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最近幾年,基本每隔一年和老弟夫婦自駕遠游一趟,去年的新疆游則創(chuàng)歷年自駕游之最,九月八日從杭州出發(fā),至十月五日返回杭州,歷時整28天,行程一萬多公里,一車四人,加上吃的用的穿的,把個七座的車塞得滿滿當當。游歷了新疆天山北部主要的著名景點及南疆塔里木沙漠北緣的部分景點,專挑那些跟團游不易到達的地方,領(lǐng)略了新疆多維的大美和她的豐饒及蒼涼。但回來后卻因瑣事纏身,一直未能靜下心來把這次游歷的碩果作個梳理和記錄。直至擱置將近一周年了,才重又拾起,根據(jù)照片上的時間印跡,拾起殘存的記憶,盡量粗略地(也只能是粗略地)作個補記,同時也盡可能地把我當吋的感受,親眼所見美景再現(xiàn)于此,與友人們作個分享。至于因相機和攝技的不理想所打的折扣,甚感遺憾之余,也只能將就了。而因記憶的缺失而損失的那部分也只能永遠地埋沒了。</span></p> <h3>九月八日</h3><h3>上午八點多由杭州出發(fā),穿著裙裝短袖,車里打冷空調(diào)。途中在高速遭遇兩次堵車,未能按計劃抵達南陽,改住宿河南信陽,對這個地級市印象不佳,臟亂落后。</h3><h3>九月九日</h3><h3>在旅館附近,吃了一餐很不錯的七元/人素食自助早餐,是佛教徒開的,干凈清爽,為信陽加了分,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h3><h3>晚上到達甘肅平?jīng)?,住金成大酒店,氣溫降了不少,換上了秋天的衣服,真如其名突然間就涼了,換了個季節(jié)。在酒店餐廳吃了晚餐,飯后酒店大院里散步,有湖,有亭臺樓閣,有花園,有別墅。一個莊園式的星級酒店,有種休閑度假的感覺</h3><h3><br></h3><h3><br></h3> <h3>九月十日</h3><h3>清晨,在愜意的平?jīng)鼋鸪删频觋柵_上發(fā)會兒呆。</h3> <h3><font color="#010101">平?jīng)龅尼轻忌剿闶怯悬c名氣的,對崆峒山這名字及平?jīng)鲞@個地名印象好象都來自武俠小說,崆峒山應(yīng)該是座道教名山吧,都到了平?jīng)隽?,照理也該去瞻仰一下。但一來懼爬山,二來也是沒看出此處風景有何特別,當然主要還是要趕路,因此只順道遠眺,也算是到過了。中午到中衛(wèi),住美辰酒店。晚飯在中衛(wèi)的《孫記炸炮店》吃了炸炮,沖著對這名兒的好奇去吃的,諸位知道嗎,炸炮是啥?</font></h3> <h3>遠眺崆峒山</h3> <p class="ql-block">中衛(wèi)的沙坡頭應(yīng)是西行途中第一個感興趣的景點,但一來是忌進那售票的景點,二來車子不能進入,正轉(zhuǎn)悠著不知所措,兩位疑似拉生意的人把我們帶到了此處一一一九曲黃河的一”大彎”(其實不過是黃河水在此抖了一下),并能俯視沙坡頭景區(qū),真是蠻不錯的。那兩人把我們帶到此處就開車走了,既沒要報酬,也沒軟磨硬泡向我們推薦什么花錢的項目,純粹的義務(wù)向?qū)Вo了一張名片就走了,見識了一把大西北人的奭氣,給我們留了個好印象。</p> <p class="ql-block">遠眺沙坡頭,鏡頭拉近看那山脊上似人工堆壘的“工事”,問當?shù)厝苏f是自來就這樣,但我一直懷疑那是古長城遺址,本地人見多不怪了,有機會得考證下。</p> <p class="ql-block">九月十一日</p><p class="ql-block">到張掖住《張掖賓館》,張掖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zhèn),歷史名城,也是從甘肅進新疆的必經(jīng)之地。