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如今要說起白鹿原,可以說絕大多數人就會想起白鹿原上的北原,而知道和關注南原的人相對就少了。其實,南原和北原只是被長長的鯨魚溝隔開著。南原上也有著許多珍貴的文物或者遺址,我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千年古寺——白鷹寺。</h3><div> (一)白鷹寺的傳說和過去</div><div> 南北朝時期,皇室對鷹特別寵愛,據史料記載,北齊對鷹就像對自己祖先一樣,規(guī)定鷹不能射之,不能圈養(yǎng),飼鷹者,稍割犬肉以飼之.白鷹寺緊東邊有一條溝,因有白鷹晝飛夜棲而得名白鷹溝,白鷹寺跟白鷹溝自然有著隔不斷的聯系。至于白鷹寺真正源宗,還要歷史學家去證實吧。 </div><div> 白鷹寺相傳建于魏晉時期,是白鹿原上的一大古寺。它位于今長安和藍田交界處的——布村,如今的布村小學正是它的原址所在地。你若問白鹿原上六十歲左右的老人,可以說他們都能給你娓娓道來。白鷹寺分為上殿,中殿,下殿三座大殿,還有廂房等就在其中。上殿供奉著王母娘娘,旁邊有水神,火神,還有菩薩等塑像,那是香客祈求早生貴子的地方;中殿供奉著藥王爺,還有土地爺等眾多神像;下殿則供奉著關公,也叫關老爺廟,關老爺旁邊分別是關平和周倉,還有那黑虎,靈管,那嚇人的樣子,把在殿里面上學的學生給嚇的。三座大殿都是坐北向南,跟天下衙門是一樣的。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座寺廟里有一口大鐘就放在鐘房里,上面有文字記載,可惜的是在破四舊時砸毀了。這里說的,只是老人回憶解放前的情景,想必在古時,這座寺廟更是香火旺盛,高大而雄偉,前來祈福進香的人那才是人擠人呢。聽老人講大殿墻壁上寫著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朝詩人的詩句,還有很多壁畫,更能證實的一點,就是唐代詩人杜甫曾經在此寺住宿過,這從《杜甫長安行跡圖》杜甫登高游白鹿原第一站就是白鷹寺。可見白鷹寺在古代就很有名了。</div><div> 白鷹寺不管在古代多有名望,咱們現代人只能想象,而最能知道它繁榮興盛的時候還是在解放前。那時候,白鷹寺在今天大劉村,四個布村的中心,人們習慣說成“五村三社”。四個布村,就是現在的布村喬家,布村楊溝,布村王家,這三個村歸藍田縣管轄,而布村熊家歸長安區(qū)管轄。到如今我也不知道咋能這樣劃分,聽老人說解放前就這樣。布村在古代是一個絲綢交易的場所,據說一直到清初明末布村以布四村名稱存在著,以后人們簡化為布村?,F今長安區(qū)砲里鄉(xiāng)還有幾個以桑為名的村子就不必一一訴說了。大劉村也歸藍田縣管,大劉村按社分就叫布村北社;布村喬家和布村楊溝就叫布村中社;布村熊家和布村王家就叫布村南社。為啥要說這些呢,那關系可大著呢。白鷹寺的上殿分給大劉村,即布村北社管;中殿歸布村喬家,即布村中社管;而下殿就歸布村熊家,即布村南社管。每年的農歷二月初四是白鷹寺的廟會,就由五村三社來負責。</div><div> 那時候的廟會可是空前的熱鬧。方圓幾十里的人們都會來這里趕廟會。據說,寺廟里燒的香,要用老籠提,一籠一籠的,香煙繚繞,把整個寺廟都籠罩了,遠遠的地方就能聞到蚊香的香味,可見來白鷹寺上香趕廟會人之眾多。廟會上更是熱鬧非凡,賣小吃的,饸饹,涼粉,嚷皮子,麻花,糖糕等等,應有盡有;賣糖葫蘆的,捏面人的,吹叮當的,賣瓊鍋糖的;耍把式,賣藝的,還有在戲臺子上演出的牛皮娃娃,即牛皮影子,真人演唱,那看戲的觀眾把整個戲臺子圍得水泄不通,好不熱鬧。一天兩黑的大戲,時間也不算長,鄉(xiāng)間人能不珍惜嗎?那時候,布村喬家主要負責藝人們白天的吃飯問題,而晚上就由布村熊家管飯,常常吃的是酸湯碎面,可以說是夜宵吧。</div><div> 要說五村三社,還跟社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實社火本來就和寺廟聯系著。每年圍繞著白鷹寺抬社火可是重頭戲,抬社火總是少不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幾個字。布村熊家和布村喬家早就有著耍社火的習俗,可以說是生死冤家。布村南社和布村北社(大劉村)是一社,可以理解為一伙的;而布村中社就是布村喬家和楊溝。耍社火的布村南社就指布村熊家和布村王家,布村北社一般是支援布村南社。南社和中社可以說勢均力敵,誰也不服誰,不過總的來說,布村南社占上風的時候要多些。