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作為五朝故都的北京,不僅留存下大量的文化遺產(chǎn),輝煌的建筑,而且還有歷盡風霜,長達數(shù)百年甚至千年以上,被人們譽為“活文物”的古樹名木。北京的古樹,以松、柏、銀杏和古槐居多。在天壇、頤和園、中山公園和勞動人民文化宮等處,都有數(shù)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參天柏檜,有的遠植于唐代。</h3><div> 多年來這些古樹、奇樹伴隨著君王與草民、歷經(jīng)風霜向人們傾訴著人間的故事,講述著世間的無數(shù)奇觀,因現(xiàn)有資料有限,以后會及時增加補進,希望大家給予關注。2017.3.28</div> <h3> 據(jù)說一年夏天,清乾隆皇帝游北海,到團城適值正午。因室內(nèi)悶熱難耐;于是宮人擺案油松樹蔭之下休息。清風拂過,暑汗全消,乾隆皇帝非常高興,封這棵油松為“遮蔭侯”,同時封南邊的一棵白皮松為“白袍將軍”,并賦《古栝行》詩一首。詩日:“五針為松三針栝,名雖稍異皆其儕,牙槎數(shù)株倚睥睨,歲古不識何人栽。夭矯落落吟萬籟,盤拿郁郁排千釵……盤恒嘉蔭撫壽客,真堪弟視竹與梅。春朝綠云參青天,秋夕碧月流陰皚。靈和之柳非倫比,滄桑閱盡依然佳。”</h3> <h3>至今仍與古樹一起守候的《遮陰侯》銅牌</h3> <h3>乾隆爺冊封的《白袍將軍》的白皮松,有興趣者可于炎熱的夏季到團城之上,體驗一下有白袍將軍護駕享受清涼的樂趣。</h3> <h3>《白袍將軍》銅牌,同時被封的還有《遮陰侯》一株,因有明確記載,被視為京城等級最高的國寶級古樹。</h3> <h3>現(xiàn)在仍生長在北海團城之上的茂盛古柏群</h3> <h3>1954年10月應中國政府邀請,印度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來華訪問,并帶來一株從當年佛祖坐禪的那棵大樹上取下的枝條培育成的幼苗,贈送給我國領導人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以示中印兩國人民的友誼。</h3><div> 當年這株珍貴的菩提樹幼苗高l5厘米,有5片葉子,裝在一個紫砂盆里。當時由周恩來總理以隆重的儀式接受,安奉在北京。隨后轉交給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園養(yǎng)護,并一再囑咐,這是從當年佛祖坐禪的菩提樹上取下枝條培育出的幼苗,為菩提之本,是中印兩國人民友誼的象征,要備加呵護。植物園的領導特別重視,將其植于溫室內(nèi),并責成專人精心養(yǎng)護,使之生長茁壯。每當國內(nèi)外高僧前來時,都請這棵圣樹出來,接受高僧們的頂禮膜拜。</div> <h3>位于佛樹之旁的銅牌,向前去膜拜的人們顯示著身份的高貴</h3> <h3> 在香山腳下臥佛寺東南正白旗村39號曹雪芹故居門前,生長著三棵巨大的古槐,門西側第一棵古槐高20米,樹干周長達5米,第二棵樹干周長達到3.7米。名氣最大的一棵是門東側的“歪脖槐”。三棵古國槐據(jù)傳都是元代所植,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是植物王國中罕見的文物。盡管曹雪芹故居的真?zhèn)我恢贝嬖谥T多爭論,但香山一帶有這樣兩句小曲一直流傳至今:“門前古槐歪脖樹,小橋流水野芹麻”。所以,很多紅學家將此作為曹雪芹故居有利的證據(jù)之一。</h3> <h3>曹雪芹故居前的三株古槐有力的證實了一代文學巨匠的居住地。</h3> <h3>《長恨歌》:“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連理枝是指兩棵樹的枝干合生在一起。北京故宮御花園里欽安殿、浮碧亭的旁邊都有幾棵這樣合生的樹。連理枝在自然界中是罕見的。比喻夫妻恩愛??磥頁碛腥龑m六院無數(shù)佳麗的皇帝也對連理枝恩愛有加。</h3> <h3>御花園里有多株這樣的連理枝古樹</h3> <h3> 1644年,李自成率領的農(nóng)民起義軍攻進北京,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走投無路,在此樹上吊身亡。