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古道悠悠高黎貢

麗江馬

<p class="ql-block"> 古道悠悠高黎貢</p><p class="ql-block"> 和堅</p><p class="ql-block"> 每次出行歸來,都習(xí)慣隨手記行,薄紙淺墨,自由隨性??蛇@次從保山高黎貢回來,他卻陷入了長久的沉思,數(shù)天過去,仍不知從何啟筆。因為保山高黎貢一直被人書寫且無所不及精品無數(shù),這里早已超越了山水、生物、文化、歷史的范疇,不再僅僅只是邊城風(fēng)情的詩和遠方,它給予人的,是更深層次的沉浸與思索。</p><p class="ql-block"> 這次行程,我們本是沖著聲名遠揚的南齋公房而去,那是戶外愛好者,尤其是云南戶外人心中的圣地,必打卡之處。但踏上這片土地后,我們發(fā)現(xiàn),高黎貢遠非原始森林、生物多樣性、文化名邦、蜀身毒道這些詞匯所能概括。早在公元前二世紀,張騫出使西域的兩百年前,一條連接印度、南亞、西亞乃至歐洲的神秘古道便在此打通。兩千多年來,巍峨的橫斷山脈未能阻斷它與外界的交流,反而讓這里成為對外交流互鑒的橋頭堡。怒江兩岸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孕育了它的富庶與文明,而八十年前那場氣壯山河的滇西抗戰(zhàn),更是在這片土地上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史詩,令人不禁對這片山河肅然起敬,走過這里不得不深入思考這片土地、這片山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云南省作家協(xié)會原副主席湯世杰曾在《高黎貢大城和它的郊區(qū)》中感慨:“人與人的相遇相知靠的是機緣,山情水意亦如斯。這輩子注定了酷愛山野叢莽,總盼著行吟山林,浪跡江湖?!?而我們與高黎貢山、與保山、與騰沖,似乎也有著不解之緣。2024 年,我拜讀了作家何真的《驛路商旅第一村——和順》后,又到騰沖呆了幾天,去觸摸了書中那娓娓道來的過往歲月,去了人們常去或不常去的幾個地方。追溯到 2016 年油菜花盛放之時,我們玉龍戶外一行 13 人參加了中登協(xié)舉辦的 2016 全國群眾健身登山大會(騰沖站)“高黎貢山花海國際越野挑戰(zhàn)賽”。我們在界頭的花海壟埂、山澗箐中盡情奔跑,被這里極致的美景和淳樸的民風(fēng)深深打動,也被這片土地背后藏著的無數(shù)動人故事深深吸引。</p><p class="ql-block"> 界頭,位于騰沖北面高黎貢山西麓,與緬甸接壤。這里有遮天蔽日的原始叢林,有漫山遍野、萬紫千紅的杜鵑花海,更有令人陶醉的田園風(fēng)光。近年來,界頭鎮(zhèn)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打造出高黎貢山腳下的萬畝油菜花海,自古便享有 “騰越糧倉” 和 “邊陲江南” 的美譽。2025 年 3 月 5 日,正值納西族的三多節(jié),玉龍戶外一行 14 人再次來到界頭。這次,他們從芒寬鄉(xiāng)的百花嶺出發(fā),穿越二十來公里的高黎貢山,途經(jīng)南齋公房,下山至林家鋪,最終抵達界頭。一路上,歷史的沉淀與自然的魅力交相輝映,在鉤沉與發(fā)酵讓我們不禁回想起 1942 年 5 月騰沖淪陷后,騰沖著名文化名人張問德臨危受命,在界頭游擊區(qū)出任騰沖抗日政府縣長的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從 1942 年 9 月到 1943 年春節(jié),由于日寇向騰西北進攻與掃蕩,張問德四次率領(lǐng)縣政府人員翻越高黎貢山,往返于保山、漕澗與界頭之間,與日寇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斗爭。1943 年 8 月 31 日,日本侵騰行政班本部長田島致函張問德,妄圖誘降。9 月 12 日,張問德毅然發(fā)出《答田島書》,書中字字泣血,歷數(shù)日軍侵略罪行,更指出其必然失敗的命運,展現(xiàn)出大義凜然、鐵骨錚錚的民族氣節(jié)。