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與“青山公園”一墻之隔的楠姆廟、絲茅墩這一帶,我相信武漢人鮮有知曉,尤其是半個世紀(jì)前。7O年代第一夏,我們200多名“老三屆”,(14中從初一到高三,悉數(shù)覆蓋)被以“物資局”的名義招工,懷著去“八大公司”上班的憧憬,從天門來到這里,下車伊始,我們面面相覷,方知是原建材局轄下的“磚瓦灰砂石”生產(chǎn)廠。這一片刻就陡然懂得了“驚愕”的真正含義,我們的人生,也在這里轉(zhuǎn)了個彎。</h3><h3> 灰塵彌漫、噪聲嘶鳴,我們在這里迎來了人生又一“春”。五年、八年、十年、二十年、四十年、一輩子……,有同學(xué)留下了生命,有同學(xué)獻了青春又獻子孫,除了退休、就是下崗。哪有什么豪情滿懷風(fēng)華正茂,每天都是汗流浹背櫛風(fēng)沐雨……吃飯都是狼吞虎咽,睡覺多是惡夢連連。好多年過去了,依然如此;好多年又來了,青山公園,還是每年都去!這是為什么?不想置評,只想感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h3><h3> 誰說青春無悔,誰說吃苦是福。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biāo)準(zhǔn),你來試試!</h3><h3> 過去的揮一揮手,老了,當(dāng)然少不了回憶,但重要的是及時更新自己的人生。什么是原創(chuàng),那就是只寫自己的經(jīng)歷, 謹以拙作,送呈“物資局三廠”的各位及所有“老三屆”的學(xué)友們——</h3> <h3>武漢青山公園位于青山區(qū)紅鋼城,于1959年開始建設(shè),1962年建成對外開放。 占地33萬㎡,是武漢市最大的區(qū)屬公園。公園有梅花山、櫻花山、桂花山、杜鵑園,已成了一座四季花開不斷的“百花園”。雖然地處武漢市的重工業(yè)區(qū),但綠化卻非常好,公園里花繁葉茂、綠意盎然、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很漂亮,久別重游的我,仿如徜徉在花海里,愜意、輕松,沉醉于這片熱土……</h3><h3><br></h3> <h3> 每次回漢,我都會專程去青山公園逛逛,這就應(yīng)了那句話:想去一個地方,往往是因為一個故事、一段經(jīng)歷……1970年仲夏,數(shù)百名武漢“老三屆”被冠以“物資局”的名義招工,到了才知是與青山公園一墻之隔的武漢水泥廠、矽酸鹽制品廠(煤灰磚廠)、煉灰廠。沒有最苦,只有更苦?;蚴敲懿煌革L(fēng)、或是滿天塵霧,冬天內(nèi)衣成痂、夏天衣扁濕透,一不留神就開始了力所難及的“打起赤膊大干”……</h3> <h3> 又一年,又一次,我站在這座假山面前,一個“源”字,回味那并不美好的過去,無形中總被一個枷鎖所束縛,人與人之間缺乏真誠的交流,我們在這里辛勞著、掙扎著卻鮮有夢幻過、暢想過,哪有什么浪漫青春,哪有什么詩意世界?人生兩苦,物質(zhì)匱乏,精神空虛,我們都沒有挪下。真的是吃了很多苦而且是全方位的,這其實是不值得的,誤導(dǎo)了信念虧損了身體,也就留下了病痛與郁悶。這段辛酸年華難忘更是難解……</h3> <h3> 如果有人問俺,武漢市哪個公園去得最多?當(dāng)然是青山公園!