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告別老校址 相聚女一中</h3> <h3>北京市第一女子中學創(chuàng)建于1913年,是名副其實的百年老校。在解放婦女思潮影響下,京師學務局創(chuàng)辦了公立第一女子中學,1931年改名北京市立第一女子中學,1952年正式更名為北京市第一女子中學。</h3> <h3>為順應社會的發(fā)展,1968年以后開始了男女生兼收的辦學模式,女一中結束了55年只招收女生的歷史。1972年改名一六一中學?,F在的校名是1986年陳云為其題寫。2004年將原六中.二十八中合并的長安中學一同并入一六一中學。</h3> <h3>女子合為一體就是好字,女一中也的確是北京著名的幾所女校中的佼佼者。1956年北京市教育局確定其為市重點中學,一直延續(xù)至今。</h3> <h3>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石蘋梅女士,曾任教女一中。</h3> <h3>女一中也曾有光榮的紅色歷史。當年的女學生積極參加五四運動和一二九運動,為表達抗日救亡的決心,學校曾組織南下請愿團。</h3> <h3>教學主樓</h3> <h3>三校合并后的校園,圖書館,教室,操場及美麗的校園環(huán)境。</h3> <h3>古色古香的宮廷院落,樓臺亭閣都即將被拆除,另為它用。上面決策,不可違背,我們只有一聲嘆息。</h3> <h3>原來初三五的教室早就夷為平地改為操場。我們班的教室曾經依中南海的圍墻而建,高大的灰墻后面就是中南海。</h3> <h3>中南海東側西華門旁,幾代人魂牽夢繞的母校即將騰退遷出,怎不令我們流連忘返百感交集!?</h3> <h3>原六中校門</h3> <h3>六中第一任校長蔡元培先生</h3> <h3>參加今天聚會的同學有</h3><h3>楊均亭</h3> <h3>周捷</h3> <h3>胡秀蘭</h3> <h3>張立君</h3> <h3>周瑗</h3> <h3>馮淑敏</h3> <h3>陳奇</h3> <h3>陸符聰</h3> <h3>吳尚群</h3> <h3>劉玉英</h3> <h3>袁啟懷</h3> <h3>董惠蘭</h3> <h3>王曉明</h3> <h3>劉玉敏</h3> <h3>田志綿</h3> <h3>馬桂芳</h3> <h3>張慧平</h3> <h3>喬惠先</h3> <h3>劉燦燦</h3> <h3>王琦</h3> <h3>韓汝宜</h3> <h3>胡加蓉</h3> <h3>祁康慧</h3> <h3>胡曉薔</h3> <h3>吳貴蕓</h3> <h3>王薇</h3> <h3>1966屆初三五班共有同學48人,其中三人已去世,幾人現在海外,今天參加聚會20余人。已達到在京同學的50%。</h3> <h3>n 天或n個月后,一百多年歷史的女一中將消失在北長街,據說要劃歸中南海,唏噓無奈。天安門邊上的原女一中,六中和二十八中及原西城二中心小學都將不復存在,生活在這里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居民也要拆遷騰退。</h3> <h3>周瑗五十年感言:</h3><h3>初相識面若桃花,</h3><h3>再相聚滿頭銀發(fā)。</h3><div>畢業(yè)五十載,</div><div>握手話當年,</div><div>歡歌笑語樂融融,</div><h3>恰似又還童。</h3> <h3>我們的青春不在,我們的笑容依在,我們的歡樂依在,我們的真情依在,我們的友誼依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