想了解點歷史加之張掖的丹霞也很有特點,所以途經(jīng)必然會引人到此一游。</p><p class="ql-block">在張掖街上行走,有段小插曲。迎面走來一對夫婦提著好幾種水果,咱弟妹是個嗜水果如命的人,看到一種沒見過的有點象油桃的水果,就很自然地用家鄉(xiāng)話自語,自然是看著人家水果說的,豈知那位先生很自然地就舉著幾個梨,豪爽地大聲說:歡迎你們到張掖來。就象市長歡迎他的特邀嘉賓似的,把我們弄得有點措手不及,除了高高興興接過他的盛情,不知還能如何,只是事后有點遺憾,應(yīng)該和那對夫妻合個影,記錄下張掖人的熱情豪爽。我是第二次到張掖,對張掖人的真誠很有好感,上一次是遇到一位好司機,我們接連三天包他的車,游歷了張掖的幾個著名景點,都是他介紹而且做導(dǎo)游,價格很公道,去平山大峽谷路很難開,而且路上還下起了不小的雪,他毫無怨言,只有那種滿滿的張掖人的自豪感,沒有一點欺外地人的生意人的'狡詐。這次是路過張掖,沒有留出游張掖的足夠時間,相信好印象會讓我再次來這里的,希望下次再來時她會越來越美好。</p> <h3>七彩丹霞,不進景點也可見丹霞景色</h3> <p class="ql-block">冰溝丹霞位于肅南,肅南還有美麗的康樂草原,上一次到張掖都曾經(jīng)雇車游玩,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再往南就是祁連山,翻過祁連山就是青海,此行我們不過青海,所以這是特意繞道到此來看一眼。張掖因有祁連山的雪水滋養(yǎng),自然條件是西部地區(qū)中比較優(yōu)越的,處處是綠洲不缺水。</p> <h3>七彩丹霞以色稱奇,冰溝丹霞則以形取勝</h3> <h3>丹霞與莊稼地融為一體,美麗而富饒</h3> <h3> </h3> <h3>九月十二日</h3><h3>從張掖出發(fā)目的地瓜州,途經(jīng)嘉峪關(guān),也是個必去瞻仰一下的地方,畢竟是“天下第一雄關(guān)”嘛。</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這古稀老牛還是對走馬道挺感興趣,盡管已是再游到此</span></h3> <h3>雄關(guān)漫道,咱們的西行之路始于足下</h3> <h3>按計劃到達瓜州,這里的氣溫比平?jīng)鲆獰?,酒店服?wù)員都穿著短袖夏裝。住瓜州格林豪泰,簡捷但干凈,服務(wù)也周到熱情。</h3> <p class="ql-block">九月十三日</p><p class="ql-block">只經(jīng)一夜,氣溫突然間降了許多,穿著短袖有點頂不住了。這瓜州真不愧其名,滿街都是瓜攤,雖說天涼了,瓜還是必須買的,到瓜州不買瓜說不過去,車過瓜攤買了一大袋。今天的目的地是巴里坤,真正要進疆了。一路越來越荒涼,高速公路上車也少了,服務(wù)區(qū)也少了,越來越簡陋了,風也越來越大了。到馬蓮井服務(wù)區(qū)下車方便,風大得幾乎可以把人吹走。星星峽是進疆的第一個檢查站,領(lǐng)教了新疆式安檢。</p><p class="ql-block">進入新疆就看到了“極度干早地區(qū)”的牌子,這一段無人煙,是野生動物保護區(qū)。極度干旱地區(qū)也極度荒涼,難以想象野生動物如何生存。</p><p class="ql-block">神奇的是進入荒漠區(qū)域沒多久竟然飄起了雨,我們給極度干旱區(qū)域帶來了珍貴的雨,且越下越大,雨刮器開始勤奮地劃動著。</p> <h3>外頭下著雨,刮著風,咱停車吃瓜</h3> <h3>看到雪山了,正好云層中透出一縷光,停車………拍!</h3> <p class="ql-block">車快到哈密處(好象是叫駱駝圈子吧),我們要下高速往北拐,巴里坤位于東天山北麓,我們要由南向北穿越天山。