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3月20日,我們從摩洛哥涂鴉小鎮(zhèn)艾西拉驅(qū)車前往"紅色皇城"馬拉喀什,一路藍天白云、風景如畫,美不勝收。</h3> <h3>馬拉喀什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摩洛哥的第四大城市,著名旅游勝地,位于摩洛哥西南,素有"南方明珠"之稱。馬拉喀什歷史上是穿越撒哈拉沙漠商隊貿(mào)易路線的起點,交通位置重要。老城建于1071年, 198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h3> <h3>馬拉喀什的絕大多數(shù)建筑,外墻都是清一色的陶土紅。放眼望去,那些赭紅色巖石堆砌的城墻、陶土紅的建筑,與金燦燦的陽光融為一體,反射出溫暖的光芒,宛如沉靜的火焰,因此,人們稱它為"紅色皇城"。</h3> <h3>會議宮</h3> <h3>摩洛哥最美火車站。</h3> <h3>紅色墻上紅色的摩洛哥國旗。</h3> <h3>陽光沐浴下的馬拉喀什,紅色反射出耀眼的金光,試想如果能上馬拉喀什的制高點,紅色的城市在初升的太陽下,一定瑰麗無比。可惜今天一天的行程已經(jīng)安排得滿滿的了。</h3> <h3>建于16世紀的巴西亞皇宮,是摩洛哥少數(shù)對外開放且保存完好的皇宮之一。</h3> <h3>皇宮深藏在老城的小街道里,外表平淡無奇,里面卻別有洞天,房間華麗,中庭、噴泉、花園小巧但很精致。</h3> <h3>精致華麗的鏤空裝飾隨處可見。</h3> <h3>地面及墻面用穆斯林風格的馬賽克和精細的石雕鋪就。</h3> <h3>巴西亞皇宮是摩洛哥最古老的皇宮,現(xiàn)已完全空置,從那些窗欞、門廊的內(nèi)飾可以想象其曾經(jīng)的奢華。</h3> <h3>二十世紀時尚史上最閃耀的名字里一定有被譽為"時尚皇帝"的法國服裝設計大師伊夫圣羅蘭。少年成名非他莫屬, 21歲就被迪奧欽定掌門人的記錄,前無古人,后面也應該很難有來者。22歲的圣羅蘭遇到皮埃爾· 貝爾杰,從此他們成為生活兼事業(yè)搭檔,并在相識兩年后創(chuàng)建YSL品牌。</h3> <h3>在馬拉喀什就有這位"時尚皇帝"的私人花園。伊夫圣羅蘭(又稱伊夫圣洛朗)私人花園建于1924年,原主人是法國畫家馬約爾(也有稱馬約爾花園的)。這位藝術(shù)大師充分運用豐富的想象力,把花園打造得如其畫作一般。<br /></h3> <h3>成功給圣羅蘭帶來的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財富和生活,他熱衷于收藏藝術(shù)品、別墅等,并于1967年在馬拉喀什買下了馬約爾花園,也就是現(xiàn)在的伊夫圣羅蘭私人花園。如今這個花園成了馬拉喀什人氣最旺的旅游景點。</h3> <h3>小花園棕櫚環(huán)繞,植被茂密,來自世界各地的仙人掌、綠竹、睡蓮、茉莉、絲蘭、九重葛等奇花異草,將小院子裝點得如癡如醉,仿佛一幅幅有生命的油畫。</h3> <h3>YSL品牌享有"色彩的創(chuàng)造者"之美譽,這位時裝大師用大膽、夸張的手法,把花園中的建筑、裝飾,當作自己的時裝作品,以艷蘭為主色調(diào),輔以明黃,襯托著綠色的熱帶植物,產(chǎn)生了不同凡響的效果。</h3> <h3>在花園的主要景區(qū),這種極其明亮的藍色和黃色,時時挑逗著人們的視覺神經(jīng)。</h3> <h3>這種裝飾總是和植物和諧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令人銷魂。</h3> <h3>隨便站在任何地方都是極佳的拍攝背景。</h3> <h3>庭院內(nèi)大量運用水的變幻和繁茂的綠色植被,水池邊的倒影美得令人窒息。</h3> <h3>圣羅蘭出生在法國殖民時期的阿爾及利亞,有著阿拉伯情結(jié)?;▓@建筑表現(xiàn)了濃郁的阿拉伯風情,隱含了馬拉喀什特有的宮殿的風格。</h3> <h3>繁復的阿拉伯風格的窗子,在艷藍色的墻上顯得格外醒目。</h3> <h3>如今的伊夫圣羅蘭花園,也是馬拉喀什的伊斯蘭藝術(shù)博物館,不僅收藏了大量圣羅蘭個人的北非紡織珍品、陶制品和繪畫,還保存了不少珠寶真品。</h3> <h3>在小花園一個靜謐的小角落里,是這位曾經(jīng)的"時裝皇帝"長眠的地方。據(jù)說,圣羅蘭在故去之前,告訴他的朋友,一定要把他的骨灰送回到摩洛哥,埋在伊夫圣羅蘭花園的地下。</h3> <h3>建于12世紀、高達69米的的城市地標庫圖比亞大清真塔,在向每個路過的游人默默訴說著這座城市的輝煌。