這封復(fù)函當(dāng)時譽滿全國,《中央日報》《掃蕩報》《新華日報》紛紛刊載,張問德也受到軍政部部長陳誠的慰問鼓勵,被譽為 “全國淪陷區(qū)五百多個縣長中之人杰楷模,不愧為富有正氣的讀書人”。這次我們沿著先輩的足跡重走英雄路,感慨萬千。隨后,還參觀了松山抗日戰(zhàn)場、惠通橋、史迪威滇緬公路等眾多抗戰(zhàn)遺址,每到一處,都深刻感受到近代以來苦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奮斗歷程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民族復(fù)興史詩,也愈發(fā)珍惜如今能平安愜意行走于此的幸福與幸運。我們沒有理由不愛這片山河、這片土地。</p><p class="ql-block"> “南齋公房” 聲名遠揚,它是穿越高黎貢山的主要線路之一,也是蜀身毒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堪稱戶外徒步者的天堂。線路上的古道、溫泉、溪流、瀑布、森林、花草、動物,甚至戰(zhàn)壕,都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訴說著不凡的故事。古往今來,無數(shù)人在此往來,這里承載了數(shù)不清的悲歡離合,見證了無數(shù)的家事國事。南齋公房道是當(dāng)年永昌(保山)到騰沖翻越高黎貢山的三條古道之一,又稱中路。北路是從永昌板橋、猛古壩渡怒江后,翻越高黎貢山北齋公房到界頭的線路;南路則是經(jīng)蒲縹渡怒江后,過磨盤石翻越高黎貢山分水嶺到橄欖寨的線路,這條路也被稱為官道,形成于元明以后,明代時開辟為郵路,沿路設(shè)有烽火臺和驛站,至今遺跡猶存。1639 年 4 月 10 日至 13 日,徐霞客在麗江考察 16 天后,從永昌經(jīng)此路,耗時 4 天翻越高黎貢山抵達騰沖,并在此停留了 40 天,這里也成為他溯江紀源考察的最后一站。1660 年 1 月 18 日,南明永歷皇帝朱由榔在吳三桂等多路清軍的追擊下,從昆明潰逃至此,越過高黎貢山逃往騰沖、緬甸。1661 年 2 月,他遭緬王猛白出賣,又被清軍由此官道押回昆明。朱由榔兩次越過高黎貢山,心中的絕望與悲苦可想而知。最終,他還是被吳三桂逼死在昆明篦子坡。而朱皇帝在騰沖期間,還留下了 “大救駕” 的傳奇故事。</p><p class="ql-block"> 翻越高黎貢山的傳奇從未落幕,精彩從未退場,王驥“三征麓川”、鄧子龍的邊關(guān)保衛(wèi)戰(zhàn)、左孝臣抗英、馬嘉理事件、騰越辛亥起義,再到滇緬公路、滇西抗戰(zhàn)…… 樁樁件件,都訴說著這里飽經(jīng)滄桑卻又堅韌不屈的歷史。戰(zhàn)火過后,高黎貢山重歸寧靜,卻依舊充滿活力與激情,宛如印巴大陸與歐亞大陸兩大板塊邊緣的持續(xù)碰撞,源源不斷地為怒江帶來奔騰向前的磅礴力量,為龍川江賦予溫潤大地的詩意。山河依舊,江山如畫。</p><p class="ql-block"> 高黎貢山是眾多古樹名木、奇花異草和珍禽異獸的家園,被譽為 “世界物種基因庫” 和 “動植物避難所”,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 “世界生物圈保護區(qū)”,也是最宜人居的極邊第一城。這次,我們從百花嶺開始徒步翻越高黎貢山。百花嶺村緊鄰山腳,是離山最近的村落,村子后面便是觀鳥勝地。這里搭建了許多隱蔽棚,用于投放鳥食和觀鳥,棲息著眾多珍稀鳥類和瀕危動植物。高黎貢山保山管理局在此建立了百花嶺科研監(jiān)測站和生物圈保護區(qū),吸引了眾多科研人員和觀鳥愛好者長期駐扎。順著遮天蔽日的古道上行 2 公里,在山谷深處,一條瀑布流下的山溪邊,有一塘經(jīng)過簡單修整的野溫泉,面積約半個籃球場大小,下方還有兩塘小池。出水口水溫約 70 度,整個水池溫度在 40 度左右,這在開放式的山野中堪稱最佳泡澡溫度。升騰的熱氣彌漫在池面,緩緩融入周邊山林谷中,山水朦朧,宛如仙境。