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今年是海軍航空兵第25團成立六十周年,向為團隊建設做出奉獻的所有戰(zhàn)友致敬!</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 ?? ?? ??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贊??斩鍒F!</b></p> <h3><font color="#167efb"> 海軍航空兵第25團(原22團),是我的軍旅生涯第一站。在地勤二中隊,我與戰(zhàn)友們朝夕相處七年,同住一間屋,同吃一鍋飯,在東北冒著嚴寒,在海南頂著酷暑,同在一個機窩維護戰(zhàn)鷹,為戰(zhàn)鷹安全升空保駕護航,難忘這七年的戰(zhàn)友情深……</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從軍二十四年,從基層連隊到航校任教,再到艦航機關,基本都在機務戰(zhàn)線。一朝當上地勤兵,終身難忘飛機情。</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建團六十年來,隨著裝備不斷更新,戰(zhàn)斗力逐漸增強。如今已不再是昔日的“碧空無風起落團”啦,海空25團已鍛煉成長為“南海雄鷹,威震敵膽”。祝愿我的團飛的更高,更遠……</span></p> <h3> 這是七十年代我在部隊維護殲六飛機時,飛機停放的地方,地勤術語叫“機窩”。平時維護飛機時就在“機窩”里,飛行時用牽引車將飛機拉到起飛線。</h3> <h3> 現(xiàn)在部隊裝備的新型戰(zhàn)機,平時都是停放在機庫里,飛行時飛機直接從機庫滑行到起飛線起飛升空。</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至第八任團長</p> <p> 建團至今,有新、老團長及政委幾十位。我1970年初到22團時已是第六任團長羅烈達,第二任政委劉景涵,1976年7月我離開時是第八任團長楊建新,第三任政委張玉和。</p><p> 第二任和第四任老團長楊漢黃、惠迪生抗美援朝期間都曾擊落過美機。上世紀五十年代都是海軍航空兵的飛行精英,都曾獲過“??瘴寤⑸蠈ⅰ钡拿雷u。</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七、第八任團政委</p> <p> 因本人的戰(zhàn)友情,與第七、第八任團政委陸德康、朱長福比較熟悉。因為他們都曾是我的直接首長和戰(zhàn)友,都擔任過我在地勤二中隊時的指導員??</p><p> 因父輩間的戰(zhàn)友情,與建團初期的幾位老團長比較熟悉,尤其是第二任團長楊漢黃。</p> <p> 楊漢黃,曾經是我軍<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陸、空、海</b>三個軍種中的老兵:</p><p><b style="color: rgb(1, 1, 1);">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陸”</b>——一九四五年十五歲參加新四軍的抗戰(zhàn)小兵;</p><p><b style="color: rgb(1, 1, 1);">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空”</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抗美援朝擊落過</span>兩架美軍飛機的空軍戰(zhàn)斗功臣;</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海”</b>——海軍航空兵的“尖子”飛行員、??铡拔寤⑸蠈ⅰ敝弧?lt;/p><p> 他的自傳體回憶錄<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峰云浪跡》</b>,記載了他傳奇的“陸、空、?!避娐蒙模?lt;/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峰”</b>——陸軍;<b> </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云”</b>——空軍;<b> </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浪”</b>——海軍;</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跡”</b>——軍旅生涯。</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抗美援朝立戰(zhàn)功</h3> <p> 2020年6月老團長和夫人劉阿姨,向我贈送他們各自的自傳體回憶錄《峰云浪跡》、《曲直人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團長楊漢黃給我寫的贈言</p> <p> 2018年我和老指導員陸德康(第七任團政委、后任東海艦隊副政委)在上海。</p> <p> 2019年我和愛軍、改伢與老指導員陸德康在上海。</p> <p> 2020年我和愛軍等戰(zhàn)友與老指導員陸德康在青島。