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錦瑟華年曾共度,滿身花雨又聚來。</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記得情誼遵醫(yī)始,前大樓前總掛懷。</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歲月如流四十去,笙歌鼎沸七八還。</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擁時泣下非傷感,卻道是心花怒開。</h3><h3> 不容置疑,2018年就是遵醫(yī)78級的歡聚年! </h3><h3> 今年是入學四十周年,同時也是畢業(yè)三十五周年。自6月30日二班開啟了昆明聚會后,8月17日三班和一班分別在遼寧大連和貴州六枝聚會,9月9日四班在大連聚會,9月23日五班在貴陽聚會,10月1日年級在貴陽聚會,年級聚會結束后緊接著六班于10月3日在黔南長順聚會。至此,遵醫(yī)七八級相識四十周年系列慶典落下帷幕,期間共有六場班級聚會、一場年級聚會。</h3> <h1> 在同一面旗幟之下</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遵醫(yī)七八級同窗情誼四十年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春秋</p><p class="ql-block"> 八千里日月</p><p class="ql-block"> 我們相聚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在同一面旗幟之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這面旗幟之下</p><p class="ql-block"> 我們豪情依舊</p><p class="ql-block"> 在這面旗幟之下</p><p class="ql-block"> 我們青春永久</p><p class="ql-block"> 這面旗幟啊,名字就叫做:</p><p class="ql-block"> 遵醫(yī)七八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這面旗幟之下</p><p class="ql-block"> 我們,同窗五載,一世情緣</p><p class="ql-block"> 這情似酒,愈陳愈醇和</p><p class="ql-block"> 這情似酒,愈久愈芳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這面旗幟下</p><p class="ql-block"> 我們,風雨四十年,初心不改</p><p class="ql-block"> 那年,求知路上相伴</p><p class="ql-block"> 此后,便一生相隨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依這酒的芳香</p><p class="ql-block"> 今天,隨這歌聲昂揚</p><p class="ql-block"> 我們,重返十八</p><p class="ql-block"> ——我們來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來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唱吧!</p><p class="ql-block"> 跳吧!</p><p class="ql-block"> 快樂吧!</p> <h1><b>1、一班在貴州六枝落別溫泉小鎮(zhèn)歡聚</b></h1> <h1><b>2、二班在昆明撫仙湖歡聚</b></h1> <h1><b>3、三班在大連歡聚</b></h1> <h1><b>4、四班在大連歡聚</b></h1> <h1><b>5、五班在貴陽歡聚</b></h1> <h1><b>6、六班在黔南長順歡聚</b></h1> <h3><b>7、年級在貴陽樂灣歡聚</b><br></h3> <h3><b>一曲九兒舞曼妙</b></h3> <h3><b>獨舞一曲再演繹</b></h3> <h3><b>一首老歌抒情懷</b></h3> <h3> 情是癲狂的藥,光陰是忘情的水。此刻,寄存在歲月深處的那顆柔軟的心,突然間就開啟了心門。
你是人間四月天,</h3><h3> 直叫我將青春長留連。</h3><h3> 為你狂,</h3><h3> 為你癲,</h3><h3> 為你拎包腰不蔫,</h3><h3> 與你斗雞舞翩翩,</h3><h3> 為你喜笑又開顏……</h3><h3> 哎呀,我的天!<br></h3> <h3> 看了下面這組視頻,你會相信這是一群年紀在六十上下的人在玩游戲嗎?
先前在微信群還看到磊兄將桂黔兄干倒的視頻,現(xiàn)在倒回去爬樓找卻沒找到。不過,磊兄將天友兄和桂黔兄兩人都斗敗的戰(zhàn)績足以成就一首十六字令——
天!
友撞三石照跪前。
還不起?
