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詩話傳統(tǒng)中,“悲秋”是個重要的話題,秋初的落葉,總能勾起騷人墨客的無盡遐想…… 從前不理解,秋為何來悲的,為什么一到秋,總在詩詠詞曲中:悲悲嗆嗆,凄凄切切,初寒入骨,哀怨蒼涼?細(xì)細(xì)的想想正是:望穿秋水,伊人在心吧…… 秋風(fēng)瑟瑟,落木瀟瀟,北雁南飛,年份中打動人心的盛景也就如此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更有那蘭的一曲木蘭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fēng)悲畫扇”…… 事實上,秋季是一年中最美的時令,秋天,意味著成熟,意味著收獲,一年四節(jié):冬儲 春耕 夏作 正是為了眼前的這個秋 寒冷孤寂,初冬白了頭的明日,即將來臨,由此而發(fā)的悲秋也就不為怪了 再之,僅從自然景致來觀,最美不過金秋時分,冬天不必說,萬物枯索,山寒水瘦,即便春日又能如何?冰雪消融,惠風(fēng)和暢……畢竟帶著冬的影子,夏也所欠,百蟲放肆,綠的單一。真的美,只有秋;層林盡染,色彩萬千,碩果累累,正香五谷……名副其實的一個美! 拾起一片泛黃的金葉,藏于書中,摘一瓣海棠秋束,感受芬芳,站立在落陽的秋風(fēng)中,聽,遠(yuǎn)方傳來了久遠(yuǎn)的南坪晚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