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歲月無痕善若水

七夕流星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歲月無痕善若水 </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林日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前言:無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和你我有關,這個世界很美好,值得我們去奮進,去回首,你我相遇是一場天時地利人和的完美邂逅。</b></p><p class="ql-block"> 寫點自己成長的故事,有點別扭,不過近期在“東游西讀”微信群里,那些因“貴生教育”結緣的帥哥美女們吱吱喳喳地一下子寫了一大堆精彩的成長故事,各得其美,美美與共,看得我心里癢癢的。加上美女“群主”黃晨芬校長的天天“鼓勵”,“督導員”董曉芳主任的時時“加油”,利用高考四天假日,斗膽趕豬上樹。</p> <h3><b><font color="#167efb"> 一、白日不到處的童年</font></b></h3><div>&nbsp;</div><div> 我的家鄉(xiāng)是徐聞縣南山鎮(zhèn)南山上村,在我出生前的文化大革命時期,我的父親被人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劃為“四類分子”(地主分子、富農分子、反革命分子和壞分子這四類人的統(tǒng)稱),扣上此帽子的原因,父親至死不明。父親生性好強,不是他做的事,絕對不會承認,從不為別人錯誤而道歉。父親因此經(jīng)常被人批斗,三天一大斗,兩天一小斗,天天“勞動改造”,有家難歸。雖然蒙受委屈和折磨十多年,但父親從不在子女面前怨天尤人,總是相信黨和政府在將來的某一天給他一個公道。果然在1982年,他被平反了,走上新的工作崗位任五里鄉(xiāng)司法所副所長,他非常熱愛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盡忠職守,主動積極。正是父親這種口直心善、樂觀豁達、從不怨言的個性,深深地影響著全家,我們兄弟姐妹在以后的生活中都能自食其力、從不添亂、善良孝順。特別是二哥,受父親影響最大,家風最正,父親走后,他成了我們大家庭的主心骨,繼續(xù)帶領全家度過最艱難的時光。</div><div> 因父親的緣故,柔弱的母親終日擔心受嚇。我有一個姐、三個哥,一個妹,粒米幾沒,生活艱苦可想而知。屋漏偏逢連夜雨,據(jù)母親說,我出生時的兩個月,幾乎天天下雨,糧食顆粒無收。坐月子的母親拖著腫如牛腿雙腳,天天冒雨帶著哥哥、姐姐在村前屋后摘野菜,“踩”蕃薯,野菜與蕃薯這兩樣東西救了全家。因為天天吃野菜和蕃薯,缺油欠肉,童年的我因此患上肚腫病,肚大如鼓,晶瑩透明,內臟清晣可見。我現(xiàn)今身材苗條,肚扁腸瘦,與小時渾圓大肚沾不上半點邊兒,至今,聞到野菜味就想吐,就是那時落下的“病根”。</div><div> 也許是天無絕人之路吧,每每在全家捱不下去的最艱難之時,總能得到村里個別鄉(xiāng)親的暗中照應,緩了燃眉之急。一草一木總關情,鄰里守望暖人心,注定今生的我必定“念少時,想親娘,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div><div> 父親見我肚如籮筐,慘不忍睹,不知從那里拿來的五毛錢(88歲老母親對此至今困惑),到縣城買點豬肉,想給我補補營養(yǎng),可雨天路滑,父親摔昏在路旁水溝邊,命不該絕,路人相救,但那塊寶貴的豬肉徹底弄丟了。</div><div> 父親生前對那塊豬肉一直耿耿于懷,曾對我笑稱:你我命中相克,你享不了我的福,我可能也享不了你的福。一語中的,即使步入工作崗位的我,依然混碌無知,對父親粗心大意,很少關心,加上他身體一貫硬朗,感覺父親來日方長。就連父親平時喜歡的幾口煙,小口酒,總以“有害健康”為由頻頻勸阻,雖然父親總是一笑了之,但煙少抽了,酒減喝了,病也來了。