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相聚是首歌(2015年)

仲躋明

<h1>  五個月的探親之旅結(jié)束了,9月27日我們回到溫莎自己的家,可是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剛從觥籌交錯暢談友情的環(huán)境一下子回到靜靜的家,反差太大,恍惚有隔世之感。回國的這些日子里,我們見了那么多的親朋好友,同事,同學,一次次見面,一次次暢談,把手言歡,扼腕嘆息,每一天都感受到充實和快樂,真誠和溫暖。</h1><h1> 這段時間有許多值得記錄的東西,親朋好友,同事同學每次見面都讓我們深切體會到相聚是一首歌,是一首友誼之歌,親情之歌,感慨之歌。</h1><h1> 比較而言,我們高中同學聚會最多,一方面是因為高中同學大部分還都在本市,更重要的是特殊的人生經(jīng)歷讓我們的感情更深。我們是1963年升入高中的,畢業(yè)之際趕上了文化大革命,到1968年上山下鄉(xiāng)我們在學校就已同窗5年,到農(nóng)村我們又同在一個村子至少3年,所以,高中同學至少在一起共同生活,學習,勞動了8年,有的甚至10多年。共同的命運,坎坷的經(jīng)歷都讓我們有說不完的話題,有道不盡的深情厚誼。我和老伴高中是一個班的同學,我們有共同的同學和朋友。</h1><h3><br /></h3> <h1><span style="font-size: 16px;">同學聚會</span><br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再見,已經(jīng)過了48年</h1><h1><br /></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我算了一下,這次回國見了30名高中的本班同學,大部分是本市的,我沒奢望見到外地同學,可是還是有奇跡發(fā)生了,外地的四名同學組團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這讓我非常非常感動。最遠的是來自甘肅的宋強,宋強不但是我高中的同學,而且也是我小學的同學,我們倆認識已經(jīng)快60年了。我們最后分別的時間是1967年,他父母去甘肅支援三線建設(shè),他也跟了去,從此我們就分隔兩地,直到這次相見已經(jīng)48年了。能見到48年不見的同學,心里能不高興嗎?能不激動嗎?</h1><h3>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16px;">宋強和我們夫婦</span><br /></h1> <h3>宋強,唐明和我不但是高中同學,也是小學同學</h3> <h1> 學生時代的宋強高高的,瘦瘦的,臉上總是掛著膩膩的笑,現(xiàn)在仍然是高高的,瘦瘦的,臉上掛著膩膩的笑,只是背有些彎了。他喜歡打籃球,中學時就是國家二級籃球裁判了。我們雖然分別了48年,可是再見時沒有絲毫的陌生感,時間缺失了,我們還像48年前那樣無拘無束,彼此開著玩笑,互相揭發(fā)當年對方的糗事。晚上,我們,還有天津回來的吳依祥,阜新回來的楊占一以及其他幾個男同學在小飯店里喝著啤酒,吃著烤串,繼續(xù)高談闊論,說不完的話題,嘮不完的嗑。大連回來的艾靜蓮就不能參加了,因為她是一個文文靜靜的女生,不是女漢子。</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四隊的漢子們</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下面這張照片里的七個人是我們四隊的七條漢子,六條男漢子,一條女漢子。1968年9月我們下鄉(xiāng),到北鎮(zhèn)縣青堆子公社東磚臺大隊當農(nóng)民去了,我和其他六個男同學分到了條件較差的四隊,我們吃在一個鍋里,睡在一鋪炕上,后來一個人死了,沒能回城,六個沒死的活著回到城里的都在這張照片里。這張照片里唯一的女生值得多說幾句,她不是我們班的同學,可是她在我們班里卻有著別人不能替代的特殊地位。她叫陳淑英,是撫順20中學的老初一的學生,比我們小五歲,她們下鄉(xiāng)比我們晚幾個月,她和幾個女生也分到了四隊,所以,我們就在一個鍋里吃飯了。陳淑英非常能干,雖然才17歲,可是做飯,挑水,干農(nóng)活比我們這些男生都強。在漫長的農(nóng)村生活中,她和我們班的唐明建立起感情,回城后結(jié)了婚。唐明不但是我高中的同學,而且也是我小學的同學和朋友,我們倆的友誼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60多年了。他們倆婚后相濡以沫,其樂融融。陳淑英性格爽快,做派干練,風風火火,敢說敢為,是一個十足的女漢子。她是我們班的媳婦,自然成為我們班的重要成員。</h1><h1> 陳淑英學歷不高,下鄉(xiāng)時是老初一,就是說比小學高不了多少,可是她是一個很有才氣的人。相聚幾次她都用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感情,非常生動,非常接地氣。