路橋,因SUV不便涉水再繞路,而所謂的省道和縣道沒有什么差別,都是爛路一條,坑坑洼洼的把車顛得只能減慢速度。沿路手機(jī)沒有什么信號,查路線也是個問題。</p><p><br></p><p>早上出門三臺車,等游覽完扎日南木錯后大家就跑散了,相互找了一會,我們與另一臺車匯合,而另一臺車沿著下載的軌跡(前人留下的路線)自行前往文布南村,反而早我們一個半小時抵達(dá)。而一大早離開措勤時預(yù)先讓客棧老板準(zhǔn)備的羊肉湯到晚上11點左右才喝上,大家坐車顛了一整天,與另一臺車也聯(lián)系不上,身體累、心情差,草草吃完晚飯,上床睡覺。住宿的地方同樣沒有洗漱條件,衛(wèi)生間在院子的一角,露天蹲坑,頭頂繁星,背朝圣湖,空氣倒也新鮮。</p></h3> <h3><p>扎日南木錯,是西藏的第3大湖,也是國家級著名濕地。位于西藏自治區(qū)阿里地區(qū)措勤縣東北部,距離措勤縣城12公里。距離阿里地區(qū)行署所在地獅泉河鎮(zhèn)500公里左右。它的面積有1023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613米,是一個東西長近54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的咸水大湖。</p><p><br></p><p>在湖區(qū)幾乎沒有看到其他游人,整個地貌看起來特別像外星球??諘?、荒蕪、寂靜。</p></h3> <h3>無人機(jī)拍了一段扎日南木措的短片。</h3> <h3>與藏野驢賽跑,據(jù)說藏野驢看見快速移動的物體就會比賽看誰跑得快。</h3> <h3>左邊的路徑便是省道206。</h3> <h3>還是省道206,這樣的路面只能讓乘客們都下車并指揮,慢慢把再車挪過去。</h3> <h3>顯擺的越野車也卡頓在坡路上,上方的車也不敢去牽引,只能慢慢的倒退回來,老老實實走輔道。</h3> <h3><p>天黑之后,路更難看清了,省道并沒有全部開放,大段大段的路我們需要走輔道。好在有輛好心的拖車一直給我們尾燈信號,讓我們一直跟到岔路進(jìn)文布南村。</p><p><br></p><p>到了入住的客棧,已是晚上11點多。餓了一天,趕緊埋鍋造飯,朋友自告奮勇去炒菜。<br></p></h3> <h3><p>Day 10(10月3日),文布南村——當(dāng)惹雍錯——文布北村——尼瑪縣。</p><p><br></p><p>昨晚沒有在文布南村拍星空,事后有些后悔,第二天看到村子中部的山坡上有白塔,這絕對是做前景的好機(jī)位。</p><p><br></p><p>睡在藏區(qū)的客?;蛘写?,遇到幾個月不洗的床單被褥,往往是一晚上無法入眠,第二天會起得很早。早餐時大家的胃口和心情都不錯,差不多是清盤運動。</p><p><br></p></h3> <h3>入住的賓館門口處架起了三腳架拍了幾張。</h3> <h3>這是山坡上的白塔處,晚間很好的機(jī)位去拍星空。</h3> <h3>當(dāng)惹雍錯全景,湖邊是文布南村。</h3> <h3>做家務(wù)的藏族婦女。</h3> <h3>大家在文布南村口的招牌前學(xué)著里面人物呲牙留照。<br></h3> <h3><p>離開文布北村后,在盤山公路轉(zhuǎn)彎前留下了這幅當(dāng)惹雍錯的全景。</p><p><br></p><p>翻過埡口,幾乎一路平坦到尼瑪縣,路上再也沒有掏出相機(jī),也沒啥風(fēng)景可看了。</p></h3> <h3>Day 11(10月4日),尼瑪縣——恰規(guī)錯——錯愕——色林錯——班戈縣。</h3> <h3>才離開陽光燦爛的317國道320公里處,就遇到了下雪。拿著相機(jī)把頭伸出窗外,給前方的車輛留個背影。</h3> <h3>路邊拍山倒影的游客。</h3> <h3>今天看到恰規(guī)錯上方航拍。</h3> <h3>雪后的恰規(guī)錯一角。</h3> <h3><p>離開恰規(guī)錯不久,我們先去了錯鄂,位于照片右方,左方為色林錯。</p><p><br></p><p>錯鄂湖被稱為是色林錯的衛(wèi)星湖,兩者緊挨。湖面海拔高度4562米,湖水面積約244平方公里,湖水按礦化度分類為微咸的淡水湖,湖內(nèi)水生植物在各鳥島周圍生長茂盛,魚類資源豐富。位于湖東面的桑勒日熱鳥島上常年生活著上萬只不同種類的鳥兒。