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紅樓夢》中,妙玉,無疑是一個飽受非議的角色。這樣一位美麗的出家女子,竟然很難受到讀者的待見,林語堂先生甚至稱她是一個“好潔神經(jīng)變態(tài)的色情狂家伙”(《平心論高鶚》),言語間滿是不屑。細(xì)細(xì)讀來,忽然覺得,小說中最苦的那位女性,可能非她莫屬。她的苦,不但在于身世遭際,更在于心性情殤。</h3> <h3>苦之一:修而不行。</h3><div><br></div><div> 出身“讀書仕宦”之家的她,出家,本非她所愿,她是不得已才做了“檻外人”。她之所以遁入空門,是因其和黛玉一樣,從小體弱多病,“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后來“親自入了空門”,那病“方才好了”,所以便“帶發(fā)修行”。但從小便在佛門修道的她,卻始終有著一顆不甘的心。整個賈府中,哪里的紅梅開得最好?不是大觀園,而是她的櫳翠庵;那讓人嘆為觀止的蓬勃紅梅,簡直就是那顆渴望怒放的少女之心的象征。對滿身土氣而又質(zhì)樸善良的劉姥姥,誰的眼中閃爍著最為鄙棄的目光?不是那些勢利的丫鬟,而是本應(yīng)慈悲為懷的她。她把茶端給了賈母,卻沒有端給劉姥姥;更為過分的是,當(dāng)賈母在自己喝了“半盞”又將茶杯遞給了劉姥姥后,她的心中便再也無法接納那只杯子。那樣的言行,哪里配得上“修行”兩字!大觀園的女孩們在海棠社菊花詩中一起熱鬧著、奔放著,而她則在櫳翠庵內(nèi)孤獨(dú)地燃燒著、閃耀著。她的身體雖然在青燈古卷相伴的庵堂中關(guān)閉著、修煉著,但她的心靈卻在好惡愛恨的情感中糾結(jié)著、洶涌著。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她的修煉還遠(yuǎn)沒有到達(dá)“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境界。</div> <h3>苦之二:愛而不能。</h3><div><br></div><div> 妙玉,這位本應(yīng)超然物外的妙齡女孩,她的第二個苦,便是有愛不能說出來。她的出家人的身份,讓她明白必須拋棄凡塵,必須剪斷情思,必須將胸中那團(tuán)愛的火焰牢牢地鎖閉在櫳翠庵里。但即使這樣,“帶發(fā)修行”的她,依然會情不自禁地對寶玉表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關(guān)心和憐愛。賈母帶眾人一起到她那里喝茶時,她“將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綠玉斗”遞給了寶玉,而沒有遞給寶釵和黛玉。若不是心有所系,她怎么可能將自己平常喝的茶杯給一個“須眉濁物”喝?寶玉生日的時候,她竟然派人送來了一張上面寫著“檻外人妙玉恭肅遙叩芳辰”的信箋,用的還是代表著甜美和浪漫的“粉箋子”。她這種對寶玉的特別態(tài)度,就連李紈等已了如指掌,第50回聯(lián)詩,寶玉輸了,李紈提議的懲罰措施便是讓寶玉去櫳翠庵向妙玉討要梅花。</div><div> </div> <h3> 只是,妙玉明白,與寶玉的愛,那終究是她此生一個遙不可及的幻夢,這一輩子,她只能將這種情愫嚴(yán)嚴(yán)實(shí)實(shí)地鎖在心房里。而明知愛而無望的她,依然在孤獨(dú)執(zhí)著地做著一個美麗而又凄楚的青春女孩之幻夢,新浪博客中有一位自稱是“光腳逛大銜”的紅迷也由此給了她一個評價:“離世傲梅戀紅塵。”</h3> <h3>苦之三:潔而不保。</h3><div><br></div><div> 說起妙玉,總離不開第5回中那兩句關(guān)于她的“滴著血”的殘忍判詞:“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蓱z金玉質(zhì),終陷淖泥中?!币粋€本應(yīng)“四大皆空”的出家之人,心中卻萌動著青春的情愫;一個一生孤傲高潔、不把人放在眼里的金玉女孩,最后竟然落入蟊賊盜寇之手。雪芹先生在前80回中,至少有3處描寫出她的“潔”:</div><div> 一是高潔,不屈從權(quán)貴。第18回,林之孝家的曾向王夫人介紹,第一次去請她時她的那個“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的回答,那是何等的擲地有聲!</div><div> 二是凈潔,不容染塵埃。其最典型的表現(xiàn)便是41回對劉姥姥喝過茶杯的態(tài)度,因?yàn)槟潜诱催^了劉姥姥的嘴,她便棄而不要;在寶玉的懇求下,她再是許而相送,做了個順?biāo)饲?,同意將杯子送給劉姥姥;然后又憤而發(fā)聲,作出了一段“幸而那杯子是我沒吃過的,若我使過,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給他”的補(bǔ)白。要知道那可是一只價值連城的“成窯五彩小蓋鐘”呀!當(dāng)寶玉對她開玩笑要讓“幾個小幺兒來河里打幾桶水”來給她洗地時,她的回答是什么?“這更好了,只是你囑咐他們,抬了水只擱在山門外頭墻根下,別進(jìn)門來?!?lt;/div><div> </div> <h3> 三是孤潔,不在乎別人。她的頭顱始終高揚(yáng)著,她的骨子里流淌著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孤高血液,別人對她什么態(tài)度,她不在乎,她所在乎的是那一個孤芳自賞的自己。你看,賈母和劉姥姥還在她這里坐著,她卻“把寶釵和黛玉的衣襟一拉”,將她們引到“耳房”喝“梯己茶”;你看,她即使同意將杯子送給劉姥姥,也不愿意親手相送,而是對寶玉說“你要給他,我也不管你,只交給你,快拿了去罷”。<br></h3><div> 正因?yàn)檫@樣,所以無論在小說人物中,還中在讀者心目中,她幾乎都成了一個“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的孤魂。</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