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洪水泛濫無情而來。</p>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洪水來臨前的大逃難)<br /></font></b><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我離開江西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第八團過去了近四十年了,那段在兵團的往事至今記憶猶新。八團(現(xiàn)恒豐集團)地處鄱陽湖西岸,永修縣正北面,全境分為山上丘陵屬團部、綜合營、二營、三營所在地,濱湖平原圩區(qū)內(nèi)為一營所在地。一營沿楊柳津河、修河圩堤走勢圍成的一條幾十公里長大圈,站在圍堤高處上可見圍內(nèi)良田萬畝。號稱國家糧倉,當?shù)厝私袞|風圍。<br /></font></b><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記得在1973年7月2日。由于連日暴雨鄱陽湖水倒灌,修河、楊柳津河外河水位比圩堤內(nèi)房頂都高,站在圩堤上看見滔滔河水拍打著圩堤,叫人心驚膽戰(zhàn)。堤壩腳下到處出現(xiàn)榨水。圩堤全線危機水情危險可想而知。在這危機時刻不知從那傳來消息說某地發(fā)生圩堤倒塌。當時在山下的一營1連至6連所有的居住在圍內(nèi)人都經(jīng)歷了那場大劫難。當時我們電排的任務(wù)就是在圍堤上和主要通往團部路上安裝臨時電燈預(yù)防突發(fā)事件方便晚上群眾轉(zhuǎn)移和防洪值班。所以我親眼目睹了那場大逃難。<br /></font></b><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那天凌晨天還很黑天氣悶熱,從6連、公司墩、4連三個方向路上,剛開始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匯集到楊柳津橋通往到團部牛頭山的路上,等到天蒙蒙亮后人就越來越多,男女老少開始人潮涌動往團部方向聚集。只見人車搶道營部領(lǐng)導(dǎo)動用拖拉機搶運家具等物品,連部首長用牛車,老百姓肩挑手提,扶老攜幼,梱豬趕牛、推車載物,有的趕著鵝,浩蕩的人群行走在泥濘艱行路上,有的在牛背上馱東西場面壯觀而又淒涼,哭聲叫聲拖拉機聲混雜在一起。從凌晨一直到下午三點左右才慢慢結(jié)束。這個場景令我終生難忘。由于運輸工具有限圍內(nèi)很多群眾把一些值錢帶不走的物品,就在自己家中房內(nèi)挖坑埋起來。有的知青和群眾把自己的被子、箱子拿到地勢較高的連部糧食倉庫把物品梱在倉庫梁上。我團部配電間宿舍也成了山下連隊同學(xué)的物品存放臨時倉庫。團部中心小學(xué)也停課教室全部用來安置山下難民臨時居住。整個團部到處亂烘烘。部分山下連隊南昌知青高興極了不用在田間勞作乘機回南昌。<br /></font></b><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後來東風圍大堤安然無恙。只是到了第二天上午十點多鐘靠楊柳津橋往團部方向小圍堤倒塌,不到10分鐘圩堤沖開一條20多米寬缺口,一個小時之內(nèi)楊柳津河水從決口就把楊柳津橋通往團部、團部醫(yī)院、農(nóng)機連的公路全部被洪水淹沒中斷。(河北隊公社農(nóng)田一片汪洋)。山下一營各連隊的人員到團部來全靠一條農(nóng)機連做的機動鐵皮船來回擺渡到團部來。低洼處房屋被淹,毒蛇老鼠樹上屋頭墻腳隨處可見。<br /></font></b><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這是我有生以來親眼目睹的一場沒有導(dǎo)演的洪水來臨時逃難真實情景。這種場面不亞于電影中鬼子進村逃難的場面。事發(fā)過后團部嚴厲追查最先說東風圍倒塌造謠傳謠者和帶頭逃離者,因為群體事件查來查去無結(jié)果后來也就不了而之,只是營部領(lǐng)導(dǎo)受到了批評。此事已離我45年之遠,仍然烙在我心里!1973夏季我正滿19歲整。 完<br /></font></b><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b></h3> <h3>上圖來自網(wǎng)絡(luò)<br></h3> <h3> 公司墩地段拍下的修河。</h3> <h3> 楊柳津河</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 楊柳津橋1972年建成,山下一營唯一通往團部的橋。</h3> <h3> 如今楊柳津橋己成為危橋機動車輛禁止通行。</h3> <h3> 當年兵團一營營部所在地。</h3> <h3> 圍堤內(nèi)的萬畝良田一角,前方房屋也是當年一營三連學(xué)生連所在地。</h3> <h3> 作者本人1970年1月25日下放在兵團一營一連。當年居住的知青宿舍鴨棚房如今改造后為民房。</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2015年10月23日本人與電排知青戰(zhàn)友重返恒豐集團。受到恒豐總部領(lǐng)導(dǎo)王永煌、陳南生、湯國良熱情接待再次表示感謝!(圖為左起王永煌、陳昕琦、湯國良、李安、黃海濤、陳南生)</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兵團往事記實<br>作者:Ll AN<br>2018年1月12日<br>重新修改稿</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當年戰(zhàn)友的回憶</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