1995年8月,在我工作的第4年,才六十六歲的父親說走就走,讓我猝不及防,這成了我心頭永遠的痛,希望泉下的父親能夠原諒我的無知和大意,希望我們來生依然能父子相稱,愿天堂的您像生前那樣抽煙喝酒,樂觀爽直,幸福安康!</div><div> 我覺得最對得起父親的,有三件事,第一,我以村里第一人的身份考上徐聞中學初中部;第二,直升應屆考上大專,跨過了“南渡河”,吃上“皇糧”;第三,大專畢業(yè),貴人(我的老師李恂謨)相助,能順利分配到徐聞人民的“清華北大”——徐聞中學任教?;蛟S這三件事算是讓父親享我的“清福”,其他的,我真的給不了他。</div><div> 或許是目睹了父親太多被“批斗”的場面,童年的我一直膽小怕生,從不敢大聲喧鬧。上學時,更多的時候,靜靜地呆在座位上翻弄課本。記得一年級時,一位叫翁美華的女同學經(jīng)常喚我,對我微笑,我偶有回應,可聲音太小,連我都聽不清,更多的時候只是偷偷地看了看她的背影,可惜的是,二年級的時候,這位名叫美華的同學不來了,什么原因?不得而知。四十多年過去了,我一直想象著跟她可能碰面的各種美好場景,卻從不如愿。即使如此,我依然清晣地記得她的模樣、她的一顰一笑,就像冬天黑夜中的明燈,明亮而溫暖!</div><div> 在三年級第一學期,村里的一位同學多次譏笑我的父親,實在是忍不可忍,與他打架,我個小無力,被他摔斷了右手。也好,從此之后,再也無人敢拿父親的話題來譏笑我。離校在家休養(yǎng)半年,閑時無伴,無聊之時,到處亂翻,在父親的床頭無意中翻到一本小說《林海雪原》,盡管小說里面很多字詞不太明白,但反復閱讀,胡思亂猜,雪、雪地、森林、英雄、敵人等基本概念懵懵懂懂,明白了七七八八。這本書也成為我人生第一本“閱讀小說”,初、高中時語文成績相對冒尖,工作業(yè)余之時,偶玩文字,可能都與此有關。</div><div> 家中無人之時,唯一與我相伴的是一只黃狗叫黃黃,我去到那,它跟到那,不離不棄。特別是晚上,哥哥、姐姐跟著母親去探望被批斗的父親,黃黃總是挨貼著瑟瑟發(fā)抖的我,給我溫暖,給我力量,讓我克服了孤獨與恐懼。大概是十一歲那年,與我相伴多年的黃黃不見了,我哭了很多天,人狗情未了,我不吃狗肉,也就是這個緣故吧,親愛的黃黃,現(xiàn)在的您還好嗎?</div><div> 三年級第二學期,學校來了一位名叫謝風華的年輕代課女教師,她知道了我的情況后,到我家找到我的父親,勸說我繼續(xù)上學。要不是她,我或許就輟學了,是她給我機會,讓我重新點燃了讀書火種。謝謝您——謝老師!盡管這份謝謝遲到了近四十年,您也許聽不到,但我還是要講出來,起碼讓我安心些。愿好人的您一生平安!</div> <h3>  四年級時,不知什么原因,學習好像來了勁,成績也慢慢地跟了上來,父親看在眼里樂在心里。暑假將要結束時,父親跟我講,下個學期,轉你到縣城徐城三小讀五年級吧,容不得我半點猶豫,就這樣定下了。在參加徐三小的插班考試中,我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徐三小。&nbsp;&nbsp;&nbsp; </h3><div> 事實證明,這件事父親做得非常正確,在徐三小那里,讓我發(fā)覺自己與縣城同學的成績差距,農村教育與縣城教育的差距,使我更加努力、用功地學習。加上班主任、語文科黃堪烈老師和數(shù)學科鄧偉老師不斷的鼓勵和關心,同學們對我的尊重和喜歡,我也變得愈加自信,成績躍上全級年級前五名,最后我順利地考上了徐聞中學。成了村子里考進徐聞中學第一人,在當時的村子里引起不小的震動,父親為此“得意”了一陣子。&nbsp; </div><div> 雖然我在徐城三小只讀一年,但這里的老師認真負責,平易近人,同學們心地善良,讓我深深地愛上了這里的一人一物。當上老師之后,我對來自母校徐三小的師弟師姝們總是有點偏心,對于母校的發(fā)展總是別樣的關注。</div> <h3><b><font color="#167efb"> 二、青春恰自來的中學</font></b></h3><div>&nbsp;</div><div> 印度一位哲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把一個信念播種下去,收獲到的將是一個行動;把一個行動播種下去,收獲的將是習慣;把一個習慣播種下去,收獲的將是一個性格;把一個性格播種下去,收獲的將是一個命運”。這句話,用來說教育是再確切不過的了。