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人生是需要一次次的旅行來增添色彩。為讓旅友們遇見最美的景色,策劃每年的長線旅程,都是從一年前就開始準備了。</h3><h3> 2018年我選擇了去天之空,疆之大,魂牽夢繞北疆。在9月21日,開啟了金秋醉美北疆行“色”之旅,只為去近距離感受北緯53度的秋天,傳說那里是中國秋天色彩最豐富的地方。</h3><h3> 我們的行程安排如下:</h3> <h3> 下圖為本次北疆之行的示意圖</h3> <h3> 本次旅程共有32位旅友參加,分乘多少航班于21日晚,集合于烏市酒店。</h3><h3> 從上海至烏市的3649公里5個多小時的空中之旅,是非常美好的一次體驗。從空中可以近距離俯看祁連山脈的雪山,酒泉周邊的沙漠、戈壁灘等,及吐魯番、昌吉回族自治州奇臺縣和遠處天山山脈的雪山……</h3> <h3> 到烏市后,旅友們各呈神通,逛街景、品美食……</h3> <h3> 9月22日,從烏市出發(fā),在奎屯用中餐后,前往安集海大峽谷游覽,而后入住奎屯酒店。</h3><h3> 安集海大峽谷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發(fā)源于天山山脈、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一個奇觀,堪稱一條令人嘆為觀止的壯美峽谷!</h3><h3> 俯瞰谷底,橋梁與小河交融,行車和彎道交織,各自有著各自的使命,在四季年華中,書寫著自己的故事!太精彩了!</h3> <h3> 陽光燦爛照耀下的峽谷,是剛柔并濟的壯美景觀,很是震撼!</h3> <h3> 峽谷兩側山體立體感強,線條凌厲勾勒出巍峨壯麗的氣勢!</h3><h3> 谷底蜿蜒曲折的流水,在陽光下泛著白白的麟光!千百年來,安集海大峽谷就是這樣安靜的,默默隱匿在天山北坡,等待著人們的察覺。</h3> <h3> 9月23日,一大早從奎屯酒店出發(fā)→獨山子大峽谷→奎屯用中餐→烏禾魔鬼城→入住和什托洛蓋鎮(zhèn)酒店。</h3><h3> 今天的行程一波三折,在出獨山子區(qū),到奎河路入口時,結果被告知前方塌方,此路不通。</h3><h3> 路口安保人員說只能調(diào)頭從南環(huán)西路過去,但是那條路限高3米,我們的車過不去。</h3><h3> 但我們還是心不甘,駕駛員劉師傅帶著我們一起來到了南環(huán)西路,獨庫公路的起點,天山之門(限高3米)給了小伙伴們又是一個下馬威。</h3><h3> 一些還不甘心的旅友嘗試著用滴滴快車,竟然有人接單。正在他們暗自慶幸時,警察叔叔過來了,提醒我們注意安全,不要站在馬路上,在聽說緣由后,立馬給我們指了不遠處的一條路,說從那可以到大峽谷。真是峰回路轉(zhuǎn),有困難找警察沒錯的……</h3> <h3> 獨山子大峽谷位于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qū)境內(nèi),城區(qū)南28千米處,為天然原始旅游資源,處于未開發(fā)狀態(tài),景區(qū)谷底寬100-400米,谷肩寬800-1000米,從谷底到谷肩高可達200米,海拔1070米,屬峽谷地貌。</h3> <h3> 在天山冰雪消融的奎屯河上游,靜靜地綿延著一道如同雕刻一般的峽谷溝壑,近20公里的山間河谷,九曲跌宕,石崖危聳。