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跨過木牌口岸,就從越南到了柬埔寨。辦簽證入境有柬方導游拿了護照代填表格,代辦手續(xù),只不過護照中需夾小費,1美元或10元人民幣或2000柬幣。通關順利,安檢似乎也不嚴格。</h1><h1><br></h1><h1> 出海關,四周環(huán)境僅如一小鎮(zhèn),唯一奪人眼球的是,寫著漢字的賭場鱗次櫛比。</h1> <h1> 越南邊境檢查站</h1> <h1> 柬埔寨邊境檢查站</h1> <h1> 車抵金邊,首先游覽了獨立廣場。廣場西側,聳立著獨立紀念碑,這是為紀念1953年11月9日柬擺脫法國殖民統(tǒng)治,獲得完全獨立而建,如今已成柬埔寨人的精神堡壘。廣場東側,是先皇西哈努克親王銅像。獨立廣場綠草如茵,干凈寬敞,神圣而又安祥,宏大而又肅穆,是國王舉行重大慶典的地方。</h1><div><br></div> <h1> 西哈努克銅像</h1> <h1> 洪森別墅</h1> <h1> 清晨,在酒店頂層餐廳享用早餐時,透過窗戶,感覺金邊的市容建筑一點不比河內(nèi)和胡志明市差。</h1><h3><br></h3> <h1> 金邊最頂級的建筑,應該是大皇宮了。皇宮包括了國王政務活動場所、王室生活庭院以及皇家宗廟,部分私宅辦公區(qū)域不開放。整個皇宮建筑充滿高棉風格,屋頂中央都有高高的尖塔,屋脊兩端尖尖翹起,造型美觀,金碧輝煌。藍天,金屋,綠草,鮮花,構成了一處既莊嚴又灑脫,既高貴又禪意的圣殿。中央最大的宮殿門開著但不能進,殿內(nèi)正中的寶座雕鏤精巧,這一定是國王的金鑾殿了。</h1> <h1> 這是國王旗。國王在宮中則升旗,不在宮中則無旗。</h1> <h1> 皇宮與皇家宗廟一墻之隔,宗廟的主要建筑有銀殿和國王陵墓。銀殿因地板是用純銀磚塊鋪成而得名,殿內(nèi)供奉整塊翡翠雕成的佛像,是國王禮佛之地。游客入內(nèi)需脫帽去鞋,裙不過膝或上衣無袖則不得進入。宗廟的圍墻內(nèi)面回廊的墻壁上,繪有歷代王朝功績和宗教故事的壁畫。宗廟內(nèi)建有西哈努克親王與其父親的陵墓。</h1> <h1> 神圣的無憂花</h1> <h1> 到柬埔寨旅游,最重要的目的地是吳哥窟。吳哥是高棉歷史上一個鼎盛時期的王朝,后被泰國(暹羅)滅亡,遭受屠城,也許發(fā)生瘟疫,不再適宜居住,所以遷都金邊,此地變成空城,荒蕪而被叢林淹沒,連高棉人自己都遺忘了。直至四百多年后被法國一位博物學家發(fā)現(xiàn),這一燦爛的千古文明才逐漸被世人知曉。古建筑群是柬埔寨吳哥王朝的都城遺址,現(xiàn)存古跡主要包括吳哥王城(大吳哥)和吳哥窟(小吳哥)。</h1><h1><br></h1> <h1> 最聞名于世的古跡是小吳哥,它并非為佛教建立的寺廟,而是為真臘國王建造的陵墓,與中國的長城、印尼的婆羅浮屠、埃及金字塔被稱為東方四大奇跡,當然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br><br></h1><h1> 小吳哥遺址的護城河寬闊方正,五座石塔在池中的倒影雍容典雅,建筑裝飾浮雕豐富多彩,精美絕倫,回廊的墻壁及廊柱、門楣、基石、欄桿之上,到處是宗教傳說和人物走獸,令人目不暇接。此外,在建筑學上沒有使用灰漿或者其他粘合劑,工匠們僅僅靠石塊的重量和形狀的吻合就將它們疊合起來,體現(xiàn)了極高的建筑技藝。</h1> <h1> 吳哥遺址所展示的高棉王朝鼎盛時期的高超智慧,無論在美學、建筑、歷史還是在宗教、哲學、藝術方面,至今都成為全人類探索的課題。吳哥窟的完美使它成為了吳哥古跡乃至整個國家的象征,柬埔寨王國的國旗圖案就是小吳哥。</h1><h1><br></h1> <h1> 塔普倫寺是吳哥古遺址中最具特色的,它的許多宮墻、殿堂、佛塔都被當?shù)厝朔Q為蛇樹的參天巨樹所盤據(jù)。巨大的根莖象巨蟒,穿繞在古建筑的梁柱、石縫、屋檐、門窗之間;又象巨爪,抓住圍墻、屋頂、回廊、佛塔。當年的一顆種子,從石縫中長出樹,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時光,樹干向上高聳入云,枝椏向四面八方恣意生長,樹根蔓延入土夸張地逾墻攀屋,形成樹在廟里,廟在樹里的奇妙景象。</h1><h1><br></h1> <h1> 當年,樹是殿堂的入侵者,如今,樹成了建筑的支撐者。歲月讓遺址與大樹化敵為友,融為一體,相互依存,同成文物,這是佛之真諦還是天之大道?</h1><div><br></div> <h1> 聞名世界的巴戎寺一共有大大小小54座佛塔,這些佛塔頂都刻有巨大的四面佛。這些佛面鼻挺唇厚,雙目內(nèi)斂,嘴角上揚,在工匠精準細膩的斧鑿下,冰冷的石頭露出溫馨淡然的微笑,這就是堪比蒙娜麗莎的“高棉微笑”。四面八方的微笑,高低錯落的微笑,歷經(jīng)滄桑的千年一笑,神秘、神奇而又神圣。</h1><div><br></div> <h1> 置身于這微笑的氣場中,我不由覺得,相由心生,佛面的微笑一定來自佛心的微笑。面對繁華,戰(zhàn)亂,強盛,貧弱,富貴,苦難……佛只有一種態(tài)度——微笑。這微笑中,就有了佛理,就有了禪意,就有了天道,這微笑也就成了高棉的微笑,世界的微笑。</h1><div><br></div> <h1> 只怪時間太匆匆,吳哥古建筑群的斗象臺、十二生肖塔、城門等景點只能浮光掠影而揖別了。</h1><div><br></div> <h1> 斗象臺</h1> <h1> 十二生肖塔</h1> <h1> 城門</h1> <h1> 巴肯山是在吳哥窟不遠處的一座小山,高約70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點。從巴肯山頂可以居高臨下俯瞰吳哥窟,很多游客會來到山上欣賞吳哥日落。</h1><div><br></div> <h1> 借一張網(wǎng)絡圖片,展示日落之美</h1> <h1> 吳哥窟是一場繁華的演出,是一段滄桑的歷史,是一處文明的傳奇,更是一幕自然的奇觀。塔殘壁斷難掩其壯麗,石塌像裂仍顯其秀美,一千年雨淋,五百年樹侵,仍讓世人驚嘆其殘缺之美,藝術之美,智慧之美!千年前的古人留給我們?nèi)绱诉z產(chǎn),不知今人千年后能給后人留下怎樣的紀念?</h1><h1><br></h1> <h1> 路過美麗的洞里薩湖</h1> <h1> 指點迷津</h1> <h1> 載客的叭叭車</h1> <h1> 暹粒學校的孩子們</h1> <h1> 巨大的漆樹</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