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巴肯山落日,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的落日之一。傍晚時分,大批游客陸續(xù)趕來,為的是一睹那凄美、淪桑、魅力無比的落日(下圖:位于巴肯山頂上的巴肯寺)。</p> <p class="ql-block">巴肯山觀落日,猶如向天空的告別儀式,已經(jīng)成為巴肯山每日的經(jīng)典。</p> <p class="ql-block">觀賞落日的游客,就像是流動的雕塑,人群的背影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巴肯山不高,只有67米,卻在暹粒的雨林平原中鶴立雞群,有著讓人敬仰的態(tài)勢。登頂是一條盤山土路。攀爬也不易,33度的氣溫,登山者無不氣喘吁吁、大汗淋漓,只為趕一場奢華而隆重的儀式。</p> <p class="ql-block">我發(fā)現(xiàn)所有觀看日落的游客經(jīng)過并不輕松的攀爬后,到頂后顧不上喘息,目光都會不約而同的投向一個方向,找好位置,翹首而望。</p> <p class="ql-block">眾多的游客,寂靜無聲,一片寧靜,守望著太陽西下。</p> <p class="ql-block">巴肯山上的巴肯寺,是公元9世紀,吳哥王朝一世建造的殘存首寺,是供奉濕婆的印度教神廟,自1431年暹羅(泰國)軍隊入侵洗劫后,這里便成了空廟,荒廢了600多年,如今已是一片廢墟。</p> <p class="ql-block">在魅力變幻的夕陽輝映下,讓人感到難以言喻的歷史悲愴和人世淪桑。</p> <p class="ql-block">沉浸在金色的光暈中,被落日襯托的巴肯寺璀璨無比,108座石塔星羅棋布在各個角落,參差錯落成一個個莊嚴的剪影??v然是歷經(jīng)磨礪,坍塌的墻垣柱廊也竭力堅持著不改初心的姿態(tài),夕陽下彌漫出震撼人心的淪桑美感。</p> <p class="ql-block">秩序己亂的廢墟,在西斜落日的余暉中拖曳出千奇百怪的光影。這些活動的光影,悄悄的地挪動著,談化著,準備融入溶溶月色之中。</p> <p class="ql-block">極目遠眺四周,但見草茵翻綠,冒翠的雨林莽蒼泱蕩,河流蜿蜒盤曲,遠岫含煙吐霧,整個吳哥地區(qū)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遠處的吳哥城和吳哥窟掩映在茫茫綠海中,隱約顯露出一支支尖銳的高塔,宛如巧奪天工的精致盆景。耶倫跋摩一世當年也會在此凝望,或許預(yù)感到一個強盛的帝國正在孕育,但他肯定想不到,后世的王城和吳哥窟將會驚艷天下,當然他也不愿意這樣預(yù)測吳哥文明最終以廢墟的形式留存于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遠方的洞里薩湖</p> <p class="ql-block">在巴肯山之巔,我靜靜的等待日落的到來。吳哥城的空域,是歷史的遺憾,是時光的流逝。四下望去,天地間一片蒼茫,億萬年來都是如此。無論這片土地曾經(jīng)多么輝煌,多么悲壯,都己成為過去。</p> <p class="ql-block">所有游客面朝西方默不作聲,靜謐成一組組生動的雕像。面對如此恢宏絢麗的夕陽,讓人無語無欲,心生敬畏,更何況處在一座歷盡千年淪桑的廢墟之上。</p> <p class="ql-block">等待落日時分,所有的游客在神廟前佇立或靜坐,聽不到一點喧囂。待夕陽西下,幾乎所有人爭分奪秒的搶拍落日與古塔輝映的瞬間。此時,不分種族、不分膚色和年齡大小,都被這壯麗與頹敗、歷史與現(xiàn)實、人的尊嚴與神的崇高在巴肯山上的交匯所感動。</p> <p class="ql-block">夕陽,天邊漸漸綻放出溫柔的橘紅,美的讓人心動不已。夕陽如酒,灑在天邊,每一縷都是時間的佳釀。