</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 ?? ??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 張超</b></p><p> 張超,2004年入伍,湖南岳陽人。2010年5月空軍航校畢業(yè)后分配至海軍航空兵第25團任飛行員、中隊長,2015年5月調海軍艦載航空兵部隊任中隊長。</p><p> 2016年4月27日,張超在駕駛艦載戰(zhàn)斗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接地時,突發(fā)電傳故障,危機關頭,他果斷處置,盡最大努力保住戰(zhàn)機,推桿無效、被迫跳傘,墜地受重傷,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p><p> 被中央軍委追授<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span>榮譽稱號 。</p> <h3> 1952年,在空軍虹橋機場,我和王叔叔就曾是一個團的。不過當時他是航行股長,我是才剛出生的嬰兒??</h3> <h3> 十八年后,1970年我入伍來到萊山機場。王叔叔是海航22團副團長(分管機務),我是地勤大隊的新兵,從此成為真正的首長+戰(zhàn)友??</h3><h3> 王副團長是我們地勤兵都非常敬重的老首長,一是因為他在師、團首長中資歷最老,二是他平易近人、和藹可親。</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無線電組</h3><h3> 純祥(我?guī)煾档膸煾担?8年兵,遼寧;</h3><h3> 華林(我的師傅),69年兵,江蘇武進;</h3><h3> 春橋(我),70年兵,青島;</h3><h3> 澤山和訓禎(我的徒弟),71年兵,山東臨沂;</h3><h3> 慶勇(我徒弟的徒弟),73年兵,山東淄博;</h3><h3> 殿超(我徒弟的徒弟的徒弟),74年兵,遼寧岫巖。</h3><h3><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好戰(zhàn)友,親兄弟,難忘當年戰(zhàn)友情深……</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我的入黨、入團介紹人</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純祥,68年兵,遼寧,二中隊無線電,我的入黨介紹人(另一位是我的同年安徽兵,林加財)。純祥還是中隊黨支部的戰(zhàn)士支委,在那個年代戰(zhàn)士能當支部委員不多。</h3><h3> 貴田,69年兵,北京,二中隊儀表,我的入團介紹人。</h3><h3> 在此,感謝我的兩位介紹人,兩位老兵,兩位老大哥,當年在部隊對我政治上的關心和工作、生活上的關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010101">我們一個無線電組的戰(zhàn)友兄弟</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當年一同工作,一起生活,24小時在一起的最親近的兄弟戰(zhàn)友。</font></h3> <h3> 2018年與我的師傅純祥(中)和徒弟殿超(左)在沈陽,四十多年沒見了,戰(zhàn)友相聚情深意長。<br></h3> <p> 1970年1月,原航十師教導隊無線電班學員與卜萬虎(二排中)和羅文成(三排左)兩位教員在萊山機場大禮堂前合影。</p> <h3> 1970年在萊山機場同年入伍的北京、濟南和青島的戰(zhàn)友在禮堂前合影。</h3><h3> 左起:建軍(濟南,三中隊),曉寧(濟南,二中隊),春橋(青島,二中隊),長輝(青島,一中隊),衛(wèi)華(北京,后來去了28團,建華的哥哥),豫青(青島,三中隊)</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1973年初,在大連歡送北京籍退伍老兵(前排4人)。左起:郝建民(二中隊,70年)、田祝勝(四中隊,69年)、李文海(四中隊,68年)、鄭恩來(四中隊,70年)。</p><p style="text-align: left;"> 后排左起:殷建、景華、春橋、苗彤、英杰、曉東。</p></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73年在大連<br></p><p style="text-align: left;"> 左排前起:曉東、殷建、樹青、中強;</p><p style="text-align: left;"> 右排前起:慶根、邊強、春橋。</p> <h3> 1973年,二中隊在土城子機場地勤樓前歡送退伍老兵,后排右一是指導員李登文,55年兵,山東。</h3> <h3> 南征,69年兵,江蘇,一中隊機械?!澳险鳌保瑥拿种锌梢钥闯?,是出生在父輩南征北戰(zhàn)的征途中。</h3><h3> 南征對機務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當年推廣空軍“夏北浩檢查法”,南征是我們團樣板06號機組的機械師,機務大隊經常組織各中隊去一中隊參觀。