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二月二"龍?zhí)ь^"在中國是一句家喻戶曉的俗語,可"龍?zhí)ь^"的"龍"到底是什么?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說清楚的……</h1> <h1>其實"二月二龍?zhí)ь^"也是中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呢,學名叫"中和節(jié)"。所謂"中和"指的是陰陽調(diào)和,萬物復蘇,所以民間有"浮生有雌雄,成套分公母,世人男與女;中和陰陽理,不分凹和凸,內(nèi)有乾坤氣。"之諺??上г趲浊甑慕袒?,這種赤裸裸的生殖祭祀已經(jīng)見不到了,只有在藏彝走廊的高山深谷中殘存的小部落中,在"二月二"這天還保留著那遠古生殖崇拜的習俗。</h1> <h1>他們自稱是"阿哲"人,屬于彝族中的一個很小的分支,居住在云南彌勒地區(qū)的大山里面……</h1> <h1>每當?shù)搅岁帤v二月二這一天,阿哲的男人就會把自己裝扮成祖先的模樣,手持棍棒,開始了部落的生殖祭祀……</h1> <h1>阿哲人的祭龍活動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男人們用粗大的木棒和葫蘆做成巨大的陰莖和睪丸,代表自己的"龍"。由于整個"二月二"的祭祀活動都與雄性生殖崇拜有關,所以當?shù)厝擞职寻⒄芏露?amp;quot;祭龍"稱為大"JB"節(jié)……</h1> <h1>阿哲人認為:二月二是驚蟄之后,地下的蛇、蚯蚓等動物從冬眠中醒來,這些像男人陰莖似的長條形肉乎乎的動物,就是龍的原型。</h1> <h1>阿哲人祭龍活動的高潮是晚上的篝火狂歡,篝火上烤著雞,男男女女一邊吃著烤雞喝著酒,一邊進行嬉戲打鬧,各種互動……狂歡會一直持續(xù)到第二天凌晨。</h1> <h1>對于農(nóng)耕文化來說,播種與收獲從來都與生殖主題緊密關聯(lián),在阿哲人的語言中"播種"跟"性交"就是同一個詞。所以阿哲人的祭龍,充滿了男歡女愛、生殖繁衍的內(nèi)容。</h1> <h1>如今這樣原汁原味的生殖祭祀基本上消失殆盡了,已經(jīng)演化為開播或者祈求風調(diào)雨順求雨的儀式,在中原地區(qū)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首打油詩:"二月二,龍?zhí)ь^,天子耕地臣趕牛;正宮娘娘來送飯,當朝大臣把種丟。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豐登太平秋。"只有在大山皺褶中殘留的阿哲人的祭龍,大概算是"二月二,龍?zhí)ь^"的千古余音了吧。<br />本文部分照片來自臺灣攝友林添福先生。特此鳴謝!</h1><h1><br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