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圖片定格時代 文字閃存思想 </h3><div>圖文留住記憶 感悟朋友分享 </div><div><br></div><div> 在清明節(jié)之后,將迊來農歷三月初二父親100周歲生日。父親雖然離開我們25年了,可記憶中的父親從來沒有模糊過,這幾天滿腦子都是父親,往事歷歷在目,笑容浮現(xiàn)眼前,對父親的回憶,就像觀看描寫父親影片,百看不厭,感動不已。</div><div><br></div><div> 做人要記住他人好,更要記住父母好,摘選對父親記憶片段寫成《我的父親100 歲》作為送給父親百歲壽禮,一方面是緬懷父親,同時提醒大家庭所有成員, 平時一定要記住他人好,尤其要記住父母好,無論父母年輕、年長、年老,健在還是升天,都應該經常捫心自問了: 我記住父母好了嗎?!</div><div><br></div><div><br></div> <h1> 我的父親100歲</h1><h1><br></h1><h3>文字: 朱 寶 樹<br>圖片: 老照片/百度</h3><div><br></div><div> 又一個思親祭祖節(jié)快到了,今年又是父親100歲生日(農歷三月初二),這幾天滿腦子都是對父親的思念。 30年前我們全家為父親過了七十歲生日,那熱鬧幸福的場景就像發(fā)生在昨天浮現(xiàn)在眼前。1993年父親和我們分開已經25年了,再沒有為父親祝壽的熱鬧場景,不過這期間,每年都有幾次 我們說父親聽的父子聊天時間,父親精神抖擻面帶微笑的樣子經常出現(xiàn)。再過數(shù)日就是父親100歲生日了,雖然當初熱鬧的祝壽場景難以再現(xiàn),但為父親準備一份百歲賀禮還是必須的。送給父親什么禮物呢?思來想去,最后決定把我對父親的記憶摘選幾個片段,作為送給父親百歲賀禮,相信父親一定喜歡。這幾天我一有空就拿出手機,用文字記錄下父親閃現(xiàn)的每一個瞬間。</div><div> </div> <h3> 父親名叫陳鴻祥,老家在蘇北古城老淮安城內興文街,父親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我都見過。父親20多歲就離開淮安來到古鎮(zhèn)岔河,入贅外公朱家與我母親朱玉珍成親,養(yǎng)育了我們兄弟姐妹七人,除我和二哥隨母親姓朱,其他都姓陳,我排行老五兄弟老三,父親一生靠做皮匠手藝養(yǎng)家糊口,(我春節(jié)回老家家找出父親用的皮匠工具和我珍藏幾十年父親最心愛的錘子)父親大我近40歲,我記憶中父親的形象都是他中老年的形象。</h3> <h1> 幼年記憶</h1><div><br></div><div> 幼年時,父親是我的紅薯夜餐。幼年記憶中,我們兄弟姐妹與父母親就像這張圖中嗷嗷待哺的小鳥與父母一樣,八九張嘴吃飯就靠父母大哥做手藝掙點錢買糧買草,全家每天兩頓稀飯吃不飽、吃了上頓沒下頓是常事,現(xiàn)代人不懂的詞``刷鍋等米``,在我幼年時就親身經歷深有感受。我幼年記憶中的父親,有兩件事印象較深。</div><div><br></div> <h1>父親的夜頓子。(就是夜餐)</h1><h3> 每年秋冬尤其是春節(jié)前,是做皮匠手藝人最忙的季節(jié),父母大哥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每天母親總要做點面糊面條夜餐,父親晚上收工吃夜餐,無論多晚,總要把我們兄弟姐妹一個個叫醒,在床上哪怕每人吃兩三口,絕對不會漏掉一個孩子。習慣成自然了,我們小兄弟姐妹每到父母加夜班,到那個時點都會一個叫醒一個,等著父母給我們吃夜餐。<br></h3><h3></h3><h3><br></h3> <h1>父親的烤紅薯。