</h3><h3> 對于當年背的滾瓜爛熟的“夏北浩檢查法”中的“三想、四到、四個一樣”,戰(zhàn)友們還能記得嗎??</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5年我和南征在青島</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中隊69年兵機械專業(yè)合影</p></font></h3> <h3> 興寧,70年大學生兵,江蘇,一中隊機械。興寧在檢查殲六飛機發(fā)動機。</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中隊08號機組的戰(zhàn)友</p></font></h3> <p class="ql-block"> 曉東,69年兵,江蘇,二中隊軍械。都知道軍械專業(yè)是地勤最臟最累的專業(yè),曉東是軍人的后代,能吃苦耐勞。他從最基層連隊的軍械員、軍械師做起,到南航軍械處,海航軍械處,再到海軍裝備部…… </p><p class="ql-block"> 幾十年過去了,一切都在變化,唯一不變的是曉東那個始終都剃的很精致的小平頭??</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曉東參加某型多用途戰(zhàn)斗機驗收</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6年和戰(zhàn)友相聚北京</p></font></h3> <p> 我們的父輩1938年就曾是一個團(新四軍第四支隊老八團)的,是在一個戰(zhàn)壕里浴血奮戰(zhàn),抗擊日寇的親密戰(zhàn)友。</p> <p class="ql-block"> 30多年后,1970年我們一起入伍來到海航22團成為戰(zhàn)友,重續(xù)父輩戰(zhàn)友情深。從東北到海南,維護戰(zhàn)鷹,守衛(wèi)祖國領空。</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22團的飛行員們在二中隊20號飛機前</p></font></h3> <p> 曹志峰,空勤一大隊飛行中隊長,1974年2月5日在執(zhí)行西沙巡航任務時犧牲。當天是我們二中隊二分隊的飛機在外場擔負二等作戰(zhàn)值班,曹志峰駕駛的正是我們分隊的22號殲六飛機,那天我跟班22號。因是戰(zhàn)斗起飛執(zhí)行西沙巡航任務,所以飛機掛彈起飛。剛起飛不久,就因發(fā)動機故障,側翻滾墜地發(fā)生爆炸。飛機墜落在跑道北頭,頓時火光沖天、濃煙升起……好戰(zhàn)友壯烈犧牲……那情景終身難忘……</p><p> 從我1970年入伍至1980年,十年間我團共犧牲了十位優(yōu)秀的飛行員,他們是:秦永勝(內蒙古),張文學(天津),曹志峰(河南),劉成江(四川),陳修榮(安徽),程樹榮(山東),萬上秦(江西),周振興(河南),張炳義(遼寧),范玉田(陜西)。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為祖國,為我軍現(xiàn)代化建設做出的卓越貢獻,必將永遠銘刻在全團將士的心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h3> 海濱,71年兵,上海,二中隊機械。他初來到連隊,因為是上海大場機場的,我們談的很是投緣。都在大場機場度過童年和少年,雖然不在同一個時期,但有共同的話題。</h3><h3> 我們曾在一個分隊維護過殲六27號飛機,機械師蘇慶賀(68年兵,遼寧),機械員其華(69年兵,湖北),曉寧(70年濟南),海濱(71年兵,上海),我是無線電的。</h3><h3> 海濱是我的戰(zhàn)友中為數(shù)不多的在南航部隊一直干到退休的。他從軍四十多年,大部分時間是在海南島度過的,現(xiàn)在的條件雖然好了,但有相當一段時間,海南還是非常艱苦的地區(qū)。海濱從機械員、機械師、分隊長、中隊長……一步步走到了南航機務部隊的最高首長。</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海濱(中)和戰(zhàn)友在青島</p></font></h3> <p> 易梁,71年兵,上海,一中隊機械。和海濱一起來的上海大場機場子弟,一個帥氣、精干的小伙子。在那個年代,玩伴們大多是同齡或同屆的一撥,一般不和小的一起玩??。我是67屆初中畢業(yè),而易梁與我許多戰(zhàn)友和同學的小弟、小妹們是同屆同學,顯然比我低了不止一屆??。但到了一個部隊,就不分大小,都是戰(zhàn)友加兄弟了????</p> <h3> 左一:改伢(我同年兵),右一:澤山(我徒弟),中間四位認不出啦!</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崭缸颖?lt;/h3><h3> 照片是1992年《海軍航空兵成立四十周年畫冊》中的插圖,當時父親是海航訓練師師長,兒子是海軍飛行學院飛行學員。</h3><h3> 陳立泉是我剛當兵時,25團一大隊大隊長。兒子陳陸海,是我當兵以后出生的,他是在我曾工作過的大連土城子機場、海南加萊機場和陵水機場出生、長大的?,F(xiàn)在和他的父親一樣,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飛行員。在海軍航空兵偵察機部隊,從飛行員、中隊長、大隊長、團長到師參謀長,現(xiàn)任某師師長,黨的十九大代表。