</p> <p class="ql-block">落日徐徐西墜,漫長的地平線托舉著一輪碩麗的火球,何等壯觀。橘紅的夕陽在翡翠般的熱帶雨林中分外奪目耀眼。太陽迸發(fā)出一天中最燦爛的光焰,染紅了潔白的云霞,連藍天也被照耀得紫光閃爍。</p> <p class="ql-block">朝陽噴薄而出,落日緩緩西沉,都以滿天云霞為烘托。然而,在人工的設(shè)色中,我從未看到過層次如此豐富的色彩。但一樣的輝煌,朝和暮的感覺大不相同,落日的情調(diào)總是讓人覺得憂傷。當它映照著巴肯山殘存的神廟,并毫不吝嗇的揮灑燿眼的余暉時,其意味就強烈到動人心魄了。</p> <p class="ql-block">觀賞巴肯山落日,是世界各地游客來吳哥旅行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因為它確實值得欣賞。如果要尋覓落日滄桑的感覺,最合適的地方莫過于巴肯山上的殘缺與完美,在寺廟的廢墟頂上達到了驚人的混合。</p> <p class="ql-block">巴肯山上的巴肯寺,在瑰麗變幻的夕陽輝映下,讓人感到難以言表的歷史悲愴。</p> <p class="ql-block">失落的文明,神秘的廢墟,埋葬的心聲,迷人的美麗,都讓人為之瘋狂。</p> <p class="ql-block">當夕陽緩緩沉入天際,吳哥窟的塔尖被染上金色的余暉,這一刻仿佛時間靜止,歷史的輝煌與自然的壯麗交相輝映。</p> <p class="ql-block">巴肯山落日,帶給我從未有過的夕陽體驗,比悲涼沉重,比憂傷深刻,可能是我年齡大了的原因,心里總是那種淪桑的感覺所帶來的隱痛。三個月前在老撾普西山看日落,就沒有這種情緒,因為普西山有很多寺廟,至今香火旺盛,前來朝拜的香客絡(luò)繹不絕,而到了晚上又多是帥哥靚女和年輕的伴侶,給人的氛圍是浪漫,雖說都是觀落日。但氛圍的影響,也勾起了我對年輕時的美好回憶……</p> <p class="ql-block">在巴肯山看日落,所見所感,仿佛是一種精神洗禮。整個吳哥那種無所不在的,意味悠長的滄桑的凄美,不只屬于柬埔寨,它已超越國界,超越種族,屬于全人類。</p> <p class="ql-block">在落日余暉中,我站在巴肯山之巔,感慨萬千,希望吳哥城不再埋葬任何秘密,而是成為永恒的美麗與和平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夕陽下的云朵,像是偷喝了紅酒的臉頰,羞答答地變成了絢麗的晚霞。</p> <p class="ql-block">夕陽是天空的告別儀式,每一次都那么莊重美麗,把煩惱留給昨天的太陽,讓今天的落日帶給我們新的希望,因為那里藏著我們的所有幻想和希望。</p> <p class="ql-block">靜靜的欣賞,6點出頭夕陽終于謝幕。它臨別的顏色,紅的是那樣厚重,低調(diào)而深沉,明亮而不耀眼,我無法用文字形容,只是默默的刻印在心底。</p> <p class="ql-block">夕陽收盡最后一縷余輝,暮色如水般漸漸合攏,人們這才一聲嘆息,四散開來。</p> <p class="ql-block">有人開始下山,有人靜靜佇立,有人干脆坐下來凝視著夜色閉合。無論人們在這里停留多久,最后都得下山。很多人在下山的時候還在一次次回望……</p> <p class="ql-block">這一刻的回望,那天地間威嚴的廟宇鐫刻的文明密碼,將在每個人的心底留下怎樣的、多長時間的回響?我只知道,巴肯山的落日,必將成為人們久遠的審美追求,也成為我永生難忘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巴肯山的夕陽輕輕的走了,不帶走一絲的夜色,走的從容不迫,坦然自若。它就像一幅古老的油畫,魅力輝煌的色彩,透著蒼涼無盡的凄美……</p> <p class="ql-block">當看到那抹紅日落在西邊叢林之后的地平線,天空逐漸暗淡,直至乏起越來越濃的藍色時,所有的疲憊都會煙消云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