經(jīng)過河水億萬年的怒吼奔騰和雨水的沖刷、風雪的蝕雕,使兩岸山崖上現(xiàn)出了一幅驚心動魄的自然歷史畫卷,成就了一處讓人驚嘆的流水侵蝕奇觀。</h3> <h3> 站在被時間所刻下的裂痕前,我感受到了人類的渺小和無奈,徘徊中,記錄下一個個散發(fā)著生命的故事與斷想。<br></h3> <h3> 魔鬼城又稱烏爾禾風城。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的佳木河下游烏爾禾礦區(qū),西南距克拉瑪依市100公里。有一處獨特的風蝕地貌,形狀怪異、當?shù)孛晒湃藢⒋顺欠Q為"蘇魯木哈克",維吾爾人稱為"沙依坦克爾西",意為魔鬼城。其實,這里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區(qū)域,"雅丹"是維吾爾語"陡壁的小丘"之意,雅丹地貌以新疆塔里木盆地羅布泊附近的雅丹地區(qū)最為典型而得名,是在干旱、大風環(huán)境下形成的一種風蝕地貌類型。</h3><h3> 魔鬼城呈西北、東西走向,長寬約在5公里以上,方圓約10平方公里,地面海拔350米左右。</h3> <h3> 這里就像中世紀歐洲的一座大城堡,又像是從天而降的迷宮陣,千溝萬壑,峰回路轉(zhuǎn),難尋歸途,自古流傳著“進得鬼城出不來”的傳說。</h3> <h3> 據(jù)考古,大約一億多年前的白堊紀時,這里是一個巨大的淡水湖泊,湖岸生長著茂盛的植物,水中棲息繁衍著烏爾禾劍龍、蛇頸龍、恐龍、準噶爾翼龍和其它遠古動物,這里是一片水族歡聚的“天堂”,后來經(jīng)過兩次大的地殼變動,湖泊變成了間夾著砂巖和泥板巖的陸地瀚海,地質(zhì)學上稱它為“戈壁臺地”。</h3> <h3> 在日落時分,魔鬼城并沒有出現(xiàn)傳說中恐怖的情形,而是展露出它那迷人的色彩。</h3> <h3> 在太陽下落之時,一輪明月己悄悄升起,像似在提前給我們中秋的祝?!?lt;/h3> <h3> 9月24日7:40從酒店出發(fā)→哈巴河辦理邊境證及用中餐→185團陳列室參觀→游覽白沙湖→入住哈巴河酒店。</h3> <h3> 白沙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區(qū)一八五團東北部的三連境內(nèi),距離團部25千米,西北距中哈邊境2千米,有公路相通,內(nèi)有專車往返相送。白沙湖位于沙漠之中,海拔650米,南北長約2100米,東西寬1300米,被稱為“沙漠奇景”,水面約10公頃。無論春秋冬夏,湖水始終不增不減,不凝不濁,此水來自何處,又為何能常年保持常態(tài)?這是纏繞在人們心中的一個疑問,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h3> <h3> 我們首先到達185團的哨所、抗洪廣場和l185團陳列室,了解一段185團光榮的歷史。</h3><h3> 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十師185團位于阿勒泰地區(qū)的邊境線上,它以阿拉克別克河為界,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接壤。</h3><h3> 當時這里被前蘇聯(lián)劃定為爭議地區(qū),國家為了寸土必爭,1962年緊急從第十師各團場抽調(diào)一批軍墾戰(zhàn)士,沿著蜿蜒曲折的阿拉克別克河組建了 185團,并將團部、醫(yī)院、學校和全團11個連隊由北向南沿界河一字布防,構成了總長86.5公里、縱深30公里的屯墾戍邊帶。