</h1><div> 記得我很小的時候,父母大哥隔三差五要 挑著皮匠擔子(所有工具)去黃集仁和等集鎮(zhèn)趕集做手藝。那時家里我比較小,每次趕集回來,父親總會背著其他人從工具箱里拿出用紙或荷葉包著的烤紅薯,有時也有燒餅或油條,看著我吃完還再三叮囑,不要告訴哥哥姐姐們。時間長了我和父親有了默契,有時哥哥姐姐都在家,我會不停的看著工具箱也不會急著和父親要帶回來的東西吃。</div><div><br></div> <h1> </h1><h1> 童年記憶</h1><div><br></div><div> 童年時,父親是我的英雄偶像。童年時我最喜歡聽父親講故事,父親跟我們講:因為日本鬼子侵占了父親老家淮安城,偽軍到處抓人,父親被迫離開老家淮安來到岔河,入贅外公朱家和母親成親,在岔河他繼續(xù)做皮匠手藝。父親和我們講的故事很多,讓我至今都不能忘記,也是讓我對父親非常崇拜的,是父親親身經歷的幾個故事。</div> <h1>鬼子關卡傳情報。</h1><h3> 年輕時的父親也是愛國的熱血青年,岔河是老淮寶根據(jù)地,來岔河不久,就開始為地下黨組織工作了。他有老家淮安口音,又有做皮匠手藝職業(yè)掩護,經常往來于岔河淮安,為地下黨遞送情報。父親當時藏情報絕招是把紙條夾在牛皮夾層里,再用明凡把沾上,幾乎沒有破綻。(牛皮是當時做鞋底主要原料)一次在淮安南閘日偽卡口,突然嚴查不許人進城,這時來取情報的``城里生意人``是個年歲大的老伯, 和父親同行,他有城內良民證,父親急中生智,塞了點錢給一個偽軍,用老淮安話和他講,賣牛皮是急等錢用,自己可以不進城,但要把牛皮賣了拿到錢,買家就在身邊,就這樣在日偽眼皮下,老伯付了錢,父親把兩捆``牛皮``賣給城里生意人,順利完成情報傳遞。</h3><div><br></div> <h1>失聯(lián)組織不放棄。</h1><h3> 父親經常和我們講老淮寶革命故事,講魏其虎等英雄戰(zhàn)斗故事,講岔河被日本鬼子飛機轟炸的情形,講他年輕時如何幫助地下黨做革命工作的故事。父親經常說,如果不是兩次與地下黨組織失去聯(lián)系,父親入黨比母親47年入黨要早的多。第一次是他來岔河一年多時間,父親與一個革命同志單線聯(lián)系半年多,幫助地下黨把情報往淮安城里送,上面講的故事就是那個時候,那個同志已經明確與父親講,準備發(fā)展父親參加地下黨組織。突然那個同志失去聯(lián)系好幾個月,事后知道犧牲了。失去組織聯(lián)系的父親沒有放棄,保持原接頭方式耐心等待,過了快一年,又有一個修鞋人主動和父親聯(lián)駱,父親又開始與那位同志單線聯(lián)系為地下黨組織工作了一年多,那人再一次明確很快就介紹父親正式加入地下黨組織??墒且淮稳毡竟碜訏呤幒?,那個同志又長時間失去聯(lián)系,后來得知又犧牲了,從此父親再一次失去了組織聯(lián)系。雖然二次與組織失去聯(lián)系,沒有機會成為黨的人,可父親沒有放棄,還是想方設法積極投身工命工作。</h3> <h1>南下不成耿于懷。</h1><div> 到了解放戰(zhàn)爭時期,由于父親積極主動的參加革命工作,很快又成了積極分子,解放戰(zhàn)爭后期,淮寶老區(qū)干部南下,父親是計劃南下人員之一,領導已找父親談話征求意見了。雖然當時父親上有老下有小有點不舍,當想到全國要解放了,可以名正言順干革命了,父親非常開心。因為母親也是47年入黨的黨員,也沒有反對,可當時外公以死相逼,最終父親沒能隨隊南下,這件事父親耿耿于懷一輩子,也成了父親終身遺憾。父親雖然沒有入黨參加革命 ,我感覺父親對共產黨是有感情的,他常說:共產黨經是好的,就是會被歪嘴和尚念歪。</div> <h1> 少年記憶</h1><div><br></div><div> 少年時,父親是我的師傅榜樣。我少年時光趕上了全家下放,我家下放在岔河公社最窮的前馬生產隊,38戶人家,有近一半常年外出靠討飯度日。