這都是題外話,可在二月初四白鷹寺廟會上卻是“和睦相處”的,抬社火,也吸引著西安城里城外的人們,還有更多遠地方的人們來到了白鹿原,來到了布村,來到了千年古寺——白鷹寺。</div><div><br></div> <h3>(二)白鷹寺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h3><div> 新中國成立了,國家在全面復興。對于白鷹寺來說,隨著破四舊運動轟轟烈烈的展開,這座千年古寺就遭受著毀滅性的打擊了。寺廟內還比較完好的藥王像,王母娘娘婆像,關老爺像等等塑像無一例外地被砸毀了,好多被扔到田間地頭,大殿內再也看不到一尊塑像了,剩下的只是空蕩蕩的房子,布村初級小學就在此徹底安了家,從此就變成正規(guī)的學校。老師可能還給自己的學生講著這里曾是唐時文人墨客,王孫公子常來游玩踏青的必經之地,再也見不到昔日熱鬧非凡的盛景了。</div><div> </div> <h3> 幾十年過去了,昔日的白鷹寺早已面目全非了。寺廟改成學校,首先就要改造房子,室內墻壁也就變了,古時的壁畫被覆蓋了一層厚厚的泥巴,墻上的壁畫再也看不到了。你若是今天去看那里的慘象,猛一看就是學校,誰還會想到是千年古寺——白鷹寺呢?不過,你若仔細地看,在學校內仔仔細細地看,昔日白鷹寺的端倪還能看出來。學校大門就是白鷹寺上殿的大門,我只是自己猜想,古時大門肯定要豪華氣派多了,今天的肯定不能比。聽老人說解放前白鷹寺寺外有二十幾畝地,后來變成六七畝,再后來,土地就歸村里了。再后來,喬家還拆除了白鷹寺的中殿,而現在能看到遺跡的只有下殿和上殿了,在如今旅游盛行的年代,許多地方能把廟門擠破,成千上萬的燒香祈福者,再看看今天的白鷹寺,叫人咋不嘆息?真是可惜和無奈呀!</h3> <h3>(三)建議社會集資或有關部門重新修復白鷹寺</h3><div> 白鷹寺在泣哭!在流淚!也想恢復她從前的尊榮?。】粗茁乖谌招略庐惖陌l(fā)展,關注白鹿原的人越來越多,來白鹿原旅游的國內外游客也在迅猛增長著。人們更多看到的是北原的變化,而廣袤的南原并不遜色北原,這里有著更為淳樸的民風和文物古跡需要發(fā)掘和利用。因此我認為很有必要翻修白鷹寺,讓國內外的游客來白鹿原南原觀光,來了解白鷹寺。其實,好多有識之士人早在數年前就提出這種要求了。</div><div><br></div> <h3> 白鷹寺要是能修復,那時候,白鹿原就更有生機了。當然了,白鹿原南原一些村子還有寺廟,可要和白鷹寺比起來可就差遠了。想著白鷹寺古時就住著僧人,從寺廟的東邊白鷹溝挑水的情景,就像過電影一樣美。白鷹溝是沐浴溝的支溝,南北走向,而沐浴溝的上游是東西走向,兩溝相連,要不仔細分,還真分不清界限呢。說起沐浴溝,傳說溝名源于唐高祖李淵在此洗澡而得。武德六年李淵在沐浴溝西岸修造神堯山莊專供皇帝休閑洗浴,由此揭開大唐盛世的篇章。而今天,南橫線已穿越了沐浴溝、白鷹溝,連接著藍田和周至,白鷹寺恰好就在這條國家級二級公路的上面,可謂是占盡了地利。在當今快速發(fā)展的陜西,也是天時吧,如今缺就是人和了。 作為社會上有遠見的個人或企業(yè),要是能充分利用好這一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遺跡,那將會給白鹿原人們帶來福祉,也能給藍田,長安旅游增加特別濃厚的一筆。我曾隨陜西網絡達人們一起去過華陽古鎮(zhèn),人家那里就由安徽黃山旅游集團投資三個億重新修建了宋時被焚燒的寺廟,那規(guī)模真要比原來的寺廟大許多。所以我熱切地盼望著有關部門能牽頭,組織社會力量重新修復白鷹寺!</h3> <h3> 縣旅游局就此事答復如下:首先感謝劉建志同志在百忙中對修復白鷹寺一事的關注,這是對藍田文化、宗教事業(yè)發(fā)展的關心和支持。白鷹寺位于我縣前衛(wèi)鎮(zhèn)布村,是一座古寺廟,歷史悠久,但是隨著歷史的推移,寺廟遭到破壞,您作為一位有遠見的人,提出重新修復白鷹寺,使這一座不可再生的文化古跡給藍田人民帶來生機,以促進文化宗教事業(yè)發(fā)展,讓人們來白鹿原觀光旅游,了解白鹿原的歷史文化。但是白鷹寺屬宗教文化,不在文物保護范疇,應由有關部門來進行修復,我們只能通過旅游宣傳,提升社會關注度,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來投資修復白鷹寺,以現白鷹寺昔日輝煌。</h3> <h3> 由村民捐資修復的白鷹塔。此段視頻是今年春節(jié)部分村民在白鷹塔下敲鑼鼓的畫面。</h3> <h3>看村里老人憶白鷹寺</h3> <h3>如今白鷹寺已由村民捐資做了部分修復,殿內塑像遠不及原來的,大小只是按比例而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