</h3><h3> 1988年4月23號,新疆阿勒泰地區(qū)一場50年不遇的特大融雪性洪水漫過阿拉克別克河堤壩滾滾而下。洪水淹沒了田地,沖毀了道路,使185團許多建筑物被摧毀,被洪水沖得七股八叉的河道向地勢低洼的我國領土逼近。按照國際慣例,如果界河改道,包括185團機關、學校、醫(yī)院在內(nèi)的55.5平方公里的所謂“爭議區(qū)”將自然劃歸前蘇聯(lián)所有。在這個決定國土歸屬的危難時刻,185團動員全團男女老少組成抗洪守土的隊伍,搬石頭,運石料,打木樁,筑堤壩,經(jīng)過16個晝夜與洪水的殊死搏斗,長長的堤壩筑起來了,肆虐的洪水被逼回了故道。</h3> <h3> 白沙湖形似豌豆莢,東面凹進,西面鼓起。其湖心、湖岸、湖周生長的反差極大的氣候及生態(tài)環(huán)境下的多種植被、半干旱灌木叢植被,也讓人不解,引人尋思。白沙湖湖中四周生長著高達1—4米的密密叢生的蘆葦、菖蒲等水生植物,湖中還有野荷花孤寂地生存著;湖周50米內(nèi),是高大茂密的銀灰楊、白楊、白樺混生的林帶;湖周50米外的沙丘上,則生長著額河楊、山楂、白楊、繡線菊等植物。</h3> <h3> 這里沙漠中還有一棵大樹,一樹紅、黃兩色。據(jù)說,并不是每年都能見到,只有運氣好的人才能找到看到。這也應了攝影人的那句話、"攝影不如撞景"、"可遇不可求的俗話"。</h3> <h3> 白沙湖獨具魅力和特色,它藏在沙丘中,湖面不大,湖中荷花、蘆葦,岸邊的白樺、銀灰楊把它點 綴成無與倫比的美麗。</h3><h3> 今天是雨天,雖然少了藍天白云,但淅瀝瀝的小雨將樹木洗刷的更清澈,更鮮艷了</h3> <h3> 又到中秋佳節(jié)時……</h3> <h3> 9月25日早上從哈巴河酒店出發(fā)→到達喀納斯旅游區(qū)入口處(是進禾木景區(qū)前最后一個用餐、補充食品處),我們在這兒按各自喜好用中餐→途經(jīng)禾公路→禾木游客中心→換乘景交車→入住禾木客棧</h3> <h3> 禾木公路:一條通往“神的后花園”的景觀大道,全長僅49公里,卻誘惑了所有人。</h3><h3> 公路沿著禾木河蜿蜒盤旋,路上有景,景中有路。</h3><h3> 從哈巴河出發(fā)時,小雨一直伴隨著我們,我一直擔心可能無緣見到禾木公路邊上的美景。</h3><h3> 但在轉(zhuǎn)入禾木公路后,這時雨開始仃了下來,迎接我們的是,滿山遍野一片金黃色,這時霧起來了,新疆最美的公路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我們車行禾木公路上,像似在金色的云端中穿梭。</h3><h3> 但由于幾個觀光臺車滿為患,我們大車無法仃車,只能飽一下眼福了,整車人都睜大眼睛,盼著有個仃車的地方。</h3> <h3> 還好在最后一個觀光臺處,找到了一個停車位,小伙伴大聲歡呼,下車拍個夠。</h3> <p class="ql-block"> 同行小車上旅友攝制</p> <h3> 禾木村是圖瓦人的集中生活居住地,是僅存的3個圖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納斯村和白哈巴村)中最遠和最大的村莊,總面積3040平方公里。這里的房子全是原木搭成的,充滿了原始的味道。</h3><h3> 禾木村最出名的就是萬山紅遍的醉人秋色,炊煙在秋色中冉冉升起,形成一條夢幻般的煙霧帶,勝似仙境。