教育就是播種信念,播種行動,播種習慣,播種性格,幫助受教育者收獲應該屬于他們的幸福人生。</div><div>&nbsp;&nbsp;&nbsp; 初中時,連續(xù)三年的班主任、語文科樊春老師及我的第一任物理科李恂謨老師,就是這樣兩位非常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的抱誠守真優(yōu)秀老師。他們是那個時代優(yōu)秀教師的縮影,通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收獲屬于我們的幸福人生。就算過去三十多年之后的今天,由教育部提出的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作為衡量標準,這兩位老師的教育特點恰好就體現(xiàn)了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等六方面的課程核心素養(yǎng)。</div><div> 初中三年,最令我遺憾的是,盡管我用了比別人多兩倍的時間去學習英語,不知道是天生腦笨,還是方法不行,英語成績一直跟不上,考試經(jīng)常不及格,總分為100分的英語,中考時只考了28分。至今還偶爾在夢中因英語考砸被嚇醒,好像患上了“恐英癥”。當上老師后,對英語優(yōu)秀的學生特別羨慕和喜歡。我甚至與兒子開玩笑說,以后娶媳婦要娶個英語厲害的,換個種。這就是所謂的補償心理吧!</div><div> 進入高中,英語依然是我最頭痛的科目,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當英語略有起色時,高一時最好的數(shù)學科反爾受到牽連,慢慢地掉了下來,明顯察覺時,已是高三第一學期后半段,此時乏力回天。高考的所有科目中,數(shù)學考得最差,剛好500分,比英語的581分還要低,不過數(shù)學基礎還在,大學時《高等數(shù)學》學得蠻好,幸好沒有留下后遺癥。反倒是英語科,在中學階段,很多考生傾力拼搏,耗盡精力,工作之后,好像一無所用,值得反思。</div><div> 在高中階段,語文與物理這兩科還是比較平穩(wěn),高考時,語文考了689分,物理考了691分,據(jù)查這兩科的成績在全縣理科范圍內都在前四名。這兩科成績較好除了得益于初中時的樊春、李恂謨兩位老師之外,高中時的語文科譚國榮老師(后來曾任徐聞縣副縣長)、物理科李業(yè)勤老師(后任徐聞中學校長),這兩位老師都是當時徐聞縣頂級名師,教學能力絕對OK。</div><div> 在這里,我不得不提提高二、高三時的班主任、化學科盧昌慶老師,他為人本分老實、工作認真負責,無怨無悔,真情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特別是他所刻印的試卷,書寫漂亮工整,如打印的一樣,讓每位同學過目不忘,相比于現(xiàn)在個別老師的書寫手跡,天地之差。直到現(xiàn)在,三十年了,同學偶爾相聚時,還不時地提到“盧老師刻印試卷”的美。 </div><div> 我的高考、我學生的高考及我孩子的高考經(jīng)歷,讓我深切地體會到高考制度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發(fā)明,亦是中國人的重要精神信仰,中國老百姓相信,高考是人生唯一公平的命運角斗場。在這個角斗場里,老師是重要的推手。</div><div> 正是因為我在徐聞中學求學的六年里,有幸遇到了這么多優(yōu)秀的推手老師,他們工作認真、無怨無悔、大愛無私,平等對待每一位同學。這份恩情,這份大愛,讓來自農村、童年飽受艱辛的我倍感親切和幸福,我會終身銘記,并深信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好老師遇上好的時代則是全民族的福分。</div> <h3><b><font color="#167efb"> 三、苔花如米小的雷州師專</font></b></h3><div>&nbsp;</div><div> 1988年的高考是900分制,總分是900分,各科也是900分,各科成績按一定比例折算后成為總分。