而且是正值青春燥動期,還多在夜深人靜時;但并非卿卿我我,且只為抄條近道:坐16路末班公交來上夜班,已趕不上23路,只有借道公園一路小跑。好在當(dāng)年手里緊揑的只有一張月票,也不怕被賊惦記著。記得當(dāng)年有位細妹,在走近廠區(qū)時被人從背后堵上嘴巴,嚇得大驚小呼,搞得好長一段時間,沒人再抄近路!?</h3> <h3>“黃山歸來不看岳,五岳歸來不看山”,那只是文人的戲謔之言,對于一個將青春都埋葬在這個地方的漢子,縱然走過千山萬水,也不會忘記“青山”……盡管樹那邊曾經(jīng)的廠區(qū)已經(jīng)不在,我還是在這里朝前方望去,向一起進廠的八十名“老三屆”中十幾位英年早逝的兄弟姐妹祈禱,并深深的鞠上一躬。</h3> <h3> 路,就在腳下。走不走,不是路說了算,而是自己說了算……今天,我默默的站在這里,路是新的,人是舊的,走,還是不走,都已不很重要。從青蔥到白發(fā),走過了那么多的風(fēng)霜雨雪、酸甜苦辣,我們都還健康的活著,自由自在的過日子,這就是硬道理,比什么都重要!</h3> <h3>戊戌端午,天氣很是悶熱,俺站在這個熟悉的地方,望著眼前這條陌生的路,多少往事、多少曾經(jīng)……,齊齊湧上心頭。某年仲夏的一天,廠里為職工從天興洲拖回一車瓜,因近下喬又是雨后,瓜便大小不一且多數(shù)粘有泥巴,有人不免發(fā)了幾句牢騷,快言快語的w姓師傅隨口接上“哪里沒有意見,有人還對xxx有意見呢”。誰知不到一根煙功夫,便通知全廠職工開會,待我們坐定后,會議主持人便大叫“把現(xiàn)行反革命分子w…押上來”,緊接著與w同一班組的一位積極分子帶領(lǐng)荷槍(不知是否實彈)民兵將w五花大綁押出會場,我們傾刻便呆若木雞,半晌說不出話來。當(dāng)然告密者是誰,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了,但這件事對w和他的家人,傷害卻真的是很大。她的妻子后來曾與我同事,談起這一幕都渾身發(fā)抖。但我卻覺得,那位告密者從那一刻起就遠離了良知,告別了“人之初,性本善”……。</h3><h3> 漢字里最殘忍的一個字,便是“忘”!這個字,可以讓你心亡,從此楊柳之岸、曉風(fēng)之月,只是一座存留于記憶深處的墳……</h3><h3>現(xiàn)在說出來覺得是夢囈,但過來人都會相信。這些過往,可以放下,不可以忘記!</h3> <h3> 每次來到這里,都在尋訪當(dāng)年的“閱覽室”,卻總是未能找到,更想見到那位管理閱覽室的阿姨,面謝對我的關(guān)照。在那充斥“讀書無用論”也無書可看的日子,只要逢上中班,我都會來此報到,阿姨都是笑臉相迎,每每此刻,就會覺得人間還是有關(guān)愛,生活一定會美好。因為這里除了“兩報一刊”,還有“人民畫報”、“解放軍文藝”、“學(xué)習(xí)與批判”……,遇到不認識的字還有幾本工具書可查。就連楊榮國的批孔論著,華羅庚的優(yōu)選法介紹,都是在這里讀到。</h3><h3> 我在這里想向阿姨道歉,由于我們這一代人都能理解的原因,一身那怎么也洗不干凈的工作服又是灰頭土臉的我,每天都是洋進洋出,連句“謝謝”都沒有說過。追本溯源,不是缺乏教養(yǎng),不是不懂禮貌。我的同行工友們都會心知肚明,還是不說穿為好!</h3> <h3> 眼睛干凈,才能看見美麗的風(fēng)景;心靈干凈,才能品味最好的曾經(jīng)!