下放以后我們沒了城鎮(zhèn)供應口糧,八九口人吃飯燒草無著落,當時還不允許在街上做生意做手藝,全家人吃不飽飯的巨大壓力全部壓在父母身上。 父親那時已經50多歲了,那期間可能是我父母人生最艱難的幾年,也是我對父親了解最多,感受父愛母愛最深的幾年。我的少年人生經歷,使我早同齡人幾年嘗到了生活的艱辛和苦難,讓我對父母更加崇敬愛戴,關于父親那段時間的記憶太多太多。</div> <h1>父親住進牛棚還唱京劇。</h1><h3> 父親是個心直口快樂觀開朗的人,我的記憶中,從來沒有看到父親愁眉苦臉的樣子,就是在家里沒糧沒草沒飯吃的時候,也不會從他臉上看出來。他平時干活加班時總愛哼哼小調 ,尤其是在 69年冬天,全家被迫冒雪搬到下放的生產隊,住進牛棚和山芋窖,在那里度過唯一一個缺糧少油沒年貨、與耕牛為鄰、家里彌漫著牛糞味的春節(jié)時,父親還是不停的哼著小調唱京劇,沒讓我們感覺到他不開心。</h3> <h1>父親教我學手藝。</h1><div> 我們家下放以后,全家人溫飽成了最大問題,為了每天能吃到一二頓山芋面糊青菜粥,兄弟姐妹除干農活掙工分,還挖野菜充饑,我當時是四年級,堅決不肯上學了,希望能幫父母做點事分點憂,當時我雖然小,一般農活我基本都做過。父親看我太小,不想我再去干農活,就開始帶著我趕集教我做手藝,我記得去黃集攤子擺在姓花的大爺家門口,在岔河攤子只能擺在李家橋頭李大爺家門口,就這樣我跟著父親學會了皮匠手藝。我停學跟著父親學手藝二三年以后,班主任老師多次上門做工作,我才重新回到教室。從那以后一直到我高中畢業(yè),只要父母親生意忙,我就是他們最好的幫手。這把錘子是父親心愛之物,我已珍藏幾十年了。</div> <h1>父親帶著我們去種自留地。 </h1><div> 下放那幾年,生產隊遭殃下放戶遭罪,更是父親最辛苦的幾年。我永遠不會忘記父親帶著我們 翻地車水栽秧割稻 種自留地的情景。記不清下放以后哪一年,我們家大部分人已回到街上,隊長好心啊,劃幾畝自留地給我們自己種,這樣就可以少分一點山芋胡蘿卜稻子給我們,減輕集體負擔了。自留地在共場邊高地上,旁邊有水渠不能灌溉,我們從街上到自留有六七里路。春天父親就帶著我們用叉子,鐵鍬翻地曬土,到夏天用水車車水,栽下秧以后,父親每天帶著我們冒著酷暑,踩水車四五個小時才能把水上足,秋天收稻子了,收成肯定不好,可那不多的卻是全家一年口糧稻子和燒草,父親和我們還要一擔一擔挑到街上。我當時可以挑七八十斤,父親50多歲了,他也能挑上百而八十斤走上好幾里路??!</div> <h1>父親帶著我們上樹砍柴下河割草。</h1><div> 下放農村那些年,不但吃不飽,冬天燒草是大問題。秋冬季節(jié),父親經常利用閑一點時間,帶著我們去樹木茂密的河堆樹林里,上樹砍樹枝,把落下的樹葉歸集起來用網袋子抬回家。夏天父親經常帶著我們一起去河里撈水草,把水草曬干拉回家,以備冬天雨雪天燒。有一次我們和父親去南大京下河撈水草,突然我感覺左腳被什么劃了一下鉆心的痛,我一邊喊父親和哥哥一邊往岸邊走,到岸邊一會兒紅水泛起一片,父親幫我洗去腳上污泥,發(fā)現(xiàn)大腳指旁被削去五分錢硬幣大一塊肉,白色骨頭看的一清二楚,父親嚇壞了,大哥背著我,父親用隨身帶的毛巾裹住我的腳一手捏著傷口一手捧著腳一口氣跑了二三里路把我?guī)Щ丶摇D赣H打來水幫我沖洗傷口,在傷口上按了很多很多香灰,止住了血,又用棉布條把我腳裹的緊緊的。母親是一邊哭一邊責怪父親一邊幫我裹腳 ,父親一直捧著我的腳,也心痛的流著淚。說來也怪,那么大傷口,又是夏天,母親就用香灰?guī)臀覔Q幾次也就好了,從那以后父親再不許我們任何人下河撈水草了。</div><div><br></div> <h1> 青年記憶<br> </h1><div> 青年時,父親是我的人生向導。