到清代統(tǒng)治中國以后,不僅安葬了那個亡國之君,而且對曾經(jīng)吊死過皇帝的那棵古槐,也妄加罪名,認為是棵“罪樹”,用鐵鎖鎖了起來,后人為此撰了一副對聯(lián):“君王有罪無人問,古樹無辜受鎖枷?!庇枰猿爸S。這棵樹于十年動亂期間已毀,后又補栽了一棵新樹。</h3> <h3>《罪樹》之旁的銘牌</h3> <h3>崇禎皇帝殉葬處的銅牌,也是到景山公園的游客必到的憑吊之處</h3> <h3>位于天壇祈年殿東側的柏抱槐圖片</h3> <h3>銘牌</h3> <h3>柏抱槐近影</h3> <h3>“二將軍柏”,位于景山公園東門內(nèi),顧名思義是兩體緊緊挨在一起的柏樹,樹干高達30余米,蒼勁挺拔,枝若龍爪,確實就像一對比肩而立,雄姿威武,氣宇軒昂的將軍。柏樹為遼金時期所植,千年有余,是由康熙帝命名的。觀德殿是位于景山公園東北方向的一個相對獨立的院落,是清代皇子練習射箭的場所??滴趸实鄣腔院?,為了使八旗子弟不忘馬背民族的騎射傳統(tǒng),經(jīng)常在景山的觀德殿考驗兒子的騎射技藝,并親射示范。為了提倡忠勇神武、丹心取義和亮節(jié)成仁的精神,康熙皇帝在射箭之余,還為觀德殿東邊的關帝廟題寫了“忠義”匾額,并將觀德殿前面這兩株古柏命名為“二將軍柏”。</h3> <h3>神樂槐位于天壇公園的神樂署之內(nèi),型似一位老夫子在傾聽著樂工們的演奏,尤為神奇。</h3> <h3>夏日里的神樂槐</h3> <h3>《神樂槐》銅牌</h3> <h3>傳說清乾隆皇帝有一次到天壇來祭天,當他視察完大典的準備情況,在皇穹宇圍墻下休息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一種奇怪的聲音。于是乾隆皇帝就四處尋找,大臣們發(fā)現(xiàn)在圍墻下有九條蛇,一下子就鉆入了泥土當中。乾隆皇帝命人出皇彎宇繼續(xù)抓蛇,四處尋找不見,突然發(fā)現(xiàn)圍墻外有一棵樹,樹干表面布滿溝紋,就像九條龍騰飛,所以就起名叫九龍柏。</h3> <h3>關于此柏的傳說很多,有人說:說是已婚女子如有幸摸的龍柏的樹身就會生龍子(男孩),也許是游人太多,后公園用圍欄圈起來,摸樹身也就成了民間的美好傳說。</h3> <h3>生于勞動人民文化宮內(nèi)的神柏</h3> <h3>位于景山公園東門里的一株北京地區(qū)珍貴的樹種——蝴蝶槐</h3> <h3>銅牌</h3> <h3>陶然亭公園里的《紅樹》毛澤東、李大釗等人在樹下合過影,樹后死、補種。</h3> <h3>《紅樹》的銘牌</h3> <h3>生于勞動人民文化宮內(nèi)明成祖手值神柏</h3> <h3>銘牌說明</h3> <h3>生于勞動人民文化宮內(nèi)甬道邊的奇特《鹿型柏》</h3> <h3>從那個角度看也像一只鹿</h3> <h3>銘牌</h3> <h3>勞動人民文化宮內(nèi)的《樹上柏》</h3> <h3>銘牌說明</h3> <h3>勞動人民文化宮內(nèi)的明成祖手值柏</h3> <h3>銘牌</h3> <h3>傳明代奸相嚴嵩曾代嘉靖皇帝到國子監(jiān)祭孔,因大成殿只有皇帝祭孔時才能進入,嚴嵩本應在殿外代為祭祀,而囂張跋扈的嚴嵩卻硬要顯示自己的威風,感受一下做皇帝的滋味,當他路經(jīng)這棵古柏樹下,突然狂風驟起,柏樹枝葉搖動,一個伸展出來的古柏枝杈刮掉了他的烏紗帽,嚴嵩嚇得倉皇逃走。后來他果然因子獲罪,被摘了烏紗帽,最后餓死街頭,不得善終。百姓因其平時專橫跋扈、作惡多端,都深受其苦,遂認為是此古柏有靈性,能辨忠奸,故稱此樹為“觸奸柏”或“辨奸柏”。</h3><div><br></div> <h3>自從這棵古柏摘了嚴嵩的烏紗帽后,樹干上便長出了一個大瘤,橫向看去像是奸相丑惡的嘴臉,而那只刮掉烏紗的枝杈現(xiàn)已枯萎,剩下一條光禿的枝子橫在那里,似在訴說歷史,勸人向善。</h3> <h3>生于大覺寺內(nèi)遼代古銀杏樹,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故稱千年銀杏、遼代“銀杏王”。銀杏樹高25米左右,胸徑7.5米。乾隆曾寫詩贊譽:“古柯不計數(shù)人圍,葉茂孫枝緣蔭肥。世外滄桑閱如幻,開山大定記依稀”。</h3> <h3>長于國子監(jiān)的盤龍柏</h3> <h3>大覺寺內(nèi)的樹中樹:有一顆大柏樹,在1米多高分成兩個主干,在分叉處長出一顆鼠李樹,故稱“鼠李寄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