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h3><h3> 只有探索,才知道答案。</h3> <h3> 作者簡介</h3><h3> 法國的大作家儒勒·凡爾納做了一些杰出的預(yù)言,如今一一得到驗證?,F(xiàn)代科學只不過是將凡爾納的語言付諸于實踐的過程而已??萍嫉镊攘?,科學的價值,驚奇的探險,道德的力量……充斥于本書中,細細品味,定會受益匪淺。</h3> <h3> 想象和夸張是文學作品的一雙靈動翅膀!</h3> <h3> 內(nèi)容概要</h3><h3> 1866年,海上發(fā)現(xiàn)了一只疑似為“獨角鯨”的大怪物,阿龍納斯教授及仆人康塞爾受美國政府之邀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他們與魚叉手尼德·蘭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們發(fā)現(xiàn)這怪物并非是什么獨角鯨,而是一艘構(gòu)造奇妙的潛艇。潛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海水發(fā)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教授做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fā),經(jīng)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許多罕見的動植物和奇異景象。途中還經(jīng)歷了擱淺、土著圍攻、同鯊魚搏斗、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后,“鸚鵡螺”號在北大西洋里遇到一艘驅(qū)逐艦的炮轟,潛艇上除了三位俘虜外個個義憤填膺,用鸚鵡螺號的沖角把驅(qū)逐艦擊沉。不久,他們在潛艇陷入大漩渦的極其險惡的情況下逃出了潛艇,被漁民救上岸?;貒螅┪飳W家才將旅行中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眾。</h3> <h3> 龐然大物</h3><h3> 1866年,出了一件怪事:一段時間以來,有好多船只在海上與一個“龐然大物”相遇。那是一個長長的梭子狀物體,有時泛著磷光,比鯨魚的個頭大,而且速度也比鯨魚快得多。</h3><h3> 歐洲和美洲的商人、船東、艦長、船老大,各國的海軍軍官以及這兩大洲的各國政府,都對這件事表示了高度關(guān)注。</h3> <h3> 眾說紛紜</h3><h3> 由于這個大怪物的存在,各大洲間的航路變得日益危機,公眾堅決要求,應(yīng)不惜一切代價,把這個可怕的大怪物從海洋里清楚掉。</h3><h3> 大怪物究竟是什么?可能的答案只有兩個,人們因而分成了觀點極其對立的兩大派,一派認為是一種力大無窮的怪物,另一派則認為是一艘動力大的“海下”船。</h3><div> 公眾輿論形成后,美利堅合眾國率先發(fā)表了聲明。紐約已做好準備,組織起一支遠征隊,前去清除獨角鯨。</div> <h3> 冒險前進</h3><h3> 一艘名為“亞伯拉罕·林肯”號的快速驅(qū)逐艦已躍躍欲試,艦長法拉格特正積極地裝備自己的艦艇。臨行前特邀巴黎自然史博物館教授阿龍納斯先生參與,阿龍納斯的仆人康塞爾“悉聽尊便”地緊隨主人。</h3><h3> 最妙的是船上有一個“捕鯨大王”尼德·蘭,大約40的加拿大人,他靈敏冷靜,大膽機智,本領(lǐng)高強,一般的鯨難躲過他的漁叉?!傲挚稀碧栐谡緷M著送行者的成百只渡輪和小艇之間,莊嚴啟航了。