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center;"><br></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那些被電影寵壞的樓房</b></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孫涵彬</h5> <h5> 歡迎來到重慶森林。這座森林的枝葉就是重慶的各式樓房。拆遷或是重建,這些樓房此消彼長的在城市森林中萌發(fā)與枯萎。</h5><h5> 坐上索道,在重慶森林薄霧的白日與迷離的夜色中去觀察這些樓宇,你會發(fā)現(xiàn),她不像蘇州園林那樣欲說還休,一院一景。她不像北京四合院那樣端莊雅致,祥瑞縈繞。她是如此的坦然而大膽,精致的妝容與陳年傷疤,都毫不掩飾的坦露給你。你可以見到完全不同的樓宇,解放碑作為老牌商業(yè)街的那種熙攘,但同時又作為一種時尚旗幟而存在。你還可以看見即將拆遷的沙坪壩老城區(qū)的那種層層疊疊又支離破碎的低矮樓房。 這就是重慶的樓宇,他是多樣的,坦率的,美麗的。更由于有了白象居這樣奇幻的存在,又為重慶森林增添了一種魔幻。</h5><h5> 《火鍋英雄》中,陳坤飾演的重慶崽兒就被堵在白象居某一戶門口催債。白象居修建于20世紀80年代,它給建筑史帶去一種可能性。白象居內部的空間結構交錯變化,又遵循邏輯,創(chuàng)造出一種山地城市居住理念的同時,營造出一種魔幻的效果。白象居的正門在一條小巷子里,進去之后是一條空中走廊,走廊曲折,位于整棟白象居的八樓,走廊的每隔一段就有向外突出的樓梯,可以順著樓梯向下走,你會發(fā)現(xiàn)你又回到了樓里。樓中有X形的樓梯可以通向四個房門。站在白象居樓內看向對面,對面樓房的樓梯呈連續(xù)的Z字型,仿佛人的脊梁一般的一節(jié)一節(jié)嵌在對面樓中,又裸露在外,讓人看得驚嘆。</h5> <h5> 在20世紀80年代,白象居是獨特而摩登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重慶城建筑的崛起,一座座新樓直插天際,傲立于城中,白象居仿佛也在老去,剝落的墻皮是它皮膚的碎屑,只剩下倔強的骨骼與靈魂。新的樓是城市新的血液,他們也終有一天會成為老樓,曾經的城市的驕傲也會被替代,但是樓房們在一起組成重慶森林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如此循環(huán)往復,生生不息,最后成為重慶森林中不死的靈魂。重慶人也是如此,他們的靈魂離開,又不斷的抵達這里——他們命中的城。在某一個剎那,一雙留戀的眼睛看見熒幕光影中的重慶建筑,那些無法靠岸的心靈便在這一刻,回家了。</h5><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重慶很適合拍攝懸疑片,因為重慶本來就是神秘又帶一點狂熱的。重慶的四季也給重慶賦予不同的氣質,使她既可以是一場仲夏的熱夢,又可以是一場冷寂的冰戀。這就使得電影中的重慶時而熱烈時而凄迷。這種氣質上的反差總是能夠很好地映襯主人公的心情。 </span></p> <h5> 來到重慶南岸濱江路,就在金碧輝煌的雙子塔旁邊,與雙子塔相對,有這樣一棟奇樓——海棠溪筒子樓。它曾在《少年的你》中出現(xiàn),僅僅驚鴻一瞥,已經將我觸動,電影中的女主角就是住在這樣的樓中,她渺小堅強,她每天回家要走過這里層層疊疊的樓梯,這青灰的建筑映襯著她起伏的心情。沿著山城特有的石磚鋪就的梯坎,并不平整的路面向上爬一段坡,一家小面館毫不起眼,且已經關張。從小面館與石坡間的僅能一人通過的間隙轉進去,突見另一番天地。一棟八邊形樓宇藏匿于此,一進去才知已在八樓,往下可一眼望到底,樓是天井結構,往上再一望,整棟樓的內部便盡收眼底,這就是一個巨大的萬花筒,而我們就置身其中。圍著樓底那一方小小陸地,八邊形的樓層一層層向上攀爬,我驚嘆于這棟50年前的建筑,它竟然如此個性,那時大概科幻這個詞還不是,人們卻已經因地制宜地修筑了這里。在這八邊形的樓中,沒有電梯,于是八邊形的一面便是樓梯,要想上樓都得走到樓的西面,每一層通向上一層的樓梯都成八字結構,在樓梯對面,我將這一切看得真切,這八字型樓梯規(guī)矩地排列整齊,一層一層的“八”字一直排列到頂,鐵制的欄桿經歷了這樓中穿堂風的撫摸,變得青黑,仿佛這就是海棠溪筒子樓的經脈一般。若是雨天來到此樓中,你站在樓底,向上望去,細雨如針,從樓頂千絲萬縷的肅殺而下,只能看見一方八角型的灰色天空,整棟樓內部只聽雨聲簌簌,籠罩在一片迷霧之中。