在困苦年代,我們守住了善良和文明這底線,隨著歲月的前行,由于平臺的改變,我們的隊列中陸續(xù)走出了學(xué)者、教授、名醫(yī)、企業(yè)家、合伙人、“父母官”……,然而還是有一眾同學(xué)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依舊留在這里遵紀(jì)守法勤扒苦干直至下崗、退休。不敢恭維他們是生活的強者,但其窮盡一生的辛勞付出,套句時髦話就是“滿滿的正能量”。勤勞致富有些虛幻,但確是平安踏實的忠實伙伴,余生不用擔(dān)心所謂“平安落地”,從未做個虧心事,敲門當(dāng)然心不慌。就象這小橋流水老樹新樓,充滿安逸,一片祥和一片溫馨……</h3> <h3> 人生最痛苦的不是沒有實現(xiàn)愿望,而是眼看唾手可得時被人巧取豪奪。當(dāng)年上個常白班都是奢望,更莫說脫產(chǎn)、換個技木崗……。還有那準(zhǔn)備結(jié)婚的情侶被拆散,說句粗俗的話,這種道德情操的倫喪,導(dǎo)致做出如此斷子絕孫的事!未婚先孕被當(dāng)作流氓,逼得妙齡少女從磚垛往下跳……現(xiàn)在想起真的是把法律當(dāng)紙樣,這般人雖然沒有懺悔,但時代洪流已將他們滌蕩。這里要寬慰受到磨難的兄弟姐妹,不要太糾結(jié)于過去,當(dāng)你經(jīng)歷過一些事情的時候,就會覺得,眼前的風(fēng)景已經(jīng)和以前不同,撫今追昔,就是喝白開水的感覺也不會一樣。</h3> <p> 勸你喝酒的人,不一定是真朋友!但人生好比夢一場,一半清醒一半醉……有時候眾人皆醉俺獨醒,就會焦慮得多,也煎熬得多。所以“關(guān)你屁事”應(yīng)付世事而皆準(zhǔn),有時真的是需要糊涂。</p> <p> 每次回到青山,自然少不了三五好友相約小坐,大家都知道粉蒸肉是我的最愛,也是緣于一段放事。</p><p> 因為粉蒸肉,我就會想到72年仲夏,一位學(xué)兄來廠探訪,我剛好手頭有張“粉蒸肉券”(食堂特供菜,只有窯工才有。)是一位老師傅看我這piepie身材,每天要掄18磅甩錘的干活而轉(zhuǎn)送給我。于是連忙買來做了個順?biāo)饲?,寒暄幾句就趕緊回車間上班后,順口說了一句“每天要有碗粉蒸肉吃,那幾幸福呵”。哪知臨下班時通知開會,還要等中班工友來后一起開,這么重要,估計又是傳達“最新指示”。哪知書記鐵青著臉走了進來宣布開會,緊接著那位身材壯碩平時喜歡秀肌肉,且偏又故作天真的女漢子馬上站起身來,義正辭嚴(yán)的指著我說“有粉蒸肉吃就是幸?!笔亲非筚Y產(chǎn)階級的腐朽生活,沒有看到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吃不飽穿不暖……云云,滿滿的正能量。面對如此鏗鏘豪言,哪里還敢翻嗆。面對人性已淪為趨炎附勢的犧牲品,只有擺出付“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式埋首不語……,書記當(dāng)場宣布“以后粉蒸肉劵不得轉(zhuǎn)讓”的規(guī)定后拂袖而去。一碗蒸肉、一句戲言、一記悶棍,一聲嘆息。我給大家?guī)砹梭@悚,還連累了師傅,然而工友們并未指責(zé)我,多是戲謔而善良笑了笑后各自散去。我呆呆的望著他們的背影,久久沒有離去,我在謝謝他們不動聲色的同情。同時也在想,我和她都是知青,每天都累得象死狗子,怎么沒有一點惻隱之心?一言以蔽之,是因為良心壞了,那一瞬間,突然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更忘記了希望。