驅(qū)逐艦添煤加火,螺旋槳更快地拍擊著水面,在大西洋海面上全速前進著。</h3><h3> 法拉格特艦長還允諾:“第一個發(fā)現(xiàn)這個怪物的人,可以領(lǐng)到2000美元的賞金?!币虼耍浑y想象,“林肯”號上會有多少雙眼睛在忙碌地監(jiān)視著。</h3> <h3> 怪物出現(xiàn)</h3><h3> 三個月的追逐搜尋,一個個都像泄了氣的氣球,在大家準備返航時尼德·蘭竟然發(fā)現(xiàn)了那個怪物。</h3><h3> 怪物隱于水下,發(fā)出一種極強的、說不清什么奇異的光。</h3><h3> 炮彈打過去,落在怪物身上,竟然從它滾圓的軀體上滑過去,落到海中。</h3><h3> 尼德·蘭胳膊一甩,捕鯨叉扔出去,只聽見那捕鯨叉像是碰到了堅硬的物體,發(fā)出清脆的響聲。</h3><h3> 電光突然熄滅,兩股巨大的水柱像龍卷風似的直射“亞伯拉罕·林肯“號的甲板,人們被沖得前仰后翻。多人落水。</h3> <h3> 不知其種屬的鯨魚</h3><h3> 阿龍納斯教授、仆人康塞爾、捕鯨手尼德·蘭三人都被突如其來的水柱沖到海里。</h3><h3> 尼德·蘭幸運的是被拋到海里后幾乎立刻站到怪物的身上,并把奄奄一息的阿龍納斯和康塞爾也拉上怪物身上。</h3><h3> 他們一致認為怪物是一個難以穿透的堅硬物體,是一艘潛水艇,形似一條鋼制大魚,而不是構(gòu)成大多數(shù)巨大的海洋哺乳動物的軟體物質(zhì)。</h3><h3> 漫漫長夜終于過去,他們被艇內(nèi)八個膀大腰圓的蒙面壯漢拖進那嚇人的艇里去了。</h3><h3><br></h3> <h3> “鸚鵡螺”號</h3><h3> 三人被囚禁于小黑屋,成為尼摩船長的俘虜,“鸚鵡螺”上的乘客。</h3><h3> 尼摩船長帶領(lǐng)阿龍納斯參觀了鸚鵡螺號,布置精巧的圖書室,種類繁多的書籍,收藏著各種珍藏畫家工作室兼地地道道的博物館,為我準備的雅致房間,尼摩船長陳設(shè)簡單樸素近似修道士的房間。</h3><h3>尼摩船長還向我詳細介紹了他房間墻壁上掛著的儀表及作用,隆重地介紹了艇上的主宰及所有機械的靈魂——電。</h3><h3> “我”知道了,海洋滿足了尼摩船長的一切需要,可是也被告知自己永遠都不會離開這艘潛水艇了。</h3><h3>我和尼摩船長嘴里銜著海草特制的雪茄,我詳細地傾聽尼摩對鸚鵡螺號的講述。鸚鵡螺號每個部件是從地球上各個不同的角落搞來,在大洋中的一個荒島上組建的。</h3><h3> 一切皆讓我瞠目結(jié)舌!</h3> <h3> 海底兩萬里旅行開始</h3><div> 我們談話十分愉快,尼摩船長心血來潮地提議,做一次海底環(huán)球航行,并補充說,我可以做我的研究。</div><div> 你們?nèi)齻€俘虜欣然接受,但尼德·蘭一直想趁機逃脫,獲得自由。</div> <h3> 一等邀請函 </h3><h3> 克利斯波島海底森林狩獵活動</h3><h3> 尼德·蘭顯然很興奮:“一旦踏上堅實的綠地,既可以考慮逃離計劃,又能吃上新鮮野味。”可是聽尼摩說是海底森林時,我們還是樂意參與。穿上潛水服,腰掛蘭可夫燈,手持獵槍,整裝待發(fā)了。</h3><h3> 我們被推出艇,身后船上的水閥門關(guān)上,片刻后,我們的雙腳便行走在海底的土地上。那是一種細膩平滑,沒有褶皺的沙地,如同海灘的沙地一般。海底森林中盡是高大的喬木狀植物,垂直挺立向上生長,林間地面寸草不生。我們還在海草華蓋下面躺下來片刻休息,意外發(fā)現(xiàn)一米高的巨形海蜘蛛,同伴給了它一槍,它便一動不動了。還遇到兇猛異常的角鯊,幸運的是,它們沒有發(fā)現(xiàn)我們。</h3><h3> 美麗又刺激的海底世界,的確令人感到驚奇,贊嘆不已!