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準備提筆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的心又經歷了一次陣痛。</p><p> “奶奶”兩字以后就永遠放在心里了。</p><p> 在奶奶剛去世的日子里,自己想寫一些文字,來紀念陪伴奶奶那最后的日子,剛一動筆,眼淚就忍不住掉下來,心里很亂,始終不能平靜。放下筆,緩緩自己的情緒,重新提筆,還是不行。周而復始了幾次,奶奶對我們的情感太深,淺短的文字又怎么能夠表達我對奶奶的思念。</p> <p> 再過兩天,就是奶奶的“八七”祭日了。在奶奶離開的五十多天里,時時還覺得奶奶就在身邊,還坐在家里邊等待著我們的到來。但看到奶奶常常做的藤椅子,空空的,孤獨的放在角落里,落日的余輝照射著,仿佛也在等待著它的主人。這時,才真真切切感受到奶奶真的離我們而去了。</p> <p> 風風雨雨一世紀,從奶奶身邊經歷那一件件的小事,伴隨著我們的童年,以及以后的成長歷程。</p><p> 在剛剛能夠吃飽肚子的80年代,記得小時候第一次與奶奶走親戚,在吃飯的時候,對于五六歲那時的自己,還是頑童一個,看到好吃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撥了吧唧一陣掃蕩,自己吃飽,撒歡玩去。當時奶奶也用眼睛暗示我,注意一點涵養(yǎng)。面對當時的美食,誰還顧的那么多,只管自己。現在想想,當時奶奶沒有當著一桌人的面呵斥我,使我幼小的心靈,永遠保持著陽光燦爛,讓我從小感受到了愛的教育。</p><p> 回到家后,奶奶嚴厲的叫我到身旁,沒有想像中的棍棒,而是語重心長:“以后不管在什么地方,一起吃飯夾菜時要吃自己的那一旁,不能自己先吃飽了,不顧及別人能夠吃的上”。當時年幼無知的自己,可能感受不到奶奶的用心良苦,但說的多了,自然就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成長。</p> <p> 奶奶100歲壽辰時拍的照片,滿臉的幸福。</p> <h3> 奶奶101歲榮獲長垣縣首屆“十佳壽星”稱號,高興的上臺領獎。</h3> <p> 奶奶102歲生日時,通過網絡,看著她的親人送的祝福,笑的合不攏嘴。</p> <p> 奶奶晚年五世其昌,子孫滿堂,在她的樹蔭呵護下,一個個小家庭幸福的生活。</p><p> 對于從小生活在農村的奶奶,沒有上過學,但她身上體現出來的質樸與善良,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姑姑從部隊退伍后,工作安排在縣城上班,還記的,有次奶奶對姑姑說:“你在城里上班,如果老家的人托你辦事,你可要想方設法給他們辦,可不能慢待著老家人?!钡浆F在,姑姑家都是老家人到縣城的落腳點,姑姑的熱情相待,也是老家人如到了自家一般自然。</p><p> 奶奶是樂觀的,充分地享受到現代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愉快地安度晚年。一次同事到單位給我說:“你知道今天我婆婆對我說,她在廣場遇到一位老太太,自己推著小推車,問老太太多大年紀了,老太太說,不大還年輕著呢,一百歲了。我知道我婆婆說的是你奶奶,奶奶真有趣?!蹦菚r候奶奶99歲,自己還能夠獨自推著小車到廣場玩。去年102歲的奶奶還能陪著比她小二十多歲的老太太們打麻將。</p><p> 奶奶雖飽嘗人間苦難,也曾經歷最親的小兒子在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犧牲,但奶奶晩年是幸福的,能夠感受到親人簇擁在她的身旁,時時刻刻關懷著奶奶的生活。</p><p> 奶奶一生勤勞節(jié)儉,質樸善良,茹苦含辛,仼勞任怨。</p><p> </p> <p> 奶奶,走的很安詳,看著她的棺木一點一點的埋進土里,從此與最疼愛的奶奶陰陽相隔,心里是一陣陣的疼,生死相隔錐心的疼。</p><p> 看著田野里新起的墳,周圍用菊花插的花圈覆蓋,魂已斷,曲空傳,人已遠,清目血淚含,剜心痛。</p><p> 奶奶時時刻刻都在替她的子孫著想,那天下午,把奶奶的后事辦理妥當,親戚朋友也都安全到家,在辦事期間借老家鄰居的東西都一一送還后,天開始起風了,不一會下起了大雨,老家人說,這是奶奶修來的福,天地也動容。</p><p> </p> <p> 您時常給我們說,人都有死的那一天,我現在活了百歲了,該知足了。我知道,您的心里,時刻還牽掛著一件事,您養(yǎng)育3個兒女,但最親的小兒子,卻犧牲在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戰(zhàn)場上。