</h3> <h3>庫圖比亞清真寺對面,是被稱之為馬拉喀什靈魂與精髓的不眠廣場,一個充滿中世紀阿拉伯風情的廣場,可以說從日出到深夜都熱鬧非常,為這個古城注入了不息的生命力。這里也許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廣場。</h3> <h3>我們來到不眠廣場已是夕陽西下時,廣場上人聲鼎沸,那非洲音樂特有的急促的擊鼓聲不絕于耳,穿著民族服裝的舞者扭動著身體在眼前晃動,我不敢拿手機對著他們。</h3> <h3>不曾想到,今年地中海地區(qū)氣候出現(xiàn)異常,早春三月的摩洛哥竟會如此之冷,帶來的薄棉衣幾乎沒有離身,這里畢竟是非洲啊!大家決定上廣場邊樓上的咖啡館,一邊品薄荷茶,一邊觀廣場全景。此刻馬拉喀什最精彩的夜生活剛剛拉開帷幕。</h3> <h3>在這里,你可以看到最傳統(tǒng)最真實的馬拉喀什人的生活和傳承了千年的習俗,感受獨特的摩洛哥南部風情和濃郁的生活氣息,這應該也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它定義為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主要原因。</h3> <h3>可惜因為又冷又累,我們沒能融入這彌漫著濃郁的阿拉伯風情的氛圍中,就匆匆地離開了。</h3> <h3>終于來到了我心中的浪漫圣地卡薩布蘭卡!卡薩布蘭卡位于摩洛哥西部大西洋沿岸,是摩洛哥歷史名城,全國最大的港口城市、經(jīng)濟中心和交通樞紐,被譽為"摩洛哥之肺"、"大西洋新娘"。</h3> <h3>經(jīng)典傳世影片《北非諜影》講述了,二戰(zhàn)時期的卡薩布蘭卡里克咖啡館中,里克和伊爾莎之間演繹的一段浪漫愛情故事。雖然拍攝是在好萊塢攝影棚,但卡薩布蘭卡按原樣復制的里克咖啡館,現(xiàn)如今是極其爆棚的場所,在這里喝杯咖啡得提前很多天預訂。</h3> <h3>如果可能的話,真想進去喝杯咖啡,細細感受一下《北非諜影》中的經(jīng)典場景,聽一曲《卡薩布蘭卡》這首世紀情歌,每次聽到這首歌,仿佛撥動了我的心弦,恰與我心中的某個點產(chǎn)生了共鳴,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h3> <h3>出發(fā)前,我特地重溫了這部影片。原想進咖啡館拍個內(nèi)景,可門口站著門衛(wèi),想來這是為防備游客擅自闖入的??蓙淼竭@一浪漫之地,無論如何得留個影,乘著門衛(wèi)進去的瞬間,趕緊上去搶了個鏡頭。</h3> <h3>再匆匆來上一張合影。</h3> <h3>哈桑二世清真寺,號稱世界第三大清真寺(麥加清真寺和沙特阿拉伯的先知清真寺是毫無疑問的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清真寺,但號稱第三大清真寺我到過的已經(jīng)是第三個了,阿布扎比的扎耶德清真寺和阿曼的蘇丹卡布斯清真寺都號稱第三大清真寺,對了,突尼斯凱魯萬的奧格巴清真寺也稱自己是北非最大的清真寺),看來除了麥加和先知清真寺不敢攀比外,世界各國也是自詡自己是最大的??</h3> <h3>哈桑二世清真寺于1987年8月動工修建,耗資5億多美元,占地面積9公頃,其中三分之一面積建在海上。據(jù)說是緣于國王的一個夢,夢里國王曾接獲安拉的真言:"真主的寶座應建在水上。"并以此紀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來。建成后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從此成為卡薩布蘭卡的新標志。</h3> <h3>其外觀由白色大理石、綠色琉璃瓦以及鑲嵌的各種精美銅飾和馬賽克組成,高聳、挺拔、俊美。</h3> <h3>整個清真寺可同時容納10萬人祈禱。</h3> <h3>清真寺主體大殿屋頂可以遙控開啟閉合,25扇自動門全由鈦合金鑄成可抗海水腐蝕。</h3> <h3>地下一層是一個大型的洗手池,供教徒們在禮拜前使用。</h3> <h3>在哈桑二世清真寺前的廣場上,矗立著卡薩布蘭卡博物館。</h3> <h3>幸運之神總是特別眷顧我們,在去酒店的路上,我們有幸見到了通體金色的哈桑二世清真寺,據(jù)說這是很難得的,司機還特地繞道讓我們一睹其風采。華燈初上,哈桑二世清真寺在夜色中美得不可方物。</h3> <h3>穆罕默德五世廣場,因鴿子成群結(jié)對在廣場上嬉戲,又稱鴿子廣場。廣場正面坐落著高等法院。