</h3> <h3> 瓦尼克羅群島,幽靜珊瑚墓</h3><h3> 臨近夏威夷群島,鸚鵡螺號向東南方向航行,我們目睹了一系列海難事故??等麪栿@訝地叫我,我走近玻璃向外看,留心觀察,突然醒悟,“一只撞在暗礁上沉了的船!”看起來也就是兩三個小時前的事??膳碌膱雒?,實在凄慘。</h3><h3> 航行到瓦尼克羅群島,尼摩船長揭開了拉·白魯斯船長失事遇難的真相。</h3> <h3> 鸚鵡螺號擱淺</h3><h3> 森林狩獵</h3><h3> 土著人的圍攻</h3><h3> 1868年1月,托列斯海峽口上,叢生的暗礁,格波羅爾島讓鸚鵡螺號整個兒擱淺在一種漲潮不高的水域里,想要脫險是非常困難的。尼摩船長告知,再過五天足夠的浪潮一定會助一臂之力。</h3><h3> 尼德·蘭簡直按捺不住自己的胃口,想去綠地上打點野味。我們駕一艘小艇來到島上,找到面包樹,許多美味的水果,采到“阿布盧”小豆和上乘的芋薯……尼德·蘭還打獵到幾只袋鼠和野豬。野豬肉烤在紅彤彤的火焰上,香味彌漫……</h3><h3> 突然,我們遭到土著人的 襲擊,急忙返回到鸚鵡螺號,但土著人越聚越多,很多人還圍著鸚鵡螺號打轉(zhuǎn)。尼摩船長通過放電嚇跑土著人,鸚鵡螺號乘漲潮,離開了擱淺的珊瑚石床。</h3><h3><br></h3> <h3> 海底葬禮</h3><h3> 鸚鵡螺號經(jīng)帝汶海朝印度洋進發(fā),在由無數(shù)的發(fā)光微生物動物產(chǎn)生的磷光照耀的海波中浮游。兩天后,海上風急浪大,波濤洶涌,預(yù)告著一場人與自然之間的斗爭即將來臨。</h3><h3> 尼摩船長派人將我們?nèi)岁P(guān)在曾經(jīng)住過的那間小牢房里。第二天,一覺醒來,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躺在自己的房間里。尼摩船長請求我為他的一名船員治療,那名船員卻因受傷嚴重而死亡,死亡原因不得而知。</h3><h3>受尼摩船長之邀,我們?nèi)擞幸淮魏5茁?,不過海底的景致和第一次完全不同,竟然是珊瑚叢森林,閃爍著寶石般耀眼的光芒。同伴中四個人的肩上抬著裝載死亡船員的長方形的東西,把它埋葬在珊瑚叢中。尼摩船長無法抑制自己,抽噎起來,并神情嚴肅地說:“擺脫鯊魚,擺脫人類的傷害?!?lt;/h3> <h3> 可憐的采珠人</h3><h3> 錫蘭島以采珠業(yè)聞名,這里的珍珠質(zhì)量最好,每年采珠季節(jié),采珠人匯集在這里。一般來說,這些可憐的采珠人都很短命,視力早衰,遍體鱗傷,而且經(jīng)常會突發(fā)中風事件。</h3><h3> 尼摩船長建議我們一起去采珠場參觀。果然看到一個印度采珠人,他提前來采珠。</h3> <h3> 人鯊大戰(zhàn)</h3><h3> 印度采珠人采珠不多久就遇到鯊魚,鯊魚準備撕咬印度人。危險時刻,尼摩船長挺身而出,和鯊魚展開激戰(zhàn),在尼德·蘭的幫助下殺死鯊魚,救下印度人,并把自己采摘的珍珠送給印度人。</h3> <h3> 阿拉伯海底隧道</h3><h3> 1868年1月,鸚鵡螺號朝阿拉伯半島和印度半島之間的阿曼灣開去。當時,蘇伊士運河尚未開通,尼摩船長竟然說蘇伊士下面有一個他自命名的阿拉伯海底隧道,我們簡直感覺不可思議。</h3><h3> 尼摩船長很重視這次航行,他親自去舵艙指揮,特邀我和他一起到舵艙。他開始找通道入口,不斷下達指令,船身擦著陡立的巖壁小心翼翼地行駛了一個小時。尼摩船長長盯著掛在艙內(nèi)的羅盤,指揮前行,他每一個簡單的動作,領(lǐng)航員就立刻改變鸚鵡螺號的航向。</h3><h3> 我們面前終于出現(xiàn)了一條寬闊的又黑又深的長廊,尼摩船長親自把舵,鸚鵡螺號如箭一般的向前沖去,在狹窄的通道摩擦出點點星光,不到20分鐘,沖出隧道,到了地中海。