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垂花門,是中國古建筑的濃縮精華的集錦。中國古建筑的要素、構(gòu)建、裝修手法等,垂花門幾乎全部具備:屋頂、屋身、臺基、梁、枋、柱、檁、望板、封摻板、雀替、華板、門簪、聯(lián)楹、版門、屏門、抱鼓石、門枕石、磨磚對縫的磚墻等一應(yīng)俱全,并有著占天不占地的特點。</h3> <h3> 舊時代講究“門當(dāng)戶對”、“門戶相當(dāng)”,一家人家的尊卑貧富,首先體現(xiàn)在門上。這就使宅主人不但要把大門修建得氣派門面,而且也要盡可能地把二門造的美觀靈秀,于是就有了漂亮的垂花門。</h3><h3> 垂花門的漂亮,是因為它有與其他門不同的特殊形體。這種門一般都是懸山式結(jié)構(gòu),四面不砌圍墻,從各個角度都能看到彩繪的木結(jié)構(gòu);卷棚式的雙坡屋頂向外探出, 呈靈動欲飛之勢, 很是漂亮。 </h3><h3>尤其是正面檐下的木構(gòu)件, 更是精巧美觀:一排瓦當(dāng)、椽頭下面, 雕成云頭狀的“ 麻葉梁頭” 從兩端伸出, 從伸出的梁下面各垂下一條短柱, 名“ 垂蓮柱” 。 這兩條柱的下端或圓或方, 雕成蓮瓣、花萼云或石榴頭等形狀, 涂繪上鮮艷的色彩, 顯得別致美觀。 </h3><h3>垂蓮柱是這種門的特有構(gòu)件, 門以垂蓮柱命名, 這就是“ 垂花門” 這個名字的由來。</h3><div><br></div> <h3>垂花門是裝飾性極強的建筑, 各種裝飾手段, 如磚雕、木雕、石雕、油漆彩畫都用上去了, 相襯得體, 十分華麗悅目。 它的各個凸出部位幾乎都有十分講究的裝飾。</h3> <h3>垂花門都用懸山頂, 門外部分的頂部為清水脊, 而門內(nèi)部分則是卷棚頂, 兩頂勾聯(lián)搭在一起的交匯處形成了天溝, 垂花門所承接的雨水有一半從天溝的兩側(cè)流出, 大大減少了檐前的滴水, 減少了雨水對垂花門階石的侵蝕。 封檐板很寬很厚, 漆成紅色, 上加金色梅花釘, 很富裝飾氣氛。</h3> <h3>垂花門朝外一面兩側(cè)的看面墻, 常做得很精致, 與影壁相似, 使用磨磚砌法。也有的在白粉墻上開各種形象的燈窗, 屋脊兩端磚雕的花草, 門兩側(cè)墻上磚雕的對聯(lián), 抱鼓石的石雕、門簪、花板、垂珠、雀替等的木雕都是很精美的。 </h3> <h3>垂花門向外一側(cè)的梁頭常雕成云頭形狀, 稱為“麻葉梁頭” , 這種做出雕飾的梁頭, 在一般建筑中是不多見的。 在麻葉梁頭之下, 有一對倒懸的短柱, 柱頭向下 , 頭部雕飾出蓮瓣、串珠、花萼云或石榴頭等形狀, 以垂蓮形為最正規(guī), 酷似一對含苞待放的花蕾, 這對短柱稱為“ 垂蓮柱” 。 垂花門的美, 不光表現(xiàn)在美麗的垂蓮柱上, 兩條下垂的花柱與它們之間的木構(gòu)件和彩畫連成一個整體, 共同呈現(xiàn)著垂花門的美。</h3> <h3>兩條垂蓮柱之間, 有兩條較寬的橫木, 稱為“ 枋” , 兩枋之間有花板相連, 下邊一條枋之下, 又有透雕花板與靈巧的三角形“ 雀替” 。 兩條門枋中間部位, 多以曲線界出一個半圓, 里面繪有山水風(fēng)景、魚蟲花卉或歷史故事, 俗稱“ 包袱畫” 。 在包袱畫兩邊的門枋上, 則用青綠顏色繪上“ 和璽彩畫” 或“ 蘇式彩畫” …… </h3> <h3>從垂花門的正面望上去, 上面的瓦當(dāng)、椽頭, 其下的門枋、花板、雀替 , 兩邊的垂花柱, 中間的彩繪圖案、包袱畫 , 再加上門下面的抱鼓石, 這一切有機地組成了端莊典雅、精巧靈動的垂花門, 寄予著主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也將這道頗具地位的內(nèi)宅門面裝點得格外富麗華貴。這種門, 無疑是我國古建筑中的精品佳作。</h3> <h3>凡垂花門都有兩種功能, 第一是要求有一定的防衛(wèi)功能。 為此,在向外一側(cè)的兩根柱間安裝第一道門,這道門比較厚重,與街門相仿,名叫“棋盤門”,或稱“攢邊門”,白天開啟,供宅人通行,夜間關(guān)閉,有安全保護作用。第二是起屏障作用,這是垂花門的主要功能。為了保證內(nèi)宅的隱蔽性,在垂花門內(nèi)一側(cè)的兩根柱間在安裝一道門,這道門稱為“屏門”。除去家族中有重大儀式,如婚、喪、嫁、娶時,需要將屏門打開之外,其余時間,屏門都是關(guān)閉的,人們進出二門時,不通過屏門,而是走屏門兩側(cè)的側(cè)門或者通過垂花門兩側(cè)的抄手游廊到達(dá)院內(nèi)的各個房間。垂花門的這種功能,充分起到了既溝通內(nèi)外宅,又嚴(yán)格地劃分空間的特殊作用。</h3> <h3>垂花門,是宅門中一道很講究的門,他是內(nèi)宅與外宅(前院)的分界線和唯一通道。舊時人們常說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二門”即指垂花門。垂花門用垂蓮柱加深出檐不占地面很符合二門的功能需要。 婦女們在此寒暄、行禮、殷殷話別需要一定的空間, 如果兩根檐柱落了地 ,那門前活動地面就要受到很大的局限, 用不落地的垂蓮柱, 地面就寬敞多了, 上邊有遮陽擋雨的屋頂, 再加上華美的垂花門的襯托, 環(huán)境、氣氛均極恰當(dāng)。</h3> <h3>垂花門的位置在整座宅院的中軸線上, 界分內(nèi)外, 建筑華麗, 所以, 垂花門是全宅中最為醒目的地方。 從外邊看垂花門, 像一座極為華麗的磚木結(jié)構(gòu)門樓, 尺度近人, 比例和諧;而從院內(nèi)看垂花門, 則似一座類似亭榭建筑的方形小屋。 四扇綠色的木屏門因為經(jīng)常關(guān)著, 恰似一面墻, 增加了垂花門的立體感。 垂花門的屏門僅在喜慶日子舉行禮儀或貴客臨門時才開啟。 不論從外院、內(nèi)院的任何角度看垂花門都很中看。</h3> <h3>垂花門, 多美麗的名字, 聽這名字, 就會知道這是一種很漂亮的門。 通過一座小小的垂花門, 我們看到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聰明和智慧, 他們不但建造起了氣勢恢宏的樓臺殿閣, 也創(chuàng)造出了這種小巧美觀、玲瓏剔透的建筑小品內(nèi)院門。 通過一座小小的垂花門, 我們也看到了一幅幅具有濃郁特色的民俗風(fēng)情畫卷。</h3> <h3>本篇部分圖片和文字介紹來源于網(wǎng)絡(lu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