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 花 三 月 拍 揚 州
圖/文 廖 彩 新
人間最美三月天。
正是江南草長鶯飛之時,我雖不是當(dāng)年的李白,沒有孟浩然之故友,沒有故人西辭,也沒有相別在黃鶴樓;沒有古櫓槳聲的烏蓬船,我們驅(qū)車近二千公里來到了揚州。
印象中的揚州,應(yīng)該是那楊柳依垂,小橋流水亭臺樓閣相輝映的。 對揚州的印象,最早起源于歷史課本里的內(nèi)容。李太白詩云: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歷史上的揚州數(shù)度繁華。當(dāng)年大禹治水后,揚州就因“州界多水,水揚波”而得名,為古九州之一?!敖粗g,廣陵大鎮(zhèn),富甲天下”,“腰纏十萬貫,騎鶴下?lián)P州”,皆是彼時揚州叱咤歷史風(fēng)云的經(jīng)典名句。連馬可波羅在他的游記里也曾傾訴他對這座古城的癡迷,說他自己仿佛踱進了天上人間。而后來乾隆帝六下江南六游揚州更是讓揚州在近代文化里璀璨明麗。 城在園中,園在城里。走進揚州,落眼的是滿滿的綠波,流水。橋是揚州的特色,唐朝的杜牧曾在揚州廝混。“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惫艜r文人潑墨揮灑的佳作卻原來交付給青樓女子的深情了。當(dāng)年的小杜離開揚州,在北方夜里思念起揚州時,他留下了千古佳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月色,簫聲,佳人,小橋,這是杜牧的揚州了,也是我們夢里的江南。 沒有來揚州之前,二十四橋一直透著神秘的氣息。那是一種文化底蘊的召喚,因為曾迷戀古典詩詞,所以這個名字在很早的時候駐扎在我的感覺里。只是有些感覺與現(xiàn)實之間差距甚大,原來這二十四橋很小,很簡單的。隔岸望去,凌波架空,思緒在風(fēng)中飛揚。二十四橋為單孔拱橋,漢白玉欄桿。沿階拾級而下,橋旁有吹簫亭?!岸臉蛉栽冢ㄐ氖?,冷月無聲。”再也沒有二十四位佳人于明月之夜在紅藥橋上吹簫了,吹簫亭是寂寞的,它蘊涵了古人千年的嘆詠?!岸爬煽≠p,算而今,重到須驚??v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花開花落,景色依舊否?
五亭橋居瘦西湖之中,因狀似蓮花,又名蓮花橋,建于1757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有中國最有古建筑藝術(shù)價值的橋的美譽,是揚州城徽的標志。橋上五亭仿若北京北海五龍亭,中間一亭突出,周圍四亭參照輝映,有十五個橋洞。中秋之夜,每個橋孔都輝映著一個月亮的倒影,天上人間,共十六個月亮,景觀極其美麗。有詩云:天下月色,二分在揚州。 五亭橋的南面是有名的白塔,巍峨矗立,景色隨角度重疊,有趣的是。人走塔走,路轉(zhuǎn)塔轉(zhuǎn)。春日的陽光輝映著潔白的塔身,人立塔下,多少時光悠悠而過。心情無比寧靜,時光也許蒼涼,記憶卻又美又暖。懷著圣潔的心情,我靜靜地在塔下瞻仰它。白塔就這么執(zhí)拗的留在記憶里了,很美,很溫馨。 揚州是一廂柔柔的情懷,是詩詞歌賦的裊裊余音,是歷史深處五彩的記憶,是一個說不盡的美麗的夢。兩岸猿啼,一聲鶴唳,乘一葉小舟,在細雨迷蒙中看幽藍夜色,在絲竹清揚中賞古色古香,仿似羽化歸去的仙人,洗盡鉛華。遠離了塵世的喧囂,拋卻了世俗的紛擾的,只余下一湖平靜的綠水,一份淡然無波的心境。
當(dāng)今現(xiàn)代城市的喧囂,壓力,讓人們產(chǎn)生短暫的厭倦和避世感,而這個世上沒有世外桃源,所以某些風(fēng)景幽雅的江南風(fēng)光恰好吻合了人們尋夢的心理。撐一支長篙,尋夢在三月的江南。揚州,給了我片刻的溫馨。 三月的揚州,滿城風(fēng)絮。柳絮漫天飛舞,鋪天蓋地,蔚為壯觀。行走在柔暖的風(fēng)中,捕捉那些不時從眼前飛過的柳絮,很多次都認為自己已經(jīng)捉住了,可是張開手心,掌中依然空空如也。難道這柳絮也和雪花一樣,落手即融?城里到處都栽滿楊柳,它們在自己的季節(jié)里晝夜不停的開花,竭盡全力吐絮,真讓人不可思議,它們?nèi)崛醯纳碥|居然能吐出如許之多的柳花?也許它們?yōu)橛舆@一年一度的盛開,準備用盡所有生命的能量,釋放所有生命的華彩,燃盡所有生命的激情,這是用生命擁抱屬于自己的春天啊!有時,人真的不如花,至少不如花這般恣意汪洋潑灑自己生命力。太多的壓抑,讓自己不能也不敢盡情釋放自己生命的熱力。 枝頭繁花似錦,綠意蔥蘢;空中飛絮蒙蒙,花雨繽紛;滿地狼藉殘紅,淺草如毯;流水載著無數(shù)落花飛絮緩緩歸去……
三月的揚州,桃紅柳綠,城區(qū)無處不飛花。三月的揚州,春深如許,已深到無可再深的極處。 作者簡介:
廖彩新(網(wǎng)名采新),男,江西龍南縣人。
中國攝影著作權(quán)協(xié)會會員,
中國民俗攝影協(xié)會會員,
江西省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
中國橡樹攝影網(wǎng)特評員,
江西贛州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
攝影作品,有百余幅在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組辦的攝影大賽和?大眾攝影?,?環(huán)球人文地理,??江西攝影?等全國,省市報刊發(fā)表和獲優(yōu)秀攝影作品獎。
文學(xué)作品,在?人民日報?,?江西日報?,?東方散文?等報刊雜志發(fā)表小說,散文,報告文學(xué),詩歌及紀實新聞等千余篇(首),其中百余篇獲全國和省市優(yōu)秀作品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