</h3> <h3> 美麗的地中海</h3><h3> 地中海很美,海水藍得出奇,但是這里不斷地受到戰(zhàn)火的蹂躪,是地球上人類相互殺戮最激烈的地方之一。我只匆匆一瞥,因為尼摩船長下令以驚人的速度橫穿了這片海域,很顯然,他不大喜歡這片海洋,可能是地中海給他帶來過多的痛苦回憶吧。</h3><h3> 尼德·蘭很難過,因為他的逃跑計劃根本無法實行。</h3><h3> 鸚鵡螺號越過直布羅陀海峽,航行在大西洋上。</h3> <h3> 海底寶藏</h3><div> 鸚鵡螺號在葡萄牙的領(lǐng)海航行,沿著海岸一路向北走。</div><div> 尼德·蘭一直想趁機逃離,我卻不想不辭而別。正當我想要去找尼德·蘭改變他的行動計劃時,尼摩船長出現(xiàn)在這面前,詢問我西班牙歷史。</div><div> 尼摩船長告訴我,鸚鵡螺號目前正處于維哥灣,這里正是1702年海戰(zhàn)的戰(zhàn)場,西班牙政府的那艘運輸穿隊也正是在這里沉沒的。我跟他走到舷窗旁邊,看到一些船員穿著潛水服,正忙著穿梭在黑乎乎的船骸中間,清理一些半腐爛的木桶和已破損的木箱。這些木桶和木箱中散落出一些金條銀條,以及數(shù)不勝數(shù)的銀幣和珠寶,沙上也鋪滿了財寶。</div><div> 尼摩船長說,這樣的財富在海底還有很多……</div><div><br></div> 消失的大陸———大西島 <div> 我向尼德·蘭講述了在維哥灣古戰(zhàn)場發(fā)現(xiàn)海底寶藏,他很惋惜,但他對逃脫鸚鵡螺號依然充滿期待。 晚上十一點多鐘,尼摩船長又邀請我晚間去海底參加奇妙之旅。我們兩個人背上裝滿空氣的空氣袋,借助動物發(fā)出微弱的光行走在大西洋縱橫交錯的石頭迷宮里,尼摩船長毫不遲疑地向前走去,我自然非常信任地跟著他。</div><div> 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大海深處居然赫然屹立著一些生動別致的廢墟,可以依稀辨認出城堡和廟宇的模糊輪廓,納悶之際,尼摩船長拾起一塊黑色的玄武巖上面寫下了一個名字:大西島,我豁然開朗。</div><div> 大西島,從古至今,歷史學家們?yōu)檫@塊陸地是否存在過而爭論不休,而眼前的一切無可爭辯地證明了它的存在!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著作中提到,這塊陸地上的大西洋種族還曾向古希臘人開戰(zhàn),后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災(zāi)難改變了一切,僅僅一個晚上,整個大西島便沉淪海底。</div><div> 我踏上這塊陸地的一個山頭,觸摸著這些已有十萬年歷史的廢墟,心想:或許有一天,某次火山活動又會把這片沉沒的廢墟推出水面……</div><div> 我和尼摩船長在這里整整待了1個小時,我們觀賞著不時爆發(fā)出的熔巖照耀下的海底大平原,感受著地球內(nèi)部的沸騰帶給大地表層的陣陣快速震顫,聆聽著那深沉的隆隆聲以及由水波反射回來的陣陣響亮的回音。</div><div> 月亮出現(xiàn)在水層上方,尼摩船長深情地朝這片廣闊的平原望,向我做了個手勢,我們默契地踏上返回的旅程。</div><div><br></div> <h3> 海底煤礦</h3><h3> 有趣的火山之旅</h3><h3> 鸚鵡螺號正以每小時20海里的速度,在海平面下100米的深度向南行駛。我站在玻璃窗面前,欣賞海和天的美景,停留了很久, 一直到嵌板閉起來。</h3><h3> 第二天早上,我來到長廊上,發(fā)現(xiàn)嵌板是打開著的,就走到嵌板邊,打算去平臺上去透透氣。