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退休后,日子變得慢悠悠的,每天除了做飯、喝茶、侍弄花草,回鄉(xiāng)下種菜、就是看看電視、刷刷手機。本以為生活就會這樣平淡地過下去,沒想到一次刷抖音,竟開啟了一場奇妙的知識之旅,讓我在古稀之年,真切感受到了增長知識帶來的莫大快樂。</p> <p class="ql-block">那天,一個關于春節(jié)和二十四節(jié)氣來歷的視頻映入眼簾。一開始,我只是隨意點進去,卻沒想到被深深吸引。視頻里講述的并非我熟知的那些傳說,而是來自閬中的西漢奇人落下閎。我活了大半輩子,頭一回聽到這個名字,又因為我們欄目組主持人來自古城閬中,于是便認真看完了視頻。</p> <p class="ql-block">原來,在秦漢時期,過年的時間就像開盲盒,毫無規(guī)律。秦始皇定十月為新年,劉邦登基后又改成11月。農(nóng)民們常常被這混亂的歷法搞得苦不堪言,剛插完秧,可能就被通知季節(jié)變換了。而閬中的落下閎,天天在家門口支著竹竿測日影,被鄰居笑話,他卻懷揣著讓天下人不再種錯地的偉大夢想。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召集頂尖專家搞天文版“華山論劍”,沒官銜的落下閎憑借“渾天說”和自制的渾天儀驚艷全場。他指出地是圓的,用觀測數(shù)據(jù)打破了當時主流的“天圓地方”觀念,還演示出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p> <p class="ql-block">這場改革意義深遠,直接定下四件大事:正月過大年,從此春節(jié)有了固定日期;確立二十四節(jié)氣,給農(nóng)民提供了種地的“說明書”;建立閏月系統(tǒng),解決了四年多一天的難題;采用甲子紀元,給時間安設了“GPS定位”。更神奇的是,他精準預言800年后的歷法誤差,其精準度堪比現(xiàn)代原子鐘。漢武帝要封他高官,他卻選擇回家教娃娃看星星,還帶出了張衡、祖沖之等一眾牛人。</p> <p class="ql-block">聽到這些內(nèi)容,我內(nèi)心的激動難以言表。我一直知道春節(jié)和二十四節(jié)氣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卻從未深入探尋過它們的起源。如今在古稀之年,了解到這些背后的故事,就像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曾經(jīng)那些看似平常的節(jié)日和節(jié)氣,瞬間變得厚重而有意義。</p> <p class="ql-block">我想起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有時會覺得平淡乏味。但這次刷抖音的經(jīng)歷讓我明白,學習和增長知識永遠沒有年齡限制。我雖然不能像落下閎那樣用竹竿丈量日月、用算籌推演星河,但我可以在這悠閑的退休時光里,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原來,退休后的生活還能如此精彩,增長知識帶來的快樂,讓我感覺自己又年輕了幾歲。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決定保持這份好奇心,繼續(xù)探索那些我曾忽略的知識寶藏,讓退休生活綻放出不一樣的光彩 。(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p>