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祖國山河任我游旅游團2025年首次出游記略之十八</p> <p class="ql-block">客家圍屋,又稱為圍村、圍村屋、圍屋村,是客家民居經(jīng)典的三大樣式(客家圍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樓)之一。</p><p class="ql-block">圍屋始建于唐宋,興盛于明清。圍屋結合了中原古樸遺風以及南方文化的地域特色,是中國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處,都能見到圍屋的蹤跡。</p> <p class="ql-block">關西新圍,位于江西省龍南市關西鎮(zhèn)新圍村,始建于清嘉慶三年(1798年),竣工于道光七年(1827年),系關西名紳徐名鈞所建。后人為與其居老圍區(qū)別,故稱之為“新圍”。關西新圍占地面積達7426平方米,建筑面積達11477平方米。</p><p class="ql-block">關西新圍呈長方形,主體建筑長83.54米,寬92.16米,高10米,厚壁1米,整個圍屋占地面積7426平方米,建筑面積11477平方米。圍屋墻體用三合土夯筑而成,四角建有炮樓4座,墻上有許多炮孔和梅花槍眼,整個防御系統(tǒng)極為嚴密。圍屋主體建筑有大小房屋282間,分為下廳、前廳、中廳、上廳。關西新圍集宗、祠、堡為一體,分為三大區(qū)域,即防御區(qū)、生活區(qū)、娛樂區(qū)。圍內(nèi)曲徑通幽、畫彩鎏金、雕梁畫棟,其主體建筑前后三進、五組并列、十四天井、十八廳堂,呈九棟十八廳格局。</p><p class="ql-block">關西新圍,將圍屋、炮樓、贛派建筑、江南園林融為一體,彰顯建筑與自然的和諧之美。</p><p class="ql-block">關西新圍是贛南客家圍屋中建筑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功能最齊全、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民居,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城堡”。</p><p class="ql-block">1992年關西新圍列為龍南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7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以關西新圍為代表的贛南圍屋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單。</p> <p class="ql-block">這是隨祖國山河任我游旅游團2025年首次出游記略的最后一篇。</p><p class="ql-block">這次旅游從湖南長沙出發(fā),歷經(jīng)福建、廣東、江西三省,十幾個城市,數(shù)十個著名景點,拍了幾千張照片?;亻L后稍事休息,用半個多月的時間,按旅游的先后順序,用美篇這個方式做了這么十八篇記略。畢竟年紀大了,老眼昏花,頭腦、手腳反映遲緩,加之水平有限,詞匯匱乏,只能將所拍的照片不管好賴一股腦兒堆了進去,然后從百度上搜幾個文字摻于其中,略作編排,敷衍一般做個了結。</p><p class="ql-block">我想,不論做得怎么樣,有這么多片片擺在這里,待到真走不動了,拿出來翻看翻看,總能喚起一絲快樂的回憶,給衰老了的自己一個慰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