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威嚴(yán)神圣,雄偉壯觀,是令無數(shù)人神往的圣地。我至今都不曾前往,是因為忌憚青藏高原的海拔,數(shù)次的高原經(jīng)歷證明,我對高原反應(yīng)較為敏感。為了彌補這一缺憾,我來到河北承德,走進了被人們稱為小布達拉宮的普陀宗乘之廟。</p><p class="ql-block">小布達拉宮,正名為“普陀宗乘之廟”,興建于乾隆盛世,是為慶賀乾隆本人六十大壽和皇太后八十大壽而建。整座建筑是仿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只不過是縮小版,“普陀宗乘”是藏語“布達拉”的漢譯。小布達拉宮依山就勢,梯次升高,氣勢磅礴,宏偉壯觀,堪稱藏傳佛教寺廟的經(jīng)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小布達拉宮山門。山門正中鐫刻乾隆皇帝御筆“普陀宗乘之廟”, 石匾額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書寫。</p><p class="ql-block">從這里走進小布達拉宮, 我們仿佛穿越了時空, 一股神秘的氣息撲面而來。</p> <p class="ql-block">我們迎面看到的是這座黃色琉璃瓦覆頂?shù)谋?。亭?nèi)豎著三座石碑,分別是《普陀宗乘之廟碑記》、《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優(yōu)恤土爾扈特部眾記》。三座石碑都是以漢、滿、蒙、藏四種文字,漢文為乾隆御筆親書。</p> 過了碑亭便是五塔門。五塔門高10多米,為藏式白臺,中有拱門3座,正中拱門上方嵌有乾隆帝題額“廣圓妙覺”。白色墻上設(shè)有三層17個梯形紅色盲窗。五塔門上建紅、黃、黑、白、綠五座喇嘛塔。藏傳佛教有五個派別,每色代表一個教派。 門前有一對大石象,寓意吉祥和佛法無邊。 五塔門的后面是琉璃牌坊。這座琉璃牌坊為乾隆時期盛行的三門四柱七樓,正中匾額上刻有“普門應(yīng)現(xiàn)”四字,為乾隆御筆,意思是普渡眾生之門。這道牌坊同時也是一道等級分界線,一般在職官員到了琉璃牌坊就得止步,不準(zhǔn)入廟門,而少數(shù)民族王公貴族卻是可以登紅臺參拜。 再往前走,地勢漸高,各式白臺、塔臺建筑因山勢地形而散置,高低有別,錯落有致。白臺分殿臺、樓臺、敞臺、實臺,形狀不一,體量不等,功能各異。層高一至四層,二、三層者居多,大都白灰抹面,青磚鑲邊紅色盲窗,琉璃砌頂,上檐挑出淌水長瓦。白臺為藏式平頂?shù)锓啃沃疲ㄖ脻h族磚混結(jié)構(gòu)法式。 這里的每一磚每一瓦,都承載深厚文化底蘊與無盡神秘,每一磚一瓦, 似乎都在向我們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普陀宗乘之廟主體建筑是建在白基座上的大紅臺。大紅臺下面的大白臺寬150米,高達十八米,底部砌花崗巖條石,上部砌磚白灰掛面,臺壁上飾三層紅色梯形盲窗。 東西兩側(cè)砌寬大石階可直達白臺頂部,你登上104級臺階,就到了大紅臺的基座上。這104級臺階可是有說法的,據(jù)說人一生有108個煩惱,除了生、老、病、死四個無法阻止外,其余104個煩惱,只要從臺階走上去,就會拋掉這104個煩惱,而且上臺階時不能回頭,一定要把煩惱拋在身后。 <p class="ql-block">矗立在白臺上的大紅臺高達25米,寬59米,巍峨高大,氣勢雄偉,令人感到佛法如天,心生敬畏。</p><p class="ql-block">紅臺外觀有7層,飾有藏式盲窗,正中間有6個佛龕,供有6尊無量壽佛,象征乾隆皇帝60大壽,而大紅臺上部邊緣飾有80個小佛龕,供有80尊無量壽佛,象征皇太后的80大壽。</p><p class="ql-block">白臺頂上,大紅臺前是一個廣闊的平臺,平臺上并排聳立著四根掛滿五顏六色經(jīng)幡的高大瑪尼旗桿。</p> 在此可以遠眺棒槌山和對面的避暑山莊,還能看到紅、黃、黑、白、綠五座喇嘛塔。 <p class="ql-block">轉(zhuǎn)動經(jīng)筒,不為超度,只為祈福。</p> <p class="ql-block">從大紅臺的內(nèi)部沿著樓梯拾階而上,就能到達大紅臺上。</p><p class="ql-block">紅臺內(nèi)周圍為三層群樓,紅臺內(nèi)有三組建筑,一是三層四面的群樓,二是紅臺中心主體建筑萬法歸一殿,三是置于群樓頂部的四座殿亭,正南兩座是塔亭,西北端為慈航普渡殿,東北為風(fēng)雨亭與洛伽勝境殿、掂量三界亭。</p> <p class="ql-block">大紅臺二層是全廟最高的觀景臺,西北角的重檐八角亭鎏金瓦頂是慈航普度殿。</p> <p class="ql-block">中央是重檐攢尖鎏金銅瓦項的“萬法歸一”殿,也被稱為金頂,是普陀宗乘之廟的主殿,坐落于大紅臺中心,重檐攢尖頂,上覆鎦金魚鱗銅瓦,屋脊飾以波狀鎦金瓦。寶頂呈法鈴狀。殿頂用頭等金葉14000余兩。萬法歸一殿主要用于舉行重大的宗教儀式或清帝接見重要的少數(shù)民族部落首領(lǐng)、王公大臣。</p><p class="ql-block">站在紅臺之上,一眼望去,萬法歸一殿頂高出樓群,熠熠生輝,金碧輝煌,雄偉壯觀。</p><p class="ql-block">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萬法歸一殿的二層并不像頂層那么黃燦燦的。那是因為當(dāng)年占領(lǐng)承德的日本侵略者用刺刀將上面的金子刮下來的罪證,真是讓人義憤填膺。</p> 小布達拉宮的參觀游覽結(jié)束了,我們穿越紅白相映的宮墻,仰望鎏金殿頂?shù)妮x煌,觸摸經(jīng)幡飄動的信仰,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歷史與文化的長河里。希望這片融合漢藏智慧的圣地能給我的讀者帶來內(nèi)心的寧靜,但愿佛殿檐角的風(fēng)鈴能為我的朋友送上吉祥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