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攝 影:悠悠亦然夫婦</p><p class="ql-block">撰稿/昵稱:悠悠亦然</p><p class="ql-block">美 篇 號:13833405</p><p class="ql-block">時 間:2024年8月23日</p><p class="ql-block">后 期:Snapseed</p><p class="ql-block">背景音樂:再度重相逢</p> <p class="ql-block">題記:</p><p class="ql-block">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千年吳儂軟語里,西湖始終是人間最動人的注腳。這里既有蘇軾筆下“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子風(fēng)韻,更以“天下三十六西湖”獨冠其秀的姿容,將馬可·波羅贊嘆的“最美麗華貴之城”化作一紙湖光山色的邀請函,等您來題寫屬于自己的人間天堂印記。</p> <p class="ql-block"> 清晨,我們站在西湖邊的碼頭上,晨霧還未完全散去,湖面上籠罩著一層薄薄的輕紗,遠(yuǎn)處的山巒若隱若現(xiàn),宛如一幅水墨畫。八月的杭州,空氣中已經(jīng)彌漫著悶熱的預(yù)兆,但此刻的微風(fēng)仍帶著幾分涼意,輕輕拂過臉頰。碼頭上已經(jīng)聚集了不少游客,他們或獨自靜立,或三五成群,臉上都帶著期待的神情。</p><p class="ql-block"> 遠(yuǎn)遠(yuǎn)望去那個鶴立雞群身高一米九的中年男子是我們的導(dǎo)游,他開始招呼大家登船。他的聲音洪亮卻不刺耳,帶著一種令人安心的權(quán)威感?!罢埓蠹易⒁饽_下安全,”他提醒道,“我們即將乘坐的是仿古雙層游船,上層視野開闊,下層有空調(diào)更涼爽,各位可以根據(jù)需要選擇?!彼慕榻B簡潔明了。</p> <p class="ql-block"> 游客們依次踏上游船的甲板,我們選擇了上層靠前的位置,這里視野最好,可以一覽西湖全貌。游船內(nèi)部裝飾古色古香,木制花格窗精致漂亮;現(xiàn)代化的安全設(shè)施和舒適座椅被巧妙地融入傳統(tǒng)風(fēng)格中。這種古今融合的設(shè)計令人稱道,它既滿足了游客對“古意”的期待,又不犧牲舒適與安全。</p><p class="ql-block"> 隨著一聲低沉的汽笛聲,游船緩緩離開碼頭,劃破平靜的湖面。導(dǎo)游站在船中,開始他的講解:“各位朋友,我們現(xiàn)在正行駛在西子湖上,”他的聲音在晨風(fēng)中顯得格外清晰,“西湖之所以被稱為'西子',源于蘇軾的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將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無論晴天雨天都美麗動人?!?lt;/p><p class="ql-block"> 他的講解不是簡單的景點介紹,而更像是一位博學(xué)的朋友在分享趣聞軼事。他告訴我們西湖原本是錢塘江的一部分,后來因泥沙淤積形成潟湖,再經(jīng)過歷代人工疏浚才成為今天的模樣?!鞍拙右?、蘇東坡不僅是詩人,還是出色的水利工程師,”導(dǎo)游笑著說,“他們治理西湖的功績,不亞于他們的詩作流傳千古?!边@種將文學(xué)與歷史、工程學(xué)巧妙結(jié)合的講述方式,讓西湖的歷史頓時鮮活起來。</p> <p class="ql-block"> 五只鴛鴦悠然劃過西湖的碧波,像散落的錦緞浮沉在盛夏的光影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雄鳥的翎羽泛著翡翠般的光澤,雌鳥的灰褐身影如水墨洇染,</span>它們各自游弋,紅蹼在水下劃出透明的軌跡,偶爾交會時漾起的漣漪,便成了湖面最靈動的五線譜。遠(yuǎn)處的雷峰塔影在水中搖晃,將這靜謐的邂逅,定格成夏末最詩意的慢鏡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游船緩緩駛近西湖的南岸,遠(yuǎn)遠(yuǎn)地,一座巍峨的古塔從綠樹掩映中浮現(xiàn)出來——那便是聞名遐邇的?雷峰塔?。晨光微熹,雷峰塔的輪廓在薄霧中若隱若現(xiàn)。