我手里有幾首她的詩,我抄在這里:</h1><h1> 迎客詞</h1><h1>此時荷花不該有,遍地池塘處處開。誰知花兒知人意,今有貴客到此來。</h1><h3> </h3><h1> 送別</h1><h1>寒舍小聚,友情重敘。酒足飯飽,各奔東西。戀戀不舍,哪有不散的宴席?</h1><h3> </h3><h1>再聚首</h1><h1>三年五載,再回故里。同學相見,親如兄弟。鶯歌燕舞,竊竊私語。</h1><h1>互相叮嚀,保重身體。老有所樂,百歲不已。光陰荏苒,生活繼續(xù)。</h1><h3><br /></h3><h1> 她可能從來沒有讀過曹操的詩,但她的詩卻有短歌行的味道。我夸她的詩,不是瞎夸,是出自真心的夸。</h1><h1> 因為我沒事也喜歡寫寫東西,我們兩人互相鼓勵,互相吹捧,成為文字上的知己。這次見面就發(fā)生了一條花絮,平時她對我們班的男同學一般都稱為哥,為了表示我的特殊地位,稱我親哥,我叫她親妹子,親哥和親妹子,這完全超越了我和她老公唐明的關(guān)系。</h1><h3><br /></h3> <p>從左:孟慶華,唐明,王治中,劉玉林,仲躋明,關(guān)天普,陳淑英</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熱淚灑京華</h1><h3><br /></h3><h1 style="text-align: left;"> 歸程一天天臨近,9月23日晚我們踏上了去北京的K96次列車,24日中午抵達北京站,一出站臺,就看到剛剛分別幾天的同學們又來迎接我們,他們有的是正在北京辦事或旅游,有的是從家里專門到北京最后送我們一程。同學們的深情厚誼讓我們感動無限,什么話都不用說了,此時說什么都是蒼白的,同學的友誼和感情可昭日月,可動山河,可歌可泣。</h1> <h1>  到了飯店,楊占一調(diào)侃地對我說,這頓飯不是為了你,是為了送李洪蘭,我們是二隊的,我們在一個鍋里吃過幾年飯。你是借光,別人也是借光。我明白他是有意減輕我在情感上的負重,當然,他說的也是實話,他,吳依祥,王麗和我老伴下鄉(xiāng)時都在二隊,我在四隊,閆德賢是三隊,宋強沒有下鄉(xiāng)。更讓我想不到的是同桌的還有我們下鄉(xiāng)時二隊老鄉(xiāng)的后代,時光讓當年黃土地上的農(nóng)民孩子在京城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這頓飯吃的什么已經(jīng)不重要了,情感的升華讓我們更加感到同學感情的純真和偉大。</h1><h3><br /></h3> <h1><span style="font-size: 16px;">二隊的部分同學</span><br /></h1> <h1>  飯后,大家和我們一起到我們預(yù)定的酒店,為了讓我們多休息,大家同我們告別,相逢就有告別,盡管依依不舍,這是我們這次回國和同學們的最后分手。</h1><h1> 26日是我們返回加拿大的日子,為了怕堵車,我們和來送我們的弟弟,侄女早早就登上了開往機場的大巴,當車要啟動時,我偶然一扭頭,突然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在車下向我招手,太突然了,太沒思想準備了,我一愣神,還沒來得及和他打招呼,更沒來得及喊老伴過來,車已經(jīng)開了。車下的人是德賢,他住在通州,為了送我們,他得起更大的早從通州趕到北京站。</h1><h1> 飛機在萬米高空飛行,我望著舷窗外的白云和下面的大地,心里默念著李白的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h1><h3><br /></h3> <h1><span style="font-size: 16px;">在艾靜連弟弟家聚會</span><br /></h1> <h1 style="text-align: right; ">寫于2015年10月6日</h1> <h1>附:我的同學高玲教授寫的評論<br /> 仲躋明,你好!文章太感人了。紛繁的花絮,你選擇了最耀眼奪目的花。善于選擇典型的人物和事件,女漢子的形象栩栩如生,寥寥數(shù)語使她的舉手投足生動形象,她的詩更彰顯了她的美好,大有使人要認識她的沖動。其實和她的同齡人比她太幸運了,她知道嗎,是因為她遇到了我們一高中同學,不僅有了自己非凡的丈夫,還有了親哥哥,這從她的笑容和她掐腰的美姿顯現(xiàn)。這一形象在你筆下躍然紙上非常成功。典型事件最感人的是"熱淚灑京華",出乎意料的細節(jié)讓人掩卷盈淚,當飛機飛上天空,你俯視地面仰面望你的身影,送你的同學雖然沒能說上送行的話,但此處無聲勝有聲。真誠的友誼詮釋著人間的幸福,洋溢在你的字里行間。文章還在于以情感人,句句飽含你對同學的深情厚意,你對發(fā)小宋與唐的描寫,你對外地同學不遠萬里組團來相會的感動,你見同學的欣喜與興奮,溢于言表,篇篇淌著暖流,讓我感動。語言也流暢,運用自如,駕馭語言的功底厚啊!不愧文情并茂的好文。如果非讓找美中不足,文章開始有一長句變短句更好。</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