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住河西走廊的東頭,敦煌是在河西走廊的西頭。7月的戈壁灘陽光熾烈,天地遼闊,我?guī)е鴮z路文明的向往,走進了這片鐫刻著千年記憶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莫高窟,洞窟中的壁畫色彩依舊鮮艷,飛天衣袂飄逸,洞窟里色彩艷麗繪制精美絕倫的壁畫及佛造像,訴說著佛教的輝煌與滄桑。洞窟外,棧道蜿蜒,陽光灑在石壁上,光影交錯,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甘肅的敦煌,人類的莫高窟,地球上的人們絡繹不絕,來一睹風采。</span></p> <p class="ql-block"> 玉門關遺址靜臥于荒漠之中,一座石碑矗立,刻著“玉門關遺址”幾個大字,風沙掩不住它的莊嚴。站在此地,遙想當年戍邊將士的鐵馬金戈,耳邊仿佛響起“春風不度玉門關”的詩句。</p> <p class="ql-block"> 漢長城遺址則更顯蒼涼,土墻殘垣蜿蜒伸向遠方,歷經(jīng)千年風蝕,仍依稀可見當年的雄姿,有著黃土與歲月交織的堅韌。</p> <p class="ql-block"> 懸泉置遺址是著名古代驛站,如今只剩遺跡。指示牌上清晰標注著遺址的布局,殘跡靜靜訴說著昔日的繁華。</p> <p class="ql-block"> 懸泉置遺址的發(fā)現(xiàn)證實了中國漢代郵政機關的存在,明確了中國漢代東西交通線的位置,見證了絲綢之路的存在;懸泉置遺址出土的的3.5萬枚簡牘為研究中國兩漢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交通、郵驛、民族、文化、習俗等提供了資料;懸泉置遺址出土的麻紙為中國研究紙的發(fā)展變化提供了較多的實物資料。</p> <p class="ql-block">山澗,只有一絲細流的懸泉,為驛站提供水源。</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中國快遞的雛形。</p> <p class="ql-block"> 奇異的雅丹地貌。風蝕的巖石如同城堡,又似蘑菇,形態(tài)各異,沉默地佇立在陽光下,是大地自然風蝕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歷史與自然在此交融,每一粒沙都藏著故事,每一陣風都吹過千年。</p> <p class="ql-block"> 地處戈壁大漠的敦煌,卻是甘肅省瓜果、棉花、蔬菜主要產地之一,全市耕地面積37.34萬畝,以葡萄為主的優(yōu)質林果面積10.40萬畝(其中,葡萄7.2萬畝,棗1.2萬畝,杏0.9萬畝,桃0.8萬畝,梨0.3萬畝),紅地球葡萄、無核白葡萄被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評為“中華名果”,李廣杏更是有名有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