他是25團的后代,也是我們25團的驕傲。</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3年我和陳立泉在青島</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中隊的戰(zhàn)友</p></font></h3> <p class="ql-block"> 津平,68年兵,北京,二中隊軍械。</p><p class="ql-block"> 軍械員是津平從軍后的第一個專業(yè),他曾是一位優(yōu)秀的軍械員……軍械師……后來到機關……到院?!窖b備論證中心……</p><p class="ql-block"> 津平的父親曾是我們海航的最高政工首長,但他卻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實實在在的普通一兵,在他身上看不到任何父輩的光環(huán)。我一下連隊就和津平在一個分隊,住一個房間,在一起工作、生活了兩年多。從他身上我學到了許多……</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6年我和津平在北京</p></font></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懷 念 津 平??????</b></p><p class="ql-block"><b> 2020年12月17日津平走了……失去了一位老戰(zhàn)友、好兄弟,心里非常難過……津平是我七十年代初在連隊時最好的戰(zhàn)友之一,我們曾住一間宿舍,在一個分隊共同工作、生活近兩年。</b></p><p class="ql-block"><b> 后來,他調團機關任作訓參謀,但外場飛行時我們仍能經常見面。</b></p><p class="ql-block"><b> 再后來,我們都調往海航不同的機關、部隊,但每次我去北京,他來青島,我們必有一聚。</b></p><p class="ql-block"><b> 再再后來,我們都退休了。但仍然北京、青島常聚,最后一次北京相聚是在2016年。</b></p><p class="ql-block"><b> 昨天,津平走了……再也沒有后來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b>2020.12.18夜 於青島</p> <p> 啟寧,66年兵,遼寧沈陽,二中隊機械。16歲初中畢業(yè)被選飛進海軍一航校學飛行,后改行學地勤。</p><p> 啟寧很重感情,尤其是對“一個機翅膀”底下的戰(zhàn)友更是如此,我們曾經是一個分隊的戰(zhàn)友。因特殊原因,他晚上一般不參加各類活動,但這次我到沈陽,他破例在晚上請我和幾個二中隊戰(zhàn)友小聚,令人感動。</p>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最美不過夕陽紅</font></div> 啟寧的老年生活豐富多彩,愛好廣泛,吹、拉、彈、唱、跳舞、攝影,再加自行車遠游??<b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2018年與25團二中隊的啟寧、純祥、中禮、殿超及海軍一航校的啟寧、漢卿(著名小品演員鞏漢林的親哥哥)等戰(zhàn)友在沈陽相聚??</p></font></h3> <p> 中禮,68年兵,遼寧朝陽,四中隊機械,后調入一中隊、二中隊。曾與我的師傅純祥(任指導員)搭檔任二中隊長。 </p><p> 中禮是一位對下級關愛有加的基層好干部。對外:當自己的戰(zhàn)士受了外人的欺負,他能帶人去和對方打架?,仗義??;對內:因機務工作容不得半點差錯,對部屬處處從嚴要求。我的徒弟殿超至今仍記得關中隊長對他的嚴厲??,在沈陽聚會時又向我訴說過去苦??</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中禮的書法作品??</p></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8年與沈陽戰(zhàn)友相聚<br></p> <h3> 金良,70年兵,北京,二中隊無線電。</h3><h3> 金良是我同年兵,但要比我大好幾歲,是老大哥。他是文革前的老中專畢業(yè)生,是我們新兵教導隊無線電班班長,專業(yè)技術名列前茅。</h3><h3> 金良能吹能侃,能自編自導自演捉鬼的故事,有一批小兄弟天天圍著聽他吹(不過我可不在其列哦??)。你若現(xiàn)在還想聽,他還能繼續(xù)給你吹。都吹了四十多年的老故事了,他還不忘,記憶力超強啊??</h3><h3> 金良手巧,當年制作的有機玻璃飛機模型精致漂亮(上圖是他做的模型,下圖是飛機三面圖)。</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7年與金良等戰(zhàn)友在青島相聚</p></font></h3> <h3> 愛軍,71年兵,青島,二中隊機械。</h3><h3> 是團里為數(shù)不多的青島老鄉(xiāng),是我當兵第二年來到我們中隊的。