猛抬頭突然發(fā)現(xiàn)頭頂?shù)恼戏?,有一絲微弱的光線,形狀像一個圓形的小洞口。原來它是一個被高墻包圍著的、直徑2海里、周長6海里的湖泊。</h3><h3> 尼摩船長告知:這是一座死火山的內(nèi)部,由于地震,海水流入了火山內(nèi)部形成的湖泊,是一個安全舒適神秘避開任何風暴的港口,但對于海上來往的船只來說是快暗礁!</h3><h3> 尼摩船長還說,這里還有一座遠古時代被海水淹沒的森林,現(xiàn)在已經(jīng)形成了煤礦,正好滿足鸚鵡螺號所需的原料————煤炭,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礦藏。</h3><h3> 鸚鵡螺號上的船員穿上潛水衣,手拿鋤和鏟,前去采煤,尼摩船長為了節(jié)省時間不讓我們?nèi)齻€參觀。</h3><h3>我們便進行了有趣的火山之旅。</h3> <h3> 深不可測的海底</h3><h3> 鸚鵡螺號的航線依然沒有改變,繼續(xù)朝南前進,通過了大西洋一片奇特的海域,名叫“薩爾加斯海”,由浮水藻或承灣藻構(gòu)成的廣大草葉海面,喜歡吃海產(chǎn)植物和貝專類的魚類,可以在這里找到豐富的食糧。</h3><h3> 這片海域上沒有島嶼,想逃跑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服從。</h3><div> 這時,我們從太平洋出發(fā)以來,差不多已經(jīng)走了13000里。據(jù)說,這一帶海域深不可測,尼摩船長打算用“鸚鵡螺”號來做探測海底的實驗,這讓我十分感興趣,尼摩船長讓鸚鵡螺號潛到最深的海底去。</div><div> 鸚鵡螺號的潛水翼傾斜45度,以螺旋槳推進,潛入了一般魚類難以棲息的深水海域,我看到了許多種類的深海魚。下潛到6000米時,海水很少見到生物了,荒涼的海水無比清澈透明。下潛到15000米深的海域,仍然沒有絲毫感到要接近海底的跡象。繼續(xù)下潛,連那些生存于海底最深處的動物也消失了,鸚鵡螺號已經(jīng)潛到超過海洋任何生物所能達到的極限深度。</div><div> 由于鸚鵡螺號無法抵抗強大的水壓,尼摩船長決定返航。于是,鸚鵡螺號像空中的氫氣球,以閃電般的速度上升,沖出水層,發(fā)出響亮的顫動聲。在接近水面的瞬間,如雨一樣躍出海面,濺起了驚人的浪花。</div> <h3> 向南極挺進</h3><h3> 鸚鵡螺號繼續(xù)朝南行駛,速度很快。</h3><h3> 船上生活的單調(diào),對于習慣自由和積極生活的加拿大人來說,是不可忍受的。海上事件能使他高興的少之又少。</h3><h3> 鸚鵡螺號切過南極圈駛?cè)ィ鶋K四邊封起,尼摩船長總能找到一條又一條通道,向南駛?cè)?。我們看到了冰山,藍白色大冰塊猶如城堡般赫然聳立。越往南漂浮的冰山越多越大,成千上萬的南極鳥在冰上上面筑巢,在這片人類很少涉足的地方,鳥兒生活得似乎十分愜意。</h3><h3> 鸚鵡螺號巧妙地繞過冰山群后,氣溫已經(jīng)變得相當?shù)?,它鑿出一條條屬于自己的航道,下潛到728米時,室外的溫度有所回升了。鸚鵡螺號沿著52度經(jīng)線向南極點徑直前進。</h3><div> “自由海到了!”尼摩船長驕傲地說。我們讓他第一個踏上這片沙地,一起欣賞南極美景?;臎龅拇箨懮?,植物看起來非常有限,最有生命力的地方要數(shù)蔚藍色的天空,飛翔著成千上萬各種各類的鳥類,還有行動笨拙的企鵝擠在巖石上,毫無畏懼地看我們走過。</div><div> 船長帶領(lǐng)我們朝山頂前進,我們在那里靜候正午的到來。“正午到?!蔽液暗?。“南極點!”尼摩船長莊嚴地宣布。1868年3月21日,終于到達南緯90°的南極點!