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宛梆優(yōu)秀傳統(tǒng)劇目(打金枝)選段</h3><h3>公主的一段唱:等駙馬回宮拜宴席</h3><h3>演唱:蔡桂梅</h3> <h3>宛梆</h3><div>宛梆是一個河南省稀有的漢族地方戲曲劇種,它生長并流布在河南西南部的南陽及周邊廣大地區(qū)。早期人們稱它為唧唧梆、老梆子、南陽梆子等,因南陽古稱為"宛",故1956年南陽行署正式將其命名為"宛梆"。宛梆是明末清初陜西的東路秦腔(同州梆子)傳入南陽后,與南陽當?shù)氐拿窀栊≌{、民間說唱融合后,演變形成的一個戲曲劇種,它的興起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1998年,《三院禁約碑》參加河南省第七屆戲劇大賽獲金獎。宛梆漸趨衰落,至目前只剩下內鄉(xiāng)縣一家國有宛梆專業(yè)劇團還在艱難地傳承著這一古老的民族藝術火種,有必要及時加以搶救和維護。2006年5月20日,宛梆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div> <h3>梆(南陽梆子),是生長形成于河南省南陽市的古老漢族戲曲劇種之一。它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期人們稱它為"西調"、"南陽調"、"亂彈"、"老梆子",建國后更名為"宛梆"。 它是明末清初由陜西同州梆子傳入南陽市,結合南陽民歌小調,鄉(xiāng)音俚語,逐漸演變而成的一個戲曲劇種,它基本上保持著河南梆子的早期精華和原始音樂形態(tài),其唱腔優(yōu)美,風格獨特,迄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目前,僅存內鄉(xiāng)縣一個專業(yè)劇團,號稱"天下第一團"。</h3> <h3>花腔在宛梆唱腔藝術中獨具特色,幾乎各類板式中都有花腔,生、旦、凈、丑各個行當皆可用之。花腔接于本腔之后,是一種比二本腔還要高八度的假嗓無字行腔,它的使用為板式和感情的需要所決定,和本腔一樣,喜、怒、哀、樂各種感情均可表達。"慢板"中的[工字調]、[流水],[二八]中的[花揚腔]能使聽者悅目賞心,而各種哭腔則又使人牽魂掛腸。宛梆唱腔調高為1=bB,男女演員同腔同調。花臉的唱腔蒼勁雄健,別具一格。宛梆的板類大體分為四大部分:即慢板類、流水板類、二八板類、散板類。[慢板]為一板眼(4/4節(jié)拍),起于中眼,落于板上,變格部分主要有頭腔、二腔、三腔、工字調和不帶花腔的老二腔、寒腔等。[流水板]為一板一眼(2/4拍),旋律輕快流暢,節(jié)奏明朗,適于敘事、抒情。[緊流水]和[緊流水垛]有板無眼(1/4)拍。[二八板]也為一板一眼(2/4拍節(jié))。[緊二八]和[緊二八垛]的速度較快,均為有板無眼的1/4拍,也可類似自由體的緊打慢唱。 各種[二八板]統(tǒng)統(tǒng)突出了豐富的鑼鼓打擊樂,使它更具有激越情調和火爆味兒。散板類無板無眼,包括[哭滾白]、[大起板]、[導板]、[軟導板]、[圓簧]、[尖板]等,這些散板形式中,除[尖板]外,均可使用花腔。此外,宛梆吸收民歌小調如[一串鈴]、[裰羅調]等也都在特定情景下具有豐富的表現(xiàn)力。</h3> <h3>宛梆《打金枝》頭戴著梅翠鳳展翅曲譜!</h3> <h3>點擊下面鏈接可以下載本段伴奏。</h3> <h3>鏈接:https://pan.baidu.com/s/1FF2So52mzEBR2tkYDJJE5w 密碼:284s<br></h3> <h3>策劃/武新建</h3><h3>編輯/樂來樂好</h3><h3>宛梆演出熱線13503907698</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