塔身通體呈赭紅色,八面七層,飛檐翹角,層層疊疊向上收束,最終在塔頂形成一座鎏金銅剎,在朝陽的映照下熠熠生輝。塔的基座寬厚穩(wěn)重,而越往上,檐角越顯輕盈,仿佛整座塔在沉穩(wěn)中透出一絲靈動。</p><p class="ql-block"> 導(dǎo)游告訴我們,雷峰塔最美的時刻是黃昏?!跋﹃栁飨聲r,整座塔會被染成金色,湖面泛著粼粼波光,這就是著名的'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笨上覀冃谐叹o湊,無法等到日落,但光是想象那幅畫面,就已令人心生向往。</p> <p class="ql-block"> 在西湖游船上,我看見許多外國友人的留影,據(jù)資料顯示:這些照片是2016年9月在杭州舉行的G20峰會期間,各國領(lǐng)導(dǎo)人泛舟湖上,在這片千年勝境留下了珍貴瞬間。政要們或憑欄遠(yuǎn)眺,或執(zhí)手言歡,與西湖的煙柳畫橋相映成趣。這些影像不僅記錄了世界經(jīng)濟治理的重要時刻,更展現(xiàn)了中華文明以柔克剛的外交智慧。如今,當(dāng)游客們徜徉湖上,依然能感受到當(dāng)年這場“最憶是杭州”的東方之約留下的余韻。</p> <p class="ql-block"> 游船緩緩駛向西湖中那個著名的景點“三潭印月”,眼前的景象與一元紙幣背面圖案完美契合,宛若一幅靈動的水墨丹青。三座古塔靜立湖畔,倒影與波光交相輝映,與綠樹遠(yuǎn)山渾然天成。隨著船身輕搖,仿佛穿越時空,與歷史對話,感受著這份獨特的自然靜謐。三潭印月不僅是一處風(fēng)景,更是文化傳承與自然饋贈的完美融合,令人心生敬畏,流連忘返。</p><p class="ql-block"> 導(dǎo)游指著那三個石塔說:“傳說這三個塔是用來鎮(zhèn)住湖中黑魚的,但實際上它們是蘇軾疏浚西湖時留下的標(biāo)記,用來測量淤泥深度。”他總能從常見的景點中挖掘出不為人知的細(xì)節(jié),這種深度解讀讓眼前的風(fēng)景多了幾分知性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我們看到“斷橋殘雪”景點時,導(dǎo)游的聲音降低了幾分,仿佛要講述一個秘密:“白娘子與許仙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你們可知道,斷橋不斷,它之所以叫斷橋,是因為冬雪初霽時,橋陽面雪先融化,從遠(yuǎn)處看像是橋斷了一樣?!彼D了頓,“杭州人看事物總有自己的詩意角度?!边@句話讓我心頭一震,是啊!詩意不正是我們現(xiàn)代生活中最缺乏的嗎?</p> <p class="ql-block"> 回望這次游西湖經(jīng)歷,我意識到那位高大導(dǎo)游的角色遠(yuǎn)不止于景點介紹者。他更像是一位文化轉(zhuǎn)譯者,將西湖千年的歷史積淀、人文情懷轉(zhuǎn)化為現(xiàn)代游客能夠理解和欣賞的內(nèi)容。在他的講述中,西湖不再是明信片上的靜態(tài)風(fēng)景,而是一個承載著無數(shù)故事、融匯了自然與人文的活態(tài)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這次游船之旅也讓我思考旅游體驗的本質(zhì)。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獲取景點介紹易如反掌,但真正有價值的旅行體驗,或許正是這種有人情味的專業(yè)解讀與恰到好處的互動。導(dǎo)游的高個子讓他在人群中格外醒目,但他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文化底蘊才是真正讓他“高人一等”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西湖的美,不僅在于它的湖光山色,更在于它承載的文化記憶和人文精神。而那位高個子導(dǎo)游,用他富有見地的講解,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窺見這種精神的窗口。在這個意義上,他不僅是西湖的解說者,更是傳統(tǒng)文化的當(dāng)代傳承者,將古人的智慧與審美,傳遞給每一個愿意傾聽的現(xiàn)代游客。</p><p class="ql-block"> 當(dāng)游船緩緩靠岸,陽光已經(jīng)灑滿湖面。我最后看了一眼那位正在幫助老人下船的導(dǎo)游,他的身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高大。