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無阿里,不西藏”,不知道有多少人說過這話。由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喀喇昆侖山、昆侖山托起的阿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它是“世界屋脊之屋脊”“西藏之西藏”,素以“千山之宗”、“萬水之源”著稱于世。我曾多次進藏,其實說起來,西藏的許多地方風景都很美,但是阿里確有其獨特之處,讓人難以忘懷,不肯割舍。它毫不夸張地可以稱之為信徒們的圣地,探險家的樂園,旅行家的向往,攝影家的天地。</h3> <h3> 兩年前從阿里自駕回來,曾發(fā)過一美篇介紹阿里之行,但后來不知咋搞的刪掉了。近來,有朋友準備自駕進藏,希望我能提供一些相關(guān)信息,于是再次將在藏區(qū)所拍照片選出一些制作此篇,著重介紹一些景點情況及信息,供大家參考。</h3> <h3> 從成都出發(fā),沿京昆,蘭海,連霍高速行駛,從青藏線進藏。途中經(jīng)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鹽湖和位于青海省西部柴達木盆地南部的察爾汗鹽湖。</h3><h3><br></h3> <h3>天空之鏡——茶卡鹽湖</h3> <h3> 茶卡鹽湖夾在祁連山支脈完顏通布山和昆侖山支脈旺尕秀山之間,兩山常年積雪,雪山倒影在湖面,形成水天相交、鹽湖與雪峰交相輝映的青藏高原獨特自然風光。茶卡鹽湖面積空曠、地勢平坦,湖面具有強烈的反射能力,如同一面為天空梳洗打扮而準備的鏡子,故被稱之為中國的“天空之鏡”。</h3> <h3>中國最大的鹽湖——察爾汗鹽湖</h3> <h3> 察爾汗鹽湖位于青海省西部柴達木盆地南部,地跨格爾木市和都蘭縣,總面積5856平方公里,格爾木河、柴達木河等多條內(nèi)流河注入該湖。由于水分不斷蒸發(fā),鹽湖上形成堅硬的鹽蓋,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直接修建于鹽蓋之上,有著名的萬丈鹽橋。察爾汗鹽湖蘊藏有豐富的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鎂等無機鹽,總儲量達20多億噸。湖中儲藏著500億噸以上的氯化鈉,可供全世界的60億人口食用1000年!</h3><h3> 察爾汗鹽湖一切綠色植物均難以生長,但卻孕育了晶瑩如玉、變化萬千的神奇鹽花。鹽花是鹽湖中鹽結(jié)晶時形成的美麗形狀的結(jié)晶體稱謂。</h3> <h3><br></h3> <h3>柴達木盆地——戈壁風云</h3> <h3> 從格爾木出發(fā)就開始翻越海拔4767米的昆侖山口和海拔5010米的鳳火山口。</h3> <h3>中華“龍脈之祖”——昆侖山</h3> <h3> 昆侖山,又稱昆侖虛、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昆侖丘或玉山。亞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nèi),全長約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脈之祖”。</h3> <h3>青藏鐵路</h3> <h3> 青藏鐵路和公路并行在平均海拔4700米的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不時可見三五成群的藏羚羊和藏野驢。</h3> <h3>穿越可可西里無人區(qū)</h3> <h3>唐古拉山天路</h3> <h3>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h3> <h3> “人生能有幾回博”——在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極目遠望,突然間覺得對人生有一種新的感悟。能雙腳站在這個高度,先給自己點個贊!此次藏地之行,感覺攝影已不再是為出幾張大片為目的,它已成為融入我生命的伴侶,更是同朋友們分享大自然和快樂的使者。我將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去完成一個個超越自我的挑戰(zhàn)!</h3> <h3>納木措</h3> <h3> 納木措位于西藏自治區(qū)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718米,形狀近似長方形?!凹{木錯”為藏語,蒙古語名稱為“騰格里?!?,都是“天湖”之意。