</h3><h3> 當兵一年多,經常思故鄉(xiāng),</h3><h3> 忽然有一天,來個小老鄉(xiāng);</h3><h3> 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兩眼淚汪汪,</h3><h3> 一口青普音,雙馬煙遞上;</h3><h3> 說著家鄉(xiāng)話,聊著青島事,</h3><h3> 頓感很親切,緣分從此結;</h3><h3> 同在一個連,同吃又同住,</h3><h3> 革命情誼深,戰(zhàn)友加兄弟。</h3><h3> 從部隊轉業(yè)后,愛軍去了青啤集團,成為了啤酒方面的專家。</h3> <h3> 有想喝青島啤酒??的,到了青島別忘了去找他哦??</h3> <h3> 龍成,71年兵,上海,二中隊儀表。我是他的入黨介紹人,四十多年后他還記得,就像我也忘不了我的入黨介紹人一樣。</h3><h3> 1975年在海南時,我們是一個分隊的。當時一個分隊住一間大房間,機械專業(yè)住一半,我們“軍、特、無”專業(yè)住另一半,中間是兩張床鋪并起來,以蚊帳當隔斷(在海南常年掛蚊帳)。因我們這邊人多,所以我和鞏慶勇就住到了機械這邊。而我和龍成的床鋪挨著,一副蚊帳當墻。<br></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陸德康和北京戰(zhàn)友相聚</p><p class="ql-block"> 左起:殷健,陸德康,黔生,平安,建民。</p>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左起:焦春,齊宏飛,江曉函,唐琪宣,彭興國,王廷富。<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空中驕子(25團部分空勤)</font></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飛機??情</p><p class="ql-block"> 在機關工作下部隊時,部里一位愛好攝影的戰(zhàn)友潘乃慶每次都帶著相機,如是留下了這些穿軍裝的飛機照,感謝我的潘戰(zhàn)友。</p><p class="ql-block"> 穿便裝的飛機照,大部分是我去吉林長春空軍大房身機場參加“空軍開放日”航展,在現(xiàn)場拍攝的?!翱哲婇_放日”航展幾乎展出了空軍所有現(xiàn)役飛機,非常值得一看,且隨便拍照(除了殲-16,殲-20等最新機種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曉東的飛機??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曉東的飛機照顯然比我的更出彩,且多數(shù)是國外最先進的戰(zhàn)機。曉東是海裝飛機部的,專門負責國外戰(zhàn)機引進項目,大機關的嘛,近水樓臺先得月,咱是沒得比啦??,只能是隨著他的照片開開眼界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但我的飛機照在機種數(shù)量上(十五個機種)遠超曉東,也很自豪啦?? </span></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親密無間的快樂水兵??</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左起:長輝,70年兵,青島,一中隊機械;春橋,70年兵,青島,二中隊無線電;亞新,70年兵,北京,一中隊無線電;中強,70年兵,北京,一中隊軍械。</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我的“上海幫”戰(zhàn)友</b></p><h3> 1971年,團里來了一批上海兵,因上海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過童年和少年時代,與他們也算半個老鄉(xiāng)吧??。</h3><h3> 在部隊時和我的這些半個老鄉(xiāng)戰(zhàn)友們也都處的不錯??。那時的上海是中國最繁華的大都市,上海人很是自豪。記得有位上海兵(記不清是哪位啦)曾說,“我們上海的國際飯店24層,抬頭看頂層,是要掉帽子的”??。很小的時候父親曾帶我去那吃過西餐,抬頭望去確實是很高,不過沒戴帽子,也許真的會掉帽子??????。 如今,各大城市超過24層的高樓已比比皆是,上海國際飯店的高度已成為歷史。<br></h3><h3> 自己把自己也當成上海人啦??,干脆把自己的照片也加進“上海幫”戰(zhàn)友里吧??</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海南島天涯海角的合影留念(1975)</p></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010101">前排左起:曉東,殷健,興寧;</font></p><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后排左起:春橋,文生,南征。</font></p> <h3> 殷健,69年兵,北京,三中隊儀表。和戰(zhàn)友們上下左右關系融洽,在地勤時間不長,就調到師機務處,管理空勤使用的”盲目練習器”。在陵水地勤大樓東頭有一間練習器大教室,那里是我們一幫人經常聚會的好地方??</h3> <h3> 景華,68年兵,青島,四中隊軍械。由地勤改行做了副指導員,后來調到南航干部處,再后來去了院校。