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5月27日上午,于永正習作教學工作坊的全體成員來到美麗的睢寧縣實驗小學,舉行工作坊的第二次集體研修活動。</h3><h3> 本次活動是在4月份工作坊第一次活動的基礎上開展的。活動前,工作坊根據(jù)各位導師的建議,制定了詳細的活動方案。本次活動的主題仍然是研究于永正老師的習作教學,主要就"任務設計"和"支架搭建"進行深入的學習研究和實踐探索。</h3><h3> 活動前,坊內的老師們進行了個性研讀?!队谟勒浀湔n例評析——習作教學》、王榮生的《作文教學教什么》為必讀書籍,圍繞本次活動主題,老師們進行了自主閱讀,并結合于老師的習作教學課例進行課例分析。</h3> <h3> 活動由工作坊坊主陳雯雯主持。上午的活動主要是課堂教學研討。首先,睢寧實驗小學的朱垚老師執(zhí)教習作課——《五月飛雪的煩惱》。朱老師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素材,進行了有趣的情境創(chuàng)設,帶領學生在課前做了充分的調查研究。課堂上,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朱老師巧妙地搭建了素材支架,語言支架,結構支架,學生有話可寫,表現(xiàn)出色。特別是在評價階段,朱老師再次把情境搬進課堂,請聽課老師與學生現(xiàn)場對話,評價學生的習作。聽課老師的點評有不同于執(zhí)教老師和學生的思考,讓"五月飛雪"這一話題更有探討意義。</h3> <h3> 接著,鼓樓區(qū)八里小學的陳娜老師執(zhí)教習作課《我喜歡的玩具》。陳老師是一位非常優(yōu)秀的年輕教師,工作僅兩年的時間,便勇于參與課堂教學展示。陳老師的課堂趣味十足,學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借助老師搭建的支架,完成了口頭表達和寫作練習。</h3> <h3> 課后兩位執(zhí)教老師分別就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了說課。</h3> <h3> 工作坊的老師代表,銅山實驗小學的姚麗娟老師和中山外國語小學的李偉老師進行了評課。兩位老師的評課都是現(xiàn)場生成的,但講得有理有據(jù),既關注到了課堂上的亮點,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博得了老師們的陣陣掌聲!</h3> <h3> 上午活動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是工作坊的實踐導師劉杰老師的評課。劉老師的評課讓工作坊的老師們很受啟發(fā)。劉老師指出,兩位老師都能抓住機會,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彰顯了習作中鮮明的讀者意識。兩節(jié)課的支架搭建都很充分,為學生"寫什么""怎么寫"提供了幫助。兩位老師也非常重視習作后的評價,呈現(xiàn)了一節(jié)完整的習作教學課。最后,劉老師圍繞"情境創(chuàng)設"、"支架搭建"和"教學評價"提出了很好的建議。老師們注意到,劉老師在評課中不僅關注了學生的語言發(fā)展,思維提升,還關注了學生的德行養(yǎng)成,給老師們以很好的提醒。</h3> <h3> 下午進行了讀書交流活動。王杰小學的陳娜老師和睢寧實小的王莉老師分別做讀書交流。陳娜老師就《于永正經典課例評析》談了自己的閱讀體會和收獲。陳老師認真研讀課例,發(fā)言角度新穎,就于老師課堂教學的"情境創(chuàng)設""過程指導""評價反饋"做了具體生動的介紹。</h3> <h3> 王莉老師與大家交流的是王榮生教授的《習作教學教什么》這本書的收獲。王老師勤于閱讀、善于思考,幫助大家再次明確了"習作教學可以教","習作教學需要教",同時也引發(fā)大家繼續(xù)思考"習作教學怎么教"。是的,習作教學,我們已經在路上,我們要一直朝前走。</h3> <h3> 活動最后,工作坊理論導師尹遜才博士進行了精彩的講座,提升了本次研討活動的理論高度。尹博士也是從上午的兩節(jié)課談起,對兩節(jié)課也是贊賞有加。尹博士反復指出,學習于永正老師不能一開始就走進細碎,要先學習于老師的理念和教學框架。尹博士結合具體課例,呈現(xiàn)了他對于老師習作教學課的圖示分析,不同的習作教學內容,尹博士做了不同的圖示,這樣的研究顯示了高校教師深厚的理論知識和縝密的思維習慣。尹博士整個的講座不僅讓坊內老師對本次的研究主題有了深刻的認識,也從尹博士身上學到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習慣。尹博士作為專家有著不同于一般老師的讀書、聽課、聽講座、思考的方式。尤其是他在閱讀和研究中始終帶著審視、思考、追問的態(tài)度,給老師帶來很多的思考與啟發(fā)。</h3> <h3> 一次活動是繁忙的,但一次活動又是幸福的。幸福于研究的路上有你、有我、有他同行,有伙伴的幫助,有導師的引領。于永正習作教學工作坊的第二次集體研修活動在其樂融融的合影中結束了,我們期待下次的相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