磊眼瞪溜圓。
:)<br></h3> <h3> 相聚總是短暫的。但是我們要感謝科技,它讓如今的交通與通訊如此的便利,相見只憑一個當下的起意。我們要感謝我們處在一個安定的社會,分別并不是戰(zhàn)亂時代、戰(zhàn)亂國家那般的生離死別。我們不必再長亭相送、折柳相贈。一句“想你了,同學”,便立時可視。</h3><h3> 各班及年級歡聚期間,微信群即時滾動播報聚會盛況,遠居海外的曹曉瑛、彭海兵、陳紅兵、梅潔、董紅欣、齊紅、趙筱莉、黃雪梅、周明等同學隨時都在關注,并與同學們互動。陳紅兵、梅潔、黃雪梅還專程回國分別參加了班級、年級聚會。只是,海外的同學們,你們遭受資本主義國家的剝削,要到65歲以后才能退休呀,這就導致了你們回國參加同學聚會并非那么方便——哎,太可憐了?。ㄑ?,這美篇有個不好的地方,不像微信、QQ那樣有表情圖標,想偷笑一聲還得注上文字不成? :))</h3><h3> 突然間想起毛澤東主席在1935年填的一首詞——</h3><h3><b>念奴嬌·昆侖 </b></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平世界,環(huán)球同此涼熱。</div></h3><h3><b> 這才明白,身居海外的同學們,你們的現(xiàn)狀,是老人家八十多年前就安排好了的啊——</b></h3><h3> 一截遺歐,一截贈美<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截還東國。:)??</span></h3><h3> 哦,對了,身居海外的還有孫玉寧與林雪梅,好像在微信群里沒有身影呢!</h3><h3> 唯愿——<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太平世界,環(huán)球同此涼熱!</b></span></h3> <h3> 或許有不知情的人會問,遵醫(yī)七八級同學聚會怎么會有兩個班先后都選擇在大連?這是因為遵醫(yī)同大連的血脈紐帶關系——遵義醫(yī)學院前身即大連醫(yī)學院,1969年,因三線建設需要,大連醫(yī)學院從遼寧大連整體搬遷至貴州省遵義市,更名為遵義醫(yī)學院。遵醫(yī)七八級實習期間有部分同學也分在了大連實習。</h3> <h3> 到我們年級進校時,大醫(yī)搬遷到遵義并更名為遵義醫(yī)學院已經(jīng)九個年頭。由于當時歷史條件所限,我們的校園或許趕不上那些歷史悠久的校園那樣美麗,沒有亭臺花苑,沒有水榭荷池,沒有綠蔭長廊。但是,我們卻是幸運的,因為我們有許多學識淵博、師德高尚的老師。遵醫(yī)的前身——大醫(yī),創(chuàng)建于1947年年初的大連,是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高等醫(yī)學院校,當時全國一些知名的醫(yī)學專家教授從香港、從國統(tǒng)區(qū)的上海等地輾轉(zhuǎn)來到特殊解放區(qū)的大連,對大連醫(yī)學院的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后大連醫(yī)學院在解放戰(zhàn)爭中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輸送了大量戰(zhàn)地醫(yī)務人員,為新中國的建立及以后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作出了巨大貢獻。也是從那時起,大連醫(yī)學院逐漸匯聚了一批知名的醫(yī)學教育家。我們年級是文革后恢復高考第二屆、全國實行統(tǒng)一高考的第一屆,我們年級稱得上是獨一無二的“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了(嘿,偷笑一下哈)。我們年級得益于學院這許多知名醫(yī)學家的教導,在畢業(yè)時正值全國醫(yī)學院校舉行第一次畢業(yè)統(tǒng)一考試,我們年級的平均成績位列西南各省(當時重慶還屬于四川的省轄市)醫(yī)學院校第一名,奪得桂冠。 我們感謝我們的老師!(老師們的尊名我將在附文《今秋你要來》一文中提及。)</h3> <h3> 我們感謝我們的老師,我們將我們所學回報社會。如今,我們同學中,大多是專家、教授、博導碩導、主任醫(yī)師、副主任醫(yī)師,在各自的崗位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如以我們的磊同學任院長的深圳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在肝膽外科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為廣大患者帶來福音。以龔同學為首的貴陽愛爾眼科醫(yī)院為廣大眼疾患者帶來光明。就在國慶期間,年級同學歡聚的時間里,朱靜同學因為國慶節(jié)值班不能赴貴陽參加同學聚會,在她值完班后立即回到正安縣,連續(xù)幾天假期里陪伴身患重癥的她的中學老師。正可謂一日為師,終身父母也。飲水思源,人之本也!我們的同學能做到!
