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郭則潭 </b>1967 年生于河北省霸州。</h3><h3>1987 年入伍,1989 至1991年在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學習。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h3><h3>1997 年8 月,作品《夜空》入選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70 周年,全軍第九屆美展。</h3><h3>1998 年12 月,作品《不垮的江堤》入選抗洪精神贊一全軍美展。</h3><h3>1999 年12 月,作品《寒光照鐵衣》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同年入選慶祝建國五十周年全軍美展并獲優(yōu)秀作品獎。</h3><div>2001年6 月,作品入選全軍寫生畫展。</div><div>2002 年8 月,作品《華夏之光》、《大漠連太空》(合作)入選紀念建軍75 周年第十屆全軍美展。</div> <h3><b>現(xiàn)代水墨與另類九歌</b></h3><div> 文/許向群</div><div> 看郭則潭的新作,有點“驚艷”的感覺。所謂“驚艷”并非是說他畫中的女性如何美妙,如何有“大眾情人”的魅力,而是指他的水墨具有現(xiàn)代意識,具有突破傳統(tǒng)的新意。郭則潭的作品是充滿情趣和時代氣息的,精神上的超越,使具有濃厚傳統(tǒng)意味的水墨畫與現(xiàn)代人的審美情趣與欣賞習慣更加接近,那種“潑皮”與“艷俗”的成分也與中國現(xiàn)代藝術的追求相暗合。</div> <h3> 屈原的《九歌》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名篇,用圖像的形式來表現(xiàn)《九歌》,一直為畫家所鐘愛。如傅抱石常以《湘大人》為題,黃永玉、劉日宅常為《山鬼》造像,李少文的工筆《九歌圖》奠定了他在中國美術界的地位等,因此,要在這個嚴肅而充滿文人氣息的題材上有所突破,是十分困難的事,也是一個充滿挑戰(zhàn)的事。郭則潭的另辟蹊徑,使人有耳日一新的感覺。他繼承了《九歌》浪漫主義的情懷,而將神話的神圣境界化解為世俗的繽紛的生活。充滿戲謔的造型,充滿快意的筆墨,使《九歌》彌漫著一種暖昧的氣息,使詮釋的空間得以護大,使讀者有了多元解讀和參與創(chuàng)作的可能。</h3> <h3> 技法上的突破,也是郭則潭的作品有了別樣的高度。傳統(tǒng)沒骨法的運用,使作品的統(tǒng)一性得到加強,增強了畫面的張力。色采的強化,使作品的沖擊力被突顯出來,打破了讀者的視覺習慣,增加了讀畫的興趣。飛天的孩童,一臉壞笑的大司命、小司命們。對著鳳凰諂媚笑的蛟龍,讓人忍俊不住的同時,有了顛覆的快感與另類的思索。他的農(nóng)村系列,畫的質樸、真誠,有一種走入對象內(nèi)心的感動; 他的駱駝系列,以奪目的形象與剪影的表達方式,將動物擬人化,從對象的身上能夠感受到力與善的美。</h3> <h3> 現(xiàn)代水墨發(fā)展的多樣化,使人們在多方位領略她魅力的同時,仍然對她充滿著期待,而耕耘在紙山黑海的郭則潭,一定會以他的執(zhí)著與智慧,不斷給大家?guī)眢@喜。</h3> <h3><b>【作品欣賞】:</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