納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h3><h3><br></h3> <h3> 納木措旁有個合掌石,也稱為父母石。相傳它是父親念青唐古拉山峰和母親納木措女神的化身,象征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此掌為藏傳佛教寧瑪教派創(chuàng)始人蓮花生大師修行時合掌祈福萬物的顯像。</h3> <h3>納木措夕照</h3> <h3>拉薩布達拉宮</h3> <h3> 布達拉宮坐落于于中國西藏自治區(qū)的首府拉薩市區(qū)西北瑪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筑群。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殿宇嵯峨,氣勢雄偉,集宮殿、城堡和寺院于一體,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中華民族古建筑的精華之作。主體建筑分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宮殿高200余米,外觀13層,內(nèi)為9層。布達拉宮前辟有布達拉宮廣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廣場。</h3> <h3>布達拉宮廣場夜景</h3> <h3>拉薩大昭寺</h3> <h3>拉薩八廓街的轉(zhuǎn)經(jīng)人</h3> <h3> 從拉薩到江孜,沿途秋色漸濃,大家心情也輕松愉快。伴隨秋天的腳步,面向圣潔的湖水,此生此情,云水禪心。</h3> <h3>雅魯藏布江秋景</h3> <h3>雅魯藏布江大橋</h3> <h3>圣湖——羊卓雍錯</h3> <h3> 羊卓雍措,簡稱羊湖,藏語意為“碧玉湖”, 位于西藏山南地區(qū)的浪卡子縣,拉薩西南約70公里處。與納木錯、瑪旁雍錯并稱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nèi)陸湖泊。湖面平靜,一片翠藍,仿佛如山南高原上的藍寶石,湖光山色之美,冠絕藏南。</h3> <h3>面向圣潔的湖水,此生此情,云水禪心。</h3> <h3>羊卓雍錯全景</h3> <h3>卡若拉冰川</h3> <h3> 卡若拉冰川,位于西藏山南地區(qū)浪卡子縣和江孜縣交界處,距離江孜縣城約71公里,是西藏三大大陸型冰川之一,為年楚河東部源頭。</h3><h3> 由于先后有電影《紅河谷》、《江孜之戰(zhàn)》、《云水謠》曾在此拍攝外景,使得卡若拉冰川的名氣非常大,因此,很多旅行者都會在這里觀賞冰川的壯觀,贊嘆大自然的魅力。</h3><h3><br></h3> <h3>江孜古堡</h3> <h3> 江孜位于西藏南部,雅魯藏布江支流年楚河上游北岸,江孜藏語意為“勝利頂峰,法王府頂”。江孜古堡,海拔4020米,錯落有致雄踞在江孜古城中央的懸崖峭壁上。因古堡所在的石山叫宗山,所以也叫江孜宗山古堡。</h3> <h3> 讓江孜最享盛名的是它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歷史。1903年冬天,英國侵略軍從亞東進犯江孜,遭到西藏軍民的頑強抵抗。英軍死傷慘重,被迫逃跑。1904年4月,英軍再次攻打江孜,他們憑著先進的武器,濫殺無辜,西藏軍民在宗山上用土制槍炮頑強抵抗兩個多月,終因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武器落后及火藥庫意外爆炸,彈盡糧絕,抗英勇士全部壯烈犧牲。電影《紅河谷》真實的再現(xiàn)了這段歷史。</h3> <h3> 進入西藏阿里地區(qū),雪山草地,藍天彩云,濕地戈壁,神山圣湖,鬼湖土林,宗廟古堡,其景色已經(jīng)不能用風景如畫來描述了,有人說那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應該就是了。</h3> <h3>薩嘎風光</h3> <h3>薩嘎晚霞</h3> <h3>普蘭風光</h3> <h3>著名的1314(一生一世)路碑</h3> <h3>納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h3> <h3> 納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位于喜馬拉雅山西段,與海拔6638米的神山岡仁波齊峰遙遙相對。納木那尼峰方圓約200平方公里,主要有6條山脊。山脊線上有數(shù)十座6000米以上的山頭,高低錯落。