在禾木村子周圍的小山坡上可以俯視禾木村以及禾木河的全景:空谷幽靈、小橋流水、牧馬人在從林間揚塵而過……</h3> <h3> 入住禾木村的小木屋</h3> <h3> 在稍作休息后,我和高勇一起,為明天拍傳說中禾木的早晨,進行探路,并爬上了日出觀景臺。</h3><h3> 下圖為下午時分禾木村的景色。</h3> <h3> 9月26日,早上7:00,在貌似寒冷的冬天,天還沒亮的早晨,行走約2公里爬上山頂,去親身感受一下,中國最美村莊、最美季節(jié)、最美時間(早上太陽出來的一刻)美景。</h3><h3> 由于今天云層過厚,我們沒有遇見傳說中日出禾木的美景,但今天云霧環(huán)繞禾木村的美景,讓我們已很滿足了。</h3> <h3> 禾木的早晨,一縷縷淡淡的晨霧象綢帶飄在湛藍的天空。漫山流丹溢彩,白樺樹在日出的陽光照耀下,閃著金色的光芒。牛羊正在悠然自得地吃著草,溫暖的太陽照在小木屋上,寧靜的村落升起了裊裊炊煙,整個村子給人一種很祥和的感覺,簡直就是一幅恬靜、色彩斑瀾的油畫。</h3> <h3> 在9:00左右,太陽公公終于沖破云層,照射到了雪山上,驅(qū)散了籠罩在雪山周圍的云霧,讓我們觀賞到了金頂雪峰、晨霧繚繞的美景。(后從當?shù)卮迕裉幜私獾?,由于我們到達之前一天下過雪,尚未融化,加上太陽照射,才出現(xiàn)了此美景,一般很難見到,果不其然,第二天早上雪化了,此景也消失了)</h3> <h3> 在用過中餐后,進行了休整(整個行程中唯一能在房間內(nèi)睡午覺的一天),在下午4:30左右出發(fā),再次逛一圈禾木村,并到達日落觀景臺。</h3><h3> 可能是禾木的早晨太美了,傍晚時分的禾木沒多大的感覺……</h3> <h3> 雨后禾木村,隨時可見的臟水塘,就是在這張臟水塘+光線角度+本次團隊中2位攝影高手的辛苦取景完成了下面中的2張大片。</h3><h3> 如沒慧眼,就在這水塘邊,你也無法發(fā)現(xiàn)。</h3> <h3> 9月27日一大早,部分旅友一大早再次上山,期待能遇見……最美的禾木時刻</h3> <h3> 美景總是給心誠的人準備著,今天老天給了我們大大的禮物,陽光從云間撒下,滿眼的黃,橙,綠,藍和古樸的村落交織輝映,我們想要的最美秋天呈現(xiàn)眼前,那種視覺和心靈的震撼無法言語,只能用手中的相機,去摘,那一片秋色!</h3> <h3> 早上10點,我們乘坐公交車,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木木→換乘景交車(需要再次出示門票)約一小時車程→到達景區(qū)出口,上旅游大巴→到達喀納斯游客中心購門票→乘坐景交車到達喀納斯換乘中心。</h3><h3> 然后辦理白喀巴邊境證→購門票→乘坐景交車,約1小時15分到達白哈巴村→入住雪山腳下的客棧。</h3> <h3> 白哈巴村(白哈巴景區(qū))被稱為西北第一村和西北第一哨,位于阿勒泰地區(qū)哈巴河縣鐵熱克提鄉(xiāng)境內(nèi),坐落在與哈薩克斯坦接壤的邊境線上,距哈薩克斯坦東錫勒克僅1.5公里,有國防公路相通。</h3> <h3> 村莊的觀景點主要有兩處。一處是從郵局右轉(zhuǎn)向上,上坡看日落;一處是從沿著進村的公路一直往里走,到哨所附近的一個觀景臺看村莊全景。</h3><h3> 白哈巴村不大,我們放好行李后,先到達哨所觀景臺,觀村子全景,而后返回郵局附近的小山坡上觀日落。