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臨時決定與春天來場約會,那就去歷史文化名城荊州吧。</p> <p class="ql-block">沿途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白色的梨花,粉色的桃花,紫色的玉蘭花…共同演繹著春天的旋律,生活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湖北的小千島湖:松滋市洈水旅游風景區(qū),是國家AAAA級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洈水大壩是亞洲第一大人工型土壩,軸線呈“S”型,堤面是巨長的草坪,漫步在堤上,氛圍感滿滿。</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nèi)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湖水碧波浩渺。</p> <p class="ql-block">讀書吧: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p> <p class="ql-block">汽車露營地:全國首個五星級汽車自駕運動營地,集戶外運動、觀光旅游、休閑養(yǎng)生、度假居住為一體,有多種個性化住宿產(chǎn)品和豐富的娛樂活動。?</p> <p class="ql-block">顏將軍洞:由地下湖水洞及旱洞組成,洞內(nèi)地質(zhì)結構獨特,自然景觀奇絕,歷史文化積淀豐厚,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巴國大將軍顏真曾率部居此。?</p> <p class="ql-block">淡季出門就是好,用很少的錢住很好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白云邊酒名稱由來:源于李白的詩句“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將李白的詩意與荊楚地域特色相結合,打造出“詩酒同源”的品牌,不僅是工藝的傳承,更承載了千年詩酒文化,成為湖北文化的一張名片。</p> <p class="ql-block">駛入荊州長江大橋,標志著我們進入了荊州城</p> <p class="ql-block">荊州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始建于戰(zhàn)國末期,距今有3000多年建城史,自公元前689年楚國建都于此,先后有6個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p> <p class="ql-block">荊州古城是楚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也是“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眾多三國故事的發(fā)生地,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p> <p class="ql-block">楚紀南故城是楚國的都城遺址,因位于紀山之南而得名,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東周時期中國南方最大的一座都城遺址。</p> <p class="ql-block">首先去荊州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漫天星斗月同輝:位于陳列大樓展區(qū),分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兩部分,展示了江漢平原原始文化的發(fā)展序列以及江漢地區(qū)早期文明的發(fā)生與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吉金耀彩:位于陳列大樓展區(qū),分為“殷商南土-周道尊尊”“問鼎中原-逐鹿群雄”“秦漢一統(tǒng)-楚風遺韻”三個單元,通過大量青銅器藏品展示了荊州地區(qū)的青銅文明和青銅發(fā)展歷史。</p> <p class="ql-block">楚玉擷英:位于陳列大樓展區(qū),分為“玉璧與玉環(huán)”“玉珩和玉璜”等七個單元,展品主要以戰(zhàn)國時期玉器為主,展現(xiàn)了楚人玉文化的精妙。</p> <p class="ql-block">書于竹木:位于陳列大樓展區(qū),分為“戰(zhàn)國楚簡”“秦代簡牘”和“西漢簡牘”三個單元,根據(jù)荊州地區(qū)古墓葬中出土的精選簡牘,展示了各時期的字體變化、歷史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陶苑奇珍:位于陳列大樓展區(qū),分為“原始瓷與早期瓷器”“瓷器的發(fā)展與成熟”等部分,展品主要為荊州地區(qū)歷年考古發(fā)掘出土的各歷史時期瓷器精品,呈現(xiàn)出器類繁多、器形豐富的特點。</p> <p class="ql-block">五大夫遂:位于珍品館展區(qū),分為“精致生活”“精心殮葬”“魂歸鳳凰”三個部分,展出了鳳凰山168號漢墓出土的保存完好的男尸和500余件隨葬品。