巧了,這時雨已漸漸變成雪花,北邊過來的車已經(jīng)披上銀裝,路也開始限行,這條路因為通向北邊蒙古口岸,車流量還是蠻大的,還都是大貨車。</p><p class="ql-block">一進疆就遇到這么大雪,而且還要穿越天山,我們都特別興奮,只是遺憾不能開窗拍照,但隔著車窗玻璃還是忍不住”咔察“了不少,咱要求不高,能看就行。我們的司機興奮之余又有點緊張,畢竟這樣的天氣下穿越天山,不是鬧著玩的。但也挺剌激,這也是我等坐車的不能感受的一大樂趣吧。</p> <p class="ql-block">這些都是在行進中隔著車窗玻璃拍的,一進疆就遇到這樣的雪景,我也特興奮,只是不能停車,不能開窗,遺憾</p> <p class="ql-block">車從溝里駛出,我們安全地穿過天山了,天空豁然開朗,雪也停了,巴里坤到了,好美啊,終于可以停車享受這美景啦,收割后的麥地,草垛,悠閑的羊群,尤其是還背襯著雪山。氣溫又降了,進入冬季了,冬衣還在后備箱里,暫且披上個毯子吧,拿相機的手都凍僵了。</p> <p class="ql-block">巴里坤到了</p> <h3>從溝里駛出,視野豁然開闊,披上銀裝的原野</h3> <h3> </h3> <p class="ql-block">九月十四日</p><p class="ql-block">清晨,自己一人背著相機出來逛逛。因為昨晚到得比較晚,都沒好好看看巴里坤小鎮(zhèn)的芳容</p> <h3> 雪山映襯下的小鎮(zhèn),格外寧靜</h3> <p class="ql-block">整潔的街道,也是安靜的,不遠處就是草原,想必二弟來這兒時住過的《蒲類海大酒店》就應(yīng)該在這條毗鄰草原的街上。(巴里坤古稱蒲類海)</p><p class="ql-block">。</p> <h3>吃完早歺,收搭停當,首先去尋找巴里坤的西黑溝</h3> <h3>西黑溝,位于小鎮(zhèn)南,天山的余脈,已披上了銀裝。走進雪山去親近下雪山。</h3> <h3>西黑溝水文站、。</h3> <h3>哈薩克牧人和他的牛群</h3> <h3>巴里坤湖和巴里坤草原就在小鎮(zhèn)的北邊,下得山來便走進了草原,再往北就是巴里坤湖</h3> <h3> </h3> <h3>巴里坤草原</h3> <h3>猴急的小駱駝,等不及地要吃奶</h3> <h3>背靠雪山吃西瓜~~那叫一個爽,午歺也就地解決了,吃飽喝足上路,今天目的地江布拉克</h3> <p class="ql-block">途經(jīng)一個村莊,遇見一群眉清目秀的毛驢,溫順干凈,很沉穩(wěn)很紳士地靠在路邊,任我們拍。很想不通庫爾班大叔和阿凡提為什么要騎驢而不騎馬?</p> <h3>暖陽下收割后的麥地也就是放牧牛羊的場地</h3> <p class="ql-block">江布拉克是農(nóng)區(qū),位于天山北麓,屬于奇臺地區(qū),和巴里坤一樣是哈薩克族居住區(qū),它所在的鎮(zhèn)叫半截子溝,顧名思義是位于天山北麓的一條山溝,一條不是貫通的半截子山溝。我們到達江布拉克景區(qū)門口時已接近下班關(guān)園時間,住宿還沒著落,位于景區(qū)門口附近的酒店已停業(yè),在景區(qū)門口一位當?shù)厝苏f這時候來江布拉克麥子都收了,沒啥可看的。來都來到門口了,而且車子可以開進去,管它三七廿一進去再講,即買票進入。</p> <p class="ql-block">哇,這景色,哪是沒啥可看啊。這起起伏伏收割后的麥地,加上點綴其間的幾棵樹,還有麥茬子構(gòu)成的美麗線條,簡直太漂亮了。</p><p class="ql-block">路邊看到一掛著客棧牌子又有個大院子可停車的農(nóng)家就進去了。