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攝影: 徐作龍 徐斌 范新寶 小水滴</h3> <h3></h3><h3> 這次農(nóng)歷二月二保義觀龍燈,有幸和徐作龍、徐斌、范新寶老師同行拍攝,一路受益匪淺,收獲頗豐。</h3><h3> 回來梳理照片,感覺作為一名攝影的“新耙子”,想抓拍起大場景及龍頭昂首向上的那一瞬間是多么不易。需要的不僅僅是技巧和經(jīng)驗,還要有一不怕炸的勇氣,二不怕死的精神,不跑到離鞭炮最近的地方,是出不了精彩片子的。為了一直走在隊伍前列,疾走快跑、汗透衣背。為了取油菜花、桃花前景,兜一大圈陷在泥濘的田梗上,拍完再去追趕前進隊伍。拍大景小景,拍面拍點拍細節(jié),整個拍攝過程就像軍人在作戰(zhàn),不停地調(diào)整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能在同一實景和老師同步創(chuàng)作,片子與片子的對比,方能有更多的感悟提高。一路上幾位老師不停地指點,如何抓住煙霧濃淡最佳時刻,如何捕捉龍?zhí)ь^的瞬間,如何拍出龍身的曲線,如何利用前景、陪體、框架、水面來構(gòu)圖,拍人如何抓表情,拍孩子如何抓眼神,參數(shù)如何設(shè)置等等,實乃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h3><h3> 攝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因稍縱即逝而無法補救。截至目前,接觸攝影僅一年時間,對于攝影而言我還是個新兵。但是,這并不影響我對她的摯愛。為了追求她,一年來,追日出趕日落,冬天,黑布隆冬5點出門,夏天下了山晚上9點饑腸轆轆都是常態(tài)。夏天曬得黢黑,冬天凍得跟狗。有次夏日,在八公山,誰曾想一個被拆除的發(fā)電大風(fēng)車的水泥桿橫臥路中,車無法通行。那半個小時是跑上山的,缺氧的呼吸中清醒地感覺自己快變成了夸父。有次深秋,在高塘湖拍起魚,因沒有救生衣,磨破嘴皮才允許上船,船里的水沒過腳面,等激動人心的那一瞬,逆光下,千斤的魚被一網(wǎng)緩緩打撈起時,波光粼粼,魚兒歡騰,多么有畫面感的時刻,屏住呼吸準(zhǔn)備拍攝時,相機沒電了,氣得要吐血。只有趕緊換手機拍,船還不停地?fù)u晃,拿不住手機就會掉到水里?;貋斫邮芙逃?xùn),無論何時都要把備用電池帶在身上,每次回來一定要把相機卡清空,把電池充滿電,隨時處于備戰(zhàn)狀態(tài)。還有次在大通濕地,背后猛地?fù)涞轿疑砗蟮哪菞l大大的黑狗,仍心有余悸…..</h3><h3> 這次在保義,徐作龍老師拒絕使用連拍的方式,完全是手動控制。在群里曬圖,引來一片點贊。回來和朋友聊天,朋友說為什么不用連拍,不都是追求最后成片的結(jié)果嗎?徐老師已是多次來保義拍舞龍,有幾十年的攝影經(jīng)驗和技能,他可能更享受的是創(chuàng)作過程。猶如開車,手動檔自動檔都能到達目的地,側(cè)方位倒車方式都能入庫,可有人卻癡情賽車癡情漂移。他說,你的作品只有先打動自己才能打動別人。中午回賓館的間隙,幾位老師還把上午各自拍的片子導(dǎo)入電腦,一張一張分析交流探討切磋,賓館也沒小凳子,年過半百的幾位老師就蹲在地上看片評片。</h3><h3> 昨天恰巧在朋友圈里看到畫家陳丹青的兩段話。他說:“這什么叫做救自己呢?就是忠實自己的感覺,認(rèn)真做每一件事,不要煩,不要放棄,不要敷衍。哪怕寫文章時標(biāo)點符號弄清楚,不要有錯別字——這就是我所謂的自己救自己。我們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 我靠的是一筆一筆地畫畫?!?“國人大抵是慣于取巧而敷衍的,我自己也是如此。而我所見美國藝術(shù)家,一個個憨不可及,做事情極度投入、認(rèn)真、死心眼兒、有韌性,即所謂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是也。同人家比,中國人的大病、通病,是做事不踏實,做人不老實,要說踏實老實的憨人,中國不是沒有,只是少?!庇窒肫鹎岸螘r間看到經(jīng)典詠流傳節(jié)目,為了孩子82歲的谷建芬用13年編寫50首經(jīng)典,觀眾多次含淚起立致敬。這次在保義,還遇到一個96歲高齡的長者參加舞龍活動,耳聰目明,一直在敲鑼走在隊伍的前列。</h3><h3> 無論是我遇到的這些屏幕內(nèi)外的人,我覺得他們都是發(fā)光的人,溫暖自己,也照亮別人。忠實自己的感覺,追求自己的篤定。今年,我就要獲得“50后”的殊榮,珍惜余生,活好當(dāng)下,希望自己多行路,多感悟,多歷練,練就一雙明亮的攝影眼,拍出更多的好作品,如陳丹青而言:認(rèn)認(rèn)真真地“救自己”,不要煩,不放棄,不敷衍。</h3><h3></h3><h3></h3><h3><br></h3> <h3> 二月二龍?zhí)ь^ 保義舞龍祈豐收</h3><h3> 3月18日,農(nóng)歷二月初二龍?zhí)ь^。壽縣保義鎮(zhèn)熱鬧非凡,當(dāng)?shù)卣谂e辦舞龍盛會。萬名民眾參加了舞龍、劃旱船、大頭娃娃等民俗表演活動,祈福新年五谷豐登,幸福平安。 10條巨龍在街道上下飛舞,翻騰的巨龍走到哪,人潮就涌向哪,鑼鼓聲聲,鞭炮齊鳴,熱鬧非凡。</h3><h3> “二月二”龍燈會,是保義鎮(zhèn)傳統(tǒng)民俗,歷來由鎮(zhèn)上張、洪、黃、夏、常五大家族共同承辦,每個家族各出兩條龍沿街表演,久而久之,形成了如今具有當(dāng)?shù)鬲毺氐拿袼孜幕?quot;龍燈會"。壽縣是楚文化的故鄉(xiāng),民間藝術(shù)璀璨。壽縣保義"二月二"龍燈會有著悠久的歷史,是當(dāng)?shù)靥厣膫鹘y(tǒng)民俗文化活動。</h3><h3> 民間習(xí)俗稱之"二月二龍?zhí)ь^",日子吉祥,辦事吉利。保義鎮(zhèn)地勢較高,十年九旱,百姓生活用水十分困難,被稱為"曬網(wǎng)灘"。舊時,鎮(zhèn)上張、常、洪、黃、夏齊聚鎮(zhèn)南五福寺議事,同時舉行舞龍表演,每姓出一條龍沿街表演,祈求來年雨水充沛,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久而久之,形成了具有當(dāng)?shù)靥厣?quot;龍燈會",也把這樣一個日子定為我鎮(zhèn)舞龍慶豐收的喜慶日子。白天,鞭炮齊鳴,整個保義從北到南人山人海,巨龍狂舞在街頭巷尾,人頭攢動,競相觀看"五龍"表演,熱鬧非凡。入夜,則家家戶戶彩燈競放,裝扮出一片和諧、美麗、熱鬧的夜晚。</h3><h3> 常傳利 倪軍</h3><h3><br></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這位老人96歲</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