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龍山公墓小雨淅瀝,仿佛在為一位晉劇大師的離去而難過</h3> <h3>這是2013年6月24日的太原,此前六天,6月18日,牛桂英大師仙逝,享年89歲。</h3> <h3>生平介紹</h3> <h3>短短數(shù)百字,寫不完她老人家一生的傳奇。</h3> <h3>云遮月,余音繞梁</h3> <h3>郭士星老先生撰寫的挽聯(lián):晉劇牛派開山鼻祖云遮月余音繞梁 梨園桂英德藝雙馨功不朽永世流芳</h3> <h3>高徒王愛愛老師</h3> <h3>告別</h3> <h3>一代宗師離去了,丁牛組合全部離去了</h3> <h3>據(jù)說,牛老師一生只收了七位徒弟,她老人家收徒很嚴格,不像現(xiàn)在的導(dǎo)師,有人能帶幾百個徒弟,批量生產(chǎn)。</h3> <h3>二百多人參加了追悼會,我作為一名資深票友和業(yè)余記者“硬要”參加了追悼會。</h3> <h3>關(guān)門弟子陳改蓮是最小的徒弟,深得牛派真?zhèn)?,韻味十足?lt;/h3> <h3>王愛愛老師還在牛派基礎(chǔ)上發(fā)展成”愛愛腔“,深受廣大戲迷喜愛。酣暢淋漓,回腸蕩氣。我小時候在朔州多次看過她老人家的演出,她老伴兒每次還要給主持一下,妙趣橫生,可惜老劉英年早逝了。由此我又想到了,我們的好多藝術(shù)家血壓血糖不控制,不吃藥,但是抽煙喝酒戒不掉。心腦血管疾病多發(fā),可嘆!</h3> <h3>右一為蘆變嫦老師,牛老師的又一得意門生,受到真?zhèn)鞯乃囆g(shù)家,五年了,她和田晉平老師每年都要發(fā)表文章來紀念牛老師,恩深義重。</h3> <h3>趙鳳翔老領(lǐng)導(dǎo),一個超級戲迷,能寫會說,滿口忻州方言,點評恰到好處。有次在大戲臺上見到他,腰里別的一個胰島素泵,管在外面纏繞著,說,額是怪糖尿病病人。前幾年也去世了,不知道見到丁牛大師沒有。</h3> <h3>往水晶棺里移放遺體時,我正好剛進來,拍了一張照片不敢發(fā)了,怕人罵我,本來這種場合拍照就有人反感。我還是消停點兒吧,把一個人美好的東西多留點兒比較好。</h3> <h3>哭成一團了。臺上假哭表演,臺下真哭情深。我得眼睛也濕潤了。我最愛聽牛老師的“走山”,每次開車,都要放這段唱腔,北京人民廣播電臺1959年的錄音,距今已經(jīng)六十年了快,那個時候我還沒出生(我是1968年生人)。</h3> <h3><font color="#010101">回頭再看一眼恩師,攙扶著師姐慢慢離開這個傷心的地方。師傅雖然走了,但是她永遠活在我們和廣大觀眾心中……</font></h3> <h3>在我的票友生涯中,有許多貴人幫助過我,比如這兩位,是他們邀請我去參加的這個追悼會,也才有了這些照片和文字。</h3> <h3>我就是一個票友,熱愛晉劇,熱愛人生,喜歡幫助別人,尤其是那些得了病處于痛苦之中人們。我也要像牛老師那樣,努力做到“德藝雙馨”。牛老師,永遠活在我們心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