</h3> <h3>納木那尼峰夕照</h3> <h3>圣湖——瑪旁雍措日出</h3> <h3> 瑪旁雍措是最圣潔的湖,是勝樂大尊賜與人間的甘露,圣水可以清洗人心靈中的煩惱和孽障。她是雍仲本教,印度佛教,印度教所有圣地中最古老,最神圣的地方,她是心靈中盡善盡美的湖,她是這個宇宙中真正的天堂,是眾神的香格里拉,萬物之極樂世界。</h3> <h3>鬼湖——拉昂措</h3> <h3> 拉昂措,人稱鬼湖,藏語意為“有毒的黑湖”。位于阿里地區(qū)普蘭縣境內(nèi),海拔4574米,與淡水的圣湖瑪旁雍措一路相隔。其湖水微咸,人畜皆不能飲用,這大概便是“鬼湖”之名的由來。</h3> <h3>芝達布日寺 </h3> <h3> 芝達布日寺,位于噶爾縣門士鄉(xiāng),距神山岡仁波齊60公里。由藏傳佛教寧瑪派高僧多扎喇嘛曲尼桑布始建。寺內(nèi)主供蓮花生大師,無量光佛塑像和釋迦摩尼佛,空行母益西措杰,多吉帕母8歲時的腳印。寺廟周圍有天然溫泉,風化石林,空行母舞臺,空行密道等, 素有“岡仁波齊的門戶”,“岡仁波齊的衣領(lǐng)”之稱。</h3> <h3>神山——岡仁波齊</h3> <h3> 岡仁波齊,與梅里、阿尼瑪卿、尕朵覺沃并稱藏傳佛教四大神山。它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中國西藏雍仲本教,印度教、藏傳佛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h3><h3> 藏傳佛教認為此山是勝樂金剛的住所,代表著無量幸福,常年在此處轉(zhuǎn)山的信徒不斷。</h3> <h3>神山岡仁波齊之父——卡美特山(Mount Kamet)</h3> <h3> 卡美特山(Mount Kamet),又名依比岡麥、崗麥雪山,位于西藏自治區(qū)阿里地區(qū)札達縣達巴鄉(xiāng)境南部,屬喜馬拉雅山山脈中段,是中國札達縣與印度北阿肯德邦的界山。中印兩國以卡美特山脊為界,北面屬中國,南面屬印度。 </h3><h3> 卡美特冰峰,又稱加梅德峰,海拔7756米,排世界第29高峰,為札達縣全縣最高點。周圍簇擁著108座雪山相伴左右,整座雪山群綿延上百公里。卡美特峰有兩個峰頂,站在西藏札達土林南望,峰頂猶如一座平頂?shù)木薮蠼鹱炙?。近觀則完全是冰雪的世界,可以感受到他的神秘與雄險。</h3> <h3>扎達土林</h3> <h3> 扎達土林,位于阿里扎達縣境內(nèi)。為遠古大湖湖盆及大河河床歷千萬年地質(zhì)變遷而成。方圓近幾百平方公里的土林內(nèi)滿是高低錯落的“林木”,形態(tài)各異,并有早期人類洞窟遺址。</h3> <h3>扎達托林寺霞光</h3> <h3> 托林寺,坐落于中國西南部西藏自治區(qū)阿里地區(qū)扎達縣城西北的象泉河畔,始建于北宋時期,是古格王國(公元10~17世紀)在阿里地區(qū)建造的第一座佛寺。</h3> <h3>古格王朝遺址</h3> <h3> 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國,王朝的建立大概從9世紀開始,在統(tǒng)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后建立的,到17世紀結(jié)束,前后世襲了16個國王。</h3><h3> 神秘的古格王朝300年前一夜之間在歷史上消失,留給我們的只有那記錄了古格燦爛輝煌的文化藝術(shù)成就的古格王朝遺址。</h3> <h3>阿里象泉河</h3> <h3> 象泉河發(fā)源于中國西藏高原的蘭戛錯湖,源頭海拔5300米。在中國境內(nèi)稱象泉河。阿里境內(nèi)的象泉河以其源頭的山谷形似象鼻而得名,藏語稱為“朗欽藏布”。象泉河流域是西藏西部最為重要的古代文明發(fā)祥地,歷史上著名的象雄王國、古格王國都曾以這一流域為中心創(chuàng)造過輝煌燦爛的文化。</h3> <h3>象泉河日出</h3> <h3>象泉河夕照</h3> <h3> 到達阿里噶爾(獅泉河),行程:5394公里,我們開始折返。準備去珠峰大本營,再到拉薩,然后從川藏線返回。</h3> <h3>仲巴沙山</h3> <h3>仲巴治沙工程</h3> <h3>美麗大湖佩枯措</h3> <h3> 佩枯措位于日喀則地區(qū)聶拉木縣境內(nèi),距定日縣城250公里。佩枯措是日喀則地區(qū)最大的湖泊,面積300多平方公里。該湖三面環(huán)山,地形開闊,魚類資源豐富,湖岸有野馬、藏野驢、藏羚羊、仙鶴、黃鴨、灰鴨等動物出沒活動。</h3> <h3>聶拉木風光</h3> <h3>希夏邦馬峰——海拔8012米</h3> <h3> 希夏邦馬峰海拔8012米,在世界14座8000米級高峰中排名第14位。也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nèi)(聶拉木縣)的8000米級山峰。