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周末去體檢中心體檢,制式服務熱情到位,外科、內科、心電圖、胸片、B超、婦科各種高科技,金屬物一股腦的往你身體上招呼,儀器規(guī)律的嗡鳴,像窺探人身體秘密的古怪生物,在竊竊私語。曾看過一片文章說:“B超探頭在腹部滑動,凝膠在皮膚表面凝成霜花”。想來寫這東西的人在胡扯,凝膠涂在身上黏糊糊讓人生厭,哪里像霜花?</p> <p class="ql-block"> 還是喜歡中醫(yī)的望聞問切,三根手指搭在腕脈。檀木脈枕沁出溫潤的光澤,診室里浮動著草藥的暗香。中醫(yī)的指尖在寸關尺三處輕輕跳躍,仿佛在讀取一冊記錄生命長河的竹簡。"肝氣郁結,倒春寒最傷脾土",溫和儒雅簡單明了的解說,讓患者豁然開朗。</p> <p class="ql-block"> 想起一周前帶母親去醫(yī)院看病,在走廊盡頭的自助報告機打印報告單,墨粉未干的診斷建議散發(fā)著機器打印的余溫。CT膠片上的器官被分割成灰白相間的切片,如同被解剖的小白鼠。但那個雪天,大夫用筆開出藥方,清晰墨跡寫著"茯苓15克,柴胡10克",恍若寫給某個故人的信箋。</p> <p class="ql-block"> 西醫(yī)用像素救治生命,中醫(yī)以草木丈量陰陽?;蛟S我們是被兩種目光共同凝視的生命體,一邊是顯微鏡下的細胞圖譜,一邊是望聞問切間的天地感應。冰冷的器械能照見結石與結節(jié),卻照不出驚蟄時節(jié)的肝火;精密的數(shù)值算得出膽固醇含量,算不準梅雨時節(jié)的骨痛。各有各的真實,各有各的尊重。我還是傾向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應保持其完好無損守舊思想。但在疾病面前,選擇權往往不在自己手中。</p> <p class="ql-block"> 體檢很快結束,陽光剛好漫進醫(yī)院餐廳窗戶,我緩慢吃著體檢餐。暗想中醫(yī)生的五行屬性為木,是生發(fā)、恢復,西醫(yī)生的五行屬性為金,是診斷和治療,應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吧。不過總覺得躺在治療床上被人翻來覆去的扒拉,不舒服,不過一位損友說過:“有志氣你別生病呀?!卑ィf歸來到歸去,我偏偏是那個沒志氣的。</p> <p class="ql-block"> 不寫了,熬藥去。藥煮開,揭開藥鍋,蒸汽沖出的瞬間,我想起我從泰安徒步登泰山時,路過一坡連翹花帶,那些連翹花是否已入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