</p><p> 我與粉蒸肉的這場艷遇也算是特定歷史時代的小小插曲,我認清了自己,不在乎對方的貶損。卻因為難忘,所以喜歡!</p><p> 十年后,又是仲夏,我們都先后都離開了工廠,我正巧去了她所在的那個城市出差,有天恰好路過其所在單位,寬容別人、謙卑自己,無法也無必要講她的狂熱造成我的寒冷,我還是決定去看看她。我們四目相對時她先是一楞,到底是久經(jīng)考驗,面不改色心不跳,馬上向同事們介紹我是她“最好的朋友”,我當(dāng)然就湯下面,往事已經(jīng)如煙,何必小雞肚腸。盡管我們的思維模式不一,但仁愛寬容之心我一定要有。</p><p> 又是十年、二十年,這位書記和他的這位愛徒都已駕鶴西游,希望他們在天堂再莫也不可能耀武揚威、頤指氣使、落井下石,因為那里沒有階級斗爭。</p><p> 我的思想,始終無法達到“進步”這一境界,只能退而求之,何必事事爭個你死我活,人生一場,就是要學(xué)會放過自己。</p> <h3>十年不見,我們聊點什么。</h3><h3>還是談?wù)勎覀冊?jīng)的青春吧。</h3><h3>思想就像內(nèi)褲,別輕易露出來。</h3><h3>只有知根知底了,我們才開始討論深一點的話題。</h3><h3>現(xiàn)在我們就聊聊曾經(jīng),聊聊彼此熟悉的人。</h3><h3>忠實的老友,伸出你的手,</h3><h3>讓我們握手聚一堂,</h3><h3>再來痛飲一杯歡樂酒,</h3><h3>為了往昔的時光!</h3><h3>(羅伯特·彭斯《往昔時光》)</h3> <h3> 聽說這位老先生姓王名世貞,弇(音yan)山人氏,不知為何在這里日曬夜露……我們當(dāng)年上班多是露天作業(yè),“一不怕曬、二不怕雨、三不怕煤灰堵鼻孔”也就成了專業(yè)素養(yǎng),所以一直到現(xiàn)在都是雨衣絕對不穿,灰塵絕對不躲。但還是想啰嗦一句,難為老先生了,您站在這里,究竟是為什么?</h3> <h3> 眼前盈一片青綠,耳邊伴一首古曲,靜觀花開,共賞妙音——</h3><h3> 邂逅這位吹笛同齡人。一問方知是退休后才學(xué)的。哦,應(yīng)了那句黃陂話“五十歲學(xué)吹鼓手”。但只要自己覺得快樂,那就是快樂!</h3> <h3>打牌,一種再普通不過的娛樂,這幾位正在悠閑著,還帶點小彩??稍谀腔奶频哪甏?,這還了得!熱天熱事時睡完午覺,無事可干又無處可去,于是我們只有下下圍棋打發(fā)時間。有天廠里唯一的工程師(曾經(jīng)的國民黨員)實在經(jīng)不住我們邀約,斗膽答應(yīng)只下一盤。老先生果然出手不凡,落子迅速、搶得大場。旁觀者中一位向來謹言慎行的帥哥脫口而出“T工有殺氣”。俺們也情不自禁的齊聲叫好。不一會廣播突然通知開大會并指明休班的也必須參加,我們只有舍棄這一盤尚未下完的精彩棋局而悻悻走向會場,剛剛落座就聽得那位長得象刁得一的專案組長操著張明智的鄉(xiāng)音聲撕力竭“有人居然說國民黨員有殺氣……”,全場頓時一片死寂,才什么叫針掉在地上都聽得見聲音。那位仁兄嚇得靣色蒼白。幾十年過去了,我現(xiàn)在只要一聽到湖北大鼓,都會兩腿打顫渾身發(fā)抖。哎!時過境遷,不必再去談及這些不快,但一定要明白,“告密”,就是武漢人說的“戳拐”,這種行為在中國古代,無論如何都會被看作“小人”的,因為遠離了正義、樸實與善良。生活就是這樣:失誤,可以糾正;失德,則會遺臭萬年!<br></h3><h3> </h3> <h3> 遙遠的不是距離,而是人心。