它坐落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是喜馬拉雅山脈著名的高峰之一。</h3> <h3>通往吉隆鎮(zhèn)的公路</h3> <h3> 從仲巴縣出發(fā),翻越一個海拔5236米的山口,來到中尼邊境號稱世界屋脊一一珠峰后花園的吉隆溝吉隆鎮(zhèn),這里海拔只有2800米,林木蔥蘢,山清水秀,很像四川的峨眉山。</h3> <h3>吉隆溝乃村</h3> <h3> 乃村是日喀則地區(qū)吉隆縣吉隆鎮(zhèn)所轄的一個小山村,緊鄰吉隆鎮(zhèn)正北方高聳的大山頂上。目前上山的土路狹窄,彎多、坡陡,路滑,一般的兩驅(qū)車很難上去。</h3><h3> “乃”在藏語中有“座位”之意,意即“神靈開光過的圣地”。乃村從地勢上看很像是一個如意寶座,相傳阿底峽受邀入藏時,先從印度來到尼泊爾,再從熱索入境來到吉隆,在乃村住過一年,并開光加持了此地。因此乃村完全是世外桃源,宛如仙境。在這里還可近距離觀看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馬峰。</h3><h3><br></h3> <h3>通向珠峰的道路不知有多少道彎</h3> <h3>珠峰腳下牧歸的藏族小男孩</h3> <h3>珠峰夕照</h3> <h3>絨布寺</h3> <h3> 絨布寺,絨布寺始建于1899年,由紅教喇嘛阿旺丹增羅布創(chuàng)建,位于珠峰北麓的絨布冰川末端,海拔5154米,距珠峰峰頂約20公里。地勢高峻寒冷,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所以景觀絕妙。</h3> <h3>珠穆朗瑪峰峰——海拔8844.43米</h3> <h3> 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為世界最高峰。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尼泊爾邊界上,它的北坡在中國青藏高原境內(nèi),南坡在尼泊爾境內(nèi),而頂峰位于中國境內(nèi)。藏語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第三的意思。因為在珠穆朗瑪峰的附近還有四座8000米以上山峰,珠峰位置居第三,所以稱為珠穆朗瑪峰。</h3> <h3>珠峰,我來了!</h3> <h3> 翻越世界上最高的公路山口一一嘉措拉山口(海拔5248米);入睡今生最高的床(絨布寺,海拔5150米);站在世界最高山峰一一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腳下;在大家一路支持和關(guān)心下,我完成了極限西部超越自我的三大挑戰(zhàn)!不虛此行。</h3> <h3>明森咔曲登</h3> <h3> 明森咔曲登?!扒恰笔遣匚乃囊馑?。明森咔應該就是塔的名字。網(wǎng)上沒有查到明森咔曲登的介紹。但一個有名字的塔,肯定也記載了一個悠遠的故事吧。</h3> <h3>布達拉宮中秋月</h3> <h3> 返途再次經(jīng)過拉薩,時值中秋,明月高照,從另一角度拍攝布達拉宮。</h3> <h3> 離開拉薩,從川藏線回川,沿途美景多多,但個人認為此段還是春季景色更好。下面選用一些春天來時所拍照片,供大家參考。</h3> <h3>魯朗風景</h3> <h3>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h3> <h3> 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高度排世界最高獨立山峰行列的第31位。其巨大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南迦巴瓦主峰,經(jīng)常云霧繚繞,從不輕易露出真面目,傳說十人九不遇,所以它也被稱為“羞女峰”,其形態(tài)獨特,又被譽為“最美的山峰”。</h3> <h3>林芝的春天</h3> <h3> 每年3月,寒意未盡,這里卻已是花的海洋。遠方的雪峰還有皚皚白雪,桃花已如醉霞緋云般地爭相斗艷。粉嫩的桃花,在氣勢磅薄的雪山懷抱中無限柔媚。妖嬈桃花,映著蔚藍云天,美不勝收。</h3> <h3>波密嘎朗村——中國的“瑞士田園風光”</h3> <h3> 嘎朗村位于西藏林芝地區(qū)波密縣,距離波密縣城只有17公里。雪山圍繞著古老的小村莊,雪山腳下就是帕隆藏布江。碧波如鏡,湖面約2平方公里的嘎朗湖就在嘎朗村內(nèi)。春天,嘎朗湖沿岸長滿了水草、鮮花。成群的黃鴨、大雁、野鴨、黑頂鶴時常在湖心戲水捕魚。