這次西湖之游,讓我收獲的不僅是美景的照片,更是一種看待歷史與現(xiàn)實的新的視角——而這,或許才是旅行最珍貴的意義。</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結(jié)束了杭州西湖游,我們又馬不停蹄趕到了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觀魚”景區(qū)。我們從西湖邊的小徑漫步而來,遠(yuǎn)遠(yuǎn)便看到了花港觀魚的入口。入口處有一座古樸的石牌坊,上書“花港觀魚”四個大字,字跡蒼勁有力,透著一股歷史的厚重感。穿過牌坊,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意盎然的園林。園內(nèi)樹木蔥蘢,花草繁茂,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和青草的氣息,讓人心曠神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杭州花港觀魚景區(qū)有林徽因的剪影雕塑。這座雕塑是為了紀(jì)念林徽因,一位著名的建筑學(xué)家、詩人和作家,她出生于1904年6月10日,原籍福建閩侯,后遷至浙江杭州。林徽因的雕塑位于花港觀魚公園內(nèi),是一座別具一格的鏤空紀(jì)念碑,黑色碑面中呈現(xiàn)出一位身穿白色衣裙的女性剪影,與西湖的湖光山色完美地融合。</p> <p class="ql-block"> 漫步花港觀魚,仿佛步入一幅生動的畫卷。魚兒歡躍,碧波蕩漾,每一圈漣漪都承載著自然的韻律?;ǜ塾^魚不僅是視覺的盛宴,而是心靈的洗禮;是一處讓人忘卻塵囂,沉醉于自然之美的秘境。來吧,與我們一起聆聽魚兒的呢喃,感受生命的律動,讓心靈在花港的懷抱中得到真正的釋放和安寧。</p> <p class="ql-block"> 站在池邊,靜靜地望著這些錦鯉,心中不禁感慨萬千。古人云:“魚戲蓮葉間”,眼前的景象正是對這句詩最好的詮釋。池中的錦鯉不僅象征著富貴與吉祥,更讓人感受到一種寧靜與和諧的美。我拿出隨身攜帶的面包屑,輕輕撒入池中,錦鯉們立刻圍攏過來,爭相搶食,水面上泛起陣陣漣漪,場面十分熱鬧。看著它們歡快的樣子,我的心情也變得愉悅起來。</p> <p class="ql-block"> 西湖畔,綠蔭濃處,一尊乳白色的雕塑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男童屈膝人往后仰,手握釣竿,稚嫩的臉龐寫滿專注。忽然,竿梢一顫,一條活蹦亂跳的魚兒破水而出,水花還懸在半空,男童驚喜的笑容已綻放。</p><p class="ql-block"> 這雕塑不知是漢白玉還是陶瓷的材質(zhì),讓童趣更顯純凈?;ǜ鄣谋滩?、垂柳的綠蔭,都成了這幕歡樂的背景。原來最簡單的快樂,就是一次專注的等待,一次意外的收獲。</p> <p class="ql-block"> 離開了花港觀魚景區(qū),我們來到了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風(fēng)荷”,一進(jìn)門,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碧綠的荷塘,荷葉如傘,層層疊疊,仿佛為湖面鋪上了一層翠綠的地毯。雖然已是夏末,但荷花依然盛開,粉紅的花瓣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嬌艷。微風(fēng)拂過,荷葉輕輕搖曳,荷花隨風(fēng)起舞,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清香,令人心曠神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曲院風(fēng)荷的名字源于南宋時期,這里曾是皇家釀酒的地方,因荷塘環(huán)繞,酒香與荷香交融,故得名“曲院風(fēng)荷”。如今,雖然釀酒的歷史已經(jīng)遠(yuǎn)去,但這里依然保留著古樸的建筑和濃厚的文化氛圍。漫步在荷塘邊的小徑上,仿佛能感受到歷史的沉淀與歲月的流轉(zhuǎn)。</p> <p class="ql-block"> 眼前是一片片盛開的荷花。粉的、白的、紅的,競相開放,姿態(tài)萬千。有的含苞待放,像羞澀的少女;有的完全盛開,像亭亭玉立的仙子。