</h3><h3><br></h3> <h3> 白哈巴的景色</h3> <h3> 雪山和山坡上的樹木,隨著夕陽光影的變化而變幻出令人驚艷的色彩。</h3> <h3> 9月28日早上7:20分出發(fā),去觀景臺觀日照白哈巴的晨景,但到8:20太陽遲遲不肯露臉,由于還有更美的景色在等待著……</h3> <h3> 用完早餐后,離開白哈巴,乘景交車,去換乘中心,再轉(zhuǎn)乘景交車去喀納斯。</h3> <h3> 于11:30左右到達喀納斯老村,入住蝴蝶山莊,而后乘坐景區(qū)公交,到喀納斯湖邊游覽,開始了二日的自由活動。</h3> <h3> 到達在雙湖碼頭后,游船標價環(huán)湖一周45分鐘每人120元,價格偏貴了一點,小部分人乘坐了游船游湖,事后反饋信息,性價比不高。</h3> <h3> 從雙湖碼頭返回后,有2個選擇:一是走三道灣,來回9公里、二是沿湖邊,一路游玩,可走到蝴蝶山莊,約3公里。最后我和小管等9人選擇了第二項。</h3><h3> 翡翠股的湖泊,色彩隨光線變幻,妖嬈神秘。很慶幸在最美的季節(jié)遇到了你-----喀納斯</h3> <h3> 在返回山莊稍作休息后,趕到換乘中心,購票(來回20元),乘車約15分種,到達觀喀納斯湖的最佳位置……觀魚臺,一睹湖的全景。</h3> <h3> 喀納斯……你窮盡一整年的蘊育,只為等待這金秋向世人展示最妖嬈的身姿。</h3><h3> 下車后,沿1068級臺級而上,在不同的角度和光線照耀下,一汪天眼不停地改變著充滿神秘魅力的顏容。</h3><h3> 登高觀喀納斯,心中發(fā)出了真實感嘆:</h3><h3> 金秋季節(jié),天高云淡,藍天如洗,層林盡染,滿目流金,神秘湖水,顏容多變。</h3> <h3> 喀納斯全景,后續(xù)小分隊李剛華拍攝。</h3> <h3> 9月29日7:30出門,到換乘中心公路旁,乘坐觀看晨霧的區(qū)間車往神仙灣(8:00發(fā)車)→月亮灣→臥龍灣→返回山莊退房→換乘中心乘坐景交車離開喀納斯→賈登峪用中餐→布爾津五彩灘→入住布爾津酒店</h3><h3> 據(jù)說在喀納斯,晨霧最佳觀賞處是神仙灣,日落則在臥龍灣最佳。</h3> <h3> 神仙灣的清晨,曦光霧氣將山巒氤氳在一團迷蒙之中,茫茫的云海,表現(xiàn)出的霧濤仙境,就像里面住著神仙,讓人頗費思量與期待。</h3><h3> 在云霧沒有散盡之前,因行程安排的原因,我們只能依依不舍地離開神仙灣,乘車往月亮灣的車。</h3> <h3> 云霧繚繞中的神仙灣,猶如仙境顯人間。</h3> <h3> 神仙灣的晨霧</h3> <h3> 到達月亮灣后,從上望下看,月亮灣在兩山之間,河道隨山勢迂回,形如一彎新月,故名月亮灣。水面平波如鏡,色彩瑰麗,兩側峰巒疊嶂,森林密布。</h3> <h3> 晨霧給月亮灣披上了神密面紗。</h3><h3> 當我們到達時,金色陽光已撒在月亮灣的晨霧上,它就象仙女穿上了五彩衣在峽谷中緩緩飄去。</h3><h3> 我們沿著高陡的臺級而下,沿途移步換景。</h3><h3> 青山,綠水,薄霧……好一個秋的詩情畫意。</h3> <h3> 從月亮灣沿河邊棧道徒步2.2公里可到達臥龍灣。途中,河面上水霧繚繞,金黃的落葉松與平靜如鏡的喀納斯河組成了一副優(yōu)美韻致的風景,山光水影交錯映入眼簾,美不勝收</h3> <h3> 臥龍灣,是由喀納斯河在此長期側蝕沖刷而形成一連串岸線曲折的河灣組成。河流在此,流速減緩,水面柔波浮動。</h3><h3> 登上東側公路旁海拔1500米處的側磧平臺,俯視Ω形河曲全景,恰似一條蛟龍盤臥嬉水,臥龍灣由此得名。