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font color="#167efb">原創(chuàng)作品,歡迎轉載,請勿商用。</font></b></h3> <h3><br></h3><div> 在祖國的大東北,有一個呼倫貝爾大草原,地處黑龍江省的西北,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東部,與俄羅斯隔河相望。這河,便是著名的額爾古納河。</div> <h3> 國境線,沿河而設,同一片藍天,同一片云彩,投射在地面,便是兩個國家。</h3> <h3> 額爾古納河對岸是俄羅斯。鏡頭里的這一段,河面不寬,河水極淺,可以行車,走著過河也就一兩分鐘。河對岸沒有村莊,這邊的村民可以過河放牧、種植。</h3><h3> 有意思的是,我們站在河這邊,眼看著河那邊電閃雷鳴,黑壓壓的傾盆大雨,靠的那么近,卻與我們毫無關系。</h3> <h3> 河邊放牧飲馬,是邊境牧民們的日常生活。</h3><h3> 這些馬兒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牠們不知道,抬頭所見竟是異國他鄉(xiāng),背后才是自己的祖國,那里有遼闊土地和大海。</h3> <h3>這里是室韋鎮(zhèn)的額爾古納河河段,騎馬輕松過河。</h3> <h3> 據(jù)傳說,上上個世紀,還是大清朝的時候,額爾古納河兩岸人煙稀少,大清國與俄羅斯兩國劃界,將額爾古納河劃作兩國的界河,其南岸便是屬于中國境內(nèi)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游牧于此的俄羅斯人沒有因為劃界而離開,恩和,就是當年定居于額爾古納河南岸的俄羅斯人聚集地。</h3> <div> 經(jīng)過一百多年的演變,恩和,已經(jīng)成為一個鄉(xiāng)鎮(zhèn)級的行政單位。這里,居住著俄羅斯族、蒙古族和漢族以及他們的后裔,是我國唯一的俄羅斯民族鄉(xiāng)。<br></div> <h3> 在呼倫貝爾大草原綿延起伏的大山深處,有一片平緩開闊的平原,那里散布著各式各樣的木制建筑,圓木的墻體,多變的造型,艷麗的屋頂,典型的民族色彩,猶如異國他鄉(xiāng),讓人驚嘆唏噓。在當?shù)兀藗儼阉凶觥澳究汤恪?,俄羅斯民族的建筑風格。<br></h3><h3> 這里,就是恩和鄉(xiāng)。</h3> 2017年6月17日,凌晨兩點多鐘,一行人來到恩和鄉(xiāng)北面的大山里,尋找著日出的最佳拍攝地。<h3> 在南方還是夜深人靜的時候,這里已是光照青天,薄霧茫茫。</h3> <h3><font color="#010101"> 站在高山之巔,一眼望去,叢山峻嶺盡現(xiàn)腳下。山間云霧飄蕩,峰巒起伏,一望無盡。</font></h3> <h3> 寂靜之中,天空的藍色尤顯深邃,一輪彎月特別醒目。</h3> <h3><font color="#010101"> 遠山近坡,或綠草白霜,或林木高低,無聲的世界孕育著啟明的故事。置身于此,何須兩袖清風,無欲、無求、無擾之清凈,才是最真!</font></h3> <h3> 凌晨三時許,東方光彩呈現(xiàn),遠山的背后,將有一輪紅日升起,新的一天從此開始。</h3> <h3> 這是從不同方向拍攝到的山間云海。</h3> <h3> 凌晨三點四十八分,日頭即將出現(xiàn)。</h3> <h3> 凌晨三點五十三分,日頭升空,漸漸現(xiàn)出全貌,深邃的天空被光輝和薄霧籠罩。</h3> <h3> 陽光普照,大地生輝。</h3> <h3><font color="#010101">換個方向,背對紅日,面朝南山,依舊是深沉、清靜,彎月高掛。蒼天之沉著,無與倫比。