我的高考成績?yōu)?78分,上專科線,算是正常發(fā)揮。</div><div> 高考填報志愿時,父親的意愿很明確,選擇費用低包分配的。時任縣招辦主任李灼同志是我父親的朋友,李主任也極力支持父親的觀點:農村娃娃當個老師,吃上一份皇糧,就知足了。既不喜歡的也不討厭的雷州師專(即現(xiàn)在嶺南師范學院)就這樣成為最佳選項,當老師不是我原先的愛好與規(guī)劃,但師范院校免費包分配工作正適合家庭貧困的我,更符合父親的意愿,我別無選擇。</div><div> 師專的三年,結局早定,反正畢業(yè)后就是當個中學教師,沒有明確的目標,也就沒有了讀高中時的激情和動力,有時得過且過,不過學校安排的任務,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一定要準時完成,從不馬虎。</div><div> 每天早上六點十分,學校的高音喇叭一響,準時起床,除非下雨,就是雷打不動地到隔壁的寸金橋公園跑兩圈,三年下來,體力好了很多,但身材依然苗條如故,肉也不長一點。 </div><div> 大三畢業(yè)時,我是班中六位不用補考的同學之一,各科成績馬虎過得去,基本上兌現(xiàn)了父親在我上大學前對我叮囑:“我們是農村人,讀書不能馬虎,做人不要過分”。這句話,我經(jīng)常轉告兒子,他總是笑笑,有時還調侃我道:“哆嗦了,老爸!”</div><div> 三年大學空閑之余,喜歡上了攝影和音響。但沒錢購置照相機和膠卷,巧的是大一第二學期,物理系的幻燈片制作無人愿接,我自告奮勇,不僅能自由使用物理系唯一一部相對高檔的海鷗牌相機和獨立的照片沖洗室,還能獲得學校的酬勞,每張能正常使用的幻燈片酬金為五分錢,最多的一個學期,竟然能賺到272元,對家境貧困的我來講,這可是一筆大錢。這既能學習攝影及沖洗技術,又能賺錢,一舉兩得,何樂不為。</div><div> 音響也是我的至愛,平時一有空,我就跑到學校的團委,看看那部全校唯一一部日本原裝進口“健伍”音響,前看后摸,不到一個星期,已熟練掌握這部音響使用功能。為了進一步掌握音箱結構和原理,還多次跑到學校的圖書館借閱有關音箱資料,并做了大量筆記,終于搞清了制作音箱技術。</div><div> 當上老師的前幾年,恰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校園生活單調乏味,劉德華、張學友、黎明等著名歌手演唱的流行歌曲大行其道。工作之余,利用在大學學過的音響知識,搗東搞西,自造了幾對音箱,音質效果奇好,就如角尾鄉(xiāng)放坡村一位九十多歲婆婆聽雷州歌時無意中概括出的音響音質標準:“聲大不吵耳,聲小也聽清”。我自配的音響為平淡的校園增添了濃重美麗的音符,每天吸引了大量的學生粉絲前來聆聽。自然名聲在外,有的同事或朋友,死打爛纏,給了一千元左右的保本價,硬是把音箱抬走,產品供不應求。</div><div> 可惜我不是做生意的料,不諳商機,不然早就發(fā)達了。很多畢業(yè)多年之后的學生,見面時的第一句話就是:林老師,您的音箱還在吧?這讓我始料不及,我平時辛辛苦苦教給你們的知識忘得差不多了,而無關緊要的音箱卻記憶猶新。難道是“有心栽花花沒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div> <h3>我的母校一原雷州師專,現(xiàn)嶺南師范學院的大榕樹。</h3> <h3><font style=""> </font><font color="#167efb" style="font-weight: bold;">四、梅映溪紅的教育生涯</font></h3><div>&nbsp;</div><div> 1991年7月,大學畢業(yè),經(jīng)我的恩師李業(yè)勤、李恂謨兩位老師的幫忙,回到了離別三年的母校徐聞中學任初中物理教師,與我的恩師們成為同事。這是我始料不及的,原定回到偏僻農村中學的,但運氣好,我也沒方法。</div><div> 回到母校與恩師共事,不敢絲毫馬虎,不管人家愿不愿意,我不分科目到處推門聽課,就算蹭聽,也面不改色,第一學期聽課達87節(jié),這個紀錄,可能無人能破。</div><div> 重視實驗,是我物理課的一大特點,在2012年之前,凡是課本里面出現(xiàn)的分組實驗、演示實驗、小實驗,我都一個不漏地全部做完,還要求學生自制了大量的小實驗。