</h3> <h3><h3> 在12:00依依不舍地告別喀納斯,乘坐景交車回到賈登嶺游客中心,用過中餐后,在傍晚時分18:15趕到布爾津五彩灘景區(qū)。</h3></h3><h3> 下圖為沿途遇見了一群又一群的牧民轉(zhuǎn)場。</h3> <h3> 五彩灘位于布爾津縣城以北約 24 公里處,它在額爾齊斯河北岸的一二級階地上。它是懸崖式的雅丹地貌,由于激猛的流河侵蝕切割以及狂風侵蝕作用而共同形成。這里的巖石顏色多變,以紅色為主,間以綠、紫、黃、白、黑及過渡色彩,色彩斑斕、嬌艷嫵媚,因此被稱作“五彩灘”,并號稱是“新疆最美的雅丹地貌”。</h3> <h3> 一般的雅丹地貌周圍都是戈壁荒漠景觀,但五彩灘的奇妙和非凡之處在于,它處在美麗的額爾齊斯河谷里。它的一半是水一半似火,襯托得對岸的綠色河谷更加清幽寧靜。南岸,有綠洲、沙漠與藍色的天際相合,風光盡收眼底。北岸,它是懸崖式的雅丹地貌,山勢起伏、顏色多變。兩種截然不同的地貌,就這樣唇齒相依般依偎在一起,一河隔兩岸,儼然兩重天,對比強烈又渾然天成。</h3> <h3> 剛進景區(qū)時,由于光線還比較強烈,五彩灘的美還沒完全展露出來。</h3> <h3> 隨著太陽西下,落日前余暉散射在石頭上,跟隨光影的變化,五彩灘開始展示出它應有的迷人色彩,顯得色彩斑斕、光怪陸離。</h3> <h3> 最美落日前的五彩灘,大自然的奇觀!神奇,神秘,給予人們無盡的想象。</h3> <h3> 南歸的候鳥</h3> <h3> 完美的五彩灘日落</h3> <h3> 下面一張是驢友高勇拍攝的牛群“暮歸”過橋的場景,堪比大片~</h3> <h3> 落日后的五彩灘,有一種別樣的的美。</h3> <h3> 9月30日是整個行程中最休閑的一天,在用完早餐8:00從布爾津出發(fā)→經(jīng)北屯→于11:30到烏倫古湖打卡→入住富蘊縣酒店。</h3> <h3> 烏倫古湖位于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準噶爾盆地北部的斷陷湖。維語稱噶勒扎爾巴什湖,又稱布倫托海、大海子,是烏倫古河的歸宿地。</h3> <h3> 湖邊休閑,吃烤魚(狗頭魚),在傍晚時分到達富蘊縣,并入住酒店。</h3> <h3> 在歡慶國慶的早上,7:30我們從入住的酒店出發(fā),到達可可托海稀有金屬公園礦山公園參觀。</h3><h3> 新疆富蘊可可托海稀有金屬國家礦山公園是以展示人類礦業(yè)遺跡景觀為主體,體現(xiàn)礦業(yè)發(fā)展歷史內(nèi)涵,具備研究價值和教育功能,可供人們游覽觀賞、進行科學考察與科學知識普及的特定的空間地域。</h3><h3> 其下圖中的三號礦坑與共和國的命運息息相關,因為正是這個坑,在上世紀60年代曾為國家償還了前蘇聯(lián)47%的債務。當年,這里云集了中國和前蘇聯(lián)的高級科學家,中蘇交惡后,蘇聯(lián)專家撤走,點名要用這個礦坑的礦產(chǎn)還債;也就是這個坑,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的爆炸立下了不朽功勛,這個大坑,不僅為中國第一顆核彈提供了必須的稀有金屬,而且更為核彈的成功爆炸、航空航天事業(yè)以及相關尖端科技的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zhì)基礎和資金后盾。