自從他犧牲后,您多想到他的身旁,看一看他安息的地方,哪怕摸摸他的墓碑,親親他冰冷的面龐。前幾年消息閉塞,一時找不到叔叔安息在南疆的地方,找到后,您年事已高,遙遙千里,已不能動身前往,只有把思念放在您的心房。</p><p> 奶奶,您能夠感受到嗎?今年的清明,我和姑姑、姑父到了祖國的南疆,把您和爺爺墳上的泥土,泥土上還帶著您身上的余溫,放在了叔叔墓碑的周圍,您已經擁抱著您心里最親、最思念的小寶貝,叔叔他也永遠在您的身旁。</p> <p> 偉大二字用于表達奶奶,不為夸張。在風風雨雨103年的人生旅途上,她不僅經歷了人間滄桑,同時也為我們積累了一筆一生也用不盡的財富 ,那就是勤勞善良、艱苦樸素的優(yōu)良品格,寬厚待人、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處世之道, 嚴愛有加的樸實家風。</p> <p> 老屋是1990年蓋的。當時我剛參軍入伍,奶奶心里不舍得她最小最疼愛的孫子去當兵,一時氣血不暢,茶飯不思,身體患病一直持續(xù)了半年有余,最后姑姑和姐姐把奶奶帶到省城醫(yī)院就醫(yī),奶奶才恢復健康,這也是我后來才知道的事情。</p><p> 在我參軍走后,奶奶患病時,對爸爸說:“老家該蓋房了,你不會讓我最后臨走的時候,連一個安居的房子都沒有吧?”因老家沒有房屋,爺爺去世的時候在老家臨時搭的帳篷,送走了爺爺。爸爸聽出了奶奶說的意思,孝順的爸爸,二話沒說,開始張羅蓋房。后來聽家人說,從拉土墊院子,到蓋好正房三間,配房兩間,不到五天時間房子就完工。</p><p> 老家的親戚鄰居知道我家在老家蓋房,大伙是齊下手,當時的場面是熱火朝天。特別是蓋房期間,磚頭不夠了,五叔家有,拉來就往墻上壘;上梁的梁木不夠了,四叔家的抬上就可以用。更不用說這幾天的柴米油鹽,大爺家就是大本營,大爺和大娘燒火做飯他們包了。</p><p> 這就是老家老屋建造的原因及過程。</p> <p> 老家是緊靠黃河邊的一個小村莊,前馬寨村,民風淳樸,老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自然而簡單的生活。</p><p> 每到芳菲四月天,老家就會被槐花包圍,槐花獨特的濃郁香味,飄灑在小村的上空,吸引著外來的養(yǎng)蜂人,來此地采蜜。特別到了盛花的季節(jié),村里村外,院里院外白色的槐花,遠遠望去,就如一朵朵潔白的云彩,隨著風,蕩來蕩去。早晨與傍晚時刻,在升起的裊裊炊煙襯托下,更像一副天然雕琢的鄉(xiāng)村水墨畫。</p><p> 在老房剛剛建好那幾年,奶奶也會在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到老家小住幾日。由于緊挨黃河,村里每家打出來的井,都有一股咸澀的味道,燒開的水難以下咽。唯獨村里的一口老井甘甜可口,每到清晨,家家戶戶都排隊到老井打水。奶奶在老家住的日子里,不用她說話,每天的水缸里都是滿滿的一缸水。</p> <p> 拉著奶奶的手,看著奶奶由于輸液液體跑針,手背上青一塊的手,我的心在流淚,這時候用什么辦法,來代替奶奶的疼苦,我都會來替代。這難道不是我們小時候生病難受,奶奶都想把心掏出來,來替我們生病。</p> <p> 奶奶在最后的日子,來到了老家,又住在她的老屋里。記得那是正月初六的凌晨一點,當車子停在院里的時候,老家人已早早的在老屋等候。</p><p> 春節(jié)剛過,外邊的天氣還異常寒冷,把奶奶抬進老屋,屋子里的溫暖是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也是不能忘記的,那是一股親情,一股侵入骨髓,使我回味一輩子,珍藏在內心深處的,那老家濃濃的鄉(xiāng)情!</p><p> 奶奶在老家老屋的短短幾日,感謝親人們在奶奶床前最后的相守。天增叔用他精湛的醫(yī)術,時刻守候在奶奶身旁,減輕奶奶的病痛。五叔每到凌晨一兩點,在守夜最想瞌睡的時候,在那寒冷的冬夜里,他都會出現在老屋,替換我們,讓我感受到無比的溫暖。</p> <p> 奶奶雖平凡,但很高尚。這是傳給我們的最好的財富,我們也會時刻珍惜在心。</p><p> 謹以此篇紀念我最親最愛的奶奶!</p><p> 特別感謝老家,感謝老家人,奶奶在老家住的最后日子里,老家人的相依相靠,親情的融匯,讓我終生難忘,我會把這一份厚重的親情告訴我的兒子,老家永遠是藏在我們心里,依戀溫暖的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