其實上班,首先是為了生活,為了養(yǎng)家糊口,哪有那些JJ屬性,GM情操,。只是那段歲月,動輒上綱上線,哪敢信口談笑,一有風(fēng)吹草動,就怕被人匯報。某位學(xué)姐幼子無老人幫攜,還得三班倒,往往下了夜班,還要開會學(xué)習(xí)辦墻報,情急中說了句“要能請個保姆,那該多好”,只是領(lǐng)導(dǎo)很快就已知曉,盡管還是空中樓閣,就被批個雞飛狗跳。</h3> <h3>這幾棵樹,細看之下卻凸顯人形各有韻味,就好比那做人,與其看別人的眼色不如做自己的本色。小心翼翼的撐著不如大大咧咧的活著,人就這一輩子,何必為難自己!</h3> <h3>戴家湖在上世紀(jì)50年代初曾經(jīng)是碧波蕩漾,1957年開始成為青山熱電廠等大型企業(yè)粉煤灰堆積場,逐漸變成高出地面10余米的“戴家山”。幾十年來春筍集團(煤灰磚廠)及后來一眾墻材企業(yè)利用粉煤灰生產(chǎn),活生生的將“戴家山”被鏟平并掘地三尺,又變回成了綠意盎然的城巿公園。</h3> <h3> 望著這泓清水,心中早已五味雜陳。當(dāng)年我們在這里大干快上時,不知吸進去多少粉塵和玻璃纖維,我們唯有忍耐,以不怕苦不怕臟為榮,哪里敢有半點聲響,否則余則成們即刻會將“不安心工作”的小報告送到“X書記”們那里,叫你嘗嘗“吃不完還得兜著走”是何種景象!恢復(fù)高考后一位學(xué)兄大學(xué)畢業(yè)又回到廠里繼續(xù)添磚加瓦,臨近退休時終因矽肺病而駕鶴西游,其情其感,留給我們的不光是悲戚……唯一慶幸的是,他總算明白是為什么而去!</h3> <h3> 綠蔭后面盡是新修住宅小區(qū),當(dāng)年的廠區(qū)現(xiàn)在花兒香、草兒綠、樹兒茂,碧水盈盈、春蛙秋蟬、鳥語花香,當(dāng)然容不下光“灰”企業(yè),所以廠房圴被拆遷,但都深深深的銘記于心,作為秦磚漢瓦的傳承者,我們用青春、用純樸,用難以抑制的激情,為“偉大的現(xiàn)代化建設(shè)”奉上了血和汗!</h3> <p class="ql-block"> 小時候吃藥苦,苦瓜也苦,后來覺得茶水苦,咖啡也苦。直到在這里,才會覺得,都不如生活苦!</p> <h3>枕木有了新的用途,我為這種創(chuàng)意歡呼。就如同我們從青蔥歲月到白發(fā)染鬢,人生四季哪能總是春天,一季有一季的味道,都是歲月的恩賜與饋贈。</h3> <h3> 雕塑《歷史的回音》,長22.5m、高4m,通過齒輪、管網(wǎng)、閥門、儀表等眾多太熟悉不過的廢舊機械零部件,經(jīng)過藝術(shù)排列組合成景觀墻,形成強烈的共嗚,因為從中看到了飛逝的青春和激情,我們一起走過,我們曾經(jīng)年輕。</h3> <h3>謝謝藝術(shù)家們的靈感和創(chuàng)意,(幾件作品分別被命名為“突破、歲月、力量”)在平淡如水的歲月,剪下這樣一些記憶呈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h3><h3>撫今追昔,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明天和意外,不知哪個先來,所以才會有夢想、有追求、有創(chuàng)新……</h3> <h3> 笑著遺忘,笑著記起:那些美好,把它叫作精彩;那些難過,把它叫作經(jīng)歷……我們活得雖然艱難,但每步步都有風(fēng)景。</h3> <h3>小伙子,羨慕你的自在感受了你的專注,分享了你的優(yōu)閑。