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晨起,乍微晴,又微陰,漫步山澗,林壑靜,聽泉聲。遇見"朝陽",古樸,幽靜,滌蕩心靈,拾級而下,伴著清風,跟隨專家,再次觸摸經(jīng)典。</h3> <h3> 上午,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傳媒教研室主任,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陳巖老師為我們講授《朗讀、朗誦與演講的區(qū)別》。</h3> <h3> 陳巖老師告訴我們,朗讀講究氣息,所謂"以情運氣,以氣托聲,以聲傳情"。朗讀的狀態(tài)也不容忽視。那就先開始氣息訓練吧!準備~吸氣~屏氣~呼氣~</h3> <h3> 從單一的吸氣到吐氣,從字到詞,從詞到句,陳巖老師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教我們如何正確使用氣息來朗讀。學員們認真體會練習!</h3> <h3> 關于誦讀,材料和配樂也要精心選擇,播放的作品中,《雪落在了中國的土地上》的配樂讓作品更具震撼力,令在座的學員們醍醐灌頂。噢,這配樂也是一門學問?。?lt;/h3> <h3> 陳巖老師播放了一些經(jīng)典的誦讀作品,給我們詳細剖析朗誦、朗讀與演講的區(qū)別,其中,陳巖老師自己誦讀的《你若懂我 該有多好》,蒼茫而曲折,熾熱而深沉,也讓我們見識到了陳老師深厚的誦讀功底。</h3> <h3> 依依惜別幽默風趣的陳巖老師,下午,我們又迎來了睿智儒雅的屠國平老師,屠老師是紹興文理學院教授,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他帶領我們一起走進經(jīng)典,一起去破解經(jīng)典的密碼。</h3> <h3> 理解作品才能誦讀作品。對作品的解讀要準確、有深度、有合理的想象。</h3> <h3>學員們認真聆聽,認真做筆記!</h3> <h3> 屠老師列舉了王之煥的《登鸛雀樓》。介紹作者的生平,寫作的背景,從而走近作者,感受作者內心的落寞,蒼涼;融入文本,用心讀出詩句的獨特意境。</h3> <h3> 又列舉了張志和的《漁歌子》。抓住"西塞山""白鷺""桃花""流水""鱖魚"讓我們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機。接著話鋒一轉,"你見過綠蓑衣嗎?你見過箬笠嗎?"原來是孩子在嬉戲玩耍呢!"斜風細雨"中也不知歸,多少輕松愉悅的意境??!</h3> <h3> 屠老師解讀余光中的《春天,遂想起》。余光中眼中的江南是失落的江南,香艷的江南,風流倜儻的江南王,是吳王和越王的情感小戰(zhàn)場,是與表妹們采蓮游玩的幸福江南。表妹如云,我只能娶其中一朵,調侃的語氣溢于言表……</h3> <h3> 課間,學員們也不放松,認真研讀經(jīng)典,為"同課異構"展示積極做著準備!讓我們共同期待!</h3> <h3>第三期制作:第三組陳芳 邵雨虹 徐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