</h3> <h3> 據(jù)了解,1949年5月,阿依果孜在三號礦坑上方休息時,發(fā)現(xiàn)地下有綠柱石,并且發(fā)現(xiàn)有一條白色礦脈延伸至三號礦坑南面的山丘上。他就帶領礦工進行小型人工開采,開采后發(fā)現(xiàn),礦洞內(nèi)主要有綠柱石、鈮-鉭(錳)礦及鋰輝石、云母、石英石等礦物。之后,這個新發(fā)現(xiàn)的礦洞便以阿依果孜的名字命名。</h3><h3> 阿依果孜礦洞對外開放后,可可托海國家礦山公園 以三號礦脈、阿依果孜礦洞和可可托海地質(zhì)陳列館為主要景點。為了讓游客身臨其境體驗和感受礦山的內(nèi)部構造和礦工生活,礦洞已經(jīng)過加高加固處理,過去礦工們只能全天佝僂著身體在里面作業(yè)。</h3> <h3> 在10:40到達可可托海世界地質(zhì)公園(額爾齊斯河大峽谷)游覽(門票90景交車 36),而后不限時間自由活動,于18:50人員全部到齊,發(fā)車返回酒店。</h3> <h3> 進入景區(qū)后,先乘坐景交車到白樺林景點游覽。而后再換景交車抵達峽谷入口處游覽大峽谷。</h3> <h3> 額爾齊斯大峽谷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區(qū)富蘊縣境內(nèi),是可可托海國家地質(zhì)公園中的一處主要景點。沿額河對峙連綿排列的花崗巖山峰,峰壁圓渾,形態(tài)多樣,峰峰演繹著美麗的故事,堪稱一百單八峰。更奇特的是這里的花崗巖山峰表面,多呈密集蜂窩狀的凹坑,以及好似凝固的巨瀑一樣的豎直溝槽,儼然瀑布化石。</h3> <h3> 額爾齊斯大峽谷標志性的景色,可選擇爬山觀神鐘山或山上觀賞,然后再換乘景交車,到達峽谷的終點(可選擇來回乘坐,我選擇了單程,去乘車,然后往回步行游覽)。</h3> <h3> 在峽谷的盡頭,稍作休整后,觀賞瀑布后,開始一路前行(7公里),一路賞美景,到達峽谷入口處,乘坐景交車返回景區(qū)大門口。</h3><h3><h3> 額爾齊斯河道時常被崩塌下來的巨石阻塞,河道變窄,因而水流湍急,咆哮著卷出堆堆"白雪";而河道寬敞處,則波瀾不驚,猶如鏡面一般的河水倒映著白樺樹的微黃和山巒的巍峨。在這幽靜的峽谷中,回蕩著林濤與流水的交響,再加上光怪陸離的巨型石塊,構成了一幅人間仙境的畫面。</h3></h3> <h3> 下圖一為夫妻樹</h3><h3> 圖二為同行旅友潘彪,在太陽即將落山時,創(chuàng)作的大片。</h3> <h3> 國慶的第二天,今天終于可以睡個懶覺,9:00從蘊德賓館出發(fā),途中用中餐后,途徑五彩城景區(qū)(因故關門,停止營業(yè))→火燒山→ 于16:40入住五彩灣富地賓館,部分旅友選擇去泡溫泉。</h3> <h3> 火燒山與吐魯番的火焰山不同,火焰山因溫度高而聞名天下,而火燒山是因為其山體顏色而聞名,五彩城也是因為山體的顏色而有名的,火燒山與五彩城的不同點在于,這里連綿起伏的山丘不是五彩斑斕,而全是由燒結巖構成的一片赭紅色。放眼環(huán)顧,幾乎見不到其它色彩。每逢晨昏,在朝陽或晚霞映照下,仿佛仍在熊熊燃燒,壯麗罕見,因而得名。</h3> <h3> 下面幾張為因施工,而開挖出來的火燒山各種顏色的小石塊</h3> <h3> 火燒山的巖石原始并非紅色,它是由于下覆煤層自燃而被烘烤成紅色的,因此又叫燒變巖。原巖大部分為泥巖,烘烤后幾乎與磚石相同,只是質(zhì)地更為致密堅硬。</h3><h3> 下面幾張為火燒山的剖面圖</h3> <h3> 在到達五彩灣鎮(zhèn)后,部分團友去古海溫泉去泡溫泉??