</h3> <h3>廣場右側(cè)是市政廳。</h3> <h3>廣場上游客眾多,阿拉伯人也喜歡玩自拍。</h3> <h3>看到這么多鴿子,我也挪動不了腳步了。</h3> <h3>買了些食物喂它們,結(jié)果也許一天下來已經(jīng)有那么多游客喂過了,只有一只鴿子到我手上吃食。</h3> <h3>廣場上的小販也夠黑心的,原本說好3元第納爾的,等到付錢了,卻要8個第納爾相當于5元多人民幣。</h3> <h3>卡薩布蘭卡邁阿密海濱大道是瀕臨大西洋的一條觀景道,被譽為卡薩布蘭卡自然風景最美的地方。黃昏時分,我們漫步在邁阿密海濱大道上。</h3> <h3>下到海灘上,大西洋的風景美得無與倫比。</h3> <h3>當海浪一層層向前推進時,濺起的浪花拍打著海岸,有一種驚濤駭浪的刺激。</h3> <h3>當海浪溫柔地擁抱大海時,水中的倒影美得令人心醉。</h3> <h3>海灘邊一頂頂紅色的帳蓬下是一對對情侶在你儂我儂。</h3> <h3>在這浪漫之地,也成了我們團的愛情奔放之地。含情脈脈的對視,雖然是擺拍,卻也充滿了羅曼蒂克的氣息。</h3> <h3>站在大西洋邊等待拍日落的團友們。</h3> <h3>無論是大海邊、草原上,抑或是大漠里,日出日落是攝影愛好者永恒的主題。我覺得朋友的一段話說得特別好:無論何處的落日都是極美的。融入大海,就安謐地與明月為伴潮起潮落;沒入草原,就微笑著與清風合力染綠大地;跌入沙漠,就親切地與沙丘牽手映紅長天。</h3> <h3>當晚我們?nèi)胱〈笪餮筮叺膒estana酒店。</h3> <h3>大西洋畔迎來了北非之旅的最后一天,大家還意猶未盡。一大早來到海邊,盡情展現(xiàn)美姿,女團員們更是成群結(jié)伴地擺著各種造型,留下了更多精彩的瞬間。</h3> <h3>雖然我的腳傷未愈,但因為美好的心情,也翩翩起舞????</h3> <h3>旅游真的會改變?nèi)说男愿?,平時嚴肅有余、活潑不足的他,在大家的感染下,現(xiàn)在竟然也能配合完成這樣俏皮可愛的動作,令人刮目相看??</h3> <h3>摩洛哥,一個擁有四座多彩多姿的皇城,一個安達盧西亞風格和阿拉伯風情混搭的、浪漫與夢幻交織的國度,令人陶醉!再見了,摩洛哥!再見了,北非!團長姐姐代表全團隊友揮手告別了難忘的北非!</h3> <h3>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謝團長、團友、領隊、導游和司機,旅游第一天就崴了腳,是你們一路上給了我無私的幫助和細心的照顧,給了我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使我沒有錯過一個景點,帶著美好的心情走完了全程。在暮年能交到這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旅途中離開的是風景,留下的是珍貴的友情,是美好的心情。期待再次結(jié)伴同游!</h3> <h3>謝謝觀賞,全篇完。</h3><h3><br /></h3><h3>攝影:培正、陳琍 </h3><h3>攝影器材:IPhone 6plus,IPhone 7plus</h3><h3>編輯及文字:陳琍</h3><h3>部分照片由悠游旅行團團員提供。</h3> <h3><a href="http://www.zit.org.cn/15z99j0r"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早春三月遇見你:摩洛哥之拉巴特、梅克內(nèi)斯、菲斯</a><h3> <h3><a href="http://www.zit.org.cn/164ch8z5"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早春三月遇見你:摩洛哥之舍夫沙萬、丹吉爾、艾西拉</a><h3> <h3><a href="http://www.zit.org.cn/153z5pwo"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探尋一半火焰一半海水的世界:突尼斯之哈馬馬特、凱魯萬、托澤爾</a><h3> <h3><a href="http://www.zit.org.cn/15y95xa3"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探尋一半火焰一半海水的世界:突尼斯之艾爾杰姆、蘇斯、藍白小鎮(zhèn)、突尼斯市</a><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