家家戶戶也就都打開了屋內的燈,那橙黃的一戶戶燈光暖了人心,慰籍這住在筒子樓里的人們。筒子樓佇立在冬日風雨或是夏日暖陽之中,歲歲年年,已然成為一位骨骼堅硬、面色清灰的老人,但他的身板依舊挺直。</h5> <h5> 重慶的樓與樓之間看似獨立又相互交疊纏繞,白日里它們的樓梯互相蜿蜒著,夜里它們擁抱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建筑群與生命體。它們在這里依山傍水,它們在這里肝膽相照,它們在我身后耳語鼻息,我能夠在日常的恍惚之間聽見這一種竊竊私語,如暗河里水漲。那水漫溯得包容,它還為我們展示出一種獨有的老城的文化氣息。</h5><h5> 重慶城中還有一處溫柔的樓宇,那就是張家花園。張家花園位于重慶渝中區(qū)北區(qū)路與大溪溝街交叉口南側。在《風犬少年的天空》中兩位少年互生情愫,他們人生之中的第一次表白,便是在張家花園。膽怯的愛意連吹過的風都不忍心打擾。一進入張家花園,你就能感受到那種寧靜的氣息。張家花園是重慶這座犀利的,有著賽博朋克風格中的一抹粉紅,是重慶老城的溫柔鄉(xiāng)。張家花園一共六個單元,均不超過十層,樓宇相互合圍在一起,彼此分離又密不可分,樓宇之中有一塊空地,一條走廊串起了各個單元的大門。在溽熱的夏日傍晚,家家戶戶的窗口飄出晚飯的香氣,跳繩的女孩的劉海漸漸的粘在她雪白的額頭上,幾個小男孩在那一小片空地上踢球。在張家花園你可以感受到一種傳統(tǒng)的力量,男孩女孩在此結為發(fā)小,故事未完。張家花園的構造所折射的是老重慶最純粹的一種人際關系,鄰里間彼此熟識,彼此照應。吃飯時間一到,家長們從樓上窗口伸出頭來,喊一嗓子,孩子們臉上帶著意猶未盡的遺憾,紛紛散了。張家花園不僅保留了建筑本身的風貌,還將后現(xiàn)代的我們已經少見的鄰里親情保留下來,由此我們才得以看見自己兒時的倒影。整座重慶城在一呼一吸間吐納著煙火的人間,不同結構的樓宇總是在詮釋著不同的人際關系。如果說張家花園是重慶森林中那一小片純凈的花園,那么重慶總是有其他的地方是完全后現(xiàn)代的另一番風味。</h5> <h5> 重慶的樓還有一處更加神秘的存在,那就是紅鼎國際。紅鼎國際自修建以來便成為重慶青年商業(yè)創(chuàng)業(yè)基地,樓中聚集著四百多家店鋪,業(yè)態(tài)豐富。五年前,我總是被朋友邀去那里,那里確實也只屬于那些年輕人或者說是有著少年之心的人。進入紅鼎國際,穿過窄窄的大堂,你會發(fā)現(xiàn)在電梯口那樣一個小小的空間里擠滿了年輕人。紅鼎國際里的五花八門就像他們五顏六色的發(fā)型一樣。我跟隨人群上了電梯,朋友叫我去的小酒館在48層,電梯里一群年輕人各有各的目的地,大家靜靜地站在電梯里,隨著樓層的增高,青年們逐一走出電梯。電梯每打開一次,都會讓我暫時窺到那一層星星點點的氣質。有的樓層一打開,你就知道是日料手作,有的樓層你能嗅出私人影院的曖昧氣味,有的是小酒館,因為你可以聽到有人在動情地唱《花房姑娘》,還有的樓層是“貓吧”,你可以隱約聽見喵星人在細碎地自言自語。那些玩桌游的年輕人,在一方桌子前體驗著生死與懸疑。還有各式各樣的私房菜,藏匿在紅鼎國際的某些縫隙里。紅鼎國際可以是一個相聚地,也可以是一座離散所。</h5><h5> 游走于重慶城中,這些氣質截然不同各種樓宇與身處其中的重慶人,總是保持著相同的氣息。人們選擇著自己住所的同時,樓宇們也在暗暗地塑造著不同性格的重慶人。住在樓中的重慶人,修筑樓房的重慶人,他們如此循環(huán)往復,漸漸地,重慶的樓開始顯現(xiàn)出人的個性,慢慢地,這種個性又演變成了重慶的日常,重慶人習以為常的賽博朋克。</h5> <h5> 所以我知道整座重慶城蘊含著巨大的生命力與創(chuàng)造力。如果你歸來重慶,或是暫時的離開,那么,在夜晚的航班上你可以去俯瞰這座奇幻之城,你將會看到,那些夜里的霓虹像是被一只巨大的手安插進去的數以萬計的熒光卡片,這些卡片錯落有致地懸浮在黑暗之中,而那些道路上的燈火、橋梁上的流光,如同金絲一般地勾勒出四通八達的路線圖,它們又層層交匯。那些樓房里的窗口,仿佛重慶城的無數只眼睛,有的睜著,有的閉著。在這寶藏之城,后現(xiàn)代的人跡與古老的神跡并存。</h5><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這是一座神奇的都市,同時它又屬于重慶人,是這群凡人的杰作。</span></p>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圖/李云飛</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