由于此處離城鎮(zhèn)較遠,外來泡溫泉的人不多,大多是本地村民和往來人員享用。我們到達時,天色已晚,溫泉中再無他人,正好可以盡情享受。旁邊的溪水冰冷刺骨,流量很大,從瀑布處順著溝谷石縫呼嘯而來。我好奇地跳入溪塘,瞬間被冷得直呼救命,又迅速回到溫泉。強烈的溫差讓我的雙腳立馬瘙癢起來,同行的蔡哥笑稱我這是在 “淬火”。如此山水,這般境趣,感覺暢快至極。難怪徐霞客在騰沖一待就是 40 多天,盡享溫泉之樂,還作詩《溫泉》:“一了相思愿,錢喚水多情;騰騰臨浴日,蒸蒸熱浪生。渾身爽如酥,怯病妙如神;不慕天池鳥,甘做溫泉人?!?泡過溫泉,眾人神清氣爽,身輕如燕,為翻越大山儲備了充足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這條古道雖山高路遠,但歷經(jīng)兩千多年歲月洗禮,整體保存較為完好。全程大多保留著原先鋪設(shè)的石頭或就地打鑿的石路,有些地方還鋪有木板,堪稱那個時代大山之上的 “高速公路”。沿途古跡舊址、古樹名木隨處可見,讓人不禁想象當(dāng)年古道的繁忙景象。每走一步,都仿佛在與古人對話,與山川交流。大山深處的換米處、永定橋、南齋公房等,都有著超乎尋常的故事。這里的負氧離子含量高達每立方厘米 20000 多個,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劃定清新空氣標準的 15 - 20 倍,宛如一個超級大氧吧。在這密林深處的古道上,溪水潺潺,歷史的印記隨處可見,每一步都充滿厚重感與新奇感。更難能可貴的是,沿途共立了 19 個重要節(jié)點指示牌和生態(tài)科普宣傳欄,讓行人既能輕松識路,又能增長知識。然而,即便在這山高路遠的大山之上,仍留存著多處當(dāng)年滇西抗日的戰(zhàn)場遺跡。日軍總是在地勢險要之處修筑了牢固工事,妄圖負隅頑抗,阻擋遠征軍收復(fù)怒江西岸。盡管戰(zhàn)火硝煙早已散去,但看到這些遺跡,那段慘烈的歷史依然格外清晰。</p><p class="ql-block"> 隨后,他們又前往松山戰(zhàn)場和惠通橋參觀。松山戰(zhàn)役和惠通橋之戰(zhàn)的勝利,對整個滇西抗戰(zhàn)乃至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最終勝利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譜寫了中華民族誓死衛(wèi)國的壯麗篇章。為奪取松山戰(zhàn)場的勝利,遠征軍付出了慘重代價,死傷官兵 7675 人,全殲日軍 1260 多人,戰(zhàn)損比達到 7:1。最終,擔(dān)任主攻任務(wù)的遠征軍第 8 軍采用副軍長李彌(云南騰沖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yè))的 “坑道爆破法”,于 1944 年 8 月 20 日 9:15 由軍長何紹周下令起爆,一舉摧毀了日軍花費 2 年精心修筑的防御工事。美國記者稱松山為 “東方直布羅陀”,這場戰(zhàn)役是山地叢林攻堅的典型戰(zhàn)例,也是二戰(zhàn)期間中國南方最大的戰(zhàn)役之一,更是中國戰(zhàn)場以至整個太平洋戰(zhàn)場中全殲日本侵略軍的光輝戰(zhàn)例,同時還是國際合作共同抗擊法西斯的成功典范,為隨后收復(fù)騰沖、龍陵及全線消滅滇西日軍奠定了基礎(chǔ)。而這些勝利,離不開滇緬公路的修通。在我國東部沿海被日本封鎖后,滇緬公路成為中國抗戰(zhàn)的生命線。1937 年年底,20 萬滇西民工不分晝夜,僅用 8 個月就修通了保山至緬甸的戰(zhàn)略公路。這條公路支撐著中國抗日戰(zhàn)場許多重要戰(zhàn)備物資以及大后方的經(jīng)濟補給。如此艱巨浩大的工程,完全依靠人力,在短時間內(nèi)建成,堪稱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當(dāng)時的《云南日報》稱贊它是長城、運河之后又一巨大工程,是中華民族生存力量的紀念碑;英國《泰晤士報》連續(xù)三天報道滇緬公路的修筑情況,刊登多幅照片,贊嘆 “只有中國人才能在這樣短時間內(nèi)做到”;”美國駐華大使從正在修建的滇緬公路回國向羅斯??