自從2012年下半年物理實驗室搬進新的實驗大樓之后,原先很多的物理實驗器材因搬遷而損壞或丟失,學校又沒有及時添置新器材,分組實驗所需器材嚴重不足,分組實驗處于癱瘓狀態(tài),影響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div><div> 1992年下半年,在物理科組長黃育謀老師,蘇千君等老師的鼓勵下,我全校第一個在初中部實行定點、定人、定時免費“尖子輔導”,一大批優(yōu)秀學生,例如陳華勝、陳武泱、楊棟昌、唐乃革、林朝霞、翁始俊、鄧智、陳景暉、陳偉春、金翠、王華輝、杜攀成、李德華、楊智昌、陳凱晨、莫國勇、黃開映、王賢俊、許小雅、鐘學秀、陳漢志、黃建理、黃學佳、陳漢梽、黃海清等同學在輔導競賽中脫穎而出,走向全國、沖進清華北大。學生的進步不僅給我?guī)沓晒Φ南矏?,更堅定了我當一位好老師信心。感謝我的學生,是你們的優(yōu)秀,成就了老師的事業(yè),實現(xiàn)了老師的理想。讓我安心自由開放地教書育人,優(yōu)秀影響優(yōu)秀,生命滋潤生命。謝謝你們——我的學生!</div><div> 2005年10月,徐聞中學校長陳南先生,提拔我擔任梅溪中學(徐聞中學初中部)教導主任,感謝陳南校長對我信任和提攜,他是我生命中的貴人。在時任梅溪中學常務副校長潘文,王上銳、駱強副校長的大力支持下,順利地開展了教導處各項工作。教導主任這個角色很能鍛煉人的方方面面能力,包括協(xié)調能力、溝通能力、教學教研能力、數(shù)據(jù)分析能力等。</div><div> 2010年4月,徐聞中學校長黃勃校長,提拔我擔任梅溪中學副校長,主管德育工作。任職期間,可以講是梅溪中學最為艱難時期,在校學生2451人,共30個班,每個班達82人左右,而正取生每個班不超過20人,生源參差不齊,班額超大。任課老師才78人,師資嚴重不足,師生比嚴重超標。在這特殊時期,管理難度可想而知。</div><div> 2011年9月,潘文常務副校長被提拔為徐聞中學副校長。10月20號由我接任梅溪中學常務副校長一職。上任才5天,便發(fā)生了徐聞史無前例“10.25槍擊案”,震驚全國。鳳凰網(wǎng),新華網(wǎng)等國內知名網(wǎng)站“大力”報道,“新官上任”的我四面受敵、身處輿論旋渦,“壓力山大”。當時如果沒有大家的寬容和理解,特別是教育局朱堪智局長,徐聞中學校長黃勃校長的大力支持,或許我是挺不下去的。雖然案件最后的判定結論是“學校無須擔責”,還給了學校一個“合法”的說法,但失去學生、失去同學、失去親人的那種痛徹心扉,感同身受,成為我心頭永遠抹不掉的痛。同時也讓我暗下決心,今后的學校管理必須要“依法治校、規(guī)范管理”。但理想豐滿、現(xiàn)實骨感,直至2016年10月我離開梅溪中學,都不能很好地實現(xiàn)了我的“依法治校、規(guī)范管理”管理理念。</div><div> 2016年10月,我被任命為徐聞縣第七小學校長,配合縣教育局負責籌建第七小學。當時的七小人員配置、辦公資金、辦公場地等一無所有,舉履艱難。10月12日,在朱堪智局長等領導的幫助下,我們借用實驗中學辦公樓的一個房間,正式做為徐聞縣第七小學籌建處的臨時辦公室。成員包括我、李恂謨、周茂、駱嬋娜、簡雄、陳建莊共六人。我們六個人像兄弟姐妹一樣,風雨同舟,度過了約三個月緊張而艱辛的時光。</div><div> 借此,我由衷地感謝縣實驗中學林茂文校長,伍車進書記對七小籌建處無償大力支持,沒有他們的支持,七小籌建處將難以找到合適棲身之地。同時也非常感謝設計院顏回副院長對七小設計工作的全方位支持,遺憾的是,欠他的設計費至今無法支付。</div><div> 2016年10月13日,根據(jù)朱局長的建議,我在當時的徐聞教育信息網(wǎng)上發(fā)表了一篇《夢想從這里啟航》文章,簡介宣傳七小的辦學理念、辦學規(guī)模、師資構想等,我的學生李德華博士義務幫我設計七小的?;?,社會反響較大,得到了眾多社會人士的關心和支持。</div><div> 2016年11月初,朱堪智局長離任,宋培源局長上任。宋局任后的第二天,調研第一站就是七小。由于種種原因,2017年5月,七小暫停辦理所有報建手續(xù)。七小的地塊重新掛牌拍賣,最后將建成為徐聞縣梅溪實驗學校的小學部。