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陽城游(中):“上莊”還有啥?

劉稚南

<h3>  (接上篇《“天官”是個啥?》)</h3><h3>  告別天官府,我們隨導(dǎo)游拾級而上,信步登上上莊村南的香爐山。</h3> <h3>  這兒叫爐峰院。據(jù)介紹它是因建在香爐峰上而得名,始建年代已不可考。</h3> <h3>  明代大思想家李贄落難后,曾寄居村內(nèi)舉人王洽家。為排遣苦悶,主人曾陪他來此一游。</h3><div> 這斑駁的石階與柱礎(chǔ),仿佛在向我們述說當(dāng)年百泉居士(李贄的別號)的不幸與冤屈。</div> <h3>  這是座三教合一的“圣地”,數(shù)百年來儒釋道在此合處一院,相安無事。當(dāng)?shù)厝苏娼新斆?,因它既不能叫寺,也不能叫廟,還不能叫觀,故稱其為“院”,非常之妙。</h3><h3> 它包括高媒祠、三教堂、關(guān)帝廟、馬房院四部分。</h3><h3> 想想也挺好玩的,數(shù)百年來孔老夫子、李老夫子、關(guān)老爺子、釋迦牟尼同居一院,各有各的領(lǐng)地,各有各的子民,各說各的段子,各唱各的調(diào)子……再加上這戲臺不時上演的晉劇、亂彈、上黨梆子,好不熱鬧。土地爺估計也會覺著鬧得慌,好在他早就見怪不怪,習(xí)以為常。<br></h3><div> 這里,曾經(jīng)還是上莊村社所在地,也是周遭文人雅士活動之所,屬于古代的社區(qū)文化活動中心。明清兩代“南庵曉鐘”、“爐峰夕照”均為山莊八景之一。</div> <h3>  磚雕:五蝠捧壽</h3> <h3>  分立于東西兩側(cè)的文昌閣、觀音閣,以及后面山上頗為稀罕的幾棵白皮松。</h3> <h3>  據(jù)碑文記載,爐峰院曾于明正德、萬歷,清順治、康熙、乾隆、道光年間進(jìn)行過大規(guī)模修理與擴(kuò)建。</h3><div> 我們現(xiàn)在所見著的分別是:鋪滿明黃色琉璃瓦的古戲臺;至今保存完好的關(guān)帝廟荊秧木大梁(荊秧木,因與“金梁玉柱”諧音,所以在高等級殿宇中會用罕見的荊秧木作大梁)為稀世珍品;青磚過道;以及最令人稱奇的鑄鐵排水系統(tǒng)(鐵圪道)。據(jù)說打從寺院建成起,它就忠實地履行著自己的指責(zé),從來沒有維修過,更沒有更換過。</div><div> 至此, “爐峰三寶”除“賢碑”外(不知藏在哪圪邋),其余二寶已展現(xiàn)在各位眼前(白松、鐵圪道)。</div> <h3>  走出爐峰院,我們來到了這里。門楣上的橫幅告訴我們這里是省級非遺“中莊秧歌”的保護(hù)傳承基地。</h3><div> 而吸引我眼球的則是大門內(nèi)的兩張圖片。它好像是學(xué)子們在研習(xí)毛筆字。</div> <h3>  這座宅院叫:沿街院,又叫別駕院,因沿水街而建得名。是王國光次子,萬歷壬午科舉人、欽授別駕王兆河的府第,也是清代名相陳廷敬岳丈王祚啟居住及行醫(yī)之所。</h3><h3><br></h3><h3>(注:所謂別駕為官名,全稱別駕從事史。原為州刺史的佐官,因其地位較高,出巡時不與刺史同車,別乘一車,故名。后世以別駕為通判的習(xí)稱。)</h3><h3><br></h3><div> 整座院落為陽城地區(qū)獨有的“四大八小五天井”式院落。