</div> <h3> 南極遇險</h3><h3> 我在鸚鵡螺號上已經(jīng)5個半月了,走了14000里。隨鸚鵡螺號從南極返回的途中,所有的出路都被冰山阻塞了,鸚鵡螺號被困,無法動彈。</h3><h3> 船長道,面臨的處境十分不妙,有可能被壓死或者窒息而死。我們所有人鑿船兩側(cè)的冰層,鐵鎬在冰層上回響,手臂累了,手掌也破了,疲勞中還兼受空氣短缺的煎熬。</h3><h3> 最終,鸚鵡螺號撞開冰層,沖到冰層上面,我們盡情地享受著新鮮空氣。</h3> <h3><font color="#010101"> 恐怖的大章魚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1868年3月,鸚鵡螺號正漸漸接近美洲大陸的最南端。被困冰窟里的痛苦漸漸從記憶中抹去,我們只關(guān)心未來。但尼德·蘭從未停止逃離船只的念頭,我們?nèi)思s定離開等候佳機。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鸚鵡螺號一直偏離大陸,就在離大陸最近的巴哈馬群島周圍的海底,屹立著一些高高的海底懸崖和幽深漆黑洞窟,連鸚鵡螺號的船燈都無法探照到底。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康塞爾驚叫有巨大動物,我也給嚇住了,一條8米長的巨大章魚,巨大的海綠色眼睛惡狠狠地盯著我們。據(jù)估計,它的體重至少有20000~25000千克,身上的顏色極不穩(wěn)定,迅速隨著情緒變化而變化,從灰白色一直變到紅褐色。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不久,又出現(xiàn)了一大群類似的大章魚,圍繞船的四周,用嘴咬鐵板,竟然咬住輪葉,推動器不能動了,一場肉搏戰(zhàn)開始。尼德蘭百發(fā)百中,叉叉擊中章魚的眼,戳破了它們的眼珠,一只章魚八條觸角被斬斷七條,但還是把我們的一個同伴綁走了。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這場戰(zhàn)斗持續(xù)了一刻鐘,怪物被打敗,死的死,傷的傷,最終撤離,消失在水波中。尼摩船長注視著卷走同伴的海面,悲傷的淚珠滾落下來。</font></h3> <h3> 神秘的沉船</h3><h3> 自從遭遇章魚后,尼摩船長一直把自己關(guān)在房里。鸚鵡螺號再沒有明確的前進路線,只是漫無目的地在海上隨波漂流,直到5月初,才開始又朝北進發(fā),不久就抵達了墨西哥灣。</h3><div> 這種情況下,逃跑很可能實現(xiàn),但突然險惡情勢完全打破了加拿大人的計劃,原因是大西洋暖流產(chǎn)生臺風和旋風。尼德蘭只能咬緊牙關(guān)強行忍耐,但他一天天消瘦下去,性格越來越憂郁,畢竟,我們已經(jīng)與世隔絕有七個多月了。</div><div> 我去找尼摩船長交談,他很不禮貌地拒絕我們的離開,于是我和他之間的氣氛變得日益緊張起來。</div><div>這晚由于雷電交加狂瀾巨浪,鸚鵡螺號下潛水面100米深,我們原來計劃在紐約或圣勞倫斯河附近逃走的希望,也因這場猛烈的暴風雨而作廢了。</div><div> 5月31日,鸚鵡螺號一整天都在海面上像畫圓弧似的來回打轉(zhuǎn),似乎在尋找特定目標。突然一艘大汽船出現(xiàn)在天際的水平線上,尼摩船長令鸚鵡螺號下沉。停在833米的地方,躺在海底。我透過船右舷玻璃窗發(fā)現(xiàn)了一堆隆起的東西,一艘船的殘骸掩埋在一堆雪白的貝殼中,由于貝殼的數(shù)量相當多,可以推斷這艘船已經(jīng)沉沒了很長時間。