偨y(tǒng)的述職報告中寫道:“滇緬公路工程浩大,此次中國政府能于短期內(nèi)完成如此艱巨工程,此種果斷、毅力和精神,實令人欽佩。且修筑滇緬公路,物質(zhì)條件異常缺乏,第一缺乏機器,第二純系人力開辟,全賴沿途人民的艱苦耐勞精神,此種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滇緬公路經(jīng)過怒江的唯一一座公路吊橋惠通橋,在 1942 年 5 月 5 日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 “1 分鐘扭轉(zhuǎn)抗戰(zhàn)歷程” 的大戲。第一次遠征軍入緬對日作戰(zhàn)失敗退回滇西后,日軍于 5 月 3 日至 5 日相繼攻陷畹町、芒市、龍陵,兩天內(nèi)推進 200 多公里。野心勃勃的日軍56師團指揮官坂口少將認為已沒有人能夠阻擋他的進軍,他們妄圖占領(lǐng)怒江天塹惠通橋這個必爭之地后沿滇緬公路長驅(qū)直入 ,進占昆明,威逼重慶。日軍派快速部隊數(shù)百人化裝成中國難民,夾雜在逃難大軍中抵達怒江西岸橋頭附近。關(guān)鍵時刻,好巧不巧的是日本人卻意外地暴露了自己,僅有幾十人守橋并維持秩序的工兵營長張祖武果斷引爆炸藥,炸毀古橋,將瘋狂奔來的日軍阻擋在西岸。隨后,日軍雖強渡怒江,但均被駐防東岸的遠征軍消滅,無奈之下盤踞松山,構(gòu)建強固防守體系與遠征軍隔江對峙。滇緬公路從滾龍坡經(jīng)大埡口環(huán)繞松山蜿蜒至谷底的惠通橋及怒江兩岸公路 70 余公里,都在松山頂峰炮火控制范圍內(nèi),日軍將松山稱之為 “東方馬其諾防線”,揚言中國軍隊不死十萬休想攻取。但遠征軍憑借高昂的斗志,經(jīng)過大小百余次戰(zhàn)斗,于 1944 年 9 月 7 日全面結(jié)束松山戰(zhàn)役,書寫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抗戰(zhàn)史詩。</p><p class="ql-block"> 滇西抗戰(zhàn)的勝利絕非偶然。從近代以來的歷次保山邊關(guān)保衛(wèi)戰(zhàn)中,滇西人民從未屈服。1942 年 5 月 10 日,騰沖淪陷,保山危急,大西南受到嚴重威脅。云貴監(jiān)察使、騰沖人李根源不顧年老體弱,奔赴抗戰(zhàn)前線保山督戰(zhàn),撰寫《告滇西父老書》,鼓舞滇西軍民抗戰(zhàn)。他在書中寫道:“…… 云南已成戰(zhàn)區(qū),滇西即是前線,保衛(wèi)滇西,須先扼住保山…… 我滇西父老要知道,滇西握有天時的便利,地理的形勝、兵精糧足的人和,一切作戰(zhàn)條件都是對我有利的…… 敵人若不量力,冒險侵入,那么,潞瀾川谷中便是他們的葬身窟,這是毫無疑義的。根源生長迤西,滇西是我的桑梓,也是我父老祖宗墳塋廬墓的所在地?,F(xiàn)在敵人打進我們的家鄉(xiāng)來了…… 我父老要抱定決心,驅(qū)逐敵人退出騰沖,退出龍陵,退出滇西國境以外,甚至退出緬甸?!?但茍可有利于國家,有利于抗戰(zhàn)者,雖毀家紓難,赴湯蹈火,亦在所不辭。我父老必抱定更大犧牲的決心,始能保住滇西過去歷史上的光榮,始能在云南抗戰(zhàn)史中占光輝一頁……” 從李根源的《告滇西父老書》中,我們似乎找到了滇西抗戰(zhàn)勝利的密碼,也明白了這片土地如此壯美的根源。</p><p class="ql-block"> 陽春三月,高黎貢的茶香愈發(fā)濃郁,潞江壩的咖啡更加香醇,和順的田園風(fēng)光也越發(fā)迷人。這片土地,承載著千年的歷史滄桑,見證了無數(shù)的英勇抗爭,也孕育了無盡的自然之美,它宛如一部厚重的史書,又似一幅絢麗的畫卷。高黎貢山,這條古老的山脈,這條悠悠的古道,將永遠在歲月長河中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吸引著人們不斷探尋、銘記、敬仰。</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