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孩子的問題一般都是大人的問題,跟孩子沒什么關(guān)系,要反思的是家長,家長是一切之因?,F(xiàn)在,很多孩子都喜歡玩手機,有些老人更是把手機當成了帶娃神器,導致孩子的戶外活動明顯減少,身體素質(zhì)顯著下降,“小胖墩兒”逐漸增加,孩子們的視力情況也急劇惡化。<br></h3> <h3>孩子愛玩手機,沉迷游戲怎么辦呢? 簡單禁止不是好辦法,有的孩子會想方設法鉆空子,表面不玩了,偷著玩,畢竟百堵不如一疏。</h3><h3> 1. 約定規(guī)則,限制時間。 跟孩子一起制定規(guī)則,包括違規(guī)處罰(玩手機時間),比如,每天可以玩20分鐘,如果超時1分鐘,明天減少2分鐘,以此類推(可借助番茄鐘或鬧鐘)。約定好了,就嚴格執(zhí)行。 只要規(guī)則制定得合理,就可以幫助孩子培養(yǎng)自控能力,學會時間管理和自我管理。 </h3><h3> 2.告訴孩子玩手機/游戲的危害 找一些新聞報道給孩子看,提前告訴孩子有哪些嚴重的后果。</h3><h3> 3.培養(yǎng)孩子更多的興趣愛好 孩子有更多有意思的事情要做,要畫畫,要彈琴,要打球…… 那么多有趣的事要做,自然不會沉迷于手機游戲,這也是很有效的一個方法。</h3><h3> 4.家長做出榜樣 放下你的手機,高質(zhì)量地陪伴孩子 當你指責孩子沉迷游戲的時候,別忘了看看自己在家里是怎樣的狀態(tài)。<br></h3> <h3>家長是不是也整天抱著手機刷微信、追劇、刷淘寶?另外, 親子關(guān)系不佳,也是孩子沉迷游戲的重要因素。家庭親子互動的頻率越高、親子活動種類越豐富,孩子沉迷于游戲的比例就越低。<br></h3> <h3> 對于孩子玩手機,很多家長會訓斥,甚至體罰孩子,其實這樣往往會起反作用。那么,<font color="#ed2308"><b><i>既然大家知道老一套不管用,那就應該改變。比如,看到孩子在玩手機,我們可以走過去,蹲下,溫情地看著孩子,說:</i></b></font>哎,這個游戲叫什么啊?是要過關(guān)的嗎?怎么玩?。?.....嗯,是挺好玩的,不過玩游戲時間太長會引起多種疾病,并且會近視,近視也是殘疾,我可不想讓我的寶貝兒成殘疾人。咱們?nèi)?.....吧。這樣孩子一般會照做的。慢慢的,這個溝通過程可以簡化,但還是要以先接納、理解孩子為切入點。<br></h3> <h3> 如果家長能變發(fā)火、訓斥的那一套為上面說的溝通流程,孩子就很少會叛逆,親子關(guān)系也必將更融洽,孩子也會更好的成長<br></h3> <h3>其實,當孩子沉迷手機/游戲,家長最需要做的,是反省自己。 問題的關(guān)鍵還是在家庭。這個家庭能不能給到孩子足夠的心理營養(yǎng)和情感支持。 沉迷于游戲的孩子,很多都能從家庭環(huán)境中找到根源,比如: 父母控制過多,過于嚴厲,打罵孩子是常事; 父母和孩子缺少交流,只關(guān)注學習,忽視了孩子情感上的需要; 父母關(guān)系不好,情緒不穩(wěn)定,家庭氣氛比較壓抑……<font color="#ed2308"><b> 生活在這些家庭環(huán)境中的孩子,當他不玩游戲的時候,就被迫回到現(xiàn)實中來,就會感到空虛、孤獨、壓抑和挫敗感。</b></font>你的家庭環(huán)境是怎樣的呢? 這些負面的感受連大人有時都承受不了,何況孩子。他們不知道怎樣處理<br></h3> <h3>這些負面感受,只是下意識地想逃避。 逃到哪里去呢?只能逃到游戲里去。 游戲可以讓他放松,讓他宣泄,讓他開心,讓他體會到成就感、全能的控制感。 在游戲中,他不懼怕失敗。失敗了,沒有指責,可以一次次重來。 過關(guān)了,會有各種獎勵,會有同伴的祝賀。 在游戲中,他會收獲友誼,感到和同伴之間的連接,而不是現(xiàn)實生活中孤獨的一個人。 <font color="#ed2308"><b>所以,當孩子沉迷于游戲,作為家長,我們需要問問自己:孩子需要的這些心理營養(yǎng),我們給夠了沒有? 一味地禁止、打罵、圍追堵截,只會把孩子推向游戲的懷抱</b></font>。 游戲不是帶娃神器,也不是洪水猛獸。 孩子玩游戲,不能不管,也不能全管。 在管和不管之間,如何拿捏這個尺度,需要父母們的智慧。 而最大的智慧,就是反省自身,作為家長,給孩子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家庭環(huán)境,是否給予孩子充足的愛和接納? 這才是根本。<br></h3> <h3>今天跟大家聊了下關(guān)于孩子玩手機的話題,希望對您有啟發(fā)。<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