</div><div> 尼摩船長滿足了我的好奇心,講述了這艘沉船的來歷:它已沉沒海底整整74年,原來叫作“馬賽人”號,最終于英國艦隊作戰(zhàn)失利,不愿意投降,356名水手沉到海底時還歡呼“法蘭西共和國萬歲”。它竟然就是“復(fù)仇者”號!</div><div> “復(fù)仇者”號這個名字深深打動了我的心。我一直凝視著尼摩船長,他那熾熱的目光正注視著那艘光榮的船骸。這時,我似乎才認識到:眼前的學者心中充溢著連時間都無法磨滅的深仇大恨,一切的經(jīng)歷把他和他的同伴關(guān)在了”鸚鵡螺“號,他的這種仇恨還會尋求報復(fù)嗎?</div> <h3> 尼摩船長的復(fù)仇</h3><h3> “鸚鵡螺”號慢慢地浮出了水面,“復(fù)仇者”號模糊的影子在我面前慢慢地消失。</h3><div> 我聽到一聲沉悶的爆炸聲。尼摩船長沒有做出任何反應(yīng)。我的目光投向我早先見到的那只汽船,沒有懸掛國旗。那艘軍艦向我們發(fā)動了兩次攻擊。</div><div> 尼摩船長轉(zhuǎn)過身,面對那艘不知名的軍艦,用盡全身力氣吼到:“我知道你是誰!你這該死的船!即使你不掛國旗,我也能認出你!”</div><div> 尼摩船長一直追擊那艘軍艦,與它保持固定距離。我試圖做最后一次調(diào)解,船長怒道,他憎恨它,要它與“復(fù)仇者”號沉沒在一起。</div><div> 鸚鵡螺號不想和敵人正面交鋒,而是要偷襲敵人吃水線下的部分,鸚鵡螺號橫穿過那艘大戰(zhàn)艦,那被撞開的船殼,海水雷鳴般地涌進去,那些不幸的人們在水中掙扎。突然,爆炸發(fā)生了,軍艦急速下沉,甲板和扶手上開始浮現(xiàn)出一些受難者的尸體,景象慘不忍睹。然后,這團黑灰的東西消失了,船員們的尸體隨著船體被大漩渦拖進水里……</div><div> 我轉(zhuǎn)過頭來,憤怒地注視著尼摩船長,過去曾對他有過的一些好感,現(xiàn)在也都隨之煙消云散了。</div> <h3> 歷經(jīng)大漩渦</h3><h3> 這一晚,鸚鵡螺號始終潛在水下100米英尺的地方,以驚人的速度向北前進,不久,就已到達英吉利海峽的入口了。截至目前,鸚鵡螺號總共在大西洋上航行了600海里。</h3><div> 一天早上,尼德蘭低聲對我說計劃逃走。就在此時聽見船內(nèi)嘈雜的人聲和撞擊的聲音,仔細側(cè)耳傾聽,總算聽清楚船員們一直重復(fù)的一句話:“大漩渦!大漩渦!……”</div><div> 挪威海最危險的海域,我們被卷入了大漩渦……</div><div>當我恢復(fù)知覺,才發(fā)現(xiàn)自己正躺在挪威羅佛丹島一個漁民的小木屋里。</div> <h3> 大漩渦脫險,重返陸地獲得自由</h3><h3> </h3> <h3> 未知的結(jié)局</h3><h3> 那天晚上所發(fā)生的一切:小艇是怎么擺脫那可怕的大漩渦的,鸚鵡螺號有沒有脫險,我一無所知。</h3><div>于是,在這段等待回國的期間,我在這里樸實的人民中,又翻閱了一遍那些歷險的記錄……</div> <h3>書中哲理語句集錦:</h3><h3><br></h3><div>大海無窮無盡,可它是活著的。</div><div><br></div><div>耐心和持久勝過激烈和狂熱。不管環(huán)境變換到何種地步,只有初衷與希望永不改變的人,才能最終克服困難,達到目的。</div><div><br></div><div>別害怕,我一直站在你的身后,總在你呼喚時守在你左右。</div><div><br></div><div>你只有探索才知道答案。</div><div><br></div><div>誰也不能比善良仁愛的人們更優(yōu)秀。</div><div><br></div><div>人類進步的實在是太慢了。