荷葉田田,綠意盎然,為夏末增添了一抹亮色。我駐足觀賞,不禁想起楊萬里的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lt;/p> <p class="ql-block"> 在曲院風(fēng)荷的池畔,有位外國老者正執(zhí)筆寫生。他面容清矍,輪廓分明的眉骨下嵌著深邃的眼眸,灰白相間的絡(luò)腮胡如霜染的松針般蓬松,高挺的鼻梁似峻拔的山脊。雖已年逾花甲,但束于高顱頂?shù)你y灰色丸子頭被靛藍(lán)皮筋利落扎起,倒顯出幾分波西米亞藝術(shù)家的不羈?。 </p><p class="ql-block"> 他端坐在木椅上,大腿鋪展著水彩畫本,右手邊木紋斑駁的座椅上擺放著調(diào)色盤與排筆及清洗顏料筆的小水桶。顏料在紙面洇染時,他的目光始終注視著荷塘,時而懸腕細(xì)描新荷初綻的弧度,時而側(cè)鋒掃出殘葉褶皺的肌理,筆觸精準(zhǔn)而輕盈。仿佛在用色彩捕捉荷瓣最后一縷微顫的剎那?。</p> <p class="ql-block"> 我沿著荷塘邊的小徑慢慢前行,每一步都仿佛置身于畫中。荷塘中,荷葉如盤,荷花如玉,偶爾還能看到幾只蜻蜓在花間穿梭,為這幅畫卷增添了幾分生機。荷塘的中央有一座小橋,橋下流水潺潺,清澈見底。站在橋上,放眼望去,整個荷塘盡收眼底,遠(yuǎn)處的山巒與近處的荷塘交相輝映,構(gòu)成了一幅絕美的山水畫。</p> <p class="ql-block"> 漫步曲院風(fēng)荷景區(qū),忽見兩位身著漢服的姑娘正在拍攝寫真。羅裙輕曳,衣袂翩躚,恍若穿越千年時光。其中一位執(zhí)傘而立,傘在她左手中優(yōu)雅傾斜,右手持手機專注地為同伴取景。陽光透過傘面灑下斑駁光影,襯得她眉目如畫。我悄然舉起手機,定格下這古今交融的唯美瞬間,鏡頭前的姑娘巧笑嫣然,仿佛從古畫中走來的仕女,為夏末的景區(qū)平添一抹詩意。</p> <p class="ql-block"> 曲院風(fēng)荷不僅是賞荷的好去處,也是了解杭州酒文化的好地方。在荷塘的一側(cè),有一座仿古建筑,名為“曲院酒坊”,這里展示了南宋時期的釀酒工藝。走進(jìn)酒坊,迎面而來的是濃郁的酒香,仿佛瞬間穿越回了古代。酒坊內(nèi)陳列著各種釀酒工具,還有詳細(xì)的介紹,讓我對古代釀酒的過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青瓦白墻映翠竹,曲徑回廊納清涼。八月的竹素園,與古典詩意不期而遇。褪去紫藤的春裝,園林更顯本真風(fēng)骨,濃蔭篩落細(xì)碎天光,飛檐勾勒一方晴空,石橋倒影在碧波間流轉(zhuǎn),恍若步入未干的江南水墨。與月洞門同框,框住滿園夏綠,原來江南的溫柔,是穿過門廊時,邂逅的那縷穿堂清風(fēng)。</p> <p class="ql-block"> 沿著石板小路前行,兩側(cè)是修剪整齊的灌木叢和各種盛開的花卉。夏末的陽光透過樹葉灑在地面上,形成斑駁的光影,仿佛為這片園林增添了一層金色的濾鏡。偶爾有幾只小鳥在枝頭跳躍,發(fā)出清脆的鳴叫聲,為這靜謐的園林增添了幾分生機。</p> <p class="ql-block"> 走出曲院風(fēng)荷景區(qū),看見一位小女孩站立在岳飛雕塑前,馬尾辮高高揚起,像一束倔強的光。她仰頭凝視,目光掠過將軍的鎧甲與眉間英氣,荷風(fēng)掠過衣角,將“精忠報國”的低語吹進(jìn)她心里。此刻,八百年時光在青石板上凝結(jié),英雄的種子悄然落進(jìn)童真的土壤——你看她攥緊的小拳頭,正學(xué)著雕塑的姿勢,把脊梁挺得筆直。</p> <p class="ql-block"> 此次杭州之行,讓我對這座千年古城有了更深的感悟。泛舟西湖上,看水光瀲滟,山色空蒙,仿佛穿越了時光。這座城市將歷史與現(xiàn)代完美交融,處處體現(xiàn)著精致典雅的生活美學(xué)。在這里,我不僅領(lǐng)略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獨特韻味,更感受到一種從容淡雅的生活態(tài)度。期待有朝一日能重游此地,在煙雨朦朧中,再次品味這份令人沉醉的江南詩意。</p><p class="ql-block"> 一一后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謝謝您的關(guān)注與閱讀!</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