</p> <p class="ql-block">丹漆神韻:位于珍品館展區(qū),展示了楚秦漢漆器精品,反映了當時高超的漆器制作工藝和獨特的藝術風格。</p> <p class="ql-block">有世界上最早的泥塑動物群、史前玉器、越王劍、馬山戰(zhàn)國絲織品、楚漢簡牘、楚秦漢漆木器、戰(zhàn)國玉覆面、西漢古尸等珍貴文物。</p> <p class="ql-block">荊州城墻始建于東漢,原為土城,南宋始建磚城,元初拆除,明初又建,明末被毀,現(xiàn)城墻為清順治三年依舊基重建。它是中國現(xiàn)存完好的四座古城墻之一,是我國延續(xù)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fā)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p> <p class="ql-block">《三國演義》120回故事,有72回發(fā)生在荊州,荊州古城墻承載著豐富的三國文化內(nèi)涵,此外還有眾多與荊州相關的傳說和故事,是楚文化與三國文化交融的重要載體</p> <p class="ql-block">荊州古城分為三層,外面是水城,中間是磚城,里面是土城。明代時期建城時為防止城基下陷,洪水泛城,在城腳條石縫中澆灌糯米漿,因而城墻特別堅固。</p> <p class="ql-block">城墻設有甕城、敵樓、戰(zhàn)屋、炮臺、藏兵洞、復城門等,防御體系完備,歷來易守難攻,有“鐵打荊州”之說。?</p> <p class="ql-block">中國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墻,很多歪門斜道,易守難攻,堪稱絕佳防御設計!歪門斜道,這個成語的出處,其實并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古代一種軍事防御的工事。以前很多古城的城門外都會構筑一個名為甕城的建筑,也就是在城門外增筑的曲城,甕城形僅半環(huán)形,將主城門圍定,甕城的前面則會再開一個城門,雙座城門之間空間因其四壁陡立,面積不大 ,如同一個甕一般,所以名為甕城。甕城的設計,巧妙的將城池最薄弱的城門變得更加易守難攻,打仗的時候,如來援軍,可先放進甕城驗證真?zhèn)?,在守城的危急關頭,甕城還可實施積極防御措施,即敞開甕城,誘敵深入 ,然后四面圍攻,這就是所謂的“甕中捉鱉”的戰(zhàn)術。在荊州古城墻參觀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有多座這樣的甕城,而且荊州的甕城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甕城的城門與里面的城門不在一條線上,而是歪著的,二重城門之間的道路因此也是斜著的,這便是所謂的“歪門邪道”。荊州古城墻整體用條石壘砌基腳,上面用青磚砌筑墻體,磚與磚之間采用糯米與石灰漿灌縫,因而城墻特別堅固,城墻除了設有甕城、歪門斜道等防御智慧以外,還設計有敵樓、戰(zhàn)屋、炮臺、藏兵洞、復城門等,防御體系十分完備,是一座真正易守難攻的古城,所以又有“鐵打荊州”之稱</p> <p class="ql-block">荊州三國公園是古城內(nèi)唯一的大型公園,進入園內(nèi),正面是展現(xiàn)“三國風云”的大型照壁。照壁南側“桃園”內(nèi)有劉備、關羽、張飛塑像,寓含桃園三結義;北側“群賢齋”內(nèi),煮酒亭旁梅園梅香,暗合“青梅煮酒論英雄”。長廊北面有銅雀臺,臺上銅雀亭內(nèi)有曹操塑像,長廊南面是羽扇亭、孔明橋,橋頭羽扇綸巾的孔明神情悠然自得,湖南岸懷古亭前有孫權塑像。此外,中島西面的西湖東岸有“借箭亭”,游人可在水中“連環(huán)船”上向泊在湖中的“草船”放箭,再現(xiàn)“草船借箭”故事。?</p> <p class="ql-block">荊州萬壽塔是一座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jù)《遼王憲鼎建萬壽寶塔記》碑文記載,該塔系明朝第七代遼王朱憲尊嫡母毛太妃之命,為嘉靖皇帝祈壽而建,寓意風調(diào)雨順、萬壽無疆。塔身八面七層,下設高大石座,塔座八角各嵌一漢白玉力士砥柱。塔身中空,內(nèi)建螺旋式石階,可盤旋上至各層,每層向外洞開四門。?塔身內(nèi)外壁嵌佛龕,共供奉漢白玉坐佛,各種浮雕佛像磚、文字磚、花紋磚,是該塔的藝術精華。此外,塔頂為葫蘆形銅鑄鎏金,其上刻有《金剛經(jīng)》全文</p> <p class="ql-block">張居正故居位于處于荊州碑苑景區(qū)內(nèi),緊靠東門賓陽樓景區(qū)。它是在原“江陵碑苑”的基礎上修建的,以張居正生前居住的老屋為原型,屬于明清時期四合院、小花園風格</p> <p class="ql-block">老劉同學家農(nóng)場,正是桃花朵朵開,油菜花兒黃的好季節(jié)。漫步在桃園,嗅著花香,感受田園生活的美好時光</p> <p class="ql-block">江陵縣的藍星島離荊州城區(qū)約30公里,是長江江心泥沙淤積形成的江州。小島上長滿蘆葦,枯水季節(jié)大片沙灘裸露。?島上空氣清新,風景優(yōu)美,適合游泳、陽光沙灘浴、露營、攝影等活動,其外灘被稱為“荊州最大沙灘”,是網(wǎng)紅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緩緩歸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