</div><div><br></div><div>但愿所有的仇恨都在這顆倔強的心中平息!</div><div><br></div><div>在人難以到達的海底進行探險,確實讓人匪夷所思,但我相信,科學的進步終有一天會使海底變成通途的。</div><div><br></div><div>我愛海!海是包羅萬象的!</div><div><br></div><div>雖然希望渺茫,但是希望總是深深地扎根在人心里的?。?lt;/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 人物性格分析</h3><h3> 尼摩船長:他是一個內(nèi)心柔然善良的人,他對同伴有著可貴的手足之情,手下海員死去,他傷心痛苦,還把他們葬在不受鯊魚和人類侵擾的珊瑚公墓里,果斷救下采珠人,還贈送一袋珍珠;他還是一個心懷仇恨而瘋狂復(fù)仇的人,尼摩船長對仇敵冷酷無情,他不僅撞沉了敵艦,還要目睹它徹底覆滅的慘狀。</h3><h3> 阿龍納斯:學識淵博的博學家,教授,喜愛探險,喜愛科研。</h3><h3> 尼德·蘭:優(yōu)秀的叉魚手,向往自由,熱愛生活。</h3><h3> 康塞爾:阿龍納斯的忠實仆人,忠心耿耿,善于給各種動植物分類。</h3> <h3> 海底兩萬里之旅,以超現(xiàn)實主義手法展現(xiàn)了科學魅力。</h3><h3> 第一,預(yù)示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到來。鸚鵡螺號上的電,在今天看來微不足道,但在當時卻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主要動力,具有劃時代意義。</h3><h3> 第二,阿拉伯海底隧道。當時,蘇伊士運河尚未開通,從紅海不能直接進入地中海,需繞道非洲南端,航程甚遠。</h3><div> 第三,海底煤礦。海底蘊藏著豐富的資源,煤礦,石油,寶藏……隨著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得以廣泛開采應(yīng)用。</div><div> 第四,鸚鵡螺號的組建,其部件來源于不同的地區(qū)和工廠,也充分體現(xiàn)對經(jīng)濟全球化的預(yù)測和宣言。</div><div> ……</div> <h3> 凡爾納被人們稱贊為“科學時代的預(yù)言家”。后來許多科學家都曾談及,他們受凡爾納作品的啟迪,才走上了科學之路。如潛水艇的發(fā)明者之一,美國青年科學家西蒙·萊克說:“凡爾納是我一生事業(yè)的總指導(dǎo)。”飛越北極的海軍上將伯德,氣球及深海探險家奧古斯特·皮卡德在談到他們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時,都說從凡爾納科學幻想小說中得到啟發(fā)。</h3><h3> 凡爾納之所以成為科學時代的預(yù)言家,是因為他正生活在資本主義上升發(fā)展的時代,他的作品正是時代的一面鏡子,反應(yīng)了人們對于擺脫手工式小生產(chǎn),實現(xiàn)資本主義大生產(chǎn),以及對科學技術(shù)大發(fā)展的強烈愿望。</h3><h3> 凡爾納,真正把科學和文學巧妙結(jié)合在一起的大師!</h3> <h3>阿龍納斯教授在“鸚鵡螺”號上的衣食住行用:</h3><h3> 穿的衣服,是用一種貝類動物的足絲織成的;船艙室衛(wèi)生間的香水,是從海洋植物中提煉出來的;睡的床,是用海洋里最柔軟的大葉藻制成的;筆,是用鯨魚的觸須;墨水,是用烏賊或槍烏賊分泌的汁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