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星轉(zhuǎn)斗移,時光荏苒,一晃離開老家已二十余載。老家,這個曾經(jīng)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記載著我童年的成長與足跡,承載了我兒時歡樂與夢想……今年春節(jié),我用手機鏡頭記錄了這片熟悉而又深情的土地 ,追尋著兒時的記憶,依戀著老家的溫馨,徘徊在老家童年的歲月里!</h3> <h3>老家已拆沒了原先的老屋,烙印在我腦海里的是老家那四季繚繞著炊煙的老屋:斑駁的墻壁、風化露出年輪的板壁、被時光洗禮的青色瓦片,摻合著遮風擋雨的杉木樹皮、厚重的大門,以及被炊煙熏黑的條形窗欞。青石鋪就的平整院壩、規(guī)則的四合院天井、高大的門樓……老屋很老,經(jīng)歷繁華,走過滄桑。歲月的變遷,我對老屋的記憶,從未老去,至今猶新。童年的時光,與老屋結(jié)合成一道無法斬斷的情懷……</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條曾經(jīng)的泥巴路已成了現(xiàn)在的水泥路。路的那邊便是原先的小學。這是一條曾經(jīng)非常熱鬧的道路,小路上有伙伴們放學時高吭的歌謠;有孩子們打鬧嬉戲的那種頑皮;有鄉(xiāng)親們背著背籠上街趕場時的那種匆忙;有拖拉機在路上奔馳時司機的那種傲慢;有元家老頭早晚放羊時的一路吆喝……</font></h3> <h3>路,如同生活的道路,坎坷崎嶇,曲折蜿蜒。</h3> <h3>離老家七八百米遠有我原先念書的小學,在家能聽到學校上下課時的鈴聲。學校有一部分還保持著原來的模樣,還有幾間已拆除修建了現(xiàn)在的衛(wèi)生室。在這里,我曾懷抱美好未來的憧憬,躊躇在這個美麗的校園里。夢想用知識改變命運,夢想將來會出人頭地。但愚弄我的是落魄的人生,讓我領(lǐng)略到了世間所有的悲歡與苦樂、勞累與心酸!</h3> <h3>原先,這里是美麗的校園,是孩子們尋求知識的天地。如今這里是娛樂的場地,是大媽們消遣時光的樂園,如今的年代助虐了當今的瘋狂!</h3><h3><br></h3> <h3>很難想象這是我們曾經(jīng)的“戰(zhàn)場”,我們在這片石林中伏擊“敵人”,在這里與元家姐妹一起追逐,攜手奔跑;與周家兄妹在草叢中打滾,在石尖上跳躍。如今青苔鋪上了石壁,荒草蓋過了石頂。高大的白楊樹占據(jù)了石林中的夾縫,原先光禿的石頭和小草見證著當年的“繁華”,如今的青苔與荒草訴說著現(xiàn)在的荒涼!</h3> <h3>老家的這口老水井曾用她的甘甜哺育了我們周圍的幾代人,早先的土坑里裝著滿滿的甘泉,清澈的井水里倒影著高高的古松。水井經(jīng)過幾次翻修,再也裝不住多少水了,再也享受不到原本屬于家鄉(xiāng)的那份恩惠。現(xiàn)在已沒有人吃這井水了,井里飄浮著落葉,井壁附滿著青苔,便成了一汪死水,蕭條得讓人心酸。老水井漸漸地荒廢了,被遺忘在塵封的歲月里,被淹沒在荒草中。每一次想起總能喚醒一種潛伏靈魂深處的情感,一種難以解脫的情愫油然而生!</h3> 大自然給老家饋贈了迷人的景色,在老家屋旁不遠處,便有眾多的巖洞排列在垂直的山崖上。巖洞幽長,延伸到無法探究的角落。洞內(nèi)有奇麓多姿、玲瓏剔透的石筍、石柱、石乳。奇形怪狀,形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有一洞中更有一汪清泉,三伏天飲一口,倍感冰涼爽口,浸潤心田。那時我們將羊群趕上山坡,便在洞中攀爬穿梭?;蚺c伙伴們在洞中下棋打牌,打鬧玩耍。我們在洞里生上篝火,煙霧在洞頂繚繞,笑聲在洞中回蕩。突來的暴風雨將羊群攆至洞里,它們便與我們同在這里避雨。這里幾乎是我們每天都要光顧的地方,便有了一份家的味道。現(xiàn)在,這里是一個荒蕪的世界,從春到秋,從晨到昏,無人涉足。<div><div><br></div></div> <h3>老家,是靈魂的歸宿,是精神的寄托。老家,更有一種特殊的情懷,是依戀,是感慨,是自豪,是牽掛;是一種無法拋卻的如同葉落歸根的情愫;是一種涌動在血脈里的對家鄉(xiāng)的惦念;是歲月流逝、人亦漸老的那種愈發(fā)強烈的依戀……我用默默的牽掛,守望著老家的明天……(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