75年一起從海南回青島探親休假,40多年沒再見面,老戰(zhàn)友還好吧??<b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西沙巡邏歸來留影</p></font></h3> <h3> 建長,諧音“艦長”,69年兵,北京,二中隊機械。</h3><h3> 建長是一位脾氣非常好的戰(zhàn)友,中隊里的文藝骨干,那時他經常教大家京劇唱樣板戲片段。有一次不知是那位分隊長老兄值班,在行進的隊列里非讓建長起唱樣板戲,大家剛唱了兩句,原本整齊的步伐頓時亂了套??</h3> <h3> 這才像真正的艦長吧??,曉東在艦艇部隊交流任職。</h3> <h3> 澤山,71年兵,山東臨沂。當兵第二年,來了新兵,我?guī)∩蹫橥降埽攷煾档母杏X是真好啊,能指揮別人了??。當初的小邵純真,好學,如今四十多年過去了,小邵也成了老邵,真情難忘。</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中隊的戰(zhàn)友</p></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們的“黑皮”情</p><p> 想當年穿著這身黑皮,那可是相當?shù)纳駳獍?? </p><p> 地勤工作服分夏、冬兩套。冬服是黑色的厚帆布外套+羊皮里子(東北地區(qū)),冬季在外場能抵御零下一、二十度的嚴寒。</p> <h3> 趣聞1:有一次,食堂派公差去旅順糧庫拉糧,我們幾人穿著黑皮。天冷風大,我們都放下帽耳,并戴上護鼻,全身上下黑乎乎的。到了旅順一下車,可把幾個市民給嚇壞了,以為是威虎山上下來的??</h3> <h3> “黑皮”工作服外套很厚,一般無法水洗,臟了也只能等待四年一換新。<br></h3><h3> 趣聞2:從工作服的清潔狀況就能分辨出你是哪個專業(yè)的。</h3><h3> 衣服最臟的是機械,因為他們經常要和各種油料(煤油,滑油,黃油等)打交道,還要清潔飛機、發(fā)動機等。</h3><div> 胸口、袖口最油亮的是軍械,因為擦炮時經常要抱起炮管才能拆下炮,所以他們的胸口和袖口都是錚眀瓦亮的。</div><div> 衣服上有破洞的是電氣,因為經常拆裝蓄電池,不小心被電解液燒的。</div><h3> 衣服最干凈的是儀表和電子,因為這些專業(yè)的設備都需要干凈的環(huán)境。</h3><h3> 戰(zhàn)友們,不知我說的是否準確??</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南輝和澤山在二航校學習</p></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南輝,70年兵,北京,三中隊無線電。小付有文藝天才,是部隊師、團宣傳隊的骨干,經常登臺演出??????????</font></p> <p> 東飛,68年兵,青島,四中隊無線電。當年的好戰(zhàn)友、鐵哥們,1975年復員到青島市公安局宣傳處,還常有聯(lián)系。這是他80年代在電影《瘋狂的代價》中客串一名公安干警的劇照。熟悉他的戰(zhàn)友,看看他是否還是原來的模樣,一副玩世不恭的架式??。但自1993年失聯(lián),至今杳無音信,思念昔日的戰(zhàn)友……</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中隊12號機組的戰(zhàn)友</p></font></h3> <h3> 我們地勤大隊的老政委:徐文通,56年兵,山東平度。曾任海航16團空勤大隊政委,某潛艇支隊某潛艇政委,海航25團地勤大隊政委。<br></h3><h3> 徐政委隨我們從東北土城子到海南陵水,是個和藹可親的好政委,與我們地勤兵相處很好。有戰(zhàn)友曾戲說徐政委一頓能吃十幾個包子,幾十個雞蛋????。政委究竟有多大飯量,沒有考證過????</h3> <h3> 我們地勤大隊的老政委:徐文通,56年兵,山東平度。曾任海航16團空勤大隊政委,某潛艇支隊某潛艇政委,海航25團地勤大隊政委。</h3><h3> 徐政委隨我們從東北土城子到海南陵水,是個和藹可親的好政委,與我們地勤兵相處很好。有戰(zhàn)友曾戲說徐政委一頓能吃十幾個包子,幾十個雞蛋????。政委究竟有多大飯量,沒有考證過????</h3><h3> 上圖是,熊家富等戰(zhàn)友2018年7月27日看望老政委的合影。</h3><h3> 后排右:熊家富,70年兵,安徽,原殲偵六照相師;中:李進江,73年兵,山東;左:徐俊偉,73年兵,山東。</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中隊指導員</p><p> 馬志寬,55年兵,北京,回民,我的第一任指導員。各類肉食通吃,從不忌口的回民兄弟??,會打快板,我到二中隊時間不長,他就調到團機關當干事了;</p><p> 李登文,55年兵,山東,我的第二任指導員。后改回原專業(yè),任無線電副大隊長;</p><p> 陸德康,61年兵,上海,原一中隊機械。25團第七任政委,我的第三任指導員,他16歲入伍當飛行學員,后來改行當機械師,再后來又改做政工干部。當過大隊(營)、團、師政委,擔任過團、師、艦航和海航四級政治機關的主任。是一位乒乓球打的非常棒,能和連隊普通戰(zhàn)士打成一片的“指導員”??</p><p> 朱長福,63年兵,江蘇,二中隊機械。25團第八任政委,我76年離開二中隊前的最后一任指導員,與戰(zhàn)士們關系融洽,是領導,更像是兄長。