父親雖然不識字,卻是一位非常識事的偉大父親,無論是我身處農村發(fā)奮求學,還是參加工作以后,父親對我講的通俗易懂大白話,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指引著我人生方向。</div><div><br></div><div> </div> <h1>``求人不如求自己``。</h1><div>這是父親最愛說的一句話,也是讓我受益終身的一句話。父親帶著我們做了很多又苦又累的事情,同時不停的向我們灌輸求人不如求自已、要自強自立、依靠自己改變命運的思想。我18歲時還在讀書,那個時候我們戶口還在農村,家庭十分困難,求人不如求自已嘛,我一邊讀書一邊幫助家里做事掙錢,爭取自食其力,減輕父母家庭負擔。當?shù)弥袡C會參加高考時,我更加有了奔頭,更加發(fā)奮求學,希望通過自已努力改變命運。我永遠不會忘掉我在朱壩復習時,父母徒步往返五六十里,冒雪送去的棉鞋和米,還有父親的叮囑``多辛苦一點看書學習,求人不如求自己``啊。工作以后,我在學習工作各個方面之所以能有較快的進步,都離不開父親這句名言的激勵。</div><div><br></div> <h1>藥人的不吃犯法的不做。</h1><div> 這句話是我工作以后,父親經常提醒我的。他并不了解銀行工作性質,但他知道我在銀行工作一定會碰到錢。這句話就像一副警鐘掛在我耳邊,伴隨我從工作到退休,在銀行工作近40年,見過燈紅酒綠,有過錢權在握,是父親早年教誨,我才能始終保持清醒,再看看許多革命同志過早``犧牲``了,更加敬佩父親英明偉大,更加感謝父親。</div><div><br></div> <h1>``手藝不精 萬代灰孫``。</h1><h3> (意思是說做事不精通,永遠被人瞧不起)。這是我跟父親學手藝時父親經常對我說的話,父親做事非常認真,一絲不茍,對技術精益求精。我十二三歲跟父親學手藝,當時我逢的鞋子只要有一點點父親認為不合格,必須拆掉返工。那兩三年父親對我嚴苛要求,培養(yǎng)了我做事認真不馬虎,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性格。此外我還有守時守信講究條理性等習慣性格,都是受到父親的影響,所以說,父親是我人生向導</h3> <h1> 成年記憶</h1><div><br></div><div> 成年時,父親是我的牽掛擔憂。當我30歲左右步入成年人行列時,父親已是70歲左右的老人了,兒女們都長大人,生活不像過去苦了,全家人共同心愿就是能夠讓父母親過上好日子。我雖然成了家,有了兒子,工作也比較忙,但是那個階段,我的心始終離不開父母,由于父親身體狀況,父親成了我最大的牽掛擔憂。</div><div><br></div><div> </div> <h1>父親的老胃病。</h1><div> 我記憶中父親除了一生辛勞,還有兩次死里逃生。好像是68年左右,父親突發(fā)胃穿孔毛病,在那個年代,醫(yī)療條件和家庭經濟條件都非常差的情況下,父親在洪澤醫(yī)院做了胃修補手術,檢回了一條命。從那以后遇到下放,吃辛受苦,飽一頓饑一頓,胃子根本得不到保養(yǎng),我們做兒女的年齡小也顧不上父親術后體弱多病的身體。父親胃病不斷,近十年后胃病又發(fā)作了,在縣醫(yī)院做了胃切除大手術,僅保留胃體四分之一,(如果在今天可能早戴上胃癌的帽子了)父親再一次死里逃生。從那以后,父親飲食總是母親精選細做,少吃多餐,倍加呵護。雖然父親到了晚年,胃子恢復非常好,可我們做兒女的都很擔心啊,我工作以后離開了家,幾乎每周要回家一趟,就是放不下父親,擔心他的身體。</div> <h1>父親的香煙店。</h1><div> 父親60好幾歲時,我們兄弟姐未大部分成家了,家庭經濟情況也好了,都不同意父親再那么辛苦做手藝,希望父母過點好日子。父親是勤勞閑不下來的人,我家住臨街門面房有窗戶。