</p></h3> <h3>色林錯,藏語意為“威光映復(fù)的魔鬼湖”,曾名奇林湖 、色林東錯,是西藏第一大湖泊及中國第二大咸水湖,是青藏高原形成過程中產(chǎn)生一個構(gòu)造湖,為大型深水湖。</h3> <h3>色林錯航拍。</h3> <h3><p>色林錯一角,天空之境,無風(fēng)時候拍倒影特別好。</p></h3> <h3>Day 12(10月5日)班戈縣——巴木錯——納木錯——當(dāng)雄——拉薩。</h3><h3><br></h3><h3>今天原計劃是從班戈縣到納木錯圣象天門,位于西藏那曲地區(qū)班戈縣青龍鄉(xiāng)5村境內(nèi) ,圣湖納木措北部恰多朗卡島上。但一早得知,納木錯由于連續(xù)幾天大雪,進(jìn)山的路已被封閉。大家決定不繞那曲回拉薩,還是經(jīng)由納木錯景區(qū)回拉薩,圣象天門只有期待下一次的旅行了。</h3><h3><br></h3><h3>如果有機(jī)會和老西藏們聊聊天,就會從他們口中得知一個神秘的去處——“圣象天門”。它靜靜藏匿與納木錯的北岸,隔著圣湖與神山念青唐拉(念青唐古拉是誤讀,實際從未有過此名)對望。這是老西藏心中深藏的天邊秘境,也是西藏美景的終極之地。</h3><p><br></p><h3>傳說中公元八世紀(jì),應(yīng)藏王赤松德贊迎請入藏弘法的蓮花生大師降服了念青唐拉后,把納木措許配給了念青唐拉,成了一對夫婦,在恰多朗卡島舉行了隆重的結(jié)婚典禮,婚禮前一天晚上,由108個神通用一夜的功夫,修建的石門,石門形狀似一頭圣象從東北走向西南,專門為念青唐拉神山的過道而修建,人們把這個石門稱之為圣象天門。圣象天門,顧名思義。一只天然形成的巨大石象,站立在遼闊的納木錯岸邊,象鼻恰恰的深入湖面,仿佛正在汲取這來自雪域的神圣之水。而石象的身體與象鼻之間,就如同一個巨大的門,是通往天堂的圣門。作為藏傳密宗的一處圣地,千百年來無數(shù)的高僧隱士在此清修,現(xiàn)在依舊如此。<br></h3> <h3>離開班戈縣城不遠(yuǎn)處,我們有一臺車的水箱爆了,防凍液漏了一地??h城里沒有配件,而拉薩送過來的話也是要耽擱一天時間。無奈找了部當(dāng)?shù)氐钠桨蹇ㄜ嚕蠹引R心協(xié)力把SUV推了上去,一車四人只能坐雙層巴士回拉薩了。</h3> <h3>在事故地等了快2個小時,平板車才姍姍來遲,我們2臺車與這臺多難車(前后爆2次后胎,這次爆水箱,壞了右后避震)就此告別,就先開車走了。他們的雙層巴士開得要慢一些。</h3><h3><br></h3><h3>中午時分離開班戈,到下午5點過才抵達(dá)巴木錯,這是納木錯的姊妹湖,海拔4555米,面積180平方公里。我們的計劃是再翻過納木錯鄉(xiāng)所處的念青唐拉神山,到了當(dāng)雄就沿青藏公路,一馬平川的回到拉薩。<br></h3> <h3><p>分開后,我們沿路和雙層巴士保持聯(lián)系,大家相差約一個半小時路程,覺得今晚都可以抵達(dá)拉薩。</p><p><br></p><p>我們車輛進(jìn)入納木錯鄉(xiāng)時,大約晚上8點,天開始黑了下來,又開始飄起了雪花。道路非常泥濘,融化的雪水還沒凍成冰,心里希望雙層巴士能夠快點穿過這段爛路。</p><p><br></p><p>抵達(dá)當(dāng)雄縣城大約晚上9點半,找了處牛肉面館吃晚飯。雙層巴士回復(fù)說車已堵在納木錯鄉(xiāng)附近道路上,我們建議他們等道路疏通后在當(dāng)雄入住,這樣不至于太趕路回拉薩。</p><p><br></p><p>在驅(qū)車前往拉薩的路上,不斷有消息傳來,雙層巴士仍然堵在納木錯鄉(xiāng),前方車輛不見挪動。最終他們在車?yán)?,在納木錯鄉(xiāng)堵了一晚,直至第二天下午我們有車去拉薩接回他們。</p><p><br></p><p>好在車?yán)镉忻簹鉅t和熱水壺,四人只能圍護(hù)取暖,吃點零食墊肚。</p></h3> <h3>無奈的司機(jī)和車輛,從雙層巴士倒視鏡的角度很贊。</h3> <h3>納木錯一夜之后,天地染白。大約5點多,堵車后約20小時候,四人搭前來的車離開了納木錯,再經(jīng)3小時回到了拉薩。</h3> <h3><p>Day 13(10月6日),拉薩修整。