</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分隊長</p><p> 王惠義,59年兵,江蘇蘇州,二中隊機械。我下連隊后的第一任分隊長;</p><p> 孫建設,65年兵,江蘇,二中隊機械。我的第任二分隊長;</p><p> 陳榮瑞,59年兵,廣東,二中隊機械。我的第三任分隊長,可惜沒有他的照片。只記得找了個老伴是山東人,生了個兒子??叫“陳東東”,讓他記住“廣東”和“山東”??</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四個中隊的同年兵(1970)</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一中隊:占和,北京,機械</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二中隊:金良,北京,無線電</h3><h3> 三中隊:建軍,濟南,機械<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四中隊:朝貴,北京,無線電</span></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軍械部門的戰(zhàn)友兄弟</p><p> 漢初,71年兵,湖北浠水,二中隊軍械。為人正直、豪爽,年齡不大但大家都叫他“老裴大哥”??;</p><p> 思京,73年兵,山東榮城,二中隊軍械。個子較矮(不知現(xiàn)在長高沒有??),一雙聰明的大眼睛?? 透著靈氣;</p><p> 陳嵐,73年兵,山東淄博,二中隊軍械。個子不高,但籃球?? 打的非常好,我們經常在球場上切磋球藝。</p><p> 洪俊,71年兵,上海,二中隊軍械。</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中隊張繼太和戰(zhàn)友在擦拭炮彈</p></font></h3> <h3> 建華,70年兵,北京,二中隊儀表。</h3> <h3> 冬青,73年兵,山東淄博,一中隊無線電。</h3><h3> 八十年代初,我已調回青島。有一天走在海療附近,忽然聽見有人叫我的名字,扭頭一看,是冬青。那時他是團里的體育參謀,陪空勤到青島療養(yǎng),正在和飛行員在球場打球。分別幾年的戰(zhàn)友又見面了??</h3><h3> 別人的飛機照,都是照機身正面。你看看冬青,一張站在座艙外,另一張站在機尾后。說的難聽一點,就是站在“機”屁股后面,外行根本看不出這是在哪照的。不過這就是另類,這就是特色,這就是別具一格與眾不同……??????????????</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那個年代,經常有軍隊和地方的專業(yè)文工團來基層部隊慰問演出。有時就直接到機窩,在飛機旁為戰(zhàn)士們演唱。</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我愛北京天安門 ????</p></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010101">左起:金良,榮明,小寧和改伢</font></p> <h3> 洪翔,69年兵,江蘇鎮(zhèn)江,三中隊無線電。雖然不在一個中隊,但是同一專業(yè)的,經常會有些業(yè)務上的交流。他好像很早就擔任了三中隊無線電副中隊長,后來又成為無線電副大隊長,是德才兼?zhèn)涞哪贻p干部,那時這些崗位上都是一些資歷很老的機務干部。</h3><h3> 張惠玲(左側著白色軍裝者),70年大學生兵,三中隊機械,后來任北航政委退休回京。</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2年與北京戰(zhàn)友相聚青島嶗山</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我1976年離開海南,37年后(2013年)與金良等北京戰(zhàn)友重返海南軍營,受到海濱等老戰(zhàn)友的熱情款待,海濱全程陪同我們走了海南的陵水、三亞、樂東和加萊四個機場,故地重游,回憶當年。這是在陵水海航九師師部大樓前的合影,再次謝謝海濱!</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海南陵水的椰樹下</p></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010101">穿上?;晟溃佼斠换乇??</font></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直升機下再合個影??</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7年與北京戰(zhàn)友在青島奧帆基地</p></font></h3> <h3> 1970年入伍的安徽籍老兵,40年后的合影。因為我父母祖籍都是安徽,他們才是我的真正老鄉(xiāng),而我又和他們同年入伍,在部隊都非常熟悉,分別40多年了,非常想念他們。</h3> <h3> 海航十二師(現(xiàn)九師)第一任師長李景(后任海航司令員、海軍副司令員,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陸軍上將)和政委劉應榮(后任南航副政委),與22團(現(xiàn)25團)飛行員在一中隊01號飛機前。