好像是大姐出的主意,讓父親賣香煙有點事做,當時我在縣銀行工作,找人從糖煙酒公司批發(fā)兩箱子香煙還有火柴,用自行車背回家,父親香煙店開張了。聽說陳大爺賣香煙了,左鄰右舍都來買,過兩天,父親開始限售了,再過兩天,開始有條件的賣了,他看誰順眼才賣,不順眼的就不賣,就是母親買香煙,也要搭售火柴,他理由很簡單:香煙是我三兒子好不容易從洪澤買回來的,很快賣完怎么辦?只要父親高興,兒女們都隨他,就這樣父親香煙店開了幾年,我是他采購員,父親非常開心</div> <h1>父親的傷病腿。</h1><div> 父親生性好強不服老,就是70多歲了,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有一次不知道做什么事情跌倒了,大腿根劇烈疼痛,哥姐們帶他去醫(yī)院檢查,是股骨頸斷了,如果是現(xiàn)在還可以換一個,可30多年前哪有這個條件啊。父親就那樣忍受劇烈疼痛幾個月,以后也是在疼痛和行動不便中生活。二哥專為父親用舊自行車配件改裝了一輛三輪車,改善了父親出行條件,父親很開心,但是父親行動不便、時常發(fā)作疼痛的腿,讓我們始終放心不下。</div> <h1>父親的老糊涂。</h1><h3> 父親到了晚年腿腳不便,脾氣不好讓母親和兒女們都能接受,可是父親的``老糊涂``讓兒女們尤其是母親有點束手無策。我們回家母親、哥哥姐姐們常常對我說,父親老糊涂了,喜歡說鬼話了,剛剛吃了飯,他告訴鄰居說,家里人不給他飯吃,還說有人要在他飯里下毒想害死他等等。那個時候我們只覺得是老糊涂,不知道可能已經是老年癡呆了,可是那樣讓家人非常擔心啊。從那以后糊涂越來越厲害,兒女們回家都習慣給點錢買點好吃的帶回家,有時候誰看他誰給他錢都記不清了。好在自始至終我回家,他都認識,到后來他對我和二姐夫李玉成認的最清,其他人都記不清,對鄰居說,家里只有我三兒子買東西給他吃給他錢,真是非常糊涂了,全家人都非常難受非常擔心。再后來,父親肺心病也越來越厲害,經常夜里咳嗽無法入睡。記得是一九九三年農歷五月二十,我們一家三口回家看望父母,帶著父親晚年最愛吃的快餐面等好吃的,我坐在父親床前,他很快吃了快餐面和雞蛋,邊吃邊和我講了好多事情,我給他錢他收好,還要我們有空多帶孫子回家看他。他把最心愛的孫子錦波叫到床前,說到幾年前幾個孫子騎三輪車掉下河的事,叮囑我們一定要注意安全。那一天全家人都非常高興,感覺父親非常非常清醒。下午我們回洪澤了,二姐夫專程回家看望我父親,晚上是二姐夫陪著父親的。第二天天沒亮,我們聽到父親離我們而去的消息,真的不敢相信啊!就這樣父親慈祥的笑容永遠定格在那里農歷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一日</h3> <h1> 中年回憶</h1><div><br></div><div> 中年后,父親是我的思念回憶,人到中年,上有高堂下有兒女是最幸福事,可我步入中年卻與雙親分離,看到親朋好友同齡人有父母可孝敬非常羨慕,對父母的思念更切,特別是思念父親,回憶父親點點滴滴,就像欣賞天上繁星,越是夜深人靜,越是遠離繁華,星星越明亮,記憶越清晰。</div><div><br></div> <h1>父親的``謊言``。</h1><div> ``我不餓我不累``是我們小時候經常聽父親說的話。擺攤子做手藝,母親遞飯給父親大哥我三人吃,父親經常是借口不餓不吃或吃兩口就飽了,盡量多省一點給我們吃。種自留田挖地,踩水車,我們兄弟姐妹輪流休息,他總是說不累,從農村挑糧草上街,我們換了幾個人,他就是不肯換,肩膀腫了墊上毛巾,還是說不累,等等等等。當時我們小不在意,現(xiàn)在想想,父親當時也50多歲人了,太不容易了,父親所謂``不餓不累``都是謊言,他是愛兒女心疼我們,寧愿自己忍饑挨餓吃苦受累啊。</div> <h1>父親的善良。