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如果我注定要去流浪,一定不會在城市的街角,而是野生在自然的肌膚之上。</b></h3> <h3><b> 那日月凝固的湖水、風(fēng)吹破的山石、閃電淋濕的草木皆是歸宿。</b></h3> <h3><b> 如果深情只能用沉默來表達,那么大自然是最沉默的情種。</b></h3> <h3><b> 彳亍是它彌漫的晨霧、熱烈是它泛起的色彩、靜默是它恬淡的呼吸。</b></h3> <h3><b> 自然用它的深情饋贈無聲無息地滋潤我的靈魂、牽引我的思潮。</b></h3> <h3><b> 田園山水承載著文人墨客的憂傷,那是世間蕩氣回腸一遭后的樂土,這樂土經(jīng)過數(shù)億年苦難的締造依舊生氣勃勃。</b></h3> <h3><b> 如果把對自然的依戀寄情山水看成是東方文化的特色大錯特錯,梵高的麥田、星空,莫奈的池塘、睡蓮無不浸透著對自然的渴望和依戀。</b></h3> <h3><b> 我相信人類基因中有一組密碼永遠刻印著自然的召喚,生命起源自然也終歸自然。</b></h3> <h3><b> 攝影保持著沉默,但我們可以看出熱烈的贊頌,創(chuàng)作不是簡單的記錄,而是懷著感恩與愛慕。</b></h3> <h3><b> 自然賦予我們?nèi)崆楹驮娨?,我們用柔情和詩意回敬自然?lt;/b></h3> <h3><b> 對于那些陌生的風(fēng)景我們感受到的卻是熟悉的情景,攝影中可以找到我們心靈的歸宿。</b></h3> <h3><b> 在我看來,沒有親近過自然的人生命的根系是斷裂的,也許他物質(zhì)上很富有,但精神上不會博大。</b></h3> <h3><b> 愿你遇的人,不負此生不負你。</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