</div><div> 在籌建第七小學的過程中,我收獲有三個方面,</div><div> 第一、開闊了視野。有別于單純的學校管理,在籌建七小過程中與各個職能部門廣泛接觸,在社會的大熔爐里學到了學校平時難以接觸到的東西。</div><div> 第二、懂得了人脈的重要性。學校同事間的關系較單純,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單純?;I建學校,人脈關系很重要,否則將寸步難行。這里得非常感謝我的學生、家長及徐聞中學校友們對我們籌建工作的大力支持。沒有他們的真誠幫助,在沒有花費一分額外費用的前提下,七小的籌建速度不可能如此迅速的。</div><div> 第三、人情世事洞悉些。離開梅溪回梅溪,讓我更能準確把握同事之間的相處之道,多一份理性,少一份感性,交往從容淡定些。</div> <h3>李德華博士設計的徐聞縣第七小學的?;?。</h3> <h3>清華大學校友李德華、李龍、李瑩同學在母校的留影。</h3> <h3><b><font color="#167efb"> 五、亦學牡丹開的教育理想</font></b></h3><div>&nbsp;</div><div> 教育是一個本性淳樸的事業(yè),需要立足本源、抱誠守真?,F(xiàn)實的“中國式”基礎教育,承載了太多的期望:家長要求孩子升入滿意的高一級學校;學校要給教師以職業(yè)體面和尊嚴;政府要通過教育公平來促進社會公平……同時,教育教學改革中涌現(xiàn)出了很多經(jīng)驗和“模式”,讓人目不暇接,但這些經(jīng)驗和“模式”能否經(jīng)得起推敲和追問?它們是怎么來的,是否符合教育的本質和規(guī)律?</div><div> 這些問題,一直盤桓在我心中,教育最本質的使命定位為:承接人類文明的真知灼見,啟迪智慧,指引人們獲得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從而遠離野蠻和蒙昧,走向健康和文明。這樣的教育追求,美好但又有些空洞,我期望建立一所新學校,來證明這個“理想”是可以實現(xiàn)的,它應該是“一所不太功利的學?!薄?lt;/div><div>&nbsp;&nbsp; 首先,這所學校更強調回歸教育本源,踐行學生終身發(fā)展的教育理念。</div><div> 其次,這所學校是面向全體、全面發(fā)展的學校,這所學校尊重每個孩子的稟賦差異,竭力避免唯學習成績評價孩子,讓校園成為孩子們的學園、家園與樂園,學校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力爭每一個孩子不僅學業(yè)優(yōu)異,而且人格健全,樂觀向上,綜合素養(yǎng)突出。</div><div> 第三,這所學校是一所和諧人文的學校,在創(chuàng)辦高品質學校的同時,努力把有教育理想、有教育情懷的教師會聚在學校,營造相互尊重、平等、和諧的同伴關系與師生關系,嚴而有格,愛而不縱;在教育方式上,除了采用外在剛性教育方式,更加強調內在柔性教育策略,倡導將外在的教育轉化為學生的自我教育、內省教育,讓他們“優(yōu)秀影響優(yōu)秀、生命滋潤生命”,努力追求教育的至高境界:教是為了不教。”</div><div> 我懷著這份理想,帶著這樣的理念,在梅溪這所文化底蘊厚重的學校里,隨時準備迎接這群孩子們。相信,這所學校的圍墻不是快樂的屏障,而是他們前程的瞭望塔。</div> <h3>由深圳市徐聞商會資助,清華枝友李德華博士最早牽頭,2012年起,連續(xù)6年的清華大學同學到廣東省唯一定點支教學校一梅溪支教。</h3> <h3>清華支教隊隊友及清華校友的留念。</h3> <h3>梅實優(yōu)秀的孩子們</h3> <h3>梅實首屆“校長”杯足球賽掠影</h3> <h3>曾經(jīng)的梅溪中學依然靜待花開</h3> <h3>內涵豐富而精致?;?lt;/h3> <h3>書香活動節(jié)中的梅實孩子們</h3> <h3>男女搭配,干活不累。</h3> <h3>放飛的青春,曾經(jīng)的芳華</h3> <h3>熱烈而隆重的梅實“彩虹”運動會進場儀式,愿梅實的明天會更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