</font></h3> <h3> 四點三十分,恩和鄉(xiāng)街道上已經(jīng)大亮。遠方山頭上低矮的日光,透過鄉(xiāng)間飄蕩的薄霧,灑落一地,柔和中帶著強烈。</h3><h3> 山鄉(xiāng)依然沉浸在熟睡之中,能量積蓄已接近尾聲,一天的故事即將從睡夢中開啟。</h3> <h3> 輕渺的晨霧漸漸散去,空無一人的街道上,一座座木刻楞千姿百態(tài),如一件件工藝品,展示著當?shù)氐拿耧L和經(jīng)濟。</h3> <h3><font color="#010101"> 恩和,一個規(guī)模不大的山鄉(xiāng)。一條馬路橫貫東西,把兩邊小路串聯(lián)起來。木刻楞,就散布在這大街小巷之間。</font></h3> <h3> 波利娜莊園,我們的租住地。清晨五時許,人們還在熟睡之中,正是最佳的外景拍攝時機。</h3> <h3><font color="#010101"> 清晨的藍天,藍的深沉,一眼看不到底,卻干凈而清澈,叫人由衷贊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接待賓客的主建筑,是一座木質小樓。</font></h3> <h3> 小樓的門頭,是木雕拼接。仰頭望之,藍天之深沉,讓門頭更顯大氣穩(wěn)重,感受到了主人的內(nèi)心追求。</h3> <h3> 門頭的上方,一輪彎月,清澈明亮,如詩如幻。</h3> <h3> 室內(nèi)的地板、樓梯、扶欄、墻體,無一不是實木拼接。粗圓的樹干,被人們加工成一個個部件,拼裝之緊密,不亞于磚砌水泥鑄,讓住客有足夠的放心度。</h3> <h3> 小樓外墻的一角。承受著巨大重量的外墻,竟然是通過圓木之間的榫卯咬合構筑而成。想想城里鋼筋水泥的樓房還會倒塌,不禁對工匠們的技藝發(fā)自內(nèi)心的佩服。</h3> <h3> 俄家的狗狗,在睡夢中享受著清晨和煦的日光。</h3> <h3> 恩和鄉(xiāng)游客服務中心。清晨八時許,空曠的場地上,能容納無數(shù)的車輛,準備迎接八方來客。</h3> <h3> 在呼倫貝爾大草原,唯一不缺的是藍天。清晨八點鐘的恩和鄉(xiāng),天之藍,藍深深,那叫一個干凈,無私無欲,拋棄了一切。</h3> <h3> 旁邊的草坪樹林,一個純真的草原縮小版。</h3> <h3> 一座小小的塔樓,用不多的色彩和簡潔的造型,表達著當?shù)氐拿褡逄卣鳌?lt;/h3> <h3> 藍藍的天上白云飄。</h3> <h3> 傍晚七時許,我們來到北山,向著太陽西下的方向,等待著日落。</h3><h3> 一大片烏云,鋪天蓋地遮擋著日頭,讓你無法找見日落何處。但這逆光下的云彩,卻是又一番景象。</h3> <h3> 七點二十五分,太陽移到了山邊,趁著云的緩慢,露出了期盼的笑臉。雖然相距遙遠,卻也有著大場景的感覺。恩和,不一樣的日落大片。</h3> <h3> 七時四十分,隨著地球的自轉,太陽被山體完全遮擋,一天的陽光直射,離開了恩和鄉(xiāng)。但晚霞,依舊延續(xù)著日光的瑰麗。</h3> <h3> 21時20分,車少人稀,山鄉(xiāng)寂靜,街道上灑滿了霓虹燈的光輝,標志著這里不是一個普通的鄉(xiāng)村,是游人常來常往的地方。企盼著霓虹燈的光輝,能夠帶來更多的觀光客,讓世人了解這里。</h3> <h3> 回去吧!散了吧!找食吃吧!還在這兒干嘛!</h3><h3> 短暫的日落,令人興奮,卻也有遺憾。</h3><h3> 夜幕降臨,山深無人。追逐陽光的人不聽勸阻,向著日落方向,向著高山黒野,執(zhí)著而堅毅地前行,去追尋那遙遠的美麗。</h3> <h3> 額爾古納河,承載著歷史,串聯(lián)著兩岸的民生,給不同的民族演繹著自己的故事。</h3> <h3> 再見吧!額爾古納!再見了!恩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