不禁想起當(dāng)年此刻雖是下班時分,不是在義務(wù)加班就是在XX學(xué)習(xí),時過境遷,盡管彼此萍水相逢卻在共同享受生活的快樂。</h3> <h3> 我們這代人的青春真的是一種傷痛,我們對際遇無能為力,它們對我們卻是殘酷不堪。青山依舊,惟鬢染霜,現(xiàn)在我們翻天喜地:翻篇了,終于過去了……因為已經(jīng)明白,當(dāng)你回味痛苦時心情一定不快,讓過去的過去吧,不管是什么天氣,我們都會帶上自己的陽光。</h3> <h3>人生再磨難,也要為自己鼓掌,有時候是需要一點勇氣的,該向上時要向上,切莫讓猶豫阻滯成長!我們都在老去,對過去的回憶,多應(yīng)該是美麗的。當(dāng)然,也不得不說,有人不一定會去回憶,但我們依然請求上帝會寬恕他們,盡管其中有人至今都未懺悔!</h3> <h3><font color="#010101"> 戴家湖——絲茅墩,我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留在了這個地方,不論走到哪里,真的不會忘記。我懷念同甘共苦的同學(xué)與工友,感謝當(dāng)年把我當(dāng)孩子一樣的老師傅,難忘那守得住道德和善良底線的幾位領(lǐng)導(dǎo)……幸運的是,那段青蔥歲月有你們的陪伴、批評與關(guān)心。所每每回到武漢都會悄悄的來這里默默的看幾眼,因為你們中的很多人還住在這里。因為各種原因,雖然勞累一生,日子卻多是清貧。愿上蒼保佑,多些平安少些病痛。多些開朗少些憂郁。我們都以邁進古稀,有許多東西需要放下。只有放下那些無謂的負擔(dān),才能一路坦然前行。風(fēng)起時,笑看落花,風(fēng)停時,淡看天邊,懂得放下,生命才會愈加完美。用你的前半生,經(jīng)歷別人沒經(jīng)歷過的,用你的后半生經(jīng)歷別人正在經(jīng)歷的,這才是圓滿的人生。祝天下太平,愿大家都樂!</font></h3> <h3> 花紅柳綠,一派盎然,美麗的景,愉悅的心!戴家湖,你的周而復(fù)始告訴我們:人,不會苦一輩子,但會苦一陣子;如果為了逃避苦一陣子,那或許就會苦一輩子!</h3> <h3> 這是橫亙在青山公園大門左側(cè)(和平大道),估計是拆除違章建筑留下的,也許可作紀(jì)念,但留的地方有些欠妥。不說有礙觀瞻,確實影響行人走路。每天南來北往幾萬人中,但愿有位“既關(guān)心市容市政又說得上話”的當(dāng)權(quán)派能有所察覺(也許在我編美篇時已經(jīng)解決,那將是路人之幸)……也許依然還在,但也沒有辦法,因為,“關(guān)你屁事”,一萬年等待,總有那天!</h3> <h3> 當(dāng)年,還沒有這條路,但一直希望有這樣一條路,就好象冥冥中總覺得有一種愛,沒在生活中,卻藏在心里。</h3><h3> 時光可以優(yōu)雅的老去,生活一定會越來越美好。感謝經(jīng)歷,笑迎余生。謹以此,獻給同甘共苦的武漢14中、39女中、46中;武漢物資學(xué)校、武漢建材技校;同齡的65年青工、“58-2”;待我們?nèi)绾⒆拥膸煾?、那些守住了良知的干部們。我在青山公園回味那過去的日子,是欣慰、是難忘、是感動。相識半個世紀(jì),依然互相惦記。</h3><h3> 謝謝天下好人!心里有愛,歷久彌新!</h3><h3> 這也就是我做這美篇的理由,是為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