</h1><div> 我深知``人間有三分苦,父親吃了十分``,當我工作有能力了,我能買到吃到喝到最好的東西,一定會帶點給父母和兄弟姐妹分享。我?guī)Щ厝ソo父母的,他們總是舍不得自己吃,一定要會分給家里其他大人小孩。過去討飯人很多,無論是到我們家門口還是在父親擺的攤子上來討飯的,只要鍋里還有,父親總是親自去盛一點給討飯人,常常在攤子上做事吃了一半的時候,有討飯來了,他會把碗里飯給人家。父親常說,我們少吃一口,那些沒飯吃的人就能多吃一口。我兩個妹妹有時會被父親責怪甚至打罵后不肯吃飯,父親經常是硬逼她們把飯吃下去,他生怕兒女挨餓受凍。對人是這樣,對小動物也是一樣,父親是非常喜歡小貓小狗,家里養(yǎng)過一個大狗,生了好幾個小狗狗,那時候人都吃不飽,父親寧愿自己少吃一點,也要給小狗狗吃飽。</div><div><br></div> <h1>父親的眼淚。</h1><div> 父親是個非常剛強的人,可也有柔情落淚的時候,我見到父親除大伯去世、我腳受傷流淚,還有就是大哥成家不久,有一天晚上,我聽父母親和大哥說分家的事,說是分家實際就是分開燒飯吃。我當時感覺到他們都很傷心,那天晚上我看到父母大哥都哭了,我在床上聽到也傷心的哭了一晚上。當時不理解一家人為什么要分開燒飯吃,后來才知道,那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孟穹珠_時間不長還是分不開,接著下放更分不開了,一個大家庭同甘共苦過日子。除了這次,就是二姐和兩個妹妹出嫁時,父親都背著人偷偷的流淚,感覺那個時候父親很傷心。</div> <h1> 父親百歲大壽</h1><div><br></div><div> 這幾天我腦子里全是父親,是父親一百歲生日,今天中午吃過飯,孫子睡覺了,我躺在沙發(fā)上拿出手機,一邊回憶一邊寫著。 老人過壽蒸壽桃是我們老家的風俗,父親七十大壽時,我們全家歡聚一堂為父親祝壽,那個熱鬧歡樂的場景一直在眼前飄蕩,記得那天是我借了一部傻瓜相機帶回家,在家里為父母拍了這張合影,好像也是父母兩人唯一一張合影,家里冰箱柜子等背景雖然亂一點,你們看父母笑的多開心啦!那天我們蒸了很多很多壽桃堆放在堂屋桌子上……寫著寫著我睡著了進入了甜美的夢鄉(xiāng):</div> <h1>為父親百歲大壽祝壽了。</h1><h3> 我們蒸了更多更多壽桃,全家五六十口人都回老家岔河為父親祝壽了,左鄰右舍,親朋好友都來了,高朋滿座,兒孫滿堂,在喜慶的音樂和鞭炮聲中,我們老兄弟姐妹七對排隊磕頭,孫子重孫子輩一個接一個磕頭,父母親坐在壽堂中間高興的合不攏嘴,向每一個人分發(fā)紅包,攝影師為我們全程攝像。我們還包了街上最好的飯店,租了剛修繕好的老家會堂,二哥二姐從洪澤帶來演出班子唱戲。大哥二哥拉二胡,大姐二姐我們所有會唱歌的人一起上臺,為父親獻上祝壽歌,演出人員演了精美節(jié)目,大會堂臺下幾十張八仙桌坐滿了親朋好友和鄰居,桌上擺滿了水果點心,百歲壽星父親和母親坐在最前面一邊看演出一邊叮囑我們照看好小孩,接待照顧好客人……祝壽場景熱熱鬧鬧,喜氣洋洋……。</h3> <h1>``爺爺爺爺,我要看旺旺隊``。</h1><div> 小孫子睡醒了從臥室出來,沖到我跟前,一邊喊一邊槍我手機,太陽從西邊窗戶直射在我身上,我被吵醒來了,揉揉眼,看看窗外,看看孫子,原來父親百歲大壽祝壽場景是一場夢啊,我是多么不想醒啦!我無賴的把手機遞給孫子,閉上眼還想回到剛才的夢境:心想如果父親百歲大壽祝壽場景,不是夢而是真真切切的現(xiàn)實,那該多美多好啊??!</div><div><br></div><div> 幸福方圓(朱寶樹)</div><div> 2018年3月20日</div><div> 北京 寬心居</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