</p><p><br></p><p>昨晚跟納木錯逃回來的兄弟姊妹們聚餐,睡得晚,起得晚,中午約好了同車的其余四位朋友去吃石鍋雞,玩笑著讓一位朋友回到松江先把石臼養(yǎng)好,然后我們在上海約起吃石臼雞。</p><p><br></p><p><br>下午去朋友開在拉薩的客棧喝茶聊天,既回憶這10多天來的甜酸苦辣,又計劃著下一次不知何時何地可以相約的旅程。</p><p><br></p><p><br>傍晚時分,朋友開車送我們上南山公園,一個可以拍出布宮倒影的地方。</p><p><br></p></h3> <h3>Day 14(10月7日),拉薩修整,小昭寺——千佛崖——關(guān)帝廟——布宮廣場。</h3><p><br></p><p>上午去小昭寺,</p> <h3>拉薩的千佛崖位于布達(dá)拉宮西南的藥王山北側(cè)的山崖上,崖壁密密麻麻刻滿了上千個色彩艷麗、大小不一的佛像,這里游客極少,都是當(dāng)?shù)夭孛裨诔荩颇行排j(luò)繹不絕,石刻佛像漫山遍野,五色經(jīng)幡鋪天蓋地,使人如臨佛教天國,心靈受到震撼。</h3> <h3>我們?nèi)サ臅r候已是下午,幾乎沒有什么游客,寥寥幾人都是藏民。</h3> <h3>千佛崖周圍有眾多瑪尼堆,這是朝拜者們留下的石頭堆。藥王山地處拉薩的充轉(zhuǎn)經(jīng)道上,每天都有數(shù)千信眾前來朝佛,行跪拜禮?,斈岫岩蔡貏e高大。在拉薩市民中,如果家人過世卻請不起度亡唐卡佛像時,買些顏料,把摩崖石刻的佛像刷新一遍,便可起到與請度亡唐卡佛像同樣的功德,這一習(xí)俗至今還在延續(xù)。</h3> <h3>藏居門窗。</h3> <h3><p>拉薩唯一的關(guān)帝廟,藏語稱關(guān)帝格薩拉康,位于拉薩市磨盤山的關(guān)帝廟,也是西藏五座關(guān)帝廟之一。拉薩關(guān)帝廟是目前西藏自治區(qū)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關(guān)帝廟。</p><p><br></p><p>關(guān)帝廟和福康安有典故,1791年,廓爾喀人入侵西藏,乾隆派福康安于次年率萬余清軍入藏,與駐藏官兵合作將廓爾喀人逐出邊境。清軍初抵拉薩時,??蛋惨娎系脑渤顷P(guān)帝廟殘破不堪,便主持在磨磐山新修了這座關(guān)帝廟。清軍凱旋拉薩,福康安在此廟內(nèi)立紀(jì)功碑,乾隆帝為關(guān)帝廟親筆題寫匾額。</p><p><br></p><p>因為隱隱作痛的雙腳,沒有再隨朋友走下去,他們?nèi)埻跆?,我則朝回酒店的方向走。</p></h3> <h3><p>陽光燦爛下的布宮廣場有不少游客拍照留念,也有民族服裝可以租來穿著留念。</p><p><br></p><p>看到一對新人來拍婚紗照,男士可能是個在西藏服役的軍人。向軍人致敬!</p></h3> <h3>這個喇嘛拿著手機(jī)來回的拍,不知道發(fā)到朋友圈會怎樣?</h3><p><br></p><p>上午在小昭寺,之前在藥王山腳下,這會在布宮廣場上都偶遇了一位在浦東的攝友,他也是走了阿里環(huán)線,提前了2天從拉薩出發(fā),和我們同天到扎達(dá),但在縣城沒遇上。同樣因大雪封山而取消了納木錯一程,很高興在拉薩偶遇了三次,約好明天同車去貢嘎機(jī)場,回上海。</p> <h3>Day 15(10月8日),拉薩——上海,返程。</h3><p><br></p><p>跟浦東的攝友在機(jī)場大巴錯過,他繞道西安,我則轉(zhuǎn)機(jī)成都。聽從了朋友建議,特意選了機(jī)場左側(cè)靠窗座位,可能瞌睡錯過了,一路到成都,都沒有看到南迦巴瓦峰,下次吧。。。</p> <h3>離開拉薩機(jī)場不久,在左下方又看到一個錯,算是給這程“錯上加錯”一個美好收尾。</h3><p><br></p><p>個人總結(jié),13天的阿里環(huán)線路程有些趕,路況超出計劃的困難,當(dāng)然跟車輛有一定關(guān)系。一些景點因為時間或天氣原因而錯過,這是遺憾之一。但也有欣喜,畢竟這艱苦的旅程讓自己得到了視覺的極大感受,也結(jié)交了這12位朋友。旅行,還是要周而復(fù)始的。</p> <h3>一錯再錯的行程總有缺憾,這一張下載的“圣象天門”照片給下一次旅程找個理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