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鵝,屬于雁形目鴨科,是一種大型水禽,身高1.5米左右,體重在15千克上下,雙翅展開時可達3米寬度。天鵝具有優(yōu)雅的體態(tài)和潔白的羽毛,據(jù)介紹,它們的飛行速度為每小時90余千米,而且是飛的最高的鳥類之一(能飛越珠穆朗瑪峰)。 </p><p class="ql-block"> 天鵝的生活是高度社會化管理,常常成群結(jié)隊活動,除繁殖期外,有時多至數(shù)十只或數(shù)百只棲息在一起,其警惕性極高,活動和棲息多選在開闊的水域,遠離岸邊,覓食地和棲息地常常在一起或相距不遠,而且較為固定,如無干擾,它們通常不變換地點。</p><p class="ql-block"> 靜靜的湖水中,映入眼簾的一群群天鵝,在波光粼粼的水中自由游弋,如寶石般熠熠生輝。它們或悠閑的用腳掌輕輕滑動水面,泛起陣陣漣漪;或展開潔白如雪的翅膀,翩翩起舞,身姿輕盈而曼妙;或在空中展翅翱翔,宛若仙子降臨人間,令人心醉神迷。當(dāng)沉浸在這如詩如畫的那一刻,會深切的感受到生命的靈動與美好。</p><p class="ql-block"> 天鵝不僅僅是自然界的精心杰作,更是心靈的慰藉。它們以其非凡的姿態(tài),詮釋著什么是真正的高貴與從容。作為攝影愛好者,用鏡頭捕捉天鵝妙姿,不論靜與動的精彩瞬間,都能使人忘卻煩惱,同時收獲一份寧靜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天鵝是候鳥,每年春季由南向北遷徙時間為三月上旬,秋季由北向南遷徏時間為十月上旬。內(nèi)蒙古是國內(nèi)天鵝遷徙時的必經(jīng)線路之一,在通遼地區(qū)一般會駐留10幾天至20幾天,進行沿途修整和補充能量。筆者與詩詞愛好者張老師合作,所選用的這組“圖配文”完成的小美篇,是去年秋天和今年春天分別拍攝于科爾沁濕地的小沙湖和通遼遼河公園。</p><p class="ql-block"> 古往今來,贊美天鵝的詩詞歌賦不勝枚舉,現(xiàn)選幾首古詩與大家共同分享,并作為此篇的結(jié)語:</p><p class="ql-block"> 天鵝下西陽,殘霞映水邊。收翅凝清影,翻飛入暮煙。 李商隱(唐代)</p><p class="ql-block"> 天鵝曲徑向天歌,歌聲婉轉(zhuǎn)繞梁間。云錦衣裳飄玉帶,羽扇綸巾步清蓮。 柳永(宋代)</p><p class="ql-block"> 天鵝之舞映碧空,雪羽飄飄似仙蹤。輕歌婉轉(zhuǎn)隨風(fēng)起,舞姿翩翩入夢中。 佚名(元代)</p><p class="ql-block"> 攝影制作:滿海洲</p><p class="ql-block"> 圖片配文:張宇民</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