據(jù)我理解,所謂“四大八小五天井”,是指該院子由四間正房,配八間廂房,倒座四坊合圍而成,在四角兩坊相交處形成四個“漏角天井”,其中一個作為入口,一個安排廚房,加上中間圍合的大院落,一共是五個天井。真不知對也不對,懇請有識之士予以指點。</div> <h3>  現(xiàn)如今,這近四百年的大院里,留守“大軍”就僅剩眼前這兩位年逾古稀的老夫妻了。</h3><div> 老漢叫曹繼信,現(xiàn)年70有8,至今背不駝,眼不花。這是位既愛書法,又擅秧歌的活躍人士。正是在他的堅守下,村內(nèi)的一幫娃娃拿起了毛筆,傳承下書法這一中華瑰寶。</div> <h3>  通過閑聊,我們了解到,70多年前,老曹就出生在這院子里,他們家的老輩早年從王家買下這處房產(chǎn)后一直住在此?,F(xiàn)如今,王家后人去向不明,他的兒孫也都搬到了城里。只剩下老夫婦倆因啥不得這老宅,丟不下鄉(xiāng)情堅守著這塊陣地,成為名副其實的“看家護(hù)院”者。</h3><h3> 他平時好臨池?fù)]毫,寒暑假時則教孩子們臨帖練字。同時,他還是當(dāng)?shù)爻隽嗣难砀柰?,每逢喜慶佳節(jié)都會尋一幫同好,扭扭大秧歌。</h3> <h3>  現(xiàn)如今,老兩口年事漸高,留在這冬暖夏涼的老宅里,伴著這滿墻的條幅、習(xí)作、圖片,以及滿滿的回憶和無限的憧憬共度余生。我本想買幅作品帶回去留作紀(jì)念,但固執(zhí)的老人說:不賣!</h3><h3> 沒法子,我們又不忍“奪人所愛”,只得怏怏離去。</h3> <h3>  高聳的臺階喻示我們,這又是一處“豪宅”。斑駁的牌匾依稀可見“司農(nóng)第”三個大字。</h3><h3> 果不其然,這位于莊河北岸、建于嘉靖隆慶時期、磚木結(jié)構(gòu)的宅院是王國光任戶部侍郎(副部長)總督倉場時建造的府第,分東西兩部分。院內(nèi)“三槐世澤”匾額是研究上莊王姓傳承淵源的珍貴史料。</h3> <h3>  一對石獅,憨態(tài)可掬。</h3><h3> 這里叫司徒第,是王國光堂弟,嘉靖丙午科舉人,戶部陜西清吏司郎中王道的府第?,F(xiàn)存過廳、東西廂房、月臺、倒座等,均保護(hù)完好??上У氖呛笳鍖硬寤怯谠缒瓯徊?。</h3> <h3>  院內(nèi)保存至今的明代古臘梅依然枝繁葉茂。每當(dāng)冬季,滿樹黃花爭奇斗艷,屋內(nèi)院外清香撲鼻。</h3> <h3>  望月樓</h3><h3>  該院位于莊河北岸,是王淑陵之孫,官至正六品江西南安府經(jīng)歷司的王元禎于明代天啟三年九月(1623年)建造的府第。后院五開間的三層閣樓是難得的賞月之所,其一進(jìn)兩院的建筑格局至今保存完好。</h3> <h3>  上莊古村是一個集元、明、清、民國四個時期古建筑群落的村莊。現(xiàn)仍保存基本完好的官宅、民居有四十余處,涵蓋了居住、宗教、祭祀、文化、商業(yè)等建筑類型。從上圖這密密麻麻的標(biāo)注中我們不難看出,這里還有好些庭院、屋宇我們沒有走到,如上圪坨院、王氏祠堂、亞元府、進(jìn)士第、大參第、參政府、武舉第等。留下點遺憾我們下回再來補(bǔ)課。</h3><h3> (未完待續(xù))</h3><h3><br></h3><h3><br></h3><h3><br></h3><h3> 劉稚南</h3><h3> 2018年6月22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