老板說還有房,一個鐵爐子兩鋪大坑,被褥倒還干凈,就這一間了,另一間已訂出去了。四個人總共100元,保證給燒暖和,熱水也有,晚飯一只雞做個大盤雞,貼餅子管夠。妥了,吃住都解決了。付了100元訂金,我們就著急忙慌去搶那夕陽余暉下的美景。</p> <h3>夕陽余暉照射下的雪山,格外迷人</h3> <h3>麥茬子構(gòu)成的美麗畫卷</h3> <h3>直拍到太陽落山,收盡最后一抺余暉</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九月十五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昨晚屋里確實很暖和,我?guī)Я藗€自制睡袋,整個人一套睡得也蠻妥帖,只是那屋后的廁所實在是惡心,好在有廣闊的原野。早飯原本說好有的,但早上起來才發(fā)現(xiàn),老板并沒在店里住,店里除了我們以外,還有就是另一車客人。好在我們自有儲備,不成問題,只當這里是個自駕游的營地就是了。洗漱收拾完畢就開車去搶拍清晨的美景。</span></p> <h3>雪山下,用自嗨鍋做早飯,好愜意,雖說有點冷</h3> <h3>早鍛煉照常</h3> <h3>江布拉克的另一半是山丘林地,溝壑縱橫,又是另一番景象</h3> <h3>今晚住奇臺縣城,明天的目標是可可托海</h3><h3>九月十六日</h3><h3>一早出發(fā)前往可可托海,可可托海蒙語的意思為藍色的河流,哈薩哥語的意思是綠色的山林,而可可托海的自然景色也正是由河流,山林所組成,我們沒有進景區(qū)里,而是盡量發(fā)揮自駕的長處去自由尋找景區(qū)外的美景。</h3> <p class="ql-block">可可蘇里的湖水真的是藍色的,而那絨毯般的大片蘆葦顛覆了我對西部風光的固有概念,和那不遠處光禿禿的石砬子山組合在同一畫面中居然也很和諧。 </p> <p class="ql-block">同為可可蘇里在不同的光照下呈現(xiàn)不同色彩</p><p class="ql-block">(上圖為16日車行進中所拍,天晴,陽光直射,層次感差,下兩圖為17日上午,天陰,陽光斜射,層次感好了許多)</p> <h3>傍晚七點多時,太陽斜射,離太陽落山天黑還有足足兩小時呢</h3> <h3>九月十七日</h3><h3>昨晚住可可托海遠方大酒店,價錢貴得驚人,這里景區(qū)的酒店到冬天就關(guān)門歇業(yè)了,這樣可省去一大筆冬季維護費用。他們營業(yè)時必然是旺季,標間最低580元。房子,院子是非常高大上的,但設(shè)施及服務(wù)都很一般,連自助早歺都沒有。早歺如何解決巳記不清了。重要的是早上的晨拍。每到一處景點,傍晚和清晨是兩個拍照最好的時段,我們一般都把趕路放在正午前后,所以這也是跟團游所不可能的。</h3> <h3>這個季節(jié)正是牧民們從夏季牧場轉(zhuǎn)冬季牧場的時候,路上經(jīng)常遇到轉(zhuǎn)場的牛馬羊三軍方隊,走在最前面的往往是羊,比較守規(guī)矩。清晨,羊們的精神狀態(tài)很好,浩浩蕩蕩的羊隊方陣過來了。羊群中綿羊較多,但總會在其中摻幾只山羊,知道為什么嗎?</h3> <h3>悠閑的馬隊,緊隨其后,但一定會和羊群隔開一段距離。</h3> <h3>走在最后的牛們慢條斯理不緊不慢,也比較散漫。牧人們現(xiàn)在很多都騎電驢了,但也有騎馬的。</h3> <h3>很想拍到那種在曠野上塵土飛揚的轉(zhuǎn)場大場面,但可遇而不可求,這是在去阿勒泰的途中遇到的,是個背影,場面也不大,但多少有點塵土飛揚那意思。</h3> <h3>今天目的地是阿勒泰市。(未完待續(xù))</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