</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景師長和第八任團長楊建新</p> <h3> 25團(原22團)曾經走出十余位共和國將軍,這五位是我較熟悉的。</h3><h3> 康富泉,海軍南海艦隊政委,海軍中將(原22團政治處主任);</h3><div> 楊漢黃,海軍北海艦隊副參謀長,海軍少將(原22團第二任團長)</div><h3> 陸德康,海軍東海艦隊副政委,海軍少將(原22團地勤二中隊副指導員);</h3><h3> 張志成,海軍北海艦隊航空兵司令員,海軍少將(原22團空勤三大隊中隊長);</h3><h3> 陳立泉,海軍航空兵副參謀長,海軍少將(原22團空勤一大隊大隊長)。</h3><h3> 括號里是我1970年在22團剛當兵時,他們的職務。</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 2018年8月,原二十五團戰(zhàn)友在山東煙臺舉辦聯(lián)誼會,本人因在國外,不能前往相聚。十分想念昔日戰(zhàn)友,特制作這篇美篇相冊,獻給親愛的戰(zhàn)友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在二十五團60年的光輝歷程中,有數(shù)千戰(zhàn)友為部隊的建設做出了無私的奉獻,有十幾位空勤戰(zhàn)友獻出了自己年輕寶貴的生命。相冊中對各位戰(zhàn)友的文字描述,只是憑自己當時的個人印象,如有不妥請多包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本相冊不能一一展現(xiàn)全部戰(zhàn)友的身影,只是記錄我七十年代在二十五團所熟悉的部分戰(zhàn)友,敬請諒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2018-07-25於德國法蘭克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 ※ ※ ※ ※ ※ ※</p><p class="ql-block"> 同年兵戰(zhàn)友李占和的留言、點評,總結了我們從山東到東北再到海南的軍旅足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曾經當過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曾經參過戰(zhàn)</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曾經嘉過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曾經拉過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連紅高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煙臺小米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陵水三季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難吃又難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東北大雪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海南烈日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吃得苦中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方知今日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的好戰(zhàn)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的英雄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明天過八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戰(zhàn)友又見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端起杯中酒</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醉咱不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span style="color:rgb(1, 1, 1);">李占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2022.07.31於北京</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向海航25團新老戰(zhàn)友們致敬!</b></fon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