<br></h3> <h3><b>很懷念那個時光,步履豪邁,青春激昂!</b><br></h3> <h3><b>很懷念那個時光,無憂無慮,懷揣夢想!</b></h3> <h3> 親愛的同學,我們是前世的兄弟姐妹,不經(jīng)意間又墜入了今世同一條緣份的河流。流年似水,歲月如歌,四十年光陰恍如昨天。你若安好,歲月無恙!<br></h3><h3> 在我們舉行畢業(yè)三十周年慶典之前,我曾寫過一篇文——《今秋你要來》,文中將我們畢業(yè)三十周年聚會稱之為“三十周年的廣場”。轉(zhuǎn)眼五年過去了,再過五年就到了我們遵醫(yī)七八級四十周年的廣場了。</h3><h3> 同學們,讓我們攜手一年又一年!</h3><h3> 四十周年廣場見!</h3><h3><br></h3><h3>附:</h3><h3></h3><h1><b> 今秋你要來</b></h1><b>
</b><b> ——為遵義醫(yī)學院一九七八級畢業(yè)三十周年慶典而作(2013年)</b><h3>
今秋你要來,我親愛的同學
來吧,在人生旅途中,一處名叫三十周年的廣場
我們手拉手 排成行
來吧,踏著你的節(jié)拍 舞動著你的身姿
來吧,帶著你的風采 伴隨金秋的豐足
你的眉角喲 要飛揚
來吧,疲憊的心總得有個歇息的地方
來吧,孤獨的時候總得有人傾訴衷腸
你的聲音喲 要安詳
我親愛的同學,你可還記得在教室里聚精會神的模樣 還有那洋溢著生機與活力的操場
我親愛的同學,我們當初住過的宿舍樓還在 但是不見了原來就餐的食堂
我親愛的同學,原先階梯教室的地基上面如今還是階梯教室 但加了樓層 比以前要顯得堂皇
我親愛的同學,你可還記得學院禮堂的舞臺,龔力力的婀娜舞姿喲 展現(xiàn)出青春的歡暢
你可還記得在田徑場,那被譽為野馬的楊文龍奔跑呀 是多么瘋狂
你可還記得那位叫“阿妹”的女同學與男同學的情歌對唱 是那么的纏綿 悠長
你可還記得在實驗室里,你可還記得第一次站在手術臺上
你可還記得穿著白大褂的你,手捧著病歷夾 第一次走在病房的走廊
神情或許激動 或許惶恐 或許在惶恐與激動中還流露出幾分張揚……
三十年啊三十年,或許是那么漫長
但是那同學情喲 卻一直在血液中流淌
三十年啊三十年,或許是那么短暫
但所經(jīng)歷的過往喲 卻足以使我們能感悟到情與愛所注入我們生命中的力量
是那樣的充沛 那樣的旺盛 那樣的頑強
我們有過喜悅 我們有過沮喪
我們有過徘徊 我們有過迷惘
——如果青澀的年代里沒有了這些,那誰能來說一說青春又該是個什么模樣
我們有過愛戀 我們也有過失望
那從指縫中流走的愛情呵,它永遠都不可能成為愛情 更不可能成為一生的暢想
那歷經(jīng)歲月而積淀下來的同學情誼喲,卻會永遠給我們以回味 珍藏
來吧,同學
那一年我們分別時是在夏末秋初的時節(jié) 樹葉還沒有泛黃
來吧,同學
那一年我們從校園出發(fā)時每個人都懷揣著美好的夢想
這一路走來,或許我們走得磕磕絆絆
這一路走來,或許我們一直順順暢暢
但不管是怎樣的歷程喲,我們卻總是保持了行走得坦坦蕩蕩
或許我們曾經(jīng)有過墮落,或許我們曾經(jīng)有過頹唐
但是歷練喲,是一所學堂——
它讓我們摒棄了罪惡和骯臟 重新拾起了人性的希望
來吧,同學
在人生旅途中 有一處名叫三十周年的廣場
我們手拉手 排成行
親愛的同學,你可還記得老師的音容 是否已經(jīng)領悟到了那語重心長
或許你會說,我記得張毅、李昌甫、鄧俠進、徐五鳳、朱逢春、敖定春、董陽達、黃漢興、程廣澤、毛裕芳
或許你會說,我記得楊春明、朱延慶、王琍文、李萬瑞、吳長林、黃辰格、吳伯濤、錢振超、彭文杰、周淑芳
或許你會說,我記得楊康成、崔丕業(yè)、王錫安、孫顯明、王沛洪、鐘豪禮、唐明波、魏澄云、聶文清、方維剛
還有啊,杜建業(yè)、李紹裘、凌茂英、林茂樟、林均材、朱青、褚先秋這些老師呀,同學們都不會忘
我們真的忘不了呀老師您——葉緒英、葉文丘、葉興杰、靳仕信、陳榮殿、梅懋華、余志豪、李名揚……
這是一個個多么令人崇敬的名字啊 至今還依然透出慈祥
老師喲,在你們中間 有新中國醫(yī)學界的泰斗 學科奠基人 引路人
你們中的許多人喲 都德高望重 聲名遠揚
每當人們一提到您們喲,做為您們的學生 我們榮耀非常
老師喲,或許您就是一名普通的教師,但自從我們一踏入校園呵,您就一直在引領著我們成長
有句話說得好?。阂蝗諡閹?,終身為父
老師喲,有話您可要講
親愛的同學,你可還記得在大學五年中 前后陪伴過我們的年級管理干部吧
在那五年的時間里喲 他們可是一直在為我們奔忙 他們是:
張靜 趙仕弟 羅遠忠 劉漢軍 方廷富 郭志榮
每當我們一聽到這些令人尊敬的名字的時候喲,脈管里依然有親情在蕩漾
來吧,同學
那一年我們分別時是夏末秋初的時節(jié) 許多果實都還沒有成熟 稻谷也還沒有黃
來吧,同學
那一年我們從校園出發(fā)時都唱著“再過二十年,我們來相會……”
——歌聲喲,是那么自信 那么高亢 那么激昂
是的,畢業(yè)二十周年的時候我們曾經(jīng)相聚過
那次相聚所迸發(fā)出來的熱烈與快樂喲 此刻還在我們的胸臆間回蕩
但是直到如今啊我們才發(fā)現(xiàn),歲月呀 是一位技藝高超的釀酒師
三十年,以至更長的光陰喲,更能使我們的同學情誼變得醇厚 綿長
來吧,同學
在分別三十周年后我們歡聚一堂 讓我們一同追憶青春的時光
在那青春洋溢的歲月里喲,我們曾登上那蒼翠的鳳凰山嶺 拜謁紅軍烈士陵 暢談我們的理想
在那青春洋溢的歲月里喲,我們曾春游郊外 在共青湖上 把小船兒蕩……
來吧,同學
在分別三十周年后相聚在一起吧,讓我們?yōu)樵缡诺耐瑢W上一柱香
無論他們離開這個世界時是平凡還是輝煌 是卑劣還是榮光 離開時的方式怎樣
早逝的同學呀,我們曾經(jīng)同窗五載,我們不會將你遺忘 你們是:
李樹仁 付軍 蔣欣 胡清 王青青 黃移風 耿貴華 王靜平 范成明 申平崗
在這畢業(yè)三十周年慶典的高臺之上,我們將用雙手扶托著你們的靈喲 把挽歌輕輕地唱
三十年啊三十年,或許是那么漫長
但是那同學情喲 卻一直在血液中流淌
三十年啊三十年,或許是那么短暫
但所經(jīng)歷的過往喲 卻足以使我們能感悟到情與愛所注入我們生命中的力量
是那樣的充沛 那樣的旺盛 那樣的頑強
來吧,我親愛的同學
來到這人生旅途中 一處名叫三十周年的廣場
我們手拉手 排成行
那一年我們分別時是夏末秋初的時節(jié)
鳳凰山上的樹葉喲 還沒有變黃
湘江河里喲 也還沒有秋水在漲
我們從這里啟航喲,走到了祖國的四面八方 有的同學還遠渡重洋
我們戀愛 我們結婚 我們生育 我們的孩子在成長
同學啊 或許如今你已經(jīng)當了爺爺奶奶外婆外公,你在天倫之樂中陶醉 在親情中徜徉
但是你也應該知道喲,同學的情誼啊是陳年的老酒 越久回味越長
我親愛的同學,或許你事業(yè)有成 榮耀輝煌
我親愛的同學,或許你平凡如常 甚或至于不時的會感受到生活的窘迫 蒼涼
但是請別再去理會這些吧,我親愛的同學
活了這幾十年呀,許多事情喲我們也已經(jīng)明了, 心里頭喲也變得亮敞
人生呀,會開各樣的花;人生呀,會結各樣的果。許多事情呀都沒必要去勉強
只有情與愛喲 才是生命中奏響的最美妙樂章
來吧,親愛的同學啊 你來
來到這人生旅途中 一處名叫三十周年的廣場 我們手拉手 排成行
我們唱歌 我們跳舞 我們互祝吉祥
今秋你要來,我親愛的同學 來吧
來到孕育了我們夢想的地方,我們一起看金秋的落葉 我們一起沐浴深秋的暖陽
等冬季來臨 看雪花在天空中飄揚 看天與地融入白茫茫一片
讓我們一同感受那圣潔 安詳
今秋你要來喲,我親愛的同學
來吧,來吧,來到我們夢想出發(fā)的地方
(注:此文是2013年8月為當年10月舉行的畢業(yè)三十年同學聚會而作)
畢業(yè)三十周年聚會轉(zhuǎn)眼過去五年了,在這段時間里,有幾位同學離開了這個世界,他們是李青、陳志堅夫婦,黃進同學,以及黃發(fā)林同學。加之文中提及的李樹仁、付軍、蔣欣、胡清、王青青、黃移風、耿貴華、王靜平、范成明、申平崗等同學,全年級已有十四位同學過早離開了這個世界。每思及此,心中無比感傷。<br></h3> <h1>文中圖片:來自微信同學群及QQ同學群相冊中。</h1><h1><b>2018.10.15全篇修改暫告完成,發(fā)布。</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