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總是在無數(shù)次的夢見您,蓮花寺車站??!這列火車和這個不起眼的的車站,時刻映在我的腦海中,它包含我童年的美好回憶,它讓我感受到回家的溫暖,常常想起記憶中的這列綠皮火車和那個不起眼的小站臺,那是我的漂泊之旅的起點。記得那些年,我離開了老家,離開了車站,離開了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從次,這個車站就成了我的生命旅程的起點和轉(zhuǎn)折點。 </h3> <h3> 在我的記憶里它叫“南泥灣”車站,可能是那個年代學習南泥灣精神而名吧,后來就變成切合家鄉(xiāng)地名的蓮花寺車站,(過去老家有個寺院,名叫蓮花寺,后來文革前被燒毀),雖然那個年代住在山村里的人而言“火車”也許只能是走出山村的人或者通過觀看那部《鐵道游擊隊》電影才能見到,由于這是一列特殊的軍列,每天它都從家鄉(xiāng)的地中線穿越而過,對我們已經(jīng)不陌生了,小時候上學和放學都路過這條鐵路,每天都能看見這一列車風馳電掣般從眼前駛過。我和小伙伴們不顧危險到鐵路邊上去看火車,等火車飛速掠過面前,我們拼命的追一段火車,這些都成兒時的一大樂事。有趣的事還有我們拿著一分錢的銀幣,也不知聽什么人說的,一分的錢幣放在軌道上,壓過去就會變成伍分的銀幣,這事兒聽了何樂不為呢,火車飛速過去,一分的錢幣的確變大了,可錢幣的面目全非,哈哈!真是童言無忌! 這個車站和這列火車留給了我太多的記憶,以至于我總是在每次想起家鄉(xiāng)的時候,想起穿越家鄉(xiāng)的這列火車。小時候的自己是個不喜歡流淚的孩子,但記憶中的蓮花寺車站和列車卻總是和我的淚水分不開……</h3> <h3> 蓮花寺車站伴我走過無盡的童年,青少年時光,后來讀書,工作離家越來越遠,心中無不溢滿眷戀之情。離家時間久了,有些家鄉(xiāng)的記憶越來越模糊!而蓮花寺車站在我的心中是夢鄉(xiāng),那是一份難以割舍的思念和寄托 ,自有那條鐵路后,我們從家鄉(xiāng)外出,只要你到當?shù)嘏沙鏊_局一張乘車證,踹在手里就可以來去免費乘坐火車,人們不用起著騾馬去幾十里的清水車站送人外出了,它成為家鄉(xiāng)的一個窗口,尤其在外求學的學子們,它可以成為學子們生命的驛站。 火車每天都在家鄉(xiāng)的地中線穿越著,由于當時的經(jīng)濟條件較差,人們也很少戴手表,久而久之火車每天嗚嗚鳴笛穿過家鄉(xiāng),火車也成了當?shù)厝伺袛鄷r間的坐標,人們出門辦事、勞動,火車就成了猜測時間的鳴鐘。 </h3> <h3> 那時候,蓮花寺車站還是很熱鬧的,特別是車站放電影時,鄉(xiāng)上工作人員和周邊的牧民不約而同去看電影,車站有個小商店,去看電影人都要進商店光顧一下,因此把那個小商店擠的滿滿當當?shù)?。車站上的軍人和當?shù)厝藗兒苡押?,?jīng)常和車站的軍人組織籃球比賽,蓮花寺車站頓時沸騰了起來。那個站臺對我一直很好奇,總想近距離看看停著的火車,和幾個小伙伴跑到站臺上去看,火車駕駛室里下來一個熟悉的人!呵,躍進大哥(賀吉友),你一聽這名字就知道他出生在大躍進時代,你看!他那身時髦的打扮,勞動布的喇叭褲,配著一雙塑料底高跟布鞋,上身是一件雪白的襯衣,前衣角綁在一起,頭戴一頂軍帽,帽頂不知里面墊的什么,嘴里不時冒出一句不標準英語和軍人們打招呼,穿著這身時髦的衣服還給列車上認識的軍人敬個二指禮,他怎么會開火車呢?后來說起這事,我才知道,他是一個特別喜歡交友的人,家就住在鐵路邊,久而久之,他和列車上的軍人都熟悉了,在加他人也很幽默時髦,也很好學,車站軍人也很樂意和他打交道,后來就成這列火車的“帶班火車司機”,那時候我總會用羨慕的眼光去看他。光陰荏苒,斗轉(zhuǎn)星移,泛黃的日歷飛快的向后翻去,漸漸地我們都離一些東西越來越遠。 如今,躍進大哥已經(jīng)是五十好幾的人了,和他說起那個年代,他還是意味深長的開玩笑說”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管處,清水一營三連的”,他由于自小成長在鐵路邊上,跟著這列火車一年又一年,春來秋去已經(jīng)和這條鐵路有了特殊的感情。<br></h3> <h3> 還記得一次,寒假回家返程回蘭,表哥去清水火車站送我,晚上我們10點鐘步行去火車站,那天,天氣特別冷,漆黑的夜,伸手不見五指,寒風呼呼的吹著,我們走了快1個多小時才到火車站,天氣越來越冷了,天上開始飄起了雪花,我和表哥冷的直打哆嗦。表哥看了看前方鐵路邊廢棄的軍營破房子說,“走,去烤火”。我們隔著站臺一點燈光,在鐵路邊摸著撿了些木柴,進了那間黑漆漆的破房子里,很快把柴點著了,我們撿的柴都是鐵路枕木塊廢棄的邊角料,枕木塊是用來鋪鐵路的,鋪鐵路前要用機油侵蝕后,防止木材腐蝕,所以特別容易燃燒,火苗跳動著,心里頓是暖和好多,就這樣添了幾次柴,時間也過的很快,火車進站了,我和表哥急匆匆登上火車,車廂里很暖和,可是車廂里人都看著我倆偷笑,這是咋了?表哥轉(zhuǎn)身看看我,也笑了,我也仔細瞅了他一眼,也忍不住笑了。由于木柴是用機油侵蝕后,當時太冷,我們只管烤火取暖了,火苗里油煙很濃由于鼻子吸氣,鼻子下面黑黑的,就像電影里日本太君的胡子,車廂里的人笑著說道,“哪來的兩個日本人呀”,哈哈車廂頓時笑聲一片…… </h3> <h3> 這個車站的確給家鄉(xiāng)帶來很多便利,那些年通訊閉塞,沒有電視,依靠書信報紙傳媒信息的年代。蓮花寺車站,不緊是人生遠行的中轉(zhuǎn)站,也扮演著交流,傳播的窗口, 恰到好處,蓮花寺車站的出現(xiàn)連接著蓮花草原和外面的世界,列車上下的乘客演繹著人世間多少聚散離合,一份溫馨,一種牽掛,妻子日暮盼夫歸。父母送子女參軍,上學。孩子期盼親人,夫妻暫別離開。這列火車承載著從家鄉(xiāng)走出學子們的求學之夢,他們通過這列火車走向祖國的大江南北。 <br></h3> <h3> 而今,家鄉(xiāng)的一切發(fā)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尤其是交通方面,筆直的鄉(xiāng)鎮(zhèn)公路修的四通八達,牧民都有自己的私家車,出門方便多了,但是,這列火車年復一年,無論風雨雪寒、花開花落,列車依然轟轟駛過。蓮花寺站!銘刻在我深深的腦海里。承載了我昨日太多夢想的蓮花寺站臺,那是一段歷史的記憶,每每想來揮之不去,難以忘懷。 寫于2016年3月金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