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雄偉的鉆塔,旋轉的鉆機,手握剎把的打井人,曾經為當年鄉(xiāng)親們送去了清涼甘甜的“純凈水”,在遜克軍馬場的歷史上有他們濃重的一筆。</font></h3> <h3> 1972年4月28日,在遜克軍馬場一分場一連,豎立起高入云端的井架子,鮮艷的紅旗在藍天白云間高高飄揚,在轟鳴的鉆機聲中,遜克軍馬場打井隊正式成立了,喚起了農家院的寧靜。</h3><h3><br></h3> <h3>第一口井在沒有經驗的前提下,在打到108米時遇到花崗巖巖層,在沒有水的情況下,不得宣告失敗。另找地方繼續(xù)打井。</h3><h3> 總結經驗,繼續(xù)努力,第二口井終于在鄉(xiāng)親們的企盼中成功的打出水來。</h3><h3> 緊接著,我們打井隊往返各個分場連隊,為鄉(xiāng)親們繼續(xù)打井,每當我們打出水來,全村的父老鄉(xiāng)親把我們圍的水泄不通,歡呼雀躍,他們喝上一口清涼的“純凈水”稱贊到:“吃水不忘打井人”,我們也驕傲的說:“吃水還需打井人”,鄉(xiāng)親們和我們相互握手,相互賀這激動人心的時刻,我們打井人在一片贊揚聲中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h3><h3> 正像歌中唱到的那樣:“茫茫荒野立井架,云霧深處把井打,風雨雷電任隨它”!打井人確實很辛苦,井架一豎,鉆機一鉆,那就二十四小時連軸轉不能停機,待地下水見了青天,把地下水洗的干干凈凈,驗收合格后才能停機。</h3><h3> 我們打井隊清一色的小伙子,除了領導之外。我們這一幫小伙子確實能吃苦,能干活,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站在鉆塔下?lián)]汗如雨的拉鉆桿,提巖心,裝卡具,八米長的主鉆桿,七米長的副鉆桿,四米長的巖心管,幾十斤的大小管鉗子,鏈鉗子,和其它的輔助工具,夠小伙子們來回折騰了,大多數(shù)都是剛剛從校門走出來的十六七歲的學生們,能不讓人們心疼嗎。</h3><h3> 八個人一班,各自有分工,有班長,記錄員,4115座機手.泥漿泵手,全班人一條心,相互配合,為讓鄉(xiāng)親父老喝上“純凈水”再苦再累,我們心里樂開了花。</h3> <h3>這張照片是1972年在遜河照相館拍的,我和一班長王允春,三班長李永軍到遜河飯店吃飯,吃完飯順便到照相館照個相,照完相我們往外走,不勝酒力的我不小心把照相機的三腳架碰到地上了,照相師傅一愣,把相機撿起來看了看,看沒有什么問題就讓我們走了,幸運的是照相館的地面是土地,要不然我一個小小的知青能陪得起一部照相機嗎。</h3><h3> 這是一段打井時的小插曲,四十多年過去了,當年的小青年已經是老爺爺了,在遜克軍馬場的歷史史書上有他們吃水還需打井人的一筆。</h3><div> 寫于2013年8月 修改2018年5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