</h3> <h3> 10月3曰7:00從五彩灣富地酒店出發(fā),去木壘胡揚林,計劃走整個行程中最辛苦的一天,但……</h3> <h3> 在過將軍戈壁煤礦后,準備轉(zhuǎn)入最爛的z550道路時,由于建造鐵路把路挖斷了,大車無法通行,只有SUV車才可前行,我們只能沿著Z327道繼續(xù)前行,希望能繞道過去。</h3> <h3> 繞道途中,經(jīng)過北山煤礦礦區(qū),第一次見到了傳說中露天煤礦,但無法下車……</h3><h3> </h3> <h3> 在繞了一大圈后,實在無法找到另一條路,還是回到了z550路口。我們只能改變行程,去奇臺縣硅化木恐龍公園游覽。</h3><h3> 新疆奇臺硅化木園 位于古絲綢之路新北道上的奇 臺縣境內(nèi)新疆奇臺硅化木—恐龍國家地質(zhì)公園是我國唯一以典型、稀有、珍貴的硅化木群、恐龍化石、古海洋生物化石、瑪瑙石為主體的國家地質(zhì)公園。</h3> <h3> 新疆之大、之美今天我真正感受到了,黃金周的第三天,這么美的景區(qū),我們盡然包場了。</h3> <h3> 在硅化木景區(qū)內(nèi),隨時可見露出地表的硅化木,地面上看上去像小石塊的,大多為硅化木的碎片</h3> <h3> 同行驢友潘彪的作品</h3> <h3> 而后去恐龍谷游覽</h3> <h3><h3> “恐龍溝”長約5公里,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山溝,這里環(huán)境十分惡劣,植被稀疏,幾為生命禁區(qū),卻是遠古生命的誕生地。</h3></h3><h3> 爬上恐龍谷的高臺上,是一片茫茫的戈壁灘,并經(jīng)受大風和雨考驗,我們只能往回撒離。</h3> <h3> 在風雨過后,老天送來了一個意處之喜……戈壁灘上高掛彩虹</h3> <h3> 傍晚時分入住木壘縣酒店。</h3> <h3> 10月4日8:00從木壘的明珠酒店出發(fā),前往本次北疆之旅的最一個點--天山天池。</h3><h3> 于11:20到達天山天池風景區(qū)→刷身份證→安檢→購票→乘坐景交車→于13:00到達天池邊上。</h3><h3> 天山天池是本次新疆行程的最后一站,今天總算感覺到了長假的客流量,但還沒有達到看人頭的狀態(tài),在環(huán)湖步道上走了一小段,由于晚上要乘火車去嘉峪關-額濟納旗,只能匆匆打卡而過……</h3> <h3> 天山天池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內(nèi),博格達峰北坡山腰,是以高山湖泊為中心的自然風景區(qū),規(guī)劃面積548平方公里,分8大景區(qū),15個景群,38個景點。</h3> <h3> 在天池游覽結束后,有2位旅友到機場附近賓館入住,趕明天早航班;我和其余7位到火車站,乘坐火車去嘉峪關,開啟第二段行程。其余22位旅友回烏市入住,并自由活動,明天乘坐4個不同的航班返回上海。</h3><h3> 至此,金秋北疆之行完美收官。</h3> <h3> 最后再次感謝西行跡戶外的付隊、眾馳車隊的王隊,為我們出行安排行程、住宿用車等,前期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h3><h3> 同時也感謝全程為我們提供安全優(yōu)質(zhì)服務的大巴司機劉勁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