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 <h3> 近日,與攝友們再次踏上巫山紅葉拍攝之旅。從宜昌出發(fā),以峽江為軸,沿滬蓉高速,第一站直撲巴東大面山,再轉(zhuǎn)場重慶巫山青苔,后在巫山青石收官,雖然只到了三個經(jīng)典拍攝點,但行程卻有700余公里,一路風塵伴一路驚險。</h3> <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1月25日晨。拍于湖北省巴東縣大面山(巫峽峽口)</h3></h3> <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1月26日晨,巫山縣青苔村(集仙峰)</h3></h3> <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11月25日夜,一行14人進駐巫山縣建坪鄉(xiāng)青苔村拍攝點,在村民黃大哥、譚大嫂的熱情張羅下,9點多吃上了熱飯,喝上濃烈的高粱酒,睡在有100多年的土坯房內(nèi),盡享山村的寧靜。次日5時,我們打著手電筒,背著沉重的裝備,到達拍攝點,遇上來自一批重慶的攝友,20多人擠在狹小的陡坡上,想挪一下腳,都很困難,在等待日出的時刻,側(cè)面的山坡上,有幾束手電筒的亮光,我們也亮燈回應,雖然天公不作美,但依然快樂。</h3></h3> <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1月26日下午,巫山青石村(翠屏峰)</h3></h3> <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1月26日下午,巫山青石村(翠屏峰)</h3></h3> <h3></h3> <h3> 26日上午,我們想探尋那幾束手電筒的亮光,究竟在哪個拍攝點,黃大哥說:“太遠,開車要跑半天”。拗不過我們的執(zhí)著,黃大哥答應給我們帶路,我們驅(qū)車穿過紅葉觀賞景區(qū),往恩施自治州建始縣方向進發(fā),手機定位顯示,時而湖北,時而重慶,相互交叉疊加,中午13時30分,終于到達巫山縣抱龍鎮(zhèn)青石村,開車的陶總打了計程表:從青苔至青石,僅隔一個峽谷,車程表顯示整整70公里。</h3> <h3><h3><br></h3><h3><br></h3></h3> <h3></h3> <h3> 這次拍攝之旅途中,在大面山偶遇一對神仙眷侶,他們均是荊州某高校老師,他們雖然不是攝影人,卻有閑云野鶴般的怡情,聽說我們要到巫山拍紅葉,不問路有多遠,山有多險,甘愿追隨;還有荊門的呂書記一行,也是在大面山偶遇,執(zhí)意加入到我們的團隊,在青苔黃大哥家中,席間,大家推杯換盞、執(zhí)酒言歡,我并不知呂書記的酒力,以為他們都是年輕人,應該是海量,便多勸了幾杯,結(jié)果,第二天的拍攝活動中,幾乎沒看到他再舉相機,但愿這位年輕人不會記恨我,若有緣,再相聚,決不勸酒。</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