站在岸上俯看湖水,四面的雪山、森林、村莊、田園盡收湖底,周圍的景色更顯得秀麗神奇,令人心曠神怡,個中味道美不勝收。</h3> <h3>嘎朗湖</h3> <h3>波密桃花溝</h3> <h3> 波密桃花溝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林芝市波密縣處,是一片天然野生桃林。桃花溝三面環(huán)山,高處有水源,四周林木蔥蘢,終年碧綠蒼翠,間有流水,清澈見底;溝內(nèi)野桃鱗次櫛比,林間鳥雀歡噪,既靜僻又幽雅,不失為一處難得的大自然樂園……</h3> <h3>波密卡巴村</h3> <h3>卡巴村的清晨</h3> <h3>波密古鄉(xiāng)湖</h3> <h3> 古鄉(xiāng)湖位于古鄉(xiāng)古村,距離西藏波密縣城33公里,湖面海拔2600米,長5公里,最寬處2公里,最深處20多米,面積20000平方米,是一個淡水堰塞湖。湖中有一小島,島面積1000多平方米,該湖地處318國道上,交通便利,是一個天然公園。該湖是因1953年古鄉(xiāng)後山的“雄陸給尼”冰川活動引起“卡貢弄巴”爆發(fā)巨大泥石流堵塞帕隆藏布江而形成。</h3> <h3>米堆冰川</h3> <h3> 米堆冰川位于波密縣玉普鄉(xiāng)米美、米堆兩村。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線海拔只有4600米,末端海拔3870米。米堆冰川由世界級的冰瀑布匯流而成,每條瀑布高800多米,寬1000多米,兩條瀑布之間還分布著一片原始森林。冰川周邊山花爛漫,林海蔥蘢舞銀蛇。冰川下段已穿行于針闊葉混交林帶,是西藏最主要的海洋型冰川、中國三大海洋冰川之一,也是我國境內(nèi)海拔最低的冰川。</h3> <h3>來古冰川</h3> <h3> 來古冰川為一組冰川的統(tǒng)稱,位于西藏昌都地區(qū)八宿縣然烏鎮(zhèn)境內(nèi),緊鄰然烏湖,來古冰川為世界三大冰川之一,是帕隆藏布江的源頭,冰雪融水流進然烏湖,湖畔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還有很多原始的藏族村落。</h3> <h3>帕隆藏布江</h3> <h3> 帕隆藏布江主干發(fā)源于西藏東部八宿縣然烏鄉(xiāng)的然烏湖,主要由兩條二級支流匯合而成,主要流經(jīng)林芝市波密縣,經(jīng)林芝縣在門中村和扎曲河之間流入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帕隆藏布全長266公里,是帕隆峽谷的主河道,也是雅魯藏布的五大支流中水量最大的一條支流。</h3> <h3>然烏湖</h3> <h3> 然烏湖然烏湖海拔3850米,面積約22平方公里,為藏東第一大湖。</h3><h3> 然烏湖的靜和藍是遠近聞名的,湖中極少看到枯枝雜物,湖周景色各不相同。然烏湖的色彩非常豐富,草地、森林、秋葉以及白色的水禽和湖岸全灘五顏六色的卵石,清新如鏡面反映。然烏湖的湖邊是一大片碧草如茵的草甸,和著碧藍的湖水、白雪皚皚的雪峰,景色如詩如畫。狹長的阿木錯湖向西蜿蜒十余千米逐漸收縮成一道河谷,隨季節(jié)的不同 ,河水也呈現(xiàn)出或碧藍或青綠等數(shù)種顏色。河道中許多巖石和小島點綴其間,湖面上春季樹影婆娑秋冬薄霧彌漫,四季美景都會使人如進夢幻之境。</h3><h3><br></h3> <h3>左貢風光</h3> <h3>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h3> <h3> 梅里雪山,是位于西藏察隅縣東部與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境云嶺鄉(xiāng)西部的一座南北走向的龐大的雪山群,全長有150公里。它在藏區(qū)稱卡瓦格博雪山,“梅里”一詞為德欽藏語mainri漢譯,意思是藥山,因盛產(chǎn)各種名貴藥材而得名 。同時它也是雍仲苯教圣地,和西藏的岡仁波齊、青海的阿尼瑪卿山、青海的尕朵覺沃并稱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h3><h3> 梅里雪山呈金字塔狀的最高峰為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為突出于周圍群山山頂面近千米的極高山,是云南省的最高峰。</h3><h3><br></h3> <h3> 此行阿里,自駕近萬公里,拍攝了4000多張照片,也只是它美麗畫卷之冰山一角,朋友們只有站在那“世界屋脊之屋脊”,才能親身感受到她無與倫比的美麗。祝大家阿里之行有好運,扎西德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