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50萬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作為地球上獨一無二的巨型地貌單元和最后一塊秘地,以及對全球環(huán)境的巨大影響,一直作為科學界的熱點地區(qū)被關(guān)注著,成為當今國際學術(shù)界強烈競爭的重要地區(qū)。在全世界,以青藏高原為中心內(nèi)容的國際學術(shù)組織和專題計劃相繼成立,大型國際學術(shù)會議在世界各地輪番舉行,重大國際研究計劃如世界氣候,全球變化與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等都瞄準了青藏高原。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環(huán)境科學,多學科交叉綜合進行,多領(lǐng)域,多課題,多層面,多角度的合作頻頻,中外科學家聯(lián)合攻關(guān),青藏高原成為地球科學研究的圣地殿堂,中外科學家稱之為“地球的第三極”。 </h3><h3> 地球科學家說: 打開地球動力學的金鑰匙在青藏高原。</h3><h3> 環(huán)境科學家說: 打開全球變化的金鑰匙在青藏高原。</h3><h3> 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我校就參與了青藏高原科學考察。</h3><h3> 本次展示的相片是2002年在青藏高原拍攝的“唐古拉”科研隊,是他們在平均海拔5000m被稱之為“生命禁地”的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工作與生活的真實寫生,照片反映了他們充滿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和勇于克服困難的英雄主義場景。</h3> <h3>高原的藍天,白云,雪山,冰川(圖中最高峰玉珠峰海拔6178m)</h3> <h3>通天河沿日出</h3> <h3>雪山下的沼澤地</h3> <h3>青藏公路最高的山口~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m)紀念碑為紀念蘭西拉光纜順利建成。</h3> <h3>昆侖山~中國道教中西王母居住的仙境,山頂有一湖,稱為瑤池。</h3> <h3>荒涼,悲嗆的莫奈雪山</h3> <h3>沱沱河邊的“長江源”碑石,青藏鐵路將在此修萬里長江第一鐵路橋。(碑前是唐古拉科研隊隊長)</h3> <h3>風光無限的風火山(海拔5010m)</h3> <h3>“站在唐古拉,伸手把天抓”唐古拉山脈遠眺,山脈低處即為唐古拉山口。</h3> <h3>沒有塵埃的大氣,使十幾公里以外的唐古拉一覽無余,仿佛是近在眼前的沙盤。</h3> <h3>5月的昆侖山口還是冰雪的世界(4760m),山口的碑石在2001年11月的8.1級地震中倒塌。</h3> <h3>但是: 美麗的青藏高原卻被去過那里的外國科學家稱之為“白漠”和“生命禁地”,此說雖失之全面,但當你去過青藏高原之后,就會覺得不無道理。</h3> <h3>艱苦的歷程</h3><h3>2002年5月28日,“唐古拉”科研隊從學校出發(fā),于6月9日進入工區(qū)~唐古拉山脈北麓的雁石坪,他們要在三年中完成溫泉兵站幅15600余平方公里的填圖任務(wù)。</h3><h3> 外國地質(zhì)科學家始終把仔細觀察和填圖視為解決復雜地質(zhì)問題的基本手段,在那三個月的高原野外作業(yè)中,“唐古拉”科研隊以大無畏的精神,克服了因高海拔和缺氧所帶來的諸多困難,忍受著寒冷和低壓,尤其是缺氧對生命極限的挑戰(zhàn),及隨之而來的對身體的慢性損害,吃不下,睡不著,嘴唇潰爛,全身浮腫……,雪域沼澤地帶反反復復的陷車,挖車(有時一天挖車十余次)每走一步都會感到肺和心臟的重負,以及只有在雪山冰原間才能體會到的生命的脆弱和生命的壯麗。就這樣,我校的“唐古拉”科研隊和“藏北隊”以及其他的科研隊仍然一批又一批,一年又一年地奮斗在青藏高原。</h3> <h3>野外工作</h3> <h3>冰川調(diào)查</h3> <h3>溫泉觀察</h3> <h3>取植物樣本</h3> <h3>觀察鉆孔巖芯</h3> <h3>布曲河畔淘重砂</h3> <h3>吃點干糧充午餐,那是家常便飯。</h3> <h3>高原氣壓低,做飯炒菜都離不開高壓鍋。</h3> <h3>旗桿是無線電臺的天線</h3> <h3>唐古拉科研隊全體成員</h3> <h3>校長來高原看望大家</h3> <h3>校長和我們同吃住</h3> <h3>取水</h3> <h3>這也是取水(冰)</h3> <h3>轉(zhuǎn)移的途中挖陷車。</h3> <h3>為藏族群眾義診</h3> <h3>我們也改善伙食包餃子</h3> <h3>工作之余下盤棋</h3> <h3>走訪老村長</h3> <h3>訪問藏族牧民。</h3> <h3>採訪藏族小學</h3> <h3>藏族小學生在上課</h3> <h3>小學生的伙食</h3> <h3>老村長</h3> <h3>小學生</h3> <h3>小學生</h3> <h3>小學生</h3> <h3>小哥倆</h3> <h3>神山下的牦牛群</h3> <h3>溫泉</h3> <h3>唐古拉山晚霞</h3> <h3>建設(shè)中的青藏鐵路三岔河大橋</h3> <h3>三岔河大橋</h3> <h3>黃龍出海飛雪山</h3> <h3>神秘的古巖畫?</h3><h3>這是一幅神秘的巨幅作品,它位于青藏公路(G109)3285公里樁西側(cè)的山坡上,高達200余米,在西曬的光線下,栩栩如生的畫面,仿佛是講述一個民族在這艱苦的生存條件下,早期的原始生殖崇拜。</h3><h3> 是什么時代,又是誰把它刻畫在唐古拉山這世界屋脊上?其用意何在?是外星人來地球指導地球人如何繁延子孫?還是佛教中歡喜佛在現(xiàn)身說法的變經(jīng)圖?</h3><h3> 如果你有機會去青藏高原,你一定要去看看這世間不可多得的杰作——因為它是天然形成的。</h3> <h3> 攝影: 陳禮富</h3><h3> 文字: 陳禮富</h3><h3> 2002年10月</h3><h3> 后記: 應(yīng)同學的要求,我把在青藏高原的照片做成美篇請大家過目。這是當年(2002年)我們?yōu)樾麄鳌疤乒爬笨蒲嘘牭墓ぷ?,生活而做的一個展板,文字和照片都是我完成的?,F(xiàn